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结束时招聘官总要说一句“有进一步的消息和安排我们会和你联系的。”面试就此结束。
世界顶级战略管理公司麦肯锡曾为中国平安集团设计的招聘流程,要求为每个未聘上的人发一份感谢信,将其纳入人才储备数据库。至今我未见到有哪家公司严格按照这个流程做,因为工作量太大,HR望而却步。
招聘结束后,应聘人惶惶然等待结果。如果有几个机会,就去了先发出录用通知的单位,而很快又辞职,原来条件更好的另一单位通知晚了一步。
在一次专访中,主持人问我:“面试结束后,是否应打电话向人力资源部询问结果呢?你给我们求职中的人一些建议好吗?”
从HR的角度讲,跟进电话肯定会占用大量工作时间,所以一般不希望接到这些事后咨询。但对应聘者来说,应该跟进。我接到过的询问电话不超过招聘量的5%,绝大部分人只是被动等待,一段时间没有消息就当做OVER了。
面试后,有时很快出结果,有时囿于多种考虑纠结,不能立即决定,拖很长时间。后一种情况很常见,所以想进某单位的人即使一时没有机会,也不要着急,只要坚持下去,多数情况下仍能峰回路转。
什么情况下个人应主动追问呢?
◎非常迫切想加盟,不论是为生活所迫还是追求事业。
◎与某项决策紧密关联,影响到其他紧急决定。比如,第一选择是去宝洁公司工作,如果不行就去美国读研,当学校录取通知书已到,而宝洁还无消息时,应加紧追问宝洁面试结果。
追问常用的方式是电话联系,电话打不通或为着加深印象亲自去问,也可以偶尔为之。发邮件是个好办法,将自己的感受、工作计划、迫切心情用书面表达出来,某些情形下能起到作用。如果找到主管的MSN地址,就更方便了,只要你的图像在计算机屏幕上出现,不亚于提醒主管“我的事情有结果了吗?”
我为下属子公司筹备高管人员,紧锣密鼓地招聘了几个月,后来公司决定收购另一家企业,已谈定的几个人选暂时搁置起来,是否聘用要看合并后的人员整合状况。正赶上经济危机,几名高管找工作不易,非常想来,他们隔一段时间给我打电话、发邮件,并不提来工作的事,而谈最新的行业动态,提公司发展的新想法,只要他们和我联系,等于提醒我。因此每次讨论团队人员安排时我总想起他们,虽然一时没有结果。
询问结果时保持冷静,否则适得其反。
我们准备招聘两个职位:高级主管和主管。这两个职位的部分聘用条件相同,高级主管对英语要求较高。人力资源部面试后确定一个备选人,此人资历适合高级主管,但英语水平不够,综合考虑后,我们认为可以使用,但只能聘他在主管岗位。鉴于他奔着高级主管职位而来,薪水要求较高,为降低他的期望值,出于入职薪酬谈判的策略需要,HR计划一周后和他联系,到时指出其缺陷,以便顺水推舟把他安到主管岗位上。
不到一周,备选人主动打来电话问结果,HR按照既定方案先指出他的不足,例如英语水平不达标,没等HR说完,他气愤得挂断电话,然后发来一封很长的邮件,将英语考试内容和考官贬得一无是处,指责流程不合法等,还威胁将在网上发帖。
这是非常不明智的举动,“跟踪”的结果就是,他从我们的候选人名单中被永远删除了。
接到OFFER后,应慎重思考,做出选择。很多人找工作盲从、没有规划,几个月换一个单位。有年轻人说:反正还年轻,不好再换呗。选择工作就像选择生活和爱人,每次决定都应有明确的目的和目标。
中年以上的人选择失误,挽回的难度很大,因为年龄是自己最大的敌人;对于二十几岁的人,损失也是明显的,至少失去了相应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因为你选择A就不可能同时选择B。两个同在起跑线上的人,选择的不同将导致几年后的明显差距。
有一个英语专业毕业的小伙子,同时接到了两份录用通知,一是某私人公司的猎头顾问,二是某事业单位的职员,没有悬念地他选择了后者。后者复杂的人际关系、简单机械的工作内容和不相容的思维行为方式,使他两年后提交了辞呈,重新回到猎头公司工作。此时,公司的红人是两年前替代他岗位的大学同班同学,同学已经摸熟了行业线,进入成熟期,而他还得从头开始学起。
我的一位老朋友是资深高管,其简历绝对算得上辉煌,服务过的所有企业无不是如雷贯耳的世界一流品牌,但他的职业经历也有一次“遗憾”。我们几个人在国贸饭店吃饭,其中一位是中国最著名的招聘网站创始人,网站刚被风险投资公司买下,创始人获得天文数字的回报,颇令众人艳羡,创业仅仅几年取得如此成绩,真不枉活一生,多少人梦寐以求!
朦胧的灯影中,老朋友幽幽地吐着烟卷儿,似乎在想着什么。曲终人散之时,他告诉我:“他开始创业时找的第一个人就是我,我看不清,没去。”
虽听不出他的话里究竟有多少遗憾,但我觉得很惋惜。不过,有失有得,杰出的列车只要保持匀速前进,错过这个站一定还能在另一个站上停靠。
人生由N个抉择及其过程、结果形成,关键之处走错,也许全盘皆输,而抓住某个机遇,就能咸鱼翻身。因此,把握住露出冰山一角的机遇,是职场中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