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打碎交谈中的“冰块”
我们在与人聊天的时候,肯定发生过聊了没几句就冷场的情况,比如有时不得体的一句话,使得大家都三缄其口,弄得气氛很尴尬;有时我们提出来一个话题,自己又没有太多的话可以继续说下去了;甚至有时候一句话说得口气激动了,让气氛一下僵住。
出现这种情况,根本原因在于发言者的话没有吸引力,使得交谈的话题展不开。当突然遇到僵局时,会说话的人往往一句话就能活跃气氛,如同“破冰”一般。
那么,当遇到冷场的时候,如何去化解矛盾,做个聪明的“破冰”之人?苗苗姐告诉大家几个小方法,大家不妨一试。
方法一:另找一个合适的话题。
在与人交流中,机智地转换话题是说话高手经常运用的重要手段。当我们觉得这个话题已经没有什么意思了,我们就应停止在这方面表示意见,重新开始一个适宜的新话题。
找准时机提出新话题,打断旧话题。换新的话题要注意时机,不能让大家觉得太突兀,千万不要让新话题比旧话题更不合适,也不要在别人还有话要讲的时候打断他。
你也可以在旧话题的基础上进行一个升华,从而转换到新话题上。例如,在谈一本好书,如果聊得差不多了,我们就可以说:“这本书现在很畅销,好像这个作家又要出一本新书了……”因为新书又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简单的两句话就改变了话题,但是这个话题跟旧话题也有联系,是个很自然的转变和过渡。
方法二:“将话就话”举例子。
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感受:同样的话题,他人讲得神采飞扬、跌宕起伏,而我们自己来讲就只有那么硬生生的几句,之后便无话可说了。
其实,说话和写文章有异曲同工之处,举例法是一个很常用的写作方法,说话亦如此。我们知道,写文章时,我们在评论一个论点时需要借助具体材料来说明和论证,有了这些论据就有助于展开我们的议论。说话也是,举例可使对方感到交谈得很投机,有利于拓展话题。就算是反对或否定对方论点的事例,也可以让谈话者去思考,这样能使我们双方所谈的话题进一步深入。苗苗姐要提醒同学们的是,举例不是目的,只是一个手段,所以选择的事例一定要切实典型,万万不可随意编造。
方法三:找个合适的借口给对方。
跟人交谈的时候,难免会出现一些尴尬的场面,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或找一个合适的借口打圆场,让对方下台,当然这个借口一定要合情合理,让人信服。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解除尴尬,也才能跟朋友继续交流下去。
有一次,著名演员新凤霞和丈夫举办敬老晚宴,请了文艺界许多著名的前辈。时年90多岁的著名画家齐白石在看护的陪同下也前来参加。老人坐下后,就拉着新凤霞的手目不转睛地盯着她看。
看护带着责备的口气对白石老人说:“你总盯着别人看什么呀?”白石老人不高兴了,说:“我这么大年纪了,为什么不能看她?她生得好看。”说完,老人家气得脸都红了,弄得大家都很尴尬。
这时新凤霞笑着对白石老人说:“您看吧,我是演员,不怕人看。”在场的人都笑了,场面气氛也缓和下来了。
新凤霞这个圆场打得有技巧,证明了事情的合理性,说“自己是演员”很合情合理,证明白石老人看自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这样既解围,也给对方找了个好借口,僵局被打破,大家也没必要为此争论下去。
方法四:适当地引导谈话对象。
与人交谈的时候,你可以围绕对方的话题,适时地引导对方,加深谈话内容。也就是说,我们完全可以占主导,牵着别人走。比如我们可以这样说:“你说得确实很有用,我们应该从你说的问题中去思考……”或说“我们想半天也没想到,被你一语道出真谛,我们可以朝一个新的方向发展……”如果实在说不下去,可以变化话题重新开始另一个话题,比如说,“没这么简单,这个事情肯定有其他的原因……”
我们在与人交谈进行不下去时,没有必要再继续勉强谈下去,应该马上停止谈话。如果继续冷场只会让场面越来越尴尬,而且浪费大家的时间。
9.巧妙地插入自己的话
苗苗姐发现,很多人跟别人交流的时候,没有耐心,别人一句话还没说完,他就着急说自己的看法,喜欢中途插嘴,结果常常让别人不悦,自己也老说错话。中途打断对方说话,非常不礼貌。
苗苗姐就认识这样一个女孩,从小就话多,只要自己想说话就迫不及待,不管别人说没说完。因为她老这样插话,同学们都不喜欢跟她说话了。下面是她写给苗苗姐的原文:
苗苗姐:
您好!
