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的梁启超,深知林徽因内心的苦痛。他很快致信儿子,嘱咐他转告林徽因:“我和林叔的关系,他(她)是知道的,林叔的女儿,就是我的女儿,何况更加以你们两个的关系。我从今以后,把他(她)和思庄(梁启超二女儿)一样的看待他,在无可慰藉之中,我愿意他领受我这种十二分的同情,渡过他目前的苦境。他要鼓起勇气,发挥他的天才,完成他的学问,将来和你共同努力,替中国艺术界有点贡献,才不愧林叔叔的好孩子。”
梁启超的鼓励和支持,给了林徽因精神动力和安慰。然而,父亲的突然去世,毕竟使得她失去了经济来源。正当她准备中断学业时,梁启超又来信说:“徽音留学总要以和你同时归国为度。学费不成问题,只算我多一个女儿在外留学便了。”
为了实现诺言,梁启超动用自己的股票利息,甚至说“只好对付一天是一天,明年再说明年的话”。可见,梁启超早已把林徽因当作自己的后人,因而才如此关爱有加。也正是在梁家的大力帮助下,林徽因才得以完成学业。
1928年3月21日,经历诸多磨难的梁思成与林徽因,在加拿大首都渥太华举行了隆重的结婚仪式。远在国内的梁启超寄来了贺信:
“你们结婚后,我有两件新希望:头一件你们俩体质都不甚好,希望因生理变化作用,在将来健康上开一新纪元。第二件你们俩从前都有小孩子脾气,爱吵嘴,现在完全成人了,希望全变成大人样子,处处互相体贴,造成终身和睦安乐的基础。”
两人选在这一天结婚,是有特别用意的:为了纪念宋代著名的建筑家李诫。本来,按照梁启超的意思,为了入乡随俗,婚礼要在教堂举行。可是,林徽因尽管受了西方文明的熏陶,却一点也不洋气,反而相当地眷恋中国文明。她自己缝制了一套东方色彩的婚服,领口袖口都配上宽条彩边,头戴饰有嵌珠的头饰,左右垂下两条彩缎。如此东方化的结婚礼服,一经记者报道,便马上引来了一片赞誉之声。
梁思成与林徽因的婚后生活也是幸福美满的,并不像有人怀疑的那样充满不幸。当然,偶尔的争吵和不快是有的,这实际上并非婚姻的缺陷,相反还是甜蜜爱情的催化剂。.1936年初,梁思成和林徽因曾发生过一次激烈的争吵。之后,梁思成很快乘火车南下上海办事。而伤心的林徽因则在家痛哭了一整天,中间只睡过三四个钟头。然而,还在火车上的梁思成,担心妻子不开心,接连发来两封电报,及时地送来了丈夫的歉意和抚慰。后来,在给沈从文的信中,林徽因说道:“在夫妇中间为着相爱纠纷自然痛苦,不过那种痛苦也是夹着极端丰富的幸福在内的。”因此,偶尔的争吵并不代表婚姻不幸福,“冷漠不关心的夫妇结合才是真正的悲剧。”
继承了父亲传统文人的情怀,梁思成始终是一位温和谦逊的君子。在对待爱妻上,他疼爱无比。林徽因则像所有聪明美丽的女孩子一样,偶尔也喜欢使使性子。有趣的是,梁思成就恰好是个严谨隐忍的脾气。于是,很自然的,在生活上碰到小矛盾时,梁思成就成了专门出气的“烟囱”。可是,“烟囱”偶尔也会塞住,这时,小小的争执便不可避免了。只是,这一切都无伤大雅,反而成了平淡生活的调味剂,让生活更加真实,充满了幸福的质感!
“梁上君子,林下美人”的婚姻生活充满了情趣,这源于两人在精神上的息息相通。据熟悉他们的朋友回忆,在家中,梁思成和林徽因经常做一些小游戏,比如考记忆力,相互问对方哪座雕塑原座何处石窟、哪行诗句出自哪部诗集……小小的屋子里,却充满了古香古色的浪漫情调。
世人一般以为,梁思成是个笃实的学者,具备更多的是严谨的学识。这只能说是一种误解。在梁思成的野外勘测笔记里,他曾写道:“桥是那么伟大,但也能娇小妩媚。秦少游为‘秋千外绿水桥平;东风里,朱门映柳’的绚丽景色所动,李肩吾爱看‘直下小桥流水,门前一树桃花’,欧阳修更痛快,他偏喜欢‘独立小桥风满袖’,多么潇洒!”试问,没有相当的文学素养,没有浪漫的才思,又怎能写出如此充满诗意的话语?或许,也只有具备如此品性、拥有如此才华的梁思成,才能与幽兰般的才女林徽因结下良缘吧!
