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43700000009

第9章 胡蝶:民国“电影皇后”(2)

身在南昌行营的蒋介石也电告张学良:“切请采取不抵抗主义,勿使事态扩大,影响外交解决。”

无可奈何之下,在事变第二天,张学良只好对《大公报》记者胡政之说:“吾已令我部士兵,对日挑衅,不得抵抗,故北大营我军,早令收缴军械,存于库房——此事自应由政府负责交涉……仍望国民冷静隐忍。”为此,张学良一直深为悔恨。他迫于军令,不得不采取不抵抗政策,落下了“不抵抗将军”的恶名。他曾说:

“东北丢了,我张汉卿恨不得碰死,以去耻辱!”但是,也就在此时,却传来了张学良不爱抗日爱跳舞的谣言。张学良将军此刻的无奈和恼火,是可想而知的。

可是,马君武是从哪里得知的谣言?谣言又从何而起的呢?其实,这一切,都是日本人干出来的丑事。

在“九一八事变”前,为了能不战而下东北,日本最开始对张学良采取了绥靖政策,极力拉拢,结果遭到了张学良将军的严词拒绝。恼羞成怒的日本人,于是决定搞臭他的名声。熟悉中国文化的日本特务知道,要使一个中国人名誉扫地,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其私生活上制造绯闻。事也凑巧,影后胡蝶此时也正好去北京拍摄《自由之花》的外景。由于这部片子涉及到了袁世凯与日本无耻勾结的情节,日本人深为忌恨。于是,既为了打击张学良,也为了报复胡蝶,日本人经过精心策划,由日本通讯社散布了“九·一八之夜”的谣言。

很快,谣言就传到了马君武那里。当时,马君武正在上海办事,他闻讯义愤填膺,于是挥笔写下了《哀沈阳》诗。作为一位爱国学者,马君武(188l一1940,原名道凝,号君武,广西桂林人,曾留学日本、德国,我国第一个工科博士,“南社”著名诗人)一直从事着各种抗日救亡运动。在早年留学日本期间,马君武曾追随孙中山先生从事革命活动,历任总统秘书长、司法总长、教育总长、广西省长等职,并在梧州创建了广西大学。有着拳拳爱国之心的马君武,自然是无法忍受这些“绯闻”的。

当然,也有人说,马君武发表此诗,跟他与张学良之间的“不快之事”有关。据说,马君武在北平创办私立民国大学时,曾请张学良给予经费支持。可是,张学良由于军费已穷于筹措,东北义勇军尚无力接济,因此对民国大学爱莫能助。于是,两人生出了不愉快。而这次谣言一出,马君武便大肆宣扬,以此报复。

实际上,这种说法是极为不负责任的。试问,上面那些日本人的幕后消息,当时的马君武又怎能知晓?平心而论,马君武之所以写这首诗,主要还是由于不了解内情,而一时激愤所致。这一点,从诗里面流露出来的那种对日本人强占东北的切齿之痛,便可见一斑。

正是由于此,当马君武知晓“不抵抗”的真相后,就立即发表了《致蒋介石、汪精卫电》:“日本已占据三省,介石兄犹唱先统一后对外之说。介石兄对内面狰狞如鬼,对外则胆小如鼠……”此时的他,已经知道自己冤枉了张学良和胡蝶。

而“九·一八之夜”中的另外一个“主角”胡蝶,更是冤枉透顶。她根本就没见过张学良,哪里谈得上一起参加舞会?

很多年之后,《胡蝶回忆录》追忆此事,胡蝶这样写道:“世间荒唐的事情还真不少,沈阳事件发生的时候,我那时还跟明星公司摄影队一起逗留在天津,没有踏入北平一步……后来为拍《自由之花》到北平时,已是‘九一八’事变约一周,未料此行会引起一段莫须有公案。”

原来,1931年9月的下旬,胡蝶随明星公司导演张石川等人,来到北平拍摄《自由之花》、《落霞孤鹜》和《啼笑因缘》三部影片的外景。这次拍摄任务非常繁重,需要在中山公园、北平公园和颐和园等多处拍摄外景。

一个多月后,拍摄任务完成了。在胡蝶等人离京前,梅兰芳在家中宴请了胡蝶一行人。席间,梅兰芳暗示说:“‘九一八’那天晚上,张学良在戏院看我的演出。”意思是说,他是知道实情的,“九一八”那晚,胡蝶根本没和张学良跳舞。

然而,蒙在鼓里的胡蝶哪里知道梅兰芳此言何意?等到胡蝶回到上海,已是11月下旬了。她刚一到家,就发现气氛不对:母亲似乎刚哭过,而父亲也在生气。她正在疑虑出什么事了,父亲却把一摞报纸摔过来:“你在北平干什么事我们不知道呀,你自己看看吧!”

