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99400000004

第4章 吃饭是一种大是大非(3)

不但在本国,他还出使契丹献徽号。当时契丹遣使加徽号于晋祖石敬瑭,石敬瑭亦献徽号于契丹。出使契丹是个苦差使,石敬瑭对冯道说:“此次出使契丹非卿不可。”冯道面无难色。于是冯道作为册礼使出使契丹。到达契丹后,耶律德光赐给冯道牙笏等贵重礼品,并派人劝冯道留下,冯道回答:“南朝为子,北朝为父,两朝皆为臣,岂有分别哉!”后来契丹遣冯道归国,冯道惺惺作态,三次上表乞求留在辽国。基于与辽国皇帝良好的关系基础,后晋被契丹灭后,冯道仍被重用,被耶律德光任命为辽国太傅。

郭威灭后汉,身为后汉太师的冯道帮助郭威诱杀了赴京接替皇位的后汉宗室、徐州节度使刘■,之后冯道故技重施,率百官献《请上尊号表》,为郭威献上“圣明文武仁德皇帝”的尊号。

正是因为冯道如此反复,欧阳修才说他毫无廉耻,司马光也称他为“奸臣之尤”,就是对他持肯定态度的《旧五代史》,在盛赞“道之履行,郁然有古人之风;道之宇量,深得大臣之体”之后,也不得不对他的“忠”提出了疑问:“然而事四朝,相六帝,可得为忠乎?夫一女二夫,人之不幸,况于再三者哉!”

这些批判看来都确有道理,但联系冯道所处社会和环境的实际来分析,结论却不是如此简单。中国传统的历史其重点,一是权谋,二是道德褒贬。特别是历史学家以“褒贬”为己任,认为天地间一切事物都可以用同一的道德尺度来衡量。但按照今天的眼光,传统的道德观实在是太狭隘,很难把冯道容下来。

像欧阳修那样生在承平之世的人,又遇到一个优容士大夫的宋朝,实在是三生有幸的。他不必像生在乱世或改朝换代时的士人那样,必须在不止一个的君主或朝代间作出非此即彼的选择,还可以从容地用传统的道德“春秋遗旨”来审判冯道一类的不忠之臣。

相比之下,冯道可谓不幸之极,他所处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改朝换代最频繁的时期,他所事四朝(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加上契丹,十帝(后唐庄宗、明宗、闵帝、末帝,后晋高祖、出帝,后汉高祖、隐帝,后周太祖、世宗,辽太宗耶律德光)合计不过三十一年,平均每朝(含契丹)仅六年余,每帝仅三年余,最长的唐明宗和晋高祖也不过只有八年。

而且最麻烦的是时无明君,找不到如同曹操,李渊那样的投靠对象。五代的军阀与隋唐之交各路诸侯相比相去太远。除了个别皇帝还像个样,其余都有各种劣迹暴政,晋高祖石敬瑭更是靠出卖领土、引狼入室才当上儿皇帝的卖国贼。按照儒家的标准,这些帝王大多够得上是“乱臣贼子”或昏君暴君。四个朝代都是靠阴谋与武力夺取政权的,契丹更是趁乱入侵的。

因此冯道除非隐居山林,苟全性命于乱世,否则总得服务于这些皇帝。逃避现实自然要容易得多,但如果当时的士人都是如此,难道真的要靠那些“乱臣贼子”和以杀戮为乐事的军阀刽子手治天下吗?