据说,民国时期的文人,喜欢说这样一句俏皮话:“文章是自己的好,老婆是人家的好。”梁思成听说后,便将其改成“文章是老婆的好,老婆是自己的好”。一时之间,也成了十分流行的话。
梁思成爱妻之切,由此可见一斑。林徽因曾自嘲说,她和梁思成就是一对“难夫难妇”。纵观他们俩的一生,此言的确不虚。然而,同样不假的,便是他们真挚的爱情。无论是路途坦荡、生活安逸,还是颠簸劳顿、波折丛生,他们都携手并进,相濡以沫,共同闯过了无数难关。这应该才是“梁上君子,林下美人”让人羡慕的真正原因所在!
哲人的眷念
在林徽因的三段美丽感情中,徐志摩让我们看到了浪漫与激情,梁思成让我们品到了温馨与幸福,而金岳霖则让我们明白了深情与感动。
林徽因是一个传奇,她生命的许多故事,都让人无比注目与追怀。然而,就如上文所说,她的传奇,她的美丽,来自于这三个男人的成全。可以说,有了这三个优秀男人的爱,才有了一个幸福得如此美丽的林徽因。倘若,徐志摩的爱是轰轰烈烈的,梁思成的爱是细水长流的,那么金岳霖的爱则是理智而深沉的。这正是一个哲人的眷念。
金岳霖是近代中国一流的哲学家、逻辑学家,他与冯友兰、熊十力一道,被誉为中国现代三大哲学家,在开创中国的逻辑学上,堪称一代宗师。1914年,金岳霖毕业于清华学堂,后来考取奖学金留学美国、英国,又继续游学于欧洲诸国。回国后,他曾先后执教于清华、北大、西南联大等国内名校。
跟他的学术生涯相关的,则是金岳霖非常西化的生活方式。由于他在青年时代就饱受欧风美雨的洗礼,因此在穿着上经常都是西装革履。再加上金岳霖一米八的高个子,长相帅气,因此极具绅士风度。
尽管如此,金岳霖却也有着许多不那么西化的嗜好。据说,他酷爱养大个头的斗鸡,几乎到了与鸡同食的地步。每当吃饭的时候,那只备受宠爱的大斗鸡就会气宇轩昂地走进饭厅,堂而皇之地伸长脖子,去啄食桌上的饭粒和菜肴。而我们的大哲学家,却毫不顾忌,竟然安之若素,与自己的宠物一起进餐。除此之外,金岳霖还喜欢养蝈蝈,他的房间一角,就摆着许多的蝈蝈缸,那都是用来斗蝈蝈的工具。
这些有趣的生活习惯,使这位哲学家显得极富个性。然而,金岳霖毕竟是逻辑学大师,常年的哲学素养和那颗几乎是天生的哲学头脑,让他的性情更多地充满了理智和深沉。这一点,恰好就体现在了他对林徽因的感情上。
金岳霖与林徽因相识,是徐志摩做的引介。那时,林徽因已经与梁思成结婚,两人住在北京北总布胡同3号。林徽因是个喜爱社交和热闹的女人,因此,住在那里的一段时间里,梁家经常高朋满座。口才极好的林徽因,自然而然就是这些聚会的核心。前来聚会的,又大多是林徽因的歆慕者,他们围聚在这位才女身边,听她侃侃而谈。在梁家柔和的灯光下,林徽因显得越发像个多情的女神。
在这些朋友中,有一位几乎是每次聚会必到,他就是徐志摩。
只不过,这次,徐志摩带来了他的朋友金岳霖。
当时(上个世纪30年代),金岳霖刚刚从国外回来。他虽然学问甚高,却仍是孑然一身。或许是由于眼界过高,或许是由于学业繁重,这位大教授,尽管留学欧美,见过许多中外女子,却并没有觅得自己的佳偶。
然而,这一次,金岳霖却被年轻美丽的林徽因深深地吸引住了。林徽因优雅的举止、风趣谈吐、灵动的才思,都让金岳霖大开眼界。一瞬间,这位严谨的哲学家身上,出现了少见的柔情爱意。
就这样,独身的金岳霖便逐渐成为了梁家的常客。跟金岳霖对林徽因的最初印象一样,林徽因也非常喜爱这位青年哲学家,认为他学问渊博、理智过人、深沉而又富有情感。金岳霖则认为林徽因人品卓绝、才华出众,因此对他赞不绝口、十分呵护。很多年后,当有人提到林徽因,金岳霖还是会竖起大拇指:“林徽因这个人了不起啊,她写了篇叫《窗子以外》还是《窗子以内》的文章,还有《在九十九度中》,那完全是反映劳动人民境况的,她的感觉比我们快多了。她有多方面的才能,在建筑设计上也很有才干,参加过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不要抹杀了她其它方面的创作啊……”
