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人帮忙要看准时机再开口
我们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有时候为了办成一件事,难免要请人帮忙。但是你要知道,帮助你并不是别人的义务,人家可以帮助你,也有权拒绝你。所以,你要是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就一定要懂得如何去请求别人。
请求别人帮忙,一定要选择好时机。当别人忙时,正在发怒时或伤心难过时,你最好不要开口,否则就不要怪别人对你翻白眼了。会说话的人总是能在别人高兴的时候顺势求人,这种乘虚而入式的请求当然成功率要高得多。
请求别人帮忙,一定要讲究礼貌。比如,“劳驾,请把杯子递给我。”“您能帮我把这个放上去吗?”为表示尊重,还可以在提出要求时,用商量的语气,如“请帮我把窗子打开,可以吗?”
有事求人帮忙时,一般可先适度地称颂对方某一显著的优点,也就是我们在前面说的给别人戴一顶高帽。比如,称颂他乐于助人,称颂他有能力、办法多,等等。真诚的称颂可以博得对方的好感,使他愿意帮助你。
同时,你还要替对方着想一下,你提出请求将会给对方造成哪些压力,可能存在哪些困难。这些难处,你说出来比由他本人说出来要好得多。“我知道这件事会给您添许多麻烦,但我没有别的方法,只能拜托您了。”这样说,较易使对方乐于为你做事。
请别人帮忙,最重要的是,你的态度要诚恳,要谦卑。如果用生硬的口吻提要求,那一定会使对方不舒服。
有一天,苗苗姐小侄子的老师跟苗苗姐说了这样一件小事:
早上,浩浩背着小书包入园了。一到班里,他就把书包从背上拿下来,递到了老师的面前,说:“给!”因为浩浩比较矮,所以挂不上书包。
老师有些不高兴了,她没有去接浩浩的书包,而是笑着问他:“浩浩,你是在跟我说话吗。”“是啊!”浩浩说。“可是你没有加上称呼,我怎么知道你是在跟我说话呢?”浩浩想了想,说:“老师,书包给你。”“给我干什么呢?”老师又问。“挂书包啊。”浩浩说道。“哦,是这样啊,可是老师喜欢有礼貌的孩子,你让别人帮助自己的时候应该说什么呢?”浩浩是个聪明的孩子,马上意识到该怎么做了,他马上对老师小声说:“老师,请你帮我把书包挂起来吧!”“嗯,好的,浩浩真有礼貌。”老师笑着接过了书包。
浩浩是一个三四岁的小孩子,他请老师挂书包时,却没有很礼貌地跟老师说话,所以老师不喜欢。可想而知,对于十多岁的我们,如果在请人帮忙时也是这个态度,别人肯定更不会帮了,因为我们已经是大小孩了,已经明事理了。苗苗姐就特别讨厌那种求人办事时态度还特别横的人。每当这时,苗苗姐就会想,“我又不是你的佣人,我凭什么要帮你做?”所以通常苗苗姐都会拒绝对方。
这个世界没有人是万能的,有些事情仅靠我们自己的力量去解决是很不容易的。所以,有些时候我们必须寻求他人的合作才能成功。求人就是寻求合作的一种方式。要想打动对方,让对方尽力来帮助你,就需要良好的口才,并且巧妙地加以运用。
用语言魅力感染人,用亲切的话语说服人,用发自肺腑的真诚打动人……你的人生就会增添无限光彩。
2.站在别人的角度说话
现在的我们大多是独生子女,考虑问题很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永远都是不受欢迎的。要学会设身处地替他人着想,首先要了解他人的想法,并在此基础上巧妙地提出自己的看法。
听听看,这个说法你是不是很熟悉:“我的老师就是喜欢给我安排很多的作业,我就要和他捣乱!”“爸爸妈妈就是喜欢拿我跟别人比,我就是不让他们满意,看他们怎么办!”