胡蝶拿过报纸,赫然几个大字标题映入眼帘:《红颜祸国》、《不爱江山爱美人》、《东三省就是这样丢掉的》。等到看完内容,胡蝶又惊又怒,她厉声斥责:“这根本不是事实,全是造谣!”闻讯赶来的张石川、洪深等看到了这些文章也很气愤。起初,他们想登报澄清,又担心会被人认为是欲盖弥彰。谁知,事态却越闹越大。很快, 《时事新报》上就出现了马君武的《哀沈阳》诗,并登有胡蝶的照片。一时间,舆论对胡蝶非常不利,到处都是指指点点。

此时,明星公司认为不能再沉默了,再沉默下去无论对胡蝶本人还是对公司都是一种巨大的伤害。就在马君武诗发表的第二天,《申报》连续在11月21日、22日刊登《胡蝶辟谣》的启事。

尽管发表了辟谣启事,胡蝶对于马君武还是采取了理解的态度:

“马君武激于义愤,一时也未能考证事情的可靠与否,只是将我也牵连进去了……是日本通讯社从中造谣中伤张学良,以引起国人对他的愤慨,转移目标。”在她看来,“对于个人生活琐事,虽有讹传,也不必过于讨较,紧要的是在民族大义的问题匕不要含糊就可以了。”

这就是胡蝶,一个大义凛然和胸襟宽阔的女人。

香港脱险记

胡蝶的一生,是充满了荣誉与鲜花的一生,也是饱尝了苦难和艰辛的一生。人们往往记住了她的风华绝代、光彩照人,却忘记了她屡次遭遇的劫难。这些劫难,你方唱罢我登场,几乎须臾未离开胡蝶。1986年,20余万字的《胡蝶回忆录》终于完成,胡蝶如此追忆自己的一生:“翻开褪了色的相册,思潮如涌。在香港这块弹丸之地,留下了我的欢乐,也留下了我的辛酸,饱尝了生离死别的痛苦。”

这句话里面所说,在香港留下的辛酸和感受的生死离别,就是指胡蝶那段惊心动魄的香港脱险经历。

1937年,已经是家喻户晓影后的胡蝶,准备暂时息影,好过一段平静的日子。那时,她已经和潘友声结婚,拥有了一个幸福温馨的家庭。

可是,安宁的生活没有过多久,日本人的战火就烧到了上海。

淞沪会战开始后,身居上海的胡蝶己无法寻觅宁静。无奈,她只好与丈夫一起避居到了香港。

来港之初,由于这里还未被日本占领,战争的威胁还比较远,因此胡蝶一家的生活还是十分惬意的。那时,潘友声在洋行工作,收入颇丰。而胡蝶则操持家务,偶尔参加一些电影拍摄和社交应酬。总体上,生活相当平静和舒适。

尽管如此,见识过内地战乱的胡蝶仍在隐隐地担心,她时刻关心着战事发展。用她自己的话说:“我们虽然苟安于此,却一直心悬着内地的抗战,而且依战事的发展,我们也曾预料,不可能在此长久住下去。”正是在这种预感下,胡蝶的心情也一天天变得焦虑不安起来。

十分不幸的是,胡蝶的预感应验了。不久,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加紧了对香港的侵略。敌机没曰没夜地轰炸,香港已危在旦夕。

当时,很多在港的著名演艺界人士已经想办法离去,而胡蝶却因为家小的拖累,而一时无法成行。在那艰难的岁月里,胡蝶只得天天躲避空袭,全家生活在惶恐不安中。

离开香港,回到内陆,成为了当时胡蝶一家的唯一出路。然而,这又谈何容易?香港沦陷后,日本侵略军为了建立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极力拉拢香港文化界、艺术界的知名人士。在香港,具体执行这项政策的,就是时任侵略军报道部艺能班班长的和久田幸助。

