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主动进取就是要不断地挑战自己,努力奋进,永不满足现状,不断为自己设立更高的目标。主动进取就要求你主动出击,主动做事。主动进取就意味着你要不停地向前走,即使面对失败、挫折,也不会失去斗志。主动进取还表示你要积极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主动进取还要求你要培养以下一些特质。当你将这些特质融合在一起,发挥它们的合力作用的时候,你就已经是一位积极进取的人了。
1.制定明确目标。
2.不断追求明确目标的动机。
3.激发团队的力量。
4.独立、自律。
5.要有“赢的意志”。
6.敢于冒险。
7.立即行动。
8.要求自己多付出一点点的习惯。
9.对所做的事充满激情。
10.敢于负责。
11.善听忠言。
12.一次致力于一件事的能力。
13.随时保持积极心态。
14.拥有自信心。
15.坚持到底的习惯。
总之,年轻人要有进取心。但进取精神的获得不是说有就有的,应在不断的实践和磨炼中提升。
懂得彼此信任
乔布斯语录:
当你招到了真正优秀的人才时,你就必须让他们分担一部分业务,并且充分放权。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信任他人所产生的力量是无可比拟的。当一位上司信任他的下属时,即使能力再平庸的人也有可能创造出奇迹。信任他人才能在与人相处时保持理性和智慧,才能把自己的精力放到真正有意义的事情上。信任他人才会获得他人的信任,受到他人的爱戴。
乔布斯的坏脾气在业界是出了名的,一不高兴就狂吼下属,但是,很多出色的人才还是心甘情愿地围绕在他身边,一如既往地信任他。原因何在?
深受乔布斯爱护的一位下属这样回答:“乔布斯绝不是一个普通的凶老板,他和他们不同的地方是他很信任我们。当我们让他失望时,他确实会非常地愤怒。但是我们不希望激怒他。不是我们怕他,而是我们怕让他失望,同时也不希望让他觉得对我们的信任是不值得的。”无独有偶,一次,乔布斯语重心长地对一位下属说:“我知道大家抱怨我,但是终有一天,你们回顾这段历史,会理解这是你们一生最美好的时光。”下属说:“史蒂夫,别低估我们,我们现在就知道这点。”
这就是信任的力量,乔布斯用自己的信任征服了下属的心。特别是在经历了12年的放逐,重回苹果的乔布斯更是学会了如何信任他人。
例如:1997年,乔布斯回归苹果后,看不起所有苹果高管,甚至将很多人“扫地出门”,这些人就包括Jonathan Ive,但是乔布斯慢慢地发现了Ive的才华,他留下了Ive,并给予他充分的信任。结果不负众望,Jonathan Ive凭借iMac,成为苹果崛起的最大功臣。此后,乔布斯开始毫无保留地信任着Ive,而Ive也用最好的成绩回报了乔布斯的信任。
乔布斯对Jonathan Ive的信任只是他信任下属的一个例子。实际上,乔布斯虽然脾气暴躁,但是他一直非常信任、爱护自己的团队和员工。
马拉松式的周一例会是乔布斯和苹果其他高管们沟通的一个重要方式。
因为乔布斯充分信任自己的下属,他希望自己的手下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适当放权,让他们充分了解自己的部门,乃至公司的方方面面,包括重大战略决定。就如2008年乔布斯在接受《财富》杂志的采访中所说的:“当你招到了真正优秀的人才时,你就必须让他们分担一部分业务,并且充分放权。这并不意味着你就不闻不问,但是,你招他们进来就是为了让他们做事。我希望他们能够做得比我出色。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让他们了解所有事情,而不仅仅是他们管辖下的业务,而且还要包括整个公司的方方面面。”
“所以我们每周一做的事情就是回顾整个公司的运营情况。我们浏览上一周的销售情况,审查每一件正在出售的产品,包括那些出现问题的产品和供不应求的产品。所有正在开发中的产品,我们都会讨论,而且,我们每周都会这么做。苹果公司并没有太多的流程,但是周一例会,是为数不多雷打不动的事情之一。这么做是为了让大家充分了解公司的情况。”
信任他人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和支持,这是乔布斯给年轻人的一个重要的忠告。信任他人,你才能过的更轻松、更快乐,才能更好地得到他人最多的帮助。
要知道不被人信任是痛苦的。如果你失去了别人对你的信任,那你的品质将会被别人怀疑,你的诚信也将被怀疑。让别人相信自己的前提,就是先信任对方。
信错了人虽然会遭受损失,可是如果我们不去信任人,那么就永远无法感受信任带给我们的喜悦与成功。信任虽然有风险,但背后的感情却是最感人的。
所以,年轻人一定要学会信任他人。当然,信任他人不是天真的轻信,而是要用心去发掘对方的长处,相信他,不迟疑地信任他。
