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人最明显的习惯之一就是,他们往往在行动之前,就清楚地知道自己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最终目的。根据这一目标,自己必须切实做到哪些事情,然后一一付诸实施。
一开始心中就有最终目标,最根本的一点是,从今天开始就要把你生命最后的景象、图画或模式作为检查其他一切的参考物或标准。你生命的每一部分——今天的所作所为,明天的所做作为,下周的所作所为,下个月的所作所为——都可以从整体来检查,从什么确实对你最重要来检查。只要明确地记住最终目标,你就能肯定,不管哪一天干哪一件事都不会违背你所确定的最重要的标准,你生命的每一天都会为你设想的终生目标做出最有意义的贡献。
一开始心中就怀有最终目标,意味着一开始就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目的地。它意味着你知道自己要去哪里,这样你就比较清楚你现在在哪里,你迈出的每一步总是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
陷入事务性的圈子,为生活忙忙碌碌,在成功的阶梯上日益奋力地攀登,到头来发现梯子靠错了墙,出现这些情况简直太容易了。可能忙——很忙——而且成效并不很高。
人们发现自己取得的胜利毫无价值,是在牺牲他们忽然意识到对他们重要得多的东西的情况下取得的成功。各行各业的人——医生、院士、演员、政治家、企业专业人员、运动员和管子工——常常为得到更高的收入、更多的承认或者某种程度的专业能力而奋斗,最后发现他们的追求使他们没有看到真正对他们最重要的东西,到头来却为时已晚。
如果我们真正知道什么对我们极为重要,并且把它牢记在心上,每天的一言一行都以什么对我们最重要为标准,我们的生活会发生多大的变化啊!如果梯子靠错了墙,那么我们每走一步就向错误的地方接近一步。我们可能很忙,可能“效率”很高,但只有一开始心中就怀有最终目标,我们才会有真正的“效果”。
第一、善用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这个术语是由著名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在1955年创造的。从此以后,这个术语就成为全世界商界领袖的共同词汇。
目标管理,是依照特定目标而不是依照程序和规定进行思考,。这个观念鼓励人们问这样的问题:
·“我们究竟要努力做什么?”
·“我们为什么做这件事?”
·“有没有更好的途径?”
而不是问:
·“这是遵照单位的政策吗?”
·“这是上面要我们做的吗?”
·“这是不是能使我们的部门雇用更多的人,拥有更大的权力?”
确定目标,以及分配时间去从事最能达到这些目标的活动,是任何机构求得效力的要诀。劳伦斯·彼得解释道:“在缺乏一项适当的目标之下,管理方面一个典型的反应是增加输入——雇用更多的人,驱使员工更辛苦地工作,提升员工的资格。缺乏目标来确定程序,个人就可能只会增加输入,忙于做些意义不大的活动,却做不成任何事情。”
许多人和机构很容易只忙于程序方面的事情。营销员一再地去拜访早就没有生意做的老客户;主管只根据下属给他带来多少麻烦而不是根据他们有多少看法来评价员工;或只要求大量的文字报告而不自己去看一看实际进展情况。类似这样的人浪费自己的时间,也浪费别人的时间,因为他们没有关注自己最终的目标。他们只想要大家忙个不停,维持一种制度,以及粉饰表面。
管理学家艾希指出:“目标管理不是一大堆报告,不是一连串会议;那是一种新的管理风格,不是一种新的程序。”这是那些要从投注的时间里获得更大效果的人所运用的风格。
第二、制定目标实施期限。
很多人只要加上一点点压力,就会把工作做得更好,而自我设定的期限就可以提供你所需要的压力,使你继续把工作完成。只有在你为一项工作设定一个期限之后,你才会有一个真正的行动计划,否则那只是一个虚无缥缈的希望,即你想在某一个时刻做件事情而已。
请记住帕金森的定律:“工作会延伸到填满所有的时间。”因此,派给自己或别人的任务,永远不能没有期限。
有时把你的期限宣布出来也有帮助,这样别人会因此期盼你在某个时间之前把工作做好,从而增加一种驱策力。如果工作很复杂,你可以给自己设定几个中期目标的完成期限,这样你就可以用一种均衡的进度来做这件事,而不必在最后时刻拼命赶工。
一旦你为自己设定了期限,就要遵照你所设定的期限。如果你养成了延缓期限的习惯,期限就会失去功效,不但不能驱策你,也不足以刺激你左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