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条上的小芽才刚刚冒头,明媚的阳光从其中的间隙满满当当的溢了出去。
洛城的春天的午后还是那么令人安逸,好像亲抚人心的舞女一样,让人舒缓,一条河流沿着堤岸贯穿整个城市,缓缓流淌,更给这座南方小城增添了一份朦胧的美感。
洛城的市中心是热闹非凡的销金地,人来人往,彰显着他的青春和活力,尤其是到了晚上,五彩斑斓的灯光像是身体的荷尔蒙激动着躁动男女们,在这五光十色的夜色下,解开它不为人知的性感的一面。
在往市中心南边过去两个街区,与远方喧嚣不同,这里还残存着一些老旧的建筑,参差不齐的镶嵌在一些居民楼中。穿过一条这样建筑的街区,往右一拐,一条充满历史气息的街道铺面而来。
街道当头是一拱巨大的石坊驻扎着,上面的青石因为雨水的冲刷变的坑坑洼洼,基部离地的部分还布满了许多的青苔,葱葱的一连片,要是繁忙的人保准欣赏不到这些角落的美好。
街道是由一条青石铺成,按当时的工艺来说肯定铺的极好,但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光中,总有一些调皮的在中间斜了个身子,一边翘了起来,整个街道变得起伏起来,但是这种起伏给人一种鲜活的生命气息,他是人们在这里留下的印记。
街道两旁林林错错的遍布着小店。这里店铺不像那一边的钢筋水泥,高楼林立。跟多的像是独钓寒江的老叟,一个人悠然自得。
有些新的店铺到时做了些装潢,装扮的花枝招展,然而在这里总觉得少了一份味道。这里的小店有的青砖素瓦,典雅别致,有的渠木横匾,古色古香。
街道并非一条,在一些店铺宽敞的小巷子,也被人们利用一起,每每钻进一条这样的巷子都是一番丁香般的惊喜,也许就有那个撑着油纸伞的丁香姑娘。
自从新时代到来,人们变更喜欢在这种老巷子里穿梭。希望从它们古老的历史里面挖掘出一些珍贵的东西。
古巷的摊子和铺子,又变得繁华起来,每到五~六点的时候,店铺的主人变要店子里的伙计将牌匾上方的灯笼一一点亮。
街旁买零嘴小食的摊子也在热气腾腾的香气中,给自己醒目的招牌通上了电。
不少才到这边的孩子拉着父母要他们买一些小食,一些穿着时尚的女生则二三成对的在一些店子前排起了长队,边刷着手机,聊着最新热点。
街上更多的是一对对结伴的情侣和“要好”的朋友。他们尽情穿梭在这些浓厚的氛围了,并且也成为了其中的一部分。
街道三分之二处有一条分叉的小巷子,从主巷九十度延伸出去,小巷一进去变贴着一个大大的开锁字样白字红低的塑料牌,让一些年轻人看不太清里面的情况。
尤其是那些新来的客人,大多没有探索的欲望。但是一些本地的老客和机灵吃货,知道里面还几个特色的小店和摊子。他们享受着他们独有的快乐。
在这巷子的尽头有着一家颇为老旧的古玩店。店主不似周围耄耋之年的老叟,他看起来也就二十出头,整个人端坐的依靠在店门左侧的柜台上,一只手支着下巴,另一只手端着一本老子道德经注,一吧一嗒的翻着页,整个人显的有些许懒散。
陈墨留着当下年轻人的短碎发,眼睛明亮,眉眼间很是生的端庄,有着男儿的英气,脸上也没有太多社会的打磨,仍是一张俊俏的脸庞,嘴角总是微微弯起,让人初识便觉面善。
不过说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他那一股子灵动的飘渺仙意,于这红尘之中更显的格外突出!
陈墨接手爷爷的古玩店已经一年了,从他大学毕业后,便从过世的爷爷奶奶那里接过了小店,重新经营起来。
小店在洛城,而陈墨父母则于宁海城居住工作。两老口本来也希望陈墨来宁海城工作,也方便照应,陈墨却有自己的想法,不顾他们都反对,留在了爷爷奶奶老家的洛城,这也是他读了四年大学的城市。
陈墨本科专业一般,和绝大数普通人并不差别,也不是下水道专业,大三也做好了考研或者实习工作的准备。可是一个意外打开了他新世界的大门…
那还是大三暑假的时候,陈墨照常帮着奶奶照看洛城这家古雅精致的小店。希望默默的多陪伴老人一些时间。
陈墨是随着两个老人一起长大的,那个年代正事遍地商业机遇的时候,陈墨父母也随着下海大军,去了充满机遇的新海,大多是过年才回来,一直到陈墨高二时,母亲才回来家里呆了两年,陪伴了陈墨两年。
陈墨并未怪过父母,到了现在也明白,父母是为了家庭去奋斗。然而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让他也更亲两位老人。
到了后来,父母在宁海立足脚跟,也想着接陈墨和爷爷奶奶过去。然而两位老人却也离不开这故土。
另外就是当初爷爷给父母安排了在单位做事,可是父母却自己放弃。让稳重了一辈子爷爷很生气,连带着他们之间一直隔着一道沟。
陈墨也无从评论,不过从真正理解这些事后,陈墨也才更深刻理解家人与家的关系。
爷爷是陈墨大一时候走的。后面陈墨到了暑假总会呆在这边陪着奶奶。也看管着爷爷奶奶开了一辈子的古玩店。
陈墨爷爷走的时候便把店子的传下来的信物给了陈墨,陈墨也问过奶奶为什么爷爷这么执着这个店子。毕竟在外人看来,本是单位退下来的爷爷完全可以过着更安逸的生活。
奶奶那时候总在店子门口的摇椅上,扇着蒲扇,一边笑着说:“那是你爷爷的梦想。”
陈墨再问时,奶奶就笑眯眯的,摇啊摇,不再言语,轻轻喃喃着“以后你会懂的。”
陈墨也就没在多想,直到一天,陈墨清理小阁楼旧物时,才理解其中的含义。
小店无名,而且还在侧街的末端。不是眼尖的游人路过,看到里面的陈设,大多是猜不出来的。
小店从门口跨过低矮的门槛,便直接进到内堂,左边离门口不远的地方是一长条木制长柜,靠着木窗,像极了古时客栈的前台。长柜后面是一长条竖立着的橱柜,一小格,一小格的用带玻璃的窗子隔开。里面错落着稀奇古怪的物件。两相交错的将这里隔成一个小天地,既是看店收银,又是平时小憩的好地方。
内堂则是一竖排的直立的展柜,上面七七八八的排放着大部分顾客能自己浏览把玩的物件。五六排长柜,显得格外从容。
再往右过去紧挨着墙壁,是一弯红木阶梯。上面是一个小阁楼,平时存放着经年累月的,无人问津的小物件。记得上一次清理还是爷爷在他高二的时候带着他清理了一次。
此去经年,已物是人非。陈墨再一次弓着腰爬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