有时候,当事情的后果不如我们所想象或期待时,我们多半会委屈,发出“自己不被人理解”的感叹。是别人真的不明白我们吗?其实,如果你先理解别人,就不会觉得自己委屈了。比如,当你感到老师给你安排的任务多时,那恰恰是他对你的关注多,对你更加关心;当你感受到爸爸妈妈喜欢拿你和别人做比较时,那恰恰是他们对你的期待很高,希望你越来越优秀。
当我们换了角度去想问题,我们的内心就不会那么急躁,不会那么郁闷,说出来的话也就会平和许多。如果你不明事理,对老师说:“你就是对我有偏见,所以要惩罚我!”老师听到了这样的话,或许以后都不会关注你了,让你“自生自灭”,那样的话,你的成绩又怎么能得到提高呢!如果你对爸爸妈妈总是充满了抱怨:“你们喜欢谁就让谁给你们当儿子,我可没那么优秀!”他们听到了会有多伤心!
很多人不太顾及他人对事物的看法、想法和观念的不相同,认为只要用正确的言语传达自己的意思就行了。其实所谓正确与否,并非说话者单方面就能决定的。如果我们在说话之前忽视了听话者的心理和反应,无论如何慎重地斟酌词句,依然会产生料想不到的差错和误解。所以必须在语言上下工夫,说话时不忘换位思考,力求使你说的每句话都不受情绪的影响。
仔细想来,生活中诸多不快、诸多矛盾的引发未必都有多么复杂、多么严重的理由,如果能够互相了解、互相理解,或许就根本不会发生。而换位思考就是达到互相理解的一种有效途径。
有一次,陶行知先生看到男生王友用泥块砸自己班的男同学,当即阻止了他,并令他放学时到校长室去。
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王友已经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可一见面,陶行知却掏出一块糖果送给他,并说:“这是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王友惊疑地接过糖果。随之,陶行知又掏出另一块糖果放到他手里,说:“这块糖果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尊重我,我应该奖励你。”王友更惊疑了,他眼睛睁得大大的。
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果塞到王友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有跟坏人做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王友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后悔地说道:“陶……陶校长,你……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
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块糖果递过去,说:“为你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可惜我只有这一块糖了,我的糖果用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吧!”
处于逆反时期的青少年面对无视尊严的训斥,只会产生反抗心理,把老师当成敌人。陶行知先生不忘换位思考,谆谆教诲中,既盈满爱心,又不忘尊重。所以他的话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3.和父母轻松地交流
也许是我们长大了不再需要父母太多的唠叨,也许是父母忙得不可开交忘记了和我们谈心,也许是学习、娱乐占据了我们的绝大部分时间,所以,随着我们的长大,我们与父母的交流越来越少了。
父母永远是这个世界上最关心我们的人。有时候他们的爱并不挂在嘴边,但内心却从未停止过对我们的关心。如果我们不多跟父母沟通,就会产生一些误会,甚至会与父母的关系越来越差。
有一个小女孩给苗苗姐讲了她的故事:在我很小的时候,父母经常倾听我的心事,可现在他们只有在听我汇报学习情况时才会聚精会神,而汇报完之后,不是爸爸的手机叫唤,就是妈妈要去做饭了。我很想让他们像我小的时候那样,听我讲那些有趣而又幼稚的事情,也很想找回那种爸妈摸着我的脑袋夸我的感觉,可是现在却找不到了。我一直认为他们不再那么爱我了,但是在我15岁生日那天,我改变了对他们的看法。
那天正好我感冒了,咳嗽不已。除了奶奶炖的热汤和几句安慰话便没有别的了,我非常失望!午睡醒来,我却看见爸爸正用大手抚摸着我的额头,妈妈也用柔软的手握着我发烫的手,我感到既吃惊又兴奋,爸爸关切的目光和妈妈满身的油烟味让我又感到了他们对我的爱。我知道,他们一直都是爱我的!
