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兽消失,四方无踪,近日有百姓传闻,三只神兽腾跃山间农野,有农夫追逐数日,欲想捕归,不料神兽将其引去高山,最后将其弃之。
那农夫死后,农田干涸,裂为旱网,庄稼颗粒无收。农家传之,是神兽作祟,责罚百姓,旱灾一方,饿死数人。
逃难的难民多数涌向长安求生,中途病死饿死无数,有的在山间食野菜荒草,枯根树皮,极尽所能,在旱灾中艰难求生。
长安城素来景象繁荣,是日天晴云朗,蕊宫和铃在城中觅得佳苑,度闲消暑。
站在楼阁上看街市繁华,长安的烟火兴旺,生意热闹,有的是人间烟火之味儿,又有的是人间仙境之美。
蕊宫和铃的宫廷院墙是冷漠的,时而沾沾这样的喜气热闹,倒是别有一番滋味。
那街头巷尾的吆喝声,人来人往,生意买卖何其红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不止街市的摊贩,坊间的各类生意,也是忙乎所忙,老板个个乐在其中。
“哪来的!哪来的?哪来的一群叫花子,走开点,别挡着人家做生意!”
一眼览尽长安繁华,忽然看到一群衣着破衣烂衫,光着脚没鞋穿的难民涌入街头,这繁荣的长安最多有乞丐一二,极少有成群的难民。
蕊宫和铃叫来随身侍从,唤其下楼一探究竟。那侍从弯腰躬身,领命便去。侍从走到楼下,叫来守门的便衣,上前寻来一个难民,关切询问。
“大娘,你是从何处而来?”
便衣声音关切,心怀好意,掏出自身钱袋,送银子几十两,见那便衣出手大方,心意仁慈,那难民即刻下跪,作揖磕头,甚是感激。
“我是从河南洛阳西郊涧河东岸小屯村逃难来的,今年天大旱,颗粒无收。人们都传闻,是一农夫得罪了三只天降神兽,因此河南郡的人都跟着受罚,无人吃得上饭,就连枯根树皮都拔来吃了。”
那农妇惨哭而诉,挽袖擦泪,问其家人,皆死于逃难途中。
街市吆喝声渐渐淹没那逃难农妇的哭声,领过便衣的银子,谢过而去,繁荣之地有生机,或许逃来这富荣长安却能保住一命。
“主子,那难民是河南郡一个小村逃出来的,据她说所说,河南郡大灾,饿死不在少数,究其原因,是因为一农夫得罪了三只神兽,河南郡旱灾死人,是三只神兽的责罚!”
那随身侍从躬身弯腰,细数回过那农夫哭诉的话。这样的大灾,有人饿死,朝廷却未曾知道,蕊宫和铃细思恐极,绝不相信三只神兽降灾的谎言。
二日后,长安难民如潮,挡着街上摊贩生意,开街闹事,两边的人打起来,风声传入蕊宫和铃耳朵里,连小居深墙内的蕊宫智兮都被惊动。
天气炎热,燥气蒸得人身上难受,再热的天,都要吃饭。蕊宫智兮当街施粥,慧及难民,逃难来的都涌向蕊宫智兮临时搭建的施粥蓬。
“慢点来,别急!”
一个掌勺的丫头,舀了两勺粥给一个要饭的婆婆,拿了四个馒头给婆婆身边的小孩儿。那小孩儿着破布,衣衫破烂不整,身子骨被饿得瘦小,走起路来轻飘飘,不稳实。
“谢谢姐姐!”
小孩的眼睛瞪起来很大,胆识没有被饿死唬住,即使眼窝下凹也讲究礼貌,看起来有几分傲骨,不像是农妇的孩子。
“你是哪来的?”