我现在上初三了,我感觉自己是不是有病了。我这个人平时就是特别爱说,一说起来就没完,而且特别喜欢打断别人的话,我也知道自己不对。
我发现,现在班上同学有时候聊天有意避开我,特别是我走过去,他们就不说话了。大家是不是讨厌我说话,我想问问,我这样的毛病是不是什么怪病,其实他们说话时也有人插话,但是他们好像只讨厌我,我很想知道,我插话怎么就不对?怎么巧妙地插话才不让人讨厌呢?
苦恼中的萌萌其实萌萌是个真诚可爱的女孩,她休息时喜欢跟同学和朋友一起聊聊天,可聊天变成一件既让她开心,又让她苦恼的事。爱在人群里说话,说明萌萌的表现欲很强,对于中学生来说这应该是个优势,有时候大胆的表现可以赢得很多的机会,只是我们发挥这个特点时,要适度,要注意尊重别人。
苗苗姐给萌萌回了封信,告诉她克服这个困难的一些小方法:
萌萌:
你好!
你是个可爱的女孩,你有这样的想法肯定是自己也意识到自己这样做不合适。
苗苗姐给你一个小建议,在平时跟家人和朋友一起聊天的时候,可以让他们时刻监督提醒自己,如果又犯了老毛病,可以让他们当面指出来。
不过,苗苗姐认为爱插话同时又是你的优点,说明你的表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事物判断能力都不弱,但是,要刻意减少插话的次数及每次插话的时间,内容要说重点,心里放着一句话觉得忍不住想张嘴的时候,就在心里默默念念:聊天如此美好,插话这般不妙,心静心静!
你的知心朋友苗苗姐
苗苗姐认为,聊天的双方都应该是愉悦的。插话的是非,不是单单一个对或不对可以评定的,但是如果合适的时候插入合适的话题,加上巧妙的方式插入话题,那便是得体。具体来说,我们插话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第一,看准插话的对象。插入话题,一定要看看我们对谁说。如果是非常熟悉的朋友,肯定没多大问题;如果是长辈就尽量少插话,以示尊敬,比如老师在说话时,你有不同的看法,最好是等老师说完了,单独跟老师去说,千万不要让老师下不了台。
第二,找准插话时机。如果插话时机不好还不如不插,除非在非常着急的情况下,否则我们不应该随意打断别人的话。等别人把话说完,如果你认为对方说得不对,可以巧妙地插入自己的想法,比如你可以这样说:“这个事情不知道我想的对不对,你的意思是……”对方听完肯定会很有耐心地解释一番。
有时候,别人说话时,你自己开了小差,等他把话说完,你要抱歉地提出:“真不好意思!刚才您说了……吗?”这样会让人觉得你是有礼貌的,特别是跟长辈说话,更要注意自己的插话合适与否,千万不要让人觉得你目无尊长。
第三,想好插什么话。说话前,不要着急,想清楚自己要说什么,怎么插入比较合适。无厘头的插话、语无伦次的插话,都会让对方扫兴。话千万要说到位,才能令对方信服。
比如,当对方向你诉苦,因为对方在气头上或者情绪很不稳定,这个时候你如果打断他,他会更加生气或是伤心。当他发泄完了,或者从他的眼睛里,你看出有需要的时候,可以穿插一些话,比如,“这件事确实是有点让人生气,不过……”“你也别太伤心了,这件事其实也有好的一面……”站在对方立场上安慰对方,插入适当的话,转换话题。
苗苗姐觉得,乱插话总是让人觉得有些不礼貌的,但是插话插得合适又巧妙,也会让人有好感。
10.学着“看”人说话
你可能会不理解地问苗苗姐:“为什么要学着看人说话?”或许你觉得说话只要表达自己的意思就行了。
其实,同样一句话表达的方式很多,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职业的人对同样一句话的理解可能完全不一样。人的个性是千差万别的,每个人的想法和表达方式也各有不同,那么我们在与别人交流时也要因人而异,看人说话。
