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伦·弗罗姆是美国着名哲学家、心理学家。1900年出生于德国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就读于海德堡大学,并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弗罗姆一生中稍有波动。大学毕业以后,他在慕尼黑大学和柏林精神分析研究所接受精神分析训练,并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1934年,由于德国政府政治运动,使弗罗姆丢失工作。
同年,他流亡美国,加入美国国籍。
弗罗姆推崇的英国着名的哲学家和法学家边池认为,一个人给予别人的幸福和快乐越多,他自己得到的幸福和快乐也就越多,反之,就越少。为此,弗罗姆指出,爱是尘世的幸福,或是创造尘世幸福的力量。弗罗姆还认为,“自爱”是一种“最基本的爱”,没有豁达就没有宽松。
弗罗姆的主要着作有《逃避自由》、《健全的社会》、《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爱的能力》等。其中《爱的能力》一书,他运用了多维视角进行了深入探讨,重点讲述了我们如何才能增进相互间的了解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书中内容核心是日常生活中我们所体验到的或失去的爱。但它并没有寻究古往今来的名人逸事,它针对的对象正是普普通通的我和你,所以此书在全球尤为畅销。
实现了意志等于实现了自己如果人不能够主动性地运用自己的能力,他就不能实现内在的和谐与完整;他就会烦躁不安,支离破碎,被驱使着逃避自己,逃避无能、厌烦、软弱感,这就是他失败的必然结果。
活着的人必然希望活下去,而他的惟一生存之路就是运用他的能力,发挥他之所有的能力。
人除了生产性地运用自己的能力外,他没有与世界合而为一,同时又感到自身独立存在的其他途径,也没有与他人相关,又保持自己作为惟一实体之完整性的其他方法。
如果人要对人的价值持有信心的话,他必须了解他自己,他必须了解他的本性是否有向善和生产性的能力。
自爱无非是铭刻在我们内心的感情,这种感情,鼓动人的各种爱好和欲望,可以在每一个人的身上转化为恶习,也可以转化为美德;自爱在不同的变形中,既可以产生骄傲,同样也可以产生谦虚。
原则上,应让我们自己的自我像他人一样成为我们自己爱的对象。对自己的生命、幸福和成长、自由的肯定,根植于自己爱的能力,即关怀、尊重、责任和知识之中。假如一个人具有爱的能力,那他也会爱他自身;假如他只爱他人,那他根本就没有爱的能力。
只要把自爱之心扩大到爱别人,我们就可以把自爱变为美德,这种美德,在任何一个人的心中都是可以找到它的根底的。
人道主义伦理学的最高价值不是舍己,不是自私,而是自爱;不是否定个体,而是肯定真正的人自身。
只有信任自己的人,才有能力相信别人,因为只有他才能确定他在未来和现在是一样的,因此,他在将来的感觉和行为也将和现在他所渴望的感觉和行为一样。信任自己是我们有能力允诺某些事的一个条件,同时也正像尼采所指出的那样,由于人是由他的允诺力所规定的,因此,信任是人类存在的条件之一。
人必须对自己生活中的得失负责。只要他了解了他的良心之声,就能恢复自我。如果他做不到这一点,就将灭亡;除了他自己,没有人能帮助他。
社会如果关心人之美德的培养,它必须关心人之生产性的培养,并因此而为人之生产性的发展创造条件。
良心的作用是维护人的真正的自身利益,因此,只要一个人尚未完全失去自我,尚未变得自我冷漠和自我摧残,良心便还在发挥作用。
每个人都会觉得自己温柔敏感、富有睿智和悟性,心中充满了激情和奉献精神。有时即使当我们承认自己在某些爱的能力方面还存在着缺憾,那往往也应归咎于爱的对象或周围的环境。
