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苹果公司刚刚起步,还没有什么实力,但当零售商保罗·特雷尔来前来订购50台整机,并提出一个月内交货的苛刻条件时,苹果公司什么都没有,甚至连元器件都没有,一旦无法按期交货,乔布斯将承担巨大责任,但乔布斯还是冒险答应了下来,结果他赢了。
是的,敢于冒险才能抓住机会,也只有敢于冒险的人才会有成功的机会。一个人的能力、才华只有通过冒险,通过克服一道道难关,才能锻炼和展现出来。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别再奢望十拿九稳,要知道机不可失。敢冒别人不敢冒的风险,能察人之未察,就一定会有收获。
乔布斯的人生哲学就是“做正确的事”,不管别人怎么说。例如:当初他抛弃软驱,被认为很反传统,而事实证明,使用USB接口成为iMac超前一步的亮点:他坚持不在计算机中安装风扇,减少噪声;再如iPhone的多点电感触屏,他不用笔触屏(电阻式触摸屏),而用更自然的指触屏(电容式触摸屏),外加红外感应功能。这些反传统的冒险让乔布斯和苹果大获全胜。
用“为人之未曾为,行人之未曾行”来评述乔布斯的冒险行动绝不为过。乔布斯用事实向年轻人证明,要成功就应该敢为人先,就应该有标新立异的勇气,也就是创新的勇气。很多情况下,敢做第一人的人,敢于“火中取栗”。敢为别人所不敢为的人,往往都是大富大贵之人。
当然,乔布斯的冒险行为不止如此,他敢于打破原有技术,敢于进入新兴产业(如从电脑生产商进入消费电子领域),打破根深蒂固的利益链、推翻音乐和手机行业的固有权势,使苹果在战略上领先于微软等科技公司,更为苹果开辟出了一片崭新的天地。
1999年,苹果公司的Air Port隆重上市。这是一个无线上网设备,它包含两个各自独立的产品:一张无线网卡和一台造型圆滑的无线基站。这一次,乔布斯再一次以超前的勇气进行技术冒险,AirPort建立了802.11b的无线通信标准。
2001年,苹果第一家Apple Store(苹果专卖店)开业。这个专卖店只卖苹果产品,而且专卖店布置奢华。一些学者认为这样的专卖店,一定会失败。
甚至许多人都认为苹果在用公司的财产进行一场孤注一掷的“赌博”。不错,这的确是乔布斯和苹果的一次大冒险。然而,结果却是Apple Store用成功驳斥了所有的逻辑推理,成为了零售业界的典范。街边的Apple Store就如同苹果的签名标记,大大的苹果LOGO已经逐渐走入了世界各地。
这些冒险并不是盲目的。事实上,乔布斯在做这些事情之前,已经做好了足够的准备,他们还曾经雇佣过顾问分析Gateway的零售方式,从而使自己能够作出更加正确的决定。
现在的Apple Store就如同苹果的赚钱机器。就如乔布斯所说:“AppleStore能帮助我们在技术上不断推陈出新,就像现在这样,他们就是为了新技术而出现,开始让客户了解新技术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如果没有这些零售店,我认为我们根本无法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
当然,乔布斯的冒险也有失败的时候。一如2000年Power Mac G4 Cube,以及苹果为防止用户刻录CD而采用DVD-ROM替代CD-RW、NeXT电脑、Apple TV等都以失败告终。再如如今热销的iPhone4的冒险设计。令人敬佩的是,一旦冒险失败,乔布斯会迅速作出调整,改正错误。
乔布斯向世人证明了他不畏惧冒险和失败的精神,也告诉年轻人任何新的想法、新的行动都有一定的风险,但只有坚持自己的观点,敢于打破常规,敢于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敢于冒险才能成功。
年轻人要明白勇于冒险的前提是,你需要学会如何冒险。冒险而赢者绝非运气,他们都有自己的技能和思维方式。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冒险的个性和需要。是不是该冒险,必须由自己做决定,必须根据自己的年龄、责任、能忍受多少紧张和危险情势等等作出决定。同时,富有冒险精神就要克服对冒险的恐惧,不要害怕失败,要试着去做。年轻人要明白胆小怕事、亦步亦趋的人是不会有任何成就的。
冒险也要坚持理性。所谓“不打无准备之仗”也是这个意思。即在冒险之前须仔细分析,认真思考,看清情势,还可以求救于过去也曾做过同样的事情的其他人,以获得宝贵经验。在实施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以往的经验、资源等等。只有冒险和理性相结合的时候,才更容易获得成功。
最后,乔布斯用一句话告诫年轻人:“你永远不会知道下一个路口将会碰到何种机会。我们的企业已经足够大了,如果要更上一层楼,我们就必须敢于思考,大胆地思考。”
培养谈判的能力
乔布斯语录:
人生充满博弈,若想获得胜利,需要的不是武力而是智慧!