芬芬是班上的劳动委员,因为家住学校旁边,所以老师安排她每天放学负责留下两个同学打扫教室,然后锁门。
这一天安排的是康康和小东,康康性格内向,小东调皮懒惰。放学铃声响了,小东正想开溜,芬芬一着急就大叫了一句:“康康和小东都别想跑了,留下来做清洁!”这时候康康满脸通红,很冤枉地拿着扫帚站在角落。
芬芬当时也觉得自己这样说不妥,马上又补了一句:“小东,你太不像话了,你看人家康康多自觉,你要多向他学习,再偷懒就罚你一个人扫!”康康的脸色马上阴转晴了。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喜欢的东西也不会全部一样,爱听的话也不一样,这些都可想而知,难就难在怎么知道对方喜欢听什么话呢?这就必须会“看”人说话,学着察言观色,鉴貌辨色。
这“看”是看什么?看人的外表、心情、表情、情绪等,灵活机动,因人而异。我们与人说话的目的无外乎是交流思想、沟通感情、加深了解、发展关系;或者有求于人;或者指正别人的错误;或者描述事实解开迷雾……不管目的是什么,重要的是要让对方乐意听我们说话。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哪怕是双胞胎也一定有不同之处,每个人都是独立的,所以,我们在与人说话时需要注意,对不同的人表达上也应该有所不同。
如果和我们谈话的人性格活泼开朗,那么我们在谈话时可以更直接些,即便是说得有点过头,别人也不会太计较;如果和我们谈话的人性格比较谨小慎微、心思缜密,那么我们在说话时就得注意字斟句酌,可别信口开河,不好收场;如果对方思想比较传统保守,言行比较谨慎,我们跟他谈太过新奇超出常人思维的事物,估计他会比较排斥,甚至有抵触情绪。
当我们学会了“看”,你与人交流起来就会更加轻松自如,但是,如何去“看”呢?苗苗姐觉得主要看这几方面:
一看脸色神情。法国文学家狄德罗曾经说过,一个人的“心灵的每一个活动都表现在他的脸上,刻画得很清晰,很明显”。有时候对方嘴上说很喜欢我们说的话,但是眉头紧锁、眼神飘离,这便从眼神及眉宇间透露了对方的想法恰恰相反的意思,故而他说的赞同的话其实是言不由衷的,可能是碍于情面,也可能是矛盾重重,不得已才说出赞同的意思。
二看身体语言。身体姿势是一个人用身体或肢体动作表达某种情感及态度的体语,每一种动作都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同时也是一种颇为有效的非语言表达方式。比如,对方耸肩、双手外摊,表示不感兴趣;臂外展,表示阻拦;搔头或搔颈,表示困惑;双手往上伸直,表示激动;一只手托着下巴则表示疑惑或思考。看懂对方的身体语言,更能了解对方的真实想法,从而进一步决定聊天的走向。
三看辞令语态。我们在跟人说话的时候,不但要听内容,也要注意对方的言辞语气状态,如语调高低、语气强弱、语速快慢等传达出他的画外音。因为从语态上可以了解一个人的个性,以及此人当时的情绪,如急性子的人语速快,说话直来直去;慢性子的人语速慢,有的爱拐弯抹角。又如,人在忧郁时,说话低沉缓慢;人在激动兴奋时,说话声音高亢且节奏明快。
与人交流的时候,多看,从对方的神态变化中,我们便可以了解对方,透视对方的心理,因此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变化,随时调整自己谈话的内容与方式,使我们的谈话内容更贴近对方的思想,对方也才能乐意与我们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