信任他人,首先要自信,要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的勇气,相信自己的选择。自己觉得不如别人和能力不够的人,是不能或者说不敢去信任别人的。因此,信任他人先要让自己自信起来。
真诚地信任他人,不要随便猜疑。将心比心,只要你认定了这个人,就不要再去怀疑。
此外,年轻人本身要讲究自律(例如言行一致),保证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是诚信的。在与他人交往时不断地自我反省,确保无遗漏地履行自己的所有承诺。这样,你才能在信任他人的同时,得到别人的信任。因为信任是相互的。
采用强势的领导方式
乔布斯语录:
所有公司都能做出接近完美的模型,但很少有公司能做出品质优良的产品,因为在产品开发过程中,技术、设计等部门都会习惯性地“偷懒”。这时候就需要一个铁腕领导者来改变他们。
乔布斯是一个喜欢我行我素的人,几乎所有的审美标准都由他自己设定。乔布斯并不讳言自己是一个强势的人,他很多次在公开场合都“标榜”
自己是一个铁腕领导者。
在苹果公司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即外部供应商和苹果相关人士开会的时间都定在周五。这是乔布斯的要求,这样他就能在周末把新产品带回家进行研究,然后产生一系列新要求,并且在周一向研究人员提出。例如,乔布斯要求用户选一首歌最多只需要按三次键,菜单切换速度还需要得到大幅度提升。很多与乔布斯合作过的人都不能立刻理解或认同他的要求,但他们又不得不承认,苹果公司能做出如此完美的东西,乔布斯的强制起了很大作用。
毫无疑问,乔布斯把所有的爱都给了苹果,所以苹果释放出来的温暖并不能惠及苹果的合作伙伴。这样,那些被邀请加入乔布斯联盟的合作伙伴便成了其中的幸运儿,他们也都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
但是,成为乔布斯俱乐部的一员需要有足够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心态,愿意忍受苹果残酷的完美主义,因为你得放弃部分独立性,包括从设计到定价的每件事情都需要完全遵从苹果的要求。苹果公司对“可靠性和用户体验”方面的需求几乎达到了疯狂的程度,一旦合作伙伴跟不上这种近乎疯狂的高标准,就会被苹果公司毫不留情地抛弃,而且后果不堪设想。也正因为如此,乔布斯与他的合作伙伴打造了一个“锐不可当”的强强联盟。
芯片制造商Portal Player的前CEO伽利·约翰逊对此深有体会。这家公司当初大获成功,是因为它给第一代iPod提供电子芯片。后来,苹果公司决定不再采用该公司的某款芯片,而在此之前,该公司已为研发这款芯片投入了大量资金,并且开发了一年以上时间,公司也指望它能带来可观的销售收入。2006年4月的一个早晨,这个消息在华尔街得到传播后,该公司的股票暴跌50%。7个月后,该公司被收购,而收购只用了3.57亿美元,低于之前市值的一半。约翰逊的最大感受是:“与苹果一起工作令人身心俱疲,而一旦被苹果抛弃,就会很快被市场抛弃。”于是,与苹果一起合作的公司都战战兢兢,惧怕被苹果抛弃的后果,因为这种后果是任何一家公司都无法忍受的。
很多公司的领导者称乔布斯为“魔鬼”,确实有他们的理由。
在苹果公司,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是在什么情况下,如果有某一个项目失败或是离公司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它的工程师们就会在12小时内被要求进行“根本原因分析和解释”。
乔布斯是一个唯结果至上的人,他只坚持要结果,而从不会接受任何人性化的安抚。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泄密,乔布斯总是要求口头沟通,而从来不会给出说明技术要求的书面文件。所有供应商对苹果公司的了解都只限于“必须知道”的范围,而不会完全知道苹果到底在做些什么。在乔布斯眼里,为苹果公司服务才是那些供应商存在的合理原因。
即便如此,那些供应商仍然战战兢兢地忍受苹果的残酷完美主义,害怕被苹果抛弃,因为一旦无法忍受,紧跟着就会被投资者和客户忘却。这是一种在商界中很少见的“魔力”,近乎残酷,只有苹果这样的公司才会具备。
乔布斯的强势领导,使苹果成为民用科技界最有影响力的热门产品制造者。2006年,与苹果公司签订制造相容产品协议的公司已经超过20万家,比2005年增加了26%,而随着iPhone的热卖,有越来越多的合作伙伴愿意成为乔布斯敏捷供应链上的一环。虽然和苹果合作,听乔布斯“必须知道”的指挥存在着随时被抛弃、被消费者遗忘的危险,但是还是有很多公司愿意拥抱苹果。乔布斯使苹果成为敏捷供应链上的盟主,这是苹果的魅力。乔布斯称得上是一个魔法师,他让苹果具备了非比寻常的吸引力。他给苹果制造了一个磁场,这个磁场的吸引力大到几乎可以将任何东西都吸引过来。因此有人说,乔布斯用苹果撬动了地球。
