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总是给人一种怕怕的感觉,不过也有喜欢蛇的人。在佛家的故事中,有一篇以蛇来说理的故事。
有一天,释尊带着阿难,在舍卫国宽阔的原野上漫步:"阿难,你看看前面,田埂上有块高垄处;里面藏着可怕的毒蛇哩!"释尊突然停步说话,阿难也跟着止步,一面向着释尊手指的方向说话,一面却又走开了。
"果然有条可怕的大毒蛇。"此时,附近有个农夫在耕田,他侧耳倾听释尊和阿难说:"有条大毒蛇。"他立刻走向前一看,在一块小丘陵似的地上,露出了黄金。
"咦?那不是黄金吗?他们偏说是条大毒蛇,真不懂那些和尚是何用意?居然把人人梦寐以求的黄金说得如此可怕,如今这些唾手可得的黄金,就摆在我眼前,我若是不取,岂不是成了全世界最傻的蠢汉了吗?"只见他一面自言自语,一面动手挖掘黄金,匆匆带回家藏匿。
本来,这个农夫家境十分贫困,连吃穿等基本生活都有无以为继的困难,如今意外寻获这些天外飞来的财宝,让他一下子咸鱼翻身,从此过着奢靡而豪华的生活。乐不可支的他,时常穿着丝绸绫罗,眉飞色舞地进出一些贵族大富才能消费的场所,让附近的居民心生疑虑,不知他怎么会一夕之间,就从三餐不继的贫民,成为出手阔绰、生活糜烂的富绅。众人莫不耳语纷纷,交相议论着此事,久而久之,官府也耳闻到这件令人啧啧称奇的怪事,为了查明真相,当地官吏便将农夫传来问话:
"你向来贫穷,不可能一夕之间变成了锦衣玉食的大富翁,你的钱到底是怎么来的?该不会是偷来的吧?你快老实招来,免得罪上加罪!"农夫每天被官吏软硬兼施地逼问着,弄得他身心俱疲,不胜其烦,却又无法证明自己不是小偷。而他的家人为了营救他,也花了大笔的钱财疏通官吏,只望能保住农夫的性命。岂知,所有的钱都花光了,却仍然无法顺利救农夫脱险。
最后一天的期限到了,眼见自己即将上刑问罪了,农夫心中万分恐惧,口里不由喃喃念着:"那真的是一条毒蛇啊!阿难!那真的是一条恐怖的大毒蛇啊!释尊!"官吏听见他那莫名其妙而异于寻常的言论,心知其中必有缘故,遂将此事禀告国王。
国王便将农夫唤来问话:"你犯了偷盗罪,受刑时却不断地叫嚷着:‘那真的是一条毒蛇啊!阿难!那真的是一条恐怖的大毒蛇啊!释尊!’究竟是何用意?"农夫不胜惶恐地禀告国王:"国王啊!某天我正在田里耕种时,释尊带着阿难经过,看见埋藏黄金的地方,就说有毒蛇,是条大毒蛇。我当时不解其意,直到今日为此入狱问刑,才彻底明白黄金是条大毒蛇的真义。黄金让我一夕致富,却也困住了我,害惨了我,它比大毒蛇的毒害更剧烈、更可怕。"接着,他又作偈禀告国王:"释尊说,那是条大毒蛇,阿难也说,那的确是毒蛇。毒蛇的恐怖,我现在才明白。对于释尊的教义,因而产生了信心。郊外毒蛇的毒害,只止于我个人身上,只有毒蛇般的黄金,才会危害整个家族。愚者经常受惑,把黄金看成宝物,若能舍弃心上的黑暗,才是智者。"国王听到农夫诚挚的心声,亦对释尊的话产生莫大的信心,不但作偈称赞佛,也赞赏农夫:"对慈悲大智者的话,终于产生了信心。
佛的慧语,一点儿也不虚伪。你所得的是财宝,应该还你,此外也应该拿财宝供养你,只要能诚恳地恭敬佛的话。"农夫一时贪心因福得祸,最后,又因领悟了佛话中的含意,方才转祸为福,并赢得了国王的赦免和敬重。
这则充满寓意的佛经小故事,让人想起了很久以前的一部电影——《倩女幽魂》。记得是梁朝伟演的。其中有几个镜头挺值得深思的。当梁朝伟扮演的那个心地善良,却显然六根不净的小和尚,同他的师父长途跋涉,却不幸遇上盗匪打家劫舍的劫难时,背袋内藏着的一尊金碧辉煌的佛像,一不小心露了白,让那些抢夺财物抢红了眼的盗匪,蜂拥而上,个个铆足劲企图抢下那尊金光闪耀、慈眉善目、无比庄严的佛像。只见老师父直呼罪过,拼了老命护佛护法,和那帮凶性大发又贪婪无比的盗匪,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追逐战,让人在看得眼花缭乱之余,不由感触万千……
"饥寒起盗心",人在贪念的蛊惑之下,可以无所不用其极,烧杀掳掠亦毫不眨眼,甚至,面对着一无所有的和尚,也能下手行抢,只因为他们拥有一尊"金子"打造的佛像。
"万法唯心造",当人心被利欲冲昏了头时,他们可以蚕食鲸吞,无视于道德良知的召唤,沦为权势财物的奴隶,游走在法律和
罪恶的边缘,将自己的贪婪建筑在别人的苦难上,如同那群财迷心窍,把佛当成金块,追着和尚满街跑的盗贼。
在这幕充满讽刺而新颖逗人的画面中,再次深刻展现了"黄金是毒蛇"的真义。而人,如果不能对生命的无常有正确的醒悟,上一分钟的拥有和快乐,随时会演变成下一分钟的失落和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