大多数父母对儿女的期望值很高,可能他们有些事情做得让孩子不舒服,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就一定可以从父母啰唆、严格、不近人情的表面发现他们爱我们的内心。
平时多与父母沟通,能让我们更加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让我们永远和父母心贴心。当然,毕竟父母和我们站的角度不一样,对问题的看法也不一样,难免会有一些口舌之争。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避免这些情况呢?
用恰当的方式表达不同意见。如果你认为父母确实做得不对,可以试着将你的想法表达出来,千万不要压抑心中的不满。比如,当父母偷看你的日记或在旁边听你的电话时,如果你对父母大吵:“为什么不尊重我?”反而会使父母觉得你将他们看成外人,会很伤心,你可以用一种较为轻松的方式表达“我的不满是有道理的”。
如果父母偷看你的日记,你可以先装作不知,在他们下次听电话时凑过去装着听的样子,或者装着想看父母日记的样子,当他责备你的时候,你便可以将自己的感受讲出来,这样他们就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了。又比如,当你们发生冲突或误会之后,在母亲节或父亲节时送上一张小卡片,在为他们祝福的时候同时说出自己的感受,或为他们点一首歌,并附带讲出自己的心里话,那么大部分家长都可以接受。
多向父母了解他们的过去。多问问父母:“你以前是怎样的?”了解他们的趣事,有利于双方沟通。虽然年代不同,但仍有许多感受是相同的,比如贪玩、顽皮、恶作剧、叛逆等。父母有时会忘了他们以前的这些感受,而用一些他们自认为很对的方式要求我们,这样一谈,会使他们想起自己的过去,从而更好地理解我们的感受:“原来我们当时不也是这样的吗?”如果我们注意倾听的话,我们与父母一定会产生共鸣,把心拉得更近。
谁都爱听赞美的话,我们的父母也不例外。当父母有些地方做得不对的时候,你要是硬碰硬地去跟他们作对,他们首先会认为你不尊重他们,结果本来一件很小的事都有可能变成一件大事,让他们对你进行指责。多些赞扬父母的话反而会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不足。
4.巧言激将好办事
有一句话叫做“请将不如激将”。激将的意思就是,用反话去激人,促使人决心去做。比如当你想让你的同学做某件事的时候,你说:“你一定是不敢去做,才不去做吧!”对方自然不会让你小瞧了他,必定会在心里暗想:“哼!谁说我不敢!你认为我不敢去做,我偏要做给你看看!”于是,你的目的就达到了!
在激将时,不妨找准一个时机,狠“刺”一下,别人就会受你的影响,改变他开始的想法和行为。激将法是一种很有力的口才技巧,在使用时要看清楚对象、环境及条件,不能滥用。同时,运用时要掌握分寸,不能过急,也不能过缓。过急,欲速则不达;过缓,对方无动于衷,无法激起对方的自尊心,也就达不到目的。具体来说,激将法分为直接激将和间接激将两种。
直接激将:语言直接而犀利,毫不留情面地指出他的痛处,让他愤怒、激动、难以忍受,最后一赌气他就答应了。比如,你的同学没有勇气在班上演讲,或是参加集体的娱乐活动,你就可以说“你就是一个胆小鬼,我瞧不起你”!他的勇气可能在你的这句话中爆发出来。当然,这个同学一定要是你的好朋友,而且内心坚强,否则你这句话可能会打击到他。
间接激将法:在对方面前故意赞扬第三者,暗中贬低对方,激发他压倒、超过第三者的决心。这个技巧就是通过你的“旁敲侧击”,委婉地传递刺激信息给对方。人们都希望别人尊重自己,而有人在自己面前有意夸耀第三者,显然会对他起到一种暗示性刺激。比如“如果你能像刘薇一样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我就跟你做口语互助搭档”!
要成功运用激将法,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要看对象。被激的一方必须是那种“能激起来”的人,还要有强烈的自尊心,方能收到效果。另外,激将法是在双方较为熟悉的情况下进行,对陌生人不宜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