在员工眼里,乔布斯被认为是一个“暴君”,令人非常惧怕。但是,乔布斯的咆哮、固执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他重要的管理法宝。他善于利用争吵和吼叫去控制员工的情绪,激发他们的斗志,他很清楚什么时候该怎样表现。他有时表现出来强大的控制欲,虽然令人难以忍受,但有时又能给人巨大的创作空间。
正是基于此,在苹果公司,很少有员工会主动辞职,但却有很多因为业绩不佳被解雇的职员。苹果公司的员工都饱含着“在世界上留下痕迹的救世主般的热情”,他们往往恐惧被解雇,而不会主动辞职。在IT业界,苹果公司的运营效率称得上是最高的,这一点连戴尔公司的老总都不得不承认。
做事不要拖延
乔布斯语录:
不要为别人而活,也不要为今天的自己而活,把今天的工作做好了,明天自然属于你,薪水自然比别人高。
21世纪是个“快鱼吃慢鱼”的时代,“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立即开始行动,才能继续在激烈的竞争里面占据更有利的位置,才能更好地把握一个一个转瞬即逝的机会。
乔布斯建议年轻人要学会立即行动,凡是决定去做的事,就要立即行动,不要拖延。如果你一心想着留待将来去做,那你只能永远跟在别人的身后。
乔布斯本人就是一位行动力超强的人。一旦决定了某件事情,乔布斯就会立即去做。例如:离开苹果的乔布斯,沉寂了数月。他的朋友们曾担心他会自杀。一天,乔布斯在和一位诺贝尔奖得主聊天时,突然产生了创办下一家公司的冲动。于是,回到家后,乔布斯立即行动,开始创办NeXT电脑公司,招聘人才:他吸引苹果的执行主管加入他新成立的公司——NeXT,并因此被苹果公司起诉。设计新公司徽标:出资10万美元请人设计。建立工厂,进行广告宣传……乔布斯重新找回了创业激情。
实际上,乔布斯不仅要求自己立即行动,他也会如此要求和训练手下员工。有这样一个故事:1981年苹果启动麦金塔计划,乔布斯在调配精兵强将时看中了一名优秀的设计师赫茨菲尔德。当时,赫茨菲尔德一直在苹果小组。乔布斯想将他吸纳到计划小组里,就有了这样一段对话:
“你究竟参不参加麦金塔电脑小组?”
“可以,我有这个想法,不过现在我感觉待在苹果公司了无趣味。乔布斯,我可能要离开公司,瑞克的解雇让我心里不痛快,这种做法是不对的!”
“那很好,来啊!你马上就能着手工作了!”
“什么?”
“我是说,你搬过来,从今天起就可以为麦金塔电脑小组工作了!”
“好吧,再等一下,我还必须处理点事情,大概需要几个星期才能完事!”
“不行!我需要你立刻行动!”
说完这话的时候,乔布斯将赫茨菲尔德桌上的电脑关闭掉,把碟片拿出来,将插头拔掉,然后抱着整台电脑说,“来,现在我就送你过去,如果还需要什么东西,晚些时候再回来拿!”
就这样,赫茨菲尔德成为麦金塔电脑小组的一员。试想,如果当时任由赫茨菲尔德再花上几个星期考虑,情形可能就大不相同了。
做事的时候,不要犹豫,立即着手去做,这是所有成功人士都有的特质。如果你产生个一个好的想法,那就立即行动,不要去犹豫。
或许你会说,“立即行动”谁都会说,但做起来并不容易。的确,有些时候立即行动是很难,尤其是在面临一件很不愉快的工作或复杂的工作时,常常会有一种无从下手的困惑。但这实际是你借故拖延的借口。
你怕做不好,怕出丑,怕尴尬,怕别人说自己,怕承担责任,怕失败;你太懒惰,不肯积极思考,不积极去行动,坐等时机上门;你总觉得自己不如人,没有成功的条件……这些都是借口。只要你肯动脑,肯行动,就一定会有解决的方法。例如:工作或任务复杂,你可以将其分成多个小目标,然后立即一个一个地去完成,不要去考虑整体的难度。或者为自己的工作或学习任务设定一个完成期限,而且,那个期限如果是硬性的,无法再改动的。这样一来,就没有拖延的借口。
或许你还会说,自己还没有准备好,这也是借口。如果你想等条件都完善了才开始行动,很可能永远都不会开始。因为总是会有些事情不是那么顺利,或是条件不充足,或是错过时机,或是竞争太激烈……我们总有理由不采取行动。现实世界中没有完美的开始时间,必须在问题出现的时候就行动起来并把它们处理好。开始行动的最佳时间就是现在。例如:如果你想学习舞蹈,那么马上去报名。
要知道,只有行动起来才能消除对失败的恐惧,果断作出决定。也只有当你真正将想法付诸行动之后才表明你在工作了。在这个过程中你也学会了该做什么。
如果你想养成立即行动的习惯,可以先从小事上练习“立即行动”,这样你很快便会养成一种强而有力的行为习惯,在紧要关头或有机会时便会“立刻掌握”、“立即行动”。当然,如果你对自己所做的事充满热情,那么,你也能立即行动。
总之,年轻人要明白,什么事情你一旦拖延,就会总是拖延。如果你一旦开始行动,通常就能坚持到底。凡事采取行动就已是成功的一半,第一步是最重要的一步,行动永远应该从第一秒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