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八岁登基,即位以来杀鳌拜、平定三潘之乱、收复台湾、亲征葛尔丹。时国力鼎盛,四海升平,国泰民安。清政府为筑固皇权,缓解满汉民族矛盾,提出了以儒治国和程朱理学的治国方略。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垂髫之童,但习鼓舞,班白之老,不识干戈,至此文风大盛。
公元1700年,康熙三十九年,三月十五。
今天正是京城会试放榜之日,五湖四海的学子,齐聚贡院门口,等待放榜!
因礼部会试正是杏花飘香之时,所以会试放榜又称为“杏榜”!
朝廷要放榜,大抵从中午开始,一直到下午日落黄昏,将礼部会试录取的三百名考生依次传报。
从会试十一名开始,到三百名结束,但考生住得有远近,报子又未必能准确找到举子的住所,因此即使率先得到传报的,也未必便是名次靠前的。至于礼部会试的前十,则是一种荣耀了。据说礼部会试前十的文章都要给皇帝亲自审阅的。
终于到了午时三刻,放榜开始。
杏榜放榜十分严谨,分为四案。
第一案也是最重要的一案,共90人。第二案、第二案则为各100人。
至于前十名,则放在最后一案,然后由礼部报子分三批前去报喜。因为他们代表了此次会试的最高水平,也基本锁定了下个月殿试的前三甲,即状元、榜眼、探花。这些人才,将是朝廷的未来中枢,自然也就更加重视。
第一案刚贴出来,众举子便围了上去,不过大都看完以后,都是一脸失落,毕竟录取率不高,鱼跃龙门之事,心里想想便好。
其实举子考完会试,考得怎么样,自己大抵也是心中有数。贡院前围观的学子,无非是想早点知道结果。若是落榜,伤心之余,也好早卷铺盖,踏上返乡的路程,省得再留在京城,白白耗费金钱。
前三榜公布后,不少人奔走相告,有自己中的,也有同乡中的。
若自己中的,要赶紧回到下榻的客栈或者租住的民居分享喜讯、庆贺。
至于见到同乡中的,也会第一时间回去报喜,等着讨一点赏钱,顺便结个人缘。
也有一些举子不去贡院看榜,而是在落脚的客栈,跟同乡喝茶聊天,等着报子来报的。
这种人要么十分自信,要么心中忐忑,不敢去看的。
当然这样也有个好处:若是中了的话,会有大批的人恭喜,若有一同中榜的,有过一起等中榜的经历,以后可以成为同科入仕的“乡党”;倘若没中的,也能跟着吃顿免费的庆贺宴,结交几位新晋贡士,对以后参加科举也有一定好处。
指不定今日的贡士,就是明日的翰林,甚至成为下届会试的主考官。
京城最著名的乐天客栈,此刻正坐着几位等待放榜消息的公子,在品茗聊天。
突然一个报子,冲进客栈,大声嚷道:请问,哪位是年羹尧年公子,恭喜会试高中三十六名!
此时一个年约二十左右的青年公子站起来,说道:是我!说着从袍里掏出一锭银子打赏给报子。
听到有人中试,客栈的气氛立马热闹起来,贺喜之声,此起彼伏。
此人目如朗星,一脸英气,其貌甚是不凡,只见他双手抱拳,向四方作揖谢礼。
“少爷,别人都来报喜了,怎么少爷和张公子都没人来报,不会是……”此刻同在客栈一角的杨天佑问道:
“你怎么比我还着急,该来的,它总会来!”桌上的一位白衣公子笑道:
“天佑,以你家公子的才识,堂堂南海乡试解元,岂有不中之理,大可放心。”桌上的另一位少年公子说道:
说话的这位少年也是参与本次会试的举子之一,名叫张廷玉,是当朝大学士张英之子。他跟那位白衣公子都是本届会试的举子,因年纪相仿,志趣相投,遂结为好友,今日便约在了这个客栈,一起等待放榜消息。
其实这位张公子三年前就应该参加会试,但因其父被任命为总裁官而回避不试,才落到今年跟白衣公子同科。
过了不久,又有报子来报,恭喜张廷玉公子中试四十二名,又是一翻此起彼伏的祝贺。
客栈老板也是高兴的眉开眼笑,此番会试,客栈中出多名贡士,真是个天大的好消息。没有什么会比这个更具宣传效果,客栈来日必定声名大振。
眼看张公子也来了喜报,这时那个书僮天佑更着急了,站起来在客厅里走来走去。
白衣公子看着他那个焦急的样子,不免甚是好笑,便调侃道:你能别晃了吗?晃得我眼都花了,你要是真着急了,那你去贡院看看,不就行了吗?
那书僮叹了口气,说:少爷,你就一点也不担心吗?
白衣公子说:担心有用吗?你就不能对我有点信心?我什么时候让你失望过了!
书僮说道:这倒是,少爷从来不会让人失望!
白衣公子说:那你就好好坐着便是。
果然,美好的事情总在后面。
远远的,就听见有人在喊:杨丹枫杨公子,是在这里吗?
书僮蹦的一声跳起来,大声应道:在,在!
紧接着便有一群人涌了进来,高声道:恭喜南海杨丹枫公子,高中会元!
书僮高兴得手足舞蹈,给进来报喜的每个人都打赏了一锭银子。
原来这个白衣公子,名叫杨丹枫,来自于南海的一个富庶家庭。自幼天资聪颖,五岁诵诗书,七岁能赋诗,十一二岁已声名鹊起,并且好学不倦,博闻强识,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无有不精,就连阴阳五行、星卜星相,也是尽在胸中。
客栈老板也是高兴坏了。客栈不仅中了二个贡士,还有一个会元,这可是开业以来,从未有过的喜事,以后每逢会试、殿试,只怕自家这福地,必成举子的首选。而且这三位名次靠前,下月殿试也必定会脱颖而出,马上会被选派官史。
当场豪气宣布:今天大伙放开了吃喝,全场免单,为三位公子祝贺!
众人听得这话,顿时全场欢呼,掌声雷动。
要知这乐天客栈,乃是京城首屈一指的著名客栈,消费很高,随便消费便是普通人家一年的口粮。平日里在这消费的,都是来往各地的富商巨贾及本地官绅贵族。平日里都是只闻其名,可从没在这里消费过。
一番热闹,待得重新落座后,张廷玉说道:杨公子果然不负众望,又摘会元,下月殿试,料想也是状元,恐是本朝三元及第第一人!日后共仕,还望多多关照!
杨丹枫说道:张公子过誉了,丹枫愧不敢当!你我勉力共进,令尊张英大学士乃当今圣上最为倚重的名臣,公子是天横贵胄,日后若是有缘,一殿为臣,还请张公子多多提携!
那书僮问道:张公子,你刚才说我家少爷会是什么三元及第,是什么意思?
张廷玉笑道:三元及第,是我们读书人能获得的最高荣誉!指科举数轮考试中,成绩都是第一名的天才:乡士解元、会试会元、殿试状元!
书僮乐道:那我家少爷还真有可能完成这一壮举。却不知这种人,历史上多不多?
张廷玉笑道:你以为那么容易吗?天下之大,英才辈出,能夺一次榜一就很不容易了。据我所知,自隋朝设立科举以来,史上三元及第的只有十三人:唐朝二人、辽朝一人、宋朝六人、金朝一人、元朝一人、明朝二人,我朝还没有……
书僮笑道:那少爷可要奋发努力了!
杨丹枫笑道:乡试会试,考的是八股文,测试的是经义,靠的是学识。殿试却是圣上亲自出题,只考策问,你不仅要有真才实学,还得揣摩圣意,没有人敢说自己一定会是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