和久田幸助就任后,得知梅兰芳、胡蝶等中国艺术界名流都在香港,便决定先把他们拉下水。在他看来,只要先成功拉拢这两人,日本实行怀柔政策便会十分顺利。因此,梅兰芳、胡蝶就首当其冲地成为了和久田幸助“糖衣炮弹”的攻击目标。

然而,和久田幸助如意算盘打早了一点:梅兰芳蓄须明志,坚决不肯跟日本人合作。恼羞成怒的和久田幸助见奈何不了梅兰芳,便开始对胡蝶软硬兼施。

在胡蝶那里,和久田幸助同样碰了钉子。他哪里知道,就在他准备“拜访”胡蝶、晓以利害之前,胡蝶已经前去看望了自己的老师梅兰芳,并且更加坚定了不跟日本人合作的决心。

胡蝶看望梅兰芳,恰好就在和久田幸助离开梅府的第二天。实际上,胡蝶早就得知梅兰芳住在香港,只是一直没机会前去拜见而已。在胡蝶眼中,梅兰芳就是自己的老师,因为她确曾在1935年赴苏联参加国际电影展会的途中,向梅兰芳学习京剧。梅兰芳的德艺双馨,一直以来,都让胡蝶相当敬佩。胡蝶常骄傲地对别人说:

“我还是梅兰芳的亲传弟子呢!”

在梅府见到恩师,胡蝶激动万分。然而,此时的梅兰芳,因为精神焦虑,显得十分清瘦,没有了以前那潇洒俊秀的气质。加上蓄须明志,更让梅兰芳看起来苍老了许多。

寒暄之后,胡蝶直接问道:“梅先生,听说日本人这几天正逼您到日本东京去唱《天女散花》?”

梅兰芳神情严峻地答道:“是啊。如此国难当头之际,我岂能到东京为虎作伥。那个叫和久田的已来过几次,都被我严辞拒绝。”

胡蝶敬佩地点着头:“那么,梅先生是否有意去重庆?”

梅兰芳答道:“我不会去重庆,我暂时哪儿也不去。我想,不管在什么地方,只要有一份中国人的骨气,谅他日本人也奈何不得。”

接着,梅兰芳担忧地说:“胡小姐,我现在倒很担心你,听说日本人也要找你。而你一个弱女子,能抵挡住他们的威胁利诱吗?

不过请你千万记住,在任何困难的情况下,都要保持民族气节!”

梅兰芳这番话,给了胡蝶很大的精神动力。她严肃地答道:

“请梅先生放心,我胡蝶决不当‘汉奸明星’!”

此刻的胡蝶,内心肯定已经做好了跟日本人周旋到底的准备。

就像老师说的那样, “只要有一份中国人的骨气,谅他们日本人也奈何不得。”

然而,敌人是不会那么轻易放过胡蝶的。刚从梅府回到家,胡蝶就发现和久田幸助早已来了。

和久田幸助操着一口流利的中国话,开门见山地说:“胡女士能在战时留在香港,我们非常高兴。现在已有一批文化名人逃离香港返回内地,我们希望胡女士不要这样做。只要在你肯支持我们‘大东亚圣战’,并参加‘共荣圈’,我们决不伤害你,特别是像胡女士这样中外皆知的大明星。”

胡蝶对他的用意心知肚明,因而不置一词。

和久田幸助接着说:“大日本皇军对你们这些有名望的人,拟定了三条政策,充分体现了我们的宽容。第一,如果你们愿意留在香港,我们妥切保护你们的生命财产;第二,尊重你们名人的自由,如果感到不能接受日方的做法,想去重庆的话,即时无条件放入;第三,不损害中国人的自尊心,中国人和日本人站在平等立场上互相合作。不知胡蝶女士对上述条件是否满意?”

