当神凝气穴,一阳初动活子时,采小药通任督,坎离相交,感觉是在极静的恍惚状态产生的。而练气化神,则是在掌握练精化气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练气化神的大周天火候,使神和气密切结合,相抱不离,来达到气化为神的目的。这步功夫完成后,按丹书上说,可以“长寿还童”。下面就其与练精化气小周天过程不同的几点,加以叙说。
1。正子时与大药(六根震动)--练精化气讲活子时,产小药后行小周天火候。练神化气讲正子时,产大药后行大周天火候。在心息相依,以致相忘,气息微绵,全身酥软柔和的小周天过程中,真气越来越旺,越积累越多,气满丹田。而在这种宁静的状态中,静极复动,而出现六种景象,一般称为“六根震动”。《仙佛合宗》中描述说:“须知大药生时,六根先自震动;丹田火炽,俩肾汤剂,眼吐金光,耳后风生,脑后鹫鸣,身涌鼻搐之类,皆得药之景也”。当以上六种景象出现时,即为正子时,所产之药为大药。
2。上下鹊桥防漏(六根不漏)--当六根震动之象出现,开始练气化神的大周天过程时,就要防止其在上下鹊桥的走漏。在上鹊桥走漏,即自鼻孔垂下俩条白色粘液般的鼻涕,丹书中称之为“玉柱双垂”,这是精气走失。在下鹊桥的走漏仍是放屁现象。丹书中有防止上下鹊桥在内的六根不漏的方法。其方法如下:用木座抵住谷道,防止放屁,使身根不漏;用木夹牢封鼻孔,使鼻根不漏;含俩眼之光,勿令外视,使眼根不漏;凝俩耳之韵,勿令外听,使耳根不漏,齿唇相合,舌抵上颚,使舌根不漏;杂念不生,思想安静,使意根不漏。木座状如馒头,复以棉絮取软,但它和木夹都是借助外力,作用不大。防止上鹊桥走漏的主要措施是平时戒怒,尤其在练功前更要心情愉快。在练功中,当气到印堂处时,舌尖紧贴上颚,要用意念引它下来,避免在鼻部停留。防止下鹊桥走漏,仍是要在谷道处忍一忍,用意引它过去。
3。金液还丹--口中唾液增多,在练气化神过程中被认为是肾中精气上升的结果。金为水母,肾中有金,故称金液还丹,是比“玉液还丹”更为重要的东西,要徐徐咽归下丹田,要闭目下送,如内视脏腑。
4。大周天(卯酉周天)--练精化气小周天是用后天八卦图式,已如前述。练神化气大周天是用先天八卦图式。根据先天八卦图,在南北方位上已是乾坤俩卦,故大周天称为乾坤****。但实际上,道教内丹功夫总是着眼与坎离俩卦,而坎离俩卦在先天八卦图上已是卯酉的位置上,故大周天又称为卯酉周天。
5。通八脉--道教内丹功夫认为后天的奇经八脉全都关闭,先通过练精化气小周天打通任督脉,然后再打通其他六条经脉,这项要求是在练神化气大周天中实现的。但是大周天过程中精气的通达路线还因人而异,有沿八脉走的,也有只在其他一、二条经脉上走的(如在带脉上左转三十六,右转三十六),甚至也有可能沿十二条正经中的某几条经脉走的,这都算大周天。
6。意守部位--按丹书上说,大周天是应该意守中丹田的,但实际上还是守在下丹田。
练神还虚
在前俩阶段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的锻炼过程中,都是意(即神)在起主导作用。而在第三阶段中,由于通过前阶段的长期苦练,已形成条件反射,不必用意,一坐就能周天流转,故称为还虚。另一层意思是说,通过意守上丹田,把想象中的“婴儿”在其中加以哺乳、抚养、训练,以达到“出神”的目的。按丹书上说,完成这步功夫就可以“永无生死”而“成仙”了。但对这步功夫的具体内容,在任何道教丹书中都不记载,也未闻有何师授,而且在如何“成仙”过程中,还有诸如“夺舍”等之说,至今尚无人能说清楚,玄虚莫测。
PS。对古代道教功夫,必须正确对待,否则在思想上,方法上都可能把人引入迷途。下面谈谈一些看法。
首先,古代道教的内丹功夫,就其目的来说,是宗教界里一种神仙方技之术,是为了想超脱凡尘,羽化登仙而练的方法,这是永远达不到目的(雷泽看到这撇撇嘴,不以为然)。如果信以为真,孜孜以求,不仅会麻痹我们的革命意志,而且会有损健康,甚至导致严重偏差。
其次,这套方法之所以会与“成仙上天”联系起来,练功时产生的感觉是一个很大的因素。由于古人不能科学的说明感觉产生的原因,于是形成了神秘虚幻的观念。例如,练功中身体感到轻、有飘飘然的感觉,就认为是“羽化登仙”的征兆;闭眼状态下发光的感觉,认为是身体已产生特殊的物质--“丹”的征象;至于暖流在任督脉上走通的感觉,则更为重视。实际上,这是因为练功者在练功时注意力不是外向,而是集中在自己的身体上,甚至一个狭小的部位上,所以机体对外的联系少了,从而提高了对机体内部的感应性。而且练功又是在清醒状态下进行的,当然对这些感觉能够清晰地体会到。这是自然的现象,没有什么神秘可言,而是应该把种种感觉作为练功中机体现象、机体变化的研究课题来处理。
第三,古代道教内丹术中的大小周天功夫作为一种锻炼方法来说,不应该全盘否定。因为功夫是练出来的,只要是通过练功实践而产生的东西就有研究参考的价值;即使是故弄玄虚,混淆真实情况,有意夸大,其中也有某些真实情况仍会得到某种反映;即使是反面的东西,我们也可以引为教训。所以,对这套功法,我们必须通过实践,加以考核,以决定其如何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