相反,与冯道同时代的人对他就赞誉备至。冯道死时七十三岁,正好与孔子同寿,“时人皆共称叹”。宋初的名臣范质对冯道的评价是:“厚德稽古,宏才伟量,虽朝代迁贸,人无间言,屹若巨山,不可转也。”显然这是由于范质等人都有历二朝、事二主的亲身体会,理解冯道的苦衷,不像欧阳修站着说话不腰疼。

平心而论,既要谋国,也要谋身家性命,这在哪个时代都很困难,何况乱世,更加没有缓和的空间。冯道所处的是最混乱的时代,又是侍奉素质低下的粗人皇帝,发生私德与公德的矛盾,就再所难免了。

换个角度绕开冯道的人品和政治道德问题,从今天职业经理人的眼光来看,五代那段历史,就是一个企业集团大并购的时代,老板们比的是谁的枪杆子多,谁的拳头硬,今天还是称孤道寡的,明天脑袋就可能不保。

宰相和皇帝的关系,就像公司里职业CEO和董事长的关系,所以冯道可以说是一位成功的职业宰相。究其原因,首先,他很清廉,攻击冯道的人可以大谈他的不忠,却没有人说他贪。皇帝给他的赏赐,大多都让他做了慈善事业,家里也没有什么余财。“不贪”本来应该是基本的职业道德,但是在职场上却成为一种稀缺资源。

其次,冯道“事当务实”,他看得很清楚,无论谁当皇帝,基本都是一路货色,都是过把皇帝瘾再说。民间由于连年战乱,百姓的疾苦冯道是很清楚的,百姓对谁当皇帝并不在意,能过几天安生日子就行。做到了宰相的位子,冯道所务的“实”就是尽量避免战争与掠夺,自己的面子并不重要。他务实的另一个方面就是不参与派系斗争。首先自己不拉帮结派,然后也不参与别人的派系斗争,皇帝给官就当,皇帝不高兴了,让他干什么就干什么,从不计较。

乱世饭碗并不好端,不倒翁冯道,有很多我们可以学习的地方。

要吃饭就先剃头

有个问题非常不好回答——到底是老百姓养皇帝,还是皇帝养老百姓?皇帝认为是他老人家代表老天爷养老百姓。这话并非统治阶级往自己脸上贴金,确实也有道理,以强有力的皇权保证社会秩序,解决各种纷争,这样老百姓才能安居乐业。没有皇帝,整个帝国就陷入战乱,强凌弱,众暴寡,老百姓根本没法过日子。所以,皇帝认为自己“牧养”万民。按照这种逻辑,一切臣民的饭碗,都是皇帝赏赐的,都必须服从皇帝。反过来说,不服从皇帝,那就是不吃饭该死。

朱元璋把这种逻辑表达得最清楚,他针对那些隐居不仕的人下诏书,说皇恩浩荡,有些人偏偏就要自外于皇帝的教化,不肯为帝国出力,真是禽兽不如,该杀。传统还尊重隐者,宽容人们最后的一点自由。朱元璋是帝国传统后期的人物,他把这个逻辑推到底,取消了人们最后的一点儿空间。

明代人不愧为朱家的子民,很好地理解了这个原则,并且热心地告诉满清。孙之獬是明朝的进士,满腹经纶,做了22年朱明的臣子,清兵一入北京,他就投降了,成为新王朝的积极分子,第一次剃发令下来后,他就麻利地把自己的头发剃了,表示自己不愧是皇帝的典型顺民,不管这个皇帝是谁。

然而,第一次剃发令不久就被废除了,清人允许汉族大臣束发戴进贤冠,穿长袖大服,朝堂上满汉分列。孙之獬却为难了,满族大臣认为他怎么摆弄也是汉人,不准他站入自己的队伍;汉族大臣觉得他满人打扮,站在队列里也不合时宜。孙之獬羞愧难当,一怒之下回去写了个奏疏呈上,奏疏上说:“陛下平定中国,万事都应该以新朝建立而更新,唯独衣冠束发之制,仍从汉人之制,此乃陛下从中国,而非中国从陛下。”清朝批准孙之獬的奏疏,不是他有多大的能耐,而是要显示大清国威。于是清朝第二次颁布剃发令。