生命当然不会永远那么简单,爱亦是如此。以产生快感为开始的依附关系经过多道迂回后最终可能成为制造痛苦的根源。在表达词义上,人类的身体语言具有无与伦比的效力。
相形之下,人类的言语往往显得苍白无力。
在表达强烈的情感上,人类的言辞往往显得最为笨拙,可是身体语言可以补救,因为它在表达上最为纯朴。
爱这个字眼听起来颇为悦耳,它散发出温馨美丽,甚至包容了英雄气概。如果爱不能给人带来欣喜,至少它隐含的悲怆也浸透着高贵。爱给人以温暖,甚至能够带来荣耀。即使在最平常的意义上,爱也能让人愉悦。爱不必像文学作品中那样饱含着激情,或如父母对孩子般无私地奉献。或许它只是淡季中的一颗草莓,但却沁人心脾。
依赖性的爱可能表现得非常强烈。有时,它强烈的程度会让爱人感到窒息。但这种强劲的力量并不足以衡量爱的丰富内涵。它只是一种单纯的爱:一方倚靠,另一方支撑。它在其他方面的需求极其缺乏。它不存在多方的交流,它没有真正的爱的共享。他们的关系永远是一方索取,另一方付出。
任何对自己的能力拥有理智认识的人都是可以与之愉快相处的。他不爱抱怨命运的缱绻、世人的不公。他不会戴着有色眼镜武断认定他人心术不正、不可信赖,或他人试图占自己的便宜。
没有尽善尽美的生活。我们必须记住,生活为每个人可以享受的欢乐都设定了约束。没有人可以达到尽善尽美,我们难免会遇到不快不满的事,即使是阳光普照的大地也有严寒和暴风雨的侵袭。
当一个人存在明显的缺陷时,他是难以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象的。
早期生活中的情感创伤也能培养人们的坚强意志、敏锐的感觉和洞察力。
世上没有幼稚的自爱不是解放,而是限制和奴役。自恋者无法享受他人的快乐和幸福,也不会同情他人的痛苦。
物质让我们产生满足感,而满足感最大的成分通常就是自爱。自爱是我们在学习爱的旅途中迈出的第一步。我们在生命的最初若干年当中,最为熟悉的就是这种自爱。尽管后来我们学会了以能给我们带来更加成熟的满足感的方式来改变和升华它,我们从来都没有完全放弃过这段幼儿时代的自爱。
向一个可信任的朋友说出你的问题有时能够得到解决的办法。一个仅仅听你诉说的朋友有时就是我们需要的最完美的答案。
友谊具有的所有这些价值是因为在它的最佳状态中它是两个同等的人之间的自由联系和自由选择。朋友相互帮助,但是他们这么做是因为他们想这么做,而不是因为他们不得不这么做。
我们对一个只知道利用我们倾诉他的苦恼,却忘记与我们分享他的幸福的朋友的感觉是不会一如往昔的。
不管我们拥有多少的朋友,我们知道他们都可以成为快乐的源泉。一个没有朋友的世界是一个黯淡的世界。
浪漫的爱可以被视为迈向成熟的爱的第一步。浪漫的爱完全能够充当此任。在自爱和爱他人这一宽阔可怖的鸿沟之间,浪漫的爱架起了一道桥梁。浪漫的爱发现个人情感的力量极其诱人,它让人看到爱的保障。它的承诺帮助人们克服了畏惧,不论这种畏惧是多么的虚幻。它让人相信这种爱值得信赖。
爱和婚姻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爱是自由的孩子,绝不是支配的孩子。
我们所能做的最大的努力就是尽可能对我们的所爱做出成熟的判断。但这也很不容易。
沉溺于恋爱中的头脑几乎没有任何进行理智判断的余地。
一个人的生活充满了快乐,因为他已学会了从自己的行为中求乐。他喜爱玩乐,他也喜爱工作。成熟的人是具有创造性的人,他能得到社会的承认,获得物质上的成功,但这并不源于被动的驱策。这些成就令人愉悦,但它们不是主要的目标。他接受了在我们的社会中必须工作的现实,而这部分也体现了他的成熟。
成熟的人能够享受现实的爱,他们虽然使爱情丰富多彩,但他们仅将爱视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爱也许是生活的核心,但决不包括全部。
他们并不期望爱能解决一切难题。他们明白,生活中存在无数的问题,他们必须解决它们以维护爱情。