同类推荐
  • 人生真谛的不倦探索者--列夫·托尔斯泰传

    人生真谛的不倦探索者--列夫·托尔斯泰传

    本书共分十章,以及引子和附录。内容包括:早年的憧憬、探索人生、寻觅与追求、创作高潮、艺术之神、走向人民、世纪之交、最后的岁月等。
  • 晚清枭雄袁世凯

    晚清枭雄袁世凯

    不得不说,讲述袁世凯的故事,是一件令人颇为伤神的事情!这种伤神,当然因为袁世凯这个人是难以盖棺定论的。时至今日,人们对于袁世凯,依旧有着各种各样的评论。按照这种趋势,估计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情况都不会有所改观!不过,阅读袁世凯的一生,有一点评论倒是可以确定下来的:袁世凯绝对是那种有着多面性格和复杂心灵的历史巨人。先来看看袁世凯复杂、多面的性格吧!毫无疑问,对于袁世凯,是很难用现在某些教科书式的善恶标准评论的。袁世凯身上的确有恶,比如他贪财好色、凶残跋扈、独断专横……然而,袁世凯身上也有善,例如他勇于改革、励精……
  • 狂人末日

    狂人末日

    本书再现了七大铁血狂人的隐秘人生,记录了人类文明史上最丑陋的几段疯狂岁月。全书内容包括:希特勒——让二十亿人卷入战争漩涡的维也纳流浪汉,墨索里尼——从铁匠家庭中走出来的“专制狂魔”,东条英机——被远东军事法庭处以绞刑的军国主义狂徒等。
  • 陈纳德

    陈纳德

    陈纳德原名克莱尔.李.谢诺尔特,1893年9月3日出生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个小农场主家庭。中学毕业后入克里佛航空学校攻读,并取得优异成绩。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陈纳德进入印第安纳州.本杰明.哈里逊堡的军官学校受训。3个月后,成为预备役中尉转入陆军通信兵航空处。1918年秋,陈纳德到长岛米契尔机场担任第46战斗机队的副官,他利用工作之余学习飞行,克服了许多困难和阻力,终于掌握了飞行技术,并且在1920年得到飞行员职位,从而转入正式飞行,与蓝天结下了不解之缘。1923年,陈纳德调到夏威夷珍珠港担任第19驱逐机中队中队长。1930年,陈纳德被保送到佛吉尼亚州兰黎空军战术学校学习。
  • 智慧卓著的思想家(4)

    智慧卓著的思想家(4)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热门推荐
  • 异界造神

    异界造神

    她是人类文明克隆机器人,为任务踏上了异界之路,却因记忆卡片发生故障变成痴傻少女。他是流离失所的小混混,无恶不做,混帐至极。当他xxoo了她,机体觉醒,任务系统启动,记忆卡片开始缓慢修复。
  • 残月战旗

    残月战旗

    身为一个魔术师,我向往着、憧憬着每个独一无二的奇迹,为此我将要踏遍这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开启一场史无前例的冒险之旅!
  • 日常中日常

    日常中日常

    日常,日常,日常,日常,日常,日常,没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本反派

    我本反派

    结怨神道大帝李世易、暗算盟友先辈长老易剑心、强上侍神女帝慕千紫...累累罪行径,苏刑一夜醒来,发现自己一手的烂牌,看似花团锦簇,却即将成为神乾帝国开国初最无脑的反派。无奈,为了不成为别人的垫脚石,苏刑不得不逆天改命,将反派做到底。反命、反人...,直至最后,反到了拨弄这一切的源头——看似无常无序的天与地!
  • 我的灵异实录

    我的灵异实录

    我是穷吊一个,裸辞在家,一分钱也没有。好友猴子给了我一百块让我去买刮刮乐,结果中了几千块大奖!没想到第二天钱里面竟然有一张变成了冥币!从此,我的生活彻底变了样!我的天……我快要吓尿了!这尼玛谁跟我开玩笑的呢吧?
  • 洪荒帝

    洪荒帝

    远古洪荒,强者至尊。一个洪荒纪人族少年,误入食人树森林,偶得九玄光魔球,升级至通灵无限,神力磅礴,横扫野、巫、妖、精、灵、魔,踏天成神,且看他如何帝临天下,雄霸九洲。【白龙渊文学社编辑饶安推荐】
  • 芯片恋人

    芯片恋人

    冷月,军校毕业的一个女孩,刚来到军营就分配到一项护送任务。护送一块芯片到小据点中的醉湖海岸,不料芯片在运送途中被她激活,原来这块芯片是从远古遗留下来的芯片,存在独立思考的能力。。。。。。
  • 遇见你此生足以

    遇见你此生足以

    第一次写书多多包涵呐,本书主要是一个个短篇故事构成,不同人物,不同类型,不同的故事。
  • 彼与笙

    彼与笙

    作品名为《笙》因为名字重复简直要我命,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