早在明朝末年,努尔哈赤建立了后金政权,就意识到,“剃头”是祖宗传下来的成法,所以每攻占一地,都要当地人剃头作为归服的标志。女真人的衣服和发式都是简洁的,简洁到让汉族人看了,觉得应该用“削发如僧”来形容:头发剃光,只是在脑后留下小手指细的一绺头发,拧成绳索一样下垂,胡须也只是在鼻子底下留着几根。

在清顺治二年六月,满清入关一年,颁发第一次剃发令。明朝的遗民们能够顺理成章地接受满人取代明朝政权,反正谁当皇帝老百姓也一样地纳粮完税,但在他们眼里,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妄动。所以剃头一事,挑战了人们的心理底线,也引起了反抗和流血,导致局势动荡。二十天以后,清朝作了让步,又下了个告示:“天下臣民照旧束缚,各从自便。”就是说,老百姓可以像过去那样穿衣打扮,政府不管了。

再一年以后,大局将定,满清再颁剃发令,就动起了真格的,不遵者杀无赦。清军在街道、路口强行为过往人剃发,地方官为表忠心,把期限缩短到一天。人们不但要剃头,还要剃成规定式样的——就是“金钱鼠尾头”(脑袋后面只剩下一个铜钱面积大小的头发,编成小辫)。对于老百姓来说,要拿到满清的饭票,必须剃头,把头上从小留长的头发差不多剃光,表示自己是大清的顺民。不是剃头,就是砍头。民族压迫和专制思想结合,在人间造成地狱。

第二次“剃发令”下达之前,反抗清军的主要是明朝的残余部队。“剃发令”的颁布引发了诸多百姓站到了清军的对立面。最悲壮的当数“江阴十日”。这年闰六月二日,江阴县令方亨严申“剃发令”,众多江阴乡绅跪请留发,被县太爷大骂赶出。次日,秀才许用等在江阴孔庙立誓:“头可断,发决不可剃也。”众百姓将方亨抓入狱中,共推典史陈明遇为首领,主持抗清事宜。江阴人坚守城池81天,杀死清兵75000余人,江阴人有67000人战死城墙上下。城破,清兵连杀10天,直到满城杀尽,方才封刀。死于清兵刀下者又有17万多人,仅有53名老小幸免于难。一首“八十日戴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六万人同心死义,存大明三百里江山”的诗词留下了对江阴死难者的悼念。

也有百姓以自杀的方式来保护头发。苏州有一对卖面饼的夫妇,一生与世无争。剃发令下来之后,老头吟唱一首“发兮发兮,白者父之精,黑者母之血兮,吾无发兮其何以见父母兮”。两人悬梁而死。

还有的人学起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率领族人躲进深山。温州雁岩山一户姓徐的人家拖羊带牛,拿着必需的农具,在山上盖起了茅草屋,一住就是三十几年,既不让外人上山,自己也不下山。

但剃发令仍然不断推行。清军在街道、路口搭个棚子,旁边竖一根旗杆,上面悬挂着“剃发令”圣旨,谁要是不剃头,割下头颅挂在旗杆上。几次屠杀之后,人们也认识到为了辫子丢命,多少有些得不偿失,于是也就在暴力面前低头了。

什么时候老百姓才可以对自己的头颅做主?政府和个人之间有个明确的界线,双方都不得越界,而这条线又该怎样来划?死了这么多人,留给今天一个大大的问题。

同类推荐
  • 变法:励精图治之道

    变法:励精图治之道

    本书介绍了中国古代的改革与变法,内容包括:齐国管仲改革、赵武灵王改革、秦国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北周武帝改革、唐代永贞革新、后周世宗改革、北宋庆历新政等。
  • 大华绝世王爷

    大华绝世王爷

    他是现代特战队长,一次行动的意外跌入山崖,成为了一个经商世家的次子,因为不得宠和经常被欺负,用他的智慧保护了他的娘子和娘亲,他打抱不平,偶遇太子,太子登基,建立现代化特种作战……成了大华朝的异性王爷
  • 龙吟鹰啸