成熟的人珍视爱。爱似一株茁壮的植物,它成长着并绽放鲜艳的花朵,但它需要呵护和关爱。他们明白,爱能够带来任何其他的依附关系无法制造的愉悦和满足,他们相信它并努力培植它。
无论出现什么情况,如误解、争执、沮丧、忧愁、外部压力剧增、身体疲乏或怒形于色,都不能动摇成熟的爱。
当一个人拥有至善而珍惜它并知道自己何时为最快乐时,这就是成熟的标志。
一个伟大而公正的人,他既爱自己,同样也爱他人。
幽默是极易接近感情的热线,它像春风一样,使愉悦充满生活,表达着你的真诚和温情。幽默宛如一座桥梁,是沟通人心灵的桥梁。幽默者最有人情味,与这样的人相处,每个人都会感到快乐。尊重生命、尊重他人,是尊重自己的生命,是生命进程中的伴随物,也是心理健康的一个条件。
意志是自由自在的,人实现了他的意志,也等于实现了他自己,而这种自我实现对个人来说是一种最大的满足。
我们不仅要对自己的有意识和“良好动机”负责,也要对自己的无意识负责。是行动而不只是言辞代表我们说话,有时言辞甚至不说明任何问题。
爱的本质是主动的给予,而不是被动接受。给予什么?给予自己的生命力,以自己的全身心的爱的能力去引发另一个人的爱的能力。所以,爱生产爱的能力,无爱不能生产爱。
爱是一种主动活动,而不是一种被动的情感,它是“分担”,而不是“迷恋”。在最一般的意义上,爱的主动性特征可用这样的表述来描述:爱主要是给予,而不是接受。
爱是人的一种主动的能力,是一种突破使人类分离的那些屏障的能力,一种能把他和他人联合起来的能力。
爱是对所爱对象的生命和成长的积极关心。
爱本质上应是一种意志行为,用自己的生命完全承诺另一个生命的决心。
只是爱某一个人而对其他人持漠然冷淡的态度,则他的爱乃是虚假的,它不过是由共生而萌发出的依恋之情,或者说,不过是一种扩大了的利己主义。
爱意味着勿需山盟海誓的承诺,意味着把自己毫无保留地奉献于人,希望自己的爱能在所爱的人的心间激起爱的波澜。爱是信心的活动,缺乏信心,爱也不会深厚。
没有人能通过为别人做出选择而“拯救”了别人。一个人能为别人所作的就是真诚地、友好地向他表明各种各样的选择,而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或幻想。与真实的选择相冲突能激起一个人内含的一切能量,并使他选择生,而反对死。如果他不能选择生的话,那么,就没有人能向他注入生命。
良心是我们自己对自己的反应。良心的作用是维护人的真正的利益。
责任并不是一种由外部强加在人身上的义务,而是我需要对我所关心的事情作出反应。
为了防止同情心蜕化成懦弱,就必须要普遍地同情整个的人类。
一个人必须学会怎样听见和理解良心的呼唤,以便按良心而行动。
智力是人达到实践目标的工具,其目的是发现处理事物所必须的各方面知识。
除了在极其短暂的时刻,没有爱情的性行为根本不可能填补人与人之间的鸿沟。
亲密的性爱主要通过性关系建立。既然他们感到与另一个人的分离主要是肉体的分离,那么肉体的结合便意味着克服分离。
一个人获得爱的主要条件是克服其自恋情绪。
自私与自爱远不是一回事,实为水火不相容的对立物。自私者不是过于自爱,而是缺少自爱;他实际上恨自己。
只有对自己忠诚的人才可能对他人忠诚。人是惟一会感到厌烦的动物。
贪婪是一个无底洞,它使一个人耗尽心机、永无休止地去试图满足那永远填不满的需求。
人类在生物学上的弱点正是人类文明的条件。
获取丰盈的财富可以使人快乐无比,但它对人们的爱的生活也构成了威胁。
对青年一代来说,关键是要考虑到他们何处才能找到确定的方向和为之献身的参照系。
爱工作的人有时也会觉得工作是多么的枯乏无味,但他不会因此而放弃工作。
对自己不满的人可能会没完没了地更换工作,因为他永远也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岗位。
破坏者并不幸福,即使他成功地达到了他的破坏目的。因为,这削弱了他自己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