在乔布斯的人生当中,经历了大大小小无数次的谈判,他经常把谈判的精神适用到任何一种场合,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他都能通过谈判让自己获得利润,正因为如此,乔布斯也被大家视为“谈判高手”。不仅如此,乔布斯还能够在谈判过程中准确地抓住对方的心里,从而让自己不得不作出妥协,他们在谈判过程中也积极避免设计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尽量让他人跟随自己的思路前进,可以说,乔布斯是个当之无愧的“谈判高手”。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事由自己来决定,人们越来越不愿意听从别人的安排,因此,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接连不断,此时就需要谈判来消除分歧。实际上。每个成功者都是一名谈判高手:跟同事谈判为了更好地合作;跟老板谈判为了获得好的机会或待遇;跟客户谈判为了更好地销售产品;跟朋友、家人谈判为了获得更多的支持……由此可见,想成为乔布斯般优秀的人,就必须具有谈判高手的策略!
然而,谈判却不是打仗,不需要武力的支援,它只是一个“共同的决策过程”,以及从别人那里寻求自己所需的一个基本途径。一名优秀的谈判者,应当知道谈判该在何时开始,在何时结束,尤其重要的是必须知道,在何时根本不应该去谈。如果我们想像乔布斯一样,无论什么情况都能让自己处于有利的地位,即使我们是个外行,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因为智慧才是我们获胜的关键!
拥有苹果公司的乔布斯,无疑是一位谈判的高手。当遇到问题时,他总喜欢坐下来谈谈,因为这样可以争取机会说服别人,从而赢得更多的机会。
在事业刚刚起步的时候,乔布斯就想成立自己的公司,但他的资金却远远不够支撑一个公司的运营,于是他试图寻找一家公司的投资。辗转经人介绍,他终于找到了一位风险投资家——麦克·马库拉!
然后,乔布斯开始试图说服马库拉为自己的苹果投资。他巧妙地逃避了风险问题。他了解到马库拉在电子公司工作过以后,就开始不断地向他展示他们的产品。马库拉了解,一款新的电子产品问世以后,将会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样的轰动效应,这些都让马库拉有了投资苹果公司的动机。
接下来,乔布斯利用他们要开发的产品——个人电脑,绘声绘色地描述了发展的前景,果然,马库拉被打动了。他忘记了乔布斯当时是多么的不起眼,也忘记了乔布斯是何等的寒酸,更忘记了不想与他们合作的种种理由。
显然,乔布斯在这场谈判中完全占了上风。
乔布斯知道,谈判的目标旨在实现双赢,于是,当马库拉依然犹豫不决之时,乔布斯不失时机地开出了诱人的条件,那就是将苹果公司的股份平分给马库拉。这一次,马库拉算是彻底地投降了。很快,马库拉就提供了自己的赞助资金——91万美元的现金,然后又以自己的名义向银行贷了25万美元。就这样,苹果公司才得以成立。
1986年,离开苹果的乔布斯成立了皮克斯公司。1995年,皮克斯公司制作了3D电脑动画片《玩具总动员》。该片的横空出世在市场上大获成功,给传统的动画影片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并一举在娱乐行业占有了一席之地。
此时,动面巨头迪斯尼公司看中商机,想跟皮克斯公司共同制作动画电影,乔布斯没有放过这次机会。在谈判中,他竟然要求电影收入与迪斯尼五五分成!
当时,许多顶级动画公司与迪斯尼公司的分成比例也只有15%。乔布斯知道虽然自己实力没有迪斯尼强,但他手中却有迪斯尼最想要的东西,正是这一王牌,让他变成了一个态度强硬的谈判对手。在整个谈判的过程中,他始终都“头脑清醒、精力充沛以及不怕丢脸”,最终,迪斯尼不得不妥协。
就像这样的谈判,让世人对乔布斯的谈判能力“敬重有加”,并且直接称他为“谈判高手”。
谈判是什么?有人将谈判视为尔虞我诈的斗智过程,而谈判的攻防战术,便是能成功地“请君入瓮”或“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巧言权谋;也有人将谈判视为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并认为每一方都在为自己不断争取最大利益。其实,谈判如乔布斯认定的那样,是让双方坐下来谈一谈,协调出一个解决方案的方式。
谈判是“力”,是“理”,是“艺”,也是“术”。作为一名谈判高手,不但要善于利用自己掌握的优势资源,更重要的是在面对不利情况下,怎么才能取得谈判的胜利或达到自己的目的。在面对实力强的对手时,我们绝不能被吓到,因为没了底气就已经输了一半,谈判应当软硬兼施,既能争取到最大的利益,又要照顾到双方未来的关系,乔布斯就是利用这些技巧,征服了动画巨头迪斯尼。
与此同时,一个优秀的谈判者,在上谈判桌之前必须先调适好心理,以便看清这场谈判的本质,此外,还要了解自己个性上的优劣势,这就需要在谈判前做好准备了。这个准备包括对双方实力的了解、谈判人选的选择等,而谈判中要发挥说服的技巧,软硬兼施,掌握什么时候开始发问、叫停,还要有足够的耐心,经过漫长的多个回合,直到对方进行让步,从而达成共识,这便是谈判高手乔布斯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