蕊宫智兮觉得那小孩儿特别,叫到一旁仔细盘问,那小孩儿金口难开,嘴巴严实,给了银子也撬不开嘴。
那双瞪大的眼睛,黑溜溜的,坚定有神,那小孩儿的脾气倔强,性格傲慢,不屈从,也不多话。蕊宫智兮问了两句,他仍不开口便放了他。
往后几日,再来施粥,那小孩儿还在那儿。巷口的红墙绿瓦滴着雨珠,刚下过瓢泼大雨,老婆婆同那小孩儿从难民营来,赶得很急,怕误了施粥的时辰,忍饥挨饿一天。
街巷刚下过雨,有积水,那婆婆年老走得慢,一直由小孩搀扶,跑来抢粥的人与老婆婆擦肩而过,二人一同踩进了水凼,裤腿全湿。
见小孩儿拿碗来讨粥,施粥的丫头故意笑他说:“小儿郎,你又来讨粥!我家主子可说过了,你不爱说话,为人太过清高,不给施粥!”
那小孩儿听这话,眼神还是那样坚定,双手捧着碗,也不放下,不肯走人。
“连讨粥都这么理直气壮?”
那施粥的小丫头,用勺子敲着锅边,语气不大好,可心里又笑话那孩子,臭脾气硬。不过蕊宫智兮瞧他有骨气,仍然施粥给他。
天气炎热,施粥解饥饿仍可让难民活命,但难民集中营人多,烈日炎炎,燥热难消,难民已解饥饿却难解凶热,饿死者已经减少,热气者日渐增多。
夜色渐浓,长安入晚,天空色青黛,雾罩升起。蕊宫智兮站在层楼看长安城,往日夜市繁华不再,小商贩不许驻扎,只有坊市开着,以免难民与小摊贩殴打闹事。
清风徐徐吹来,青砖红瓦的夜看起来倍感冰凉,又有几分惬意。
蕊宫智兮准备回谓天城,突有侍从来报,有个小孩儿来寻她。听闻是白天讨粥的那个,蕊宫智兮急忙寻去。
那小孩子不似小孩,心智成熟,行动深思熟虑颇有大人风范。
“你来找我有事?”
蕊宫智兮看那小孩儿背影,心有怜悯,想着带他回谓天城。
“我是想告诉你,或许也是你想知道的事情!”
“何事?”
“一件奇事?”
“何来‘奇’这一说?”
“因为没人相信那是真的!”
“那你如何知道我会信?”
“因为你不是普通的人!或者你是神仙!”
蕊宫智兮沉默片刻,不知如何再问。仰头看天,已是星辰布满,想想眼前这奇特又奇怪的孩子,让她头次好奇地问过这么多话。
“那你就当我是神仙,告诉我,我想知道的事吧!”
“在河南郡,神兽降灾的事,是假的,但神兽出没的事,是真的。”
“哦?那你为什么知道真相?”
“因为我看见过神兽,它们很温和!”
“它们长什么样?”
“三只神兽,一只头上有圆天日照,一只头上有月海灵耳,一只头上羚角荧光。”
“什么!?”
蕊宫智兮知道那小孩儿说的是澄云山消失的那几只神兽,顿时言语卡顿,如鲠在喉。沉默半晌,蕊宫智兮回了那小孩儿,说他与神兽有缘,或许有福星罩着,会有好命。
“你还想另一事吗?”
“什么事?”
“我见到三只神兽那天,有个穿白袍的道士说,这世间有一种叫做‘三辰旂旗’的神物将要问世!”
“三辰旂旗!?”
那小孩儿使劲点头,眼神仍然坚定,不慌不忙,气定神闲。过了那晚,小孩儿终于答应随蕊宫智兮进入谓天城。
此事经蕊宫和铃知道后,蕊宫和铃立马招揽天下,举行谓天城大考。
三辰旂旗是秦始皇长生不死药藏处的地图神物,分为日月星辰旗,集中三支旗实为不易。昔闻长生不死药与秦时儒门有莫大关系,蕊宫和铃得知三辰旂旗之事,大考儒学,寻找当年服过长生不死药的儒生,以及其他服过长生不死药的可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