渐渐地,在共同的西方文化素养下,再加上志趣相投、格调相匹,金岳霖与梁思成、林徽因成了最好的朋友。他们不仅在一起谈论学问,品评时事,而且还在日常生活上相互照顾和帮助,交情非常的深。这一点,从他们两家长期以来都毗邻而居,常常是各踞一幢房子的前后进,就可以看出。不仅如此,即便两家由于当时的战乱,偶尔没住在一块,金岳霖一旦能寻得休假的机会,便总是跑到梁家居住。
长久的友谊和彼此的欣赏,终于在林徽因身上产生了感情的变化。据梁思成后来的夫人林洙回忆,1932年夏天,梁思成从河北考察古建筑回来后,林徽因一脸无可奈何地对他说:“思成,我现在痛苦极了,我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怎么办才好。”
林徽因同时爱上的两个人,一个自然是丈夫梁思成,而另一个,则是大哲学家金岳霖。出于对丈夫的忠诚和信赖,林徽因毫不隐晦地向梁思成表明了心迹。据梁思成向林洙说,当时的林徽因,坦诚得就如同妹妹求助哥哥解决问题一样。
面对心爱妻子的坦诚,梁思成自然十分矛盾和痛苦。他一夜未眠,苦苦思索,反复地比较自己和金岳霖。最终,他发现自己比起金岳霖来有许多不足之处。于是,第二天他真诚地告诉林徽因:
“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选择金岳霖,我祝你们永远幸福。”
可是,就当林徽因原原本本把这一切都告诉了金岳霖之后,事情出现了戏剧性的结局。让林徽因意想不到的是,金岳霖的回答更是率直和坦诚,而且充满了深情:“看来思成是真正爱你的。我不能去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应该退出。”
金岳霖选择了退出。他的哲学家理智,告诉他不应该放纵自己的情感,而是要懂得如何真正地去关爱他人。尽管这次退出让金岳霖失去了与佳人永结良缘的机会,可是,却成就了他对林徽因更加纯洁高贵的感情。
那次事件之后,金梁两家仍然毗邻而居,相互照顾关爱比往日更多。他们三人并没有由此而心生芥蒂,相互间反而更加信任。这尤其体现在一件事情上:有一次,梁思成与林徽因吵架,难解之际,便找来理性冷静的金岳霖作仲裁,而金岳霖也乐于效劳。从此,金岳霖几乎就成了梁家的“青天”,梁家再也离不了他了。同样的,金岳霖也基本上成了梁家一员,他甚至在写给费慰梅的信里说:“我离开了梁家就跟丢了魂一样。”然而,金岳霖自始至终都以哲学的理智来驾驭自己的感情,把自己那份真挚的感情寄托在朋友的关爱之中,没有越雷池半步。那种超脱凡俗的襟怀与品格,真是让人赞叹。
林徽因于1955年去世,当时整个中国的建筑学界都在批判“以梁思成为代表的唯美主义的复古主义建筑思想”。作为妻子,林徽因自然也受到牵连。她的追悼会开得极为冷清,许多往日的朋友都不敢前来参加。可是,金岳霖不仅来了,还写了一副充满赞誉和追怀之情的挽联。上联是:“一身诗意干寻瀑”,下联是:“万古人间四月天”。
许多年后,有人问起金岳霖当时的感受,他眯缝着眼,坠入了沉思。慢慢地,他说道:“林徽因死在同仁医院,就在过去哈德门的附近。对她的死,我的心情难以描述。对她的评价,可用一句话概括:‘极赞欲何词’啊。”金岳霖“极赞”之意,充分地表达在了那副挽联之中。
金岳霖对林徽因的感情,是理智而又深沉的。在金岳霖眼中,像徐志摩那样的激情洋溢、狂飙浪漫,其实是不知天高地厚。老年的金岳霖曾如此谈到自己的老朋友徐志摩:“林徽因被他父亲带回国后,徐志摩又追到北京。临离伦敦时他说了两句话,前面那句忘了,后面是‘销魂今日进燕京’。看,他满脑子林徽因,我觉得他不自量啊。林徽因梁思成早就认识,他们是两小无猜,两小无猜啊。两家又是世交,连政治上也算世交。两人父亲都是研究系的。
徐志摩总是跟着要钻进去,钻也没用!徐志摩不知趣,我很可惜徐志摩这个朋友。”
看来,徐志摩确实是个诗人,他为狂烈的感情驱遣,失去了起码的理智。相比之下,金岳霖却总是能很好地控制好情感,让它降温并得到升华。或许,这就是林徽因爱上金岳霖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