    龙吟鹰啸

    一不小心卷入了历史,爱!恨!情!仇!如何面对
  • 南北史演义(下册)

    南北史演义(下册)

    《南北史演义》(现代白话版)为《历朝通俗演义》系列之一,叙述了南北朝一百七十年间“乱臣贼子盈天下”的分裂对峙局面,沿用唐李延寿旧例,把宋、齐、梁、陈归为南史,魏、齐、周、隋为北史。行文对于南北历史平行叙述,不为帝王颂德,不遗漏小人物的闪光点。《南北史演义》(现代白话版)内容丰富,论述客观,堪称通俗史著的经典,不但可以作为一般的休闲读物,也可以作为历史爱好者的参考书。《南北史演义》(现代白话版)旁征博引,文史详备,真实可靠,行文张弛有度,自批自评,妙趣横生,其人物丰富,主次分明,故事生动,点评独到,集文学性与历史性、趣味性于一体,让人读来不忍释卷,可谓通俗史著的经典之作。
  • 明末争霸

    明末争霸

    乱世显现我欲偏居一隅,奈何事不如人愿!前有流寇作乱乡里,后有鞑子南下欲夺我汉家天下。只能带领带领村民,杀流寇,逐鞑子。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热门推荐
  • 蓝色蝴蝶刀

    蓝色蝴蝶刀

    他是一名间谍,暗藏在一个杀手组织,他多情,却不滥情,他行走都市,只是为了隐藏一个秘密,然而众多的巧合之下,他已散播了情根。爱!让他作为一个杀手陷入了两难,最后他忘却了间谍的身份!当那两把蝴蝶刀交换的时候,他才明白,心,早已被偷走,而那把蓝色的蝴蝶刀,注定他将与宁静无缘!本文主打悬念剧情,YY!
  • 网王重生之职网人生

    网王重生之职网人生

    一个家族继承人,同时是网球界的天后琳娜.艾利安奴。却在车祸中丧失了生命。
  • 拯救朵朵星球

    拯救朵朵星球

    哎,喝醉酒而已,莫名其妙变成了跳江,最悲剧的是居然还被外星人抓去当了小白鼠,还给了我一个什么拯救“朵朵”星球的任务,更悲催的是,我是个纯种的地球人,给我装上一条尾巴是几个意思??好吧,我接受。因为我只能选择接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从诺森德开始

    从诺森德开始

    穿越了,知道了剧情的发展,不等于你可以改变未来。wow玩家穿越成为了奎尔萨拉斯的精灵,在扭转灾难失败后,再一次从死亡中苏醒的他,以一位死亡骑士的身份,开始了他在艾泽拉斯世界的旅途。(PS:第一卷开头的一些章节是第一人称的,后来经过读者的要求变为了第三人称。后面的都是第三人称了。)(ps2:番外篇二我开了新书,以后都在那里连载,当这本卡的时候就去连载术士的,反过来也一样,希望各位亲能够支持一下。名字叫《那年那些穿越者们》)
  • 幻缘流转

    幻缘流转

    他们都说,最美的爱情都在单身狗的梦中。这部小说,我构思了很久,说白了,最初也确实是我这单身狗对爱情的一种憧憬吧。苍和莽曾是两座相对而立的大山,受日月精华的滋润,风云雷电的打磨,竟不觉生出七情六欲,化出一缕元神,以兄弟相称,欲证天地之道。
  • 本事是干出来的

    本事是干出来的

    本书内容包括:干法决定活法、愿干胜于能干、机会只属于敢抗的人、本事是折腾出来的、能干还得会还、结果检验能力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TFBOYS第一次心动的邂逅

    TFBOYS第一次心动的邂逅

    此书分上卷中卷下卷上卷写表白。中卷写被反派人物陷害离开了男主。下卷写女主失忆男主将女主带到了以前的地方女主恢复记忆和男主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