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传于西吉县兴隆镇一带”
很久以前,一个村庄里,住着一对回回夫妇,他们两口子到老也没生养。后来,男人被当地一个残暴的喇嘛折磨死了,女人过着孤苦伶仃的日子。她时常依着门发呆、哭泣。邻居们都很同情她,每逢喜事节庆日子都要把她请来,吃些好的。临走,又让她带些食物回去,留着慢慢吃。
这一天是古尔邦节,她照样被邻居家请了去,让她吃饱喝足之后,还送给她一条很壮的绵羊尾巴,她一再推辞不过,只好收下了。她回到家里,左瞅右看没处放,生怕被猫吃掉了,就顺手放进了一口大木箱里。
睡到半夜,女人迷迷糊糊听到一个很好听的娃娃声音叫“奶奶,奶奶。”她被惊醒了,仔细一听,“奶奶,奶奶,开门来。”一声接着一声。女人起初很纳闷,随后惊吓得连忙用被子捂住了头。好不容易挨到了天亮,翻箱倒柜,细细查了一遍,除了那条羊尾巴啥也没有。她想也许是自己听错了,就下地干活去了。
饭罢时回来,老妇人感到又困又乏,倒在床上就睡着了。她睡着睡着,猛地看见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孩儿向她跑来,嘴里喊着“奶奶”,一头扑在她的怀里,她高兴得直笑。这一笑把她笑醒了,原来是一个梦。她失望地叹了一声,觉得肚子也饿了,就去取那条羊尾巴,准备做了吃。待她打开木箱一看,惊得几乎栽倒了。箱子里哪有羊尾巴呀?只见一个白白胖胖的碎娃娃呼地站起来。
娃娃看到女人吓成这个样子,赶忙走出箱子,扶住她说:“奶奶别惊,我不是啥怪物,我是人,我的经名叫阿里。从今以后,有我陪您,您老人家就不再孤单了。”说着还道了个色俩目。
女人见这个看上去不过六岁的娃娃竟这样能说会道,识礼懂节,简直呆了。她连忙向娃娃回了礼,双手捧住他的头,左瞧右看,亲了又亲。多少年了,她一看见别人家的娃娃,总是抱在怀里,爱不释手。她盼着自己能有个娃娃。今天有这样一个可爱的娃娃叫她奶奶,她咋不高兴呢?
打那以后,她干活做事有了心劲,不再依着门发呆哭泣,也不再串门做客了。一有闲空,就守着这个宝贝娃娃。要下地干活的时候,她就把他锁在那只大木箱里,从不带他出门,就像是怕别人见了会偷走一样。
有一天,她锄头地回来哭成了个泪人,阿里问她什么事,她直摇头。到后来才抽抽答答地说了原因。原来,她这天正在地里锄草,一阵马蹄声响,杀死她丈夫的那个喇嘛骑着马冲到她跟前,向她背上狠狠地抽了一鞭子。她痛得惨叫一声,赶忙向喇嘛叩头求饶。喇嘛在马背上哈哈大笑说:“饶你可以,但要问一件事,千铲万铲,你一天锄了多少铲,你数下了吗?”
“老爷开恩,我六十几岁的人了,记性不好,没数下,老爷千万开恩。”她恳求着。
“哼!开恩?好,今天饶了你,明天我还来,你要没数下,我就要你的头。”喇嘛说着,用手拍了拍挂在腰里的刀,扬长而去。
阿里听了奶奶地哭诉,气愤极了,安慰她说:“奶奶您别愁,明天下地时,您带我去,我看看他是个啥样。”
说起这个喇嘛,是这一带出了名的恶棍。虽然他的庄子离这里的回民庄子有一二十里路,可他骑马挎刀地常窜到这里来杀人抢东西,为非作歹,谁也不敢惹他。
女人听阿里说要去见这喇嘛,吓得张着嘴半天说不出话来:“我娃,你可千万不能去。我老了,就是叫他杀了也没有啥。你才这么点儿人,去了咋奈何得了他?”
第二天,女人咋也劝不过阿里,只好把他带到田里,并照阿里的意思,用只竹筐把阿里扣在地头。不大一会儿,那喇嘛骑着大红马来了,老远就大声喊道:
“嗨,我问你,千铲万铲,你今天锄了多少铲,数下了吗?”
女人惊恐得话都结巴了:“没……没有。”只听唰的地一声喇嘛抽出了刀。就在这紧急的时刻,随着“慢”的一声尖脆的喊声,阿里掀开筐子走了出来。喇嘛一看,一个面如满月,眼似明星的娃娃站在地头。那娃娃脆声脆气地说:“喇嘛,你是问我奶奶一日锄了多少铲吗?”
喇嘛骄横地“嗯”了一声。
阿里又说:“喇嘛,千蹄万蹄,请问你的马一天走了多少蹄印,你数下了吗?”
“……”
喇嘛张口结舌,答不上来。阿里见喇嘛被问住了,便借机说:“像你这样的一个大贵人,连你的马走多少蹄印也没数下,何况这样一个老人,咋能数下多少铲呢!”
蛮横惯了的喇嘛,哪能受得了这样的污辱,他恼羞成怒,扑向阿里,一把抓住阿里的头发,大声喝斥道:“小贼!你是她什么人,竟敢口出狂言,看我不掐死你!”
女人一听这话,不顾一切地扑了上去,抱住喇嘛的腿求饶说:“老天,开个恩吧,我六十多岁了,就这么个碎娃娃,要杀你就杀了我吧。”
“去你娘的。”喇嘛一伸腿,女人被踢出了几步远。阿里乘机挣脱了喇嘛的手大声喊道:“喇嘛,你欺老残弱小,算得那路好汉!”
一句话刺到了喇嘛的痛处,他心想:和这样两个人较量,委实降低了自己,可这样大胆的小贼,从来没有遇到过。喇嘛看这娃娃不同一般,心里坏主意就出来了。他转身看着趴在地上的老妇人说:“今天我就饶了你们,可有一件事得依我,让这碎娃回去侍候我几天。”
女人一听这话,知道让阿里去了,就等于把羊羔抛进狼窝。便赶忙跪下求情。可喇嘛说什么也不肯,非得要阿里跟他去不可。
阿里见喇嘛蛮横无理,他咬咬牙,上前扶起奶奶安慰道:“奶奶不要伤心,您放心回去吧,过几天,我会回来的。”说完便跟着喇嘛走了。
到了喇嘛家里,喇嘛就把阿里当成大人使唤,除了让阿里烧水做饭,拾柴扫院外,出门时,还要给他拉马坠蹬。可这些话计,阿里样样都能拿起来,干得很像样。这样过了七天,阿里提出要回家,喇嘛哪里肯依。说:“当初没杀你这碎贼,就算便宜你了,你就乖乖地孝敬我吧。”
阿里气极了,大骂喇嘛说话不算话没有人性。喇嘛一看这小孩难惹,便换了另一副脸势,拍着阿里的肩膀笑着说:“阿里,我是要放你回去的,不过你还得孝敬我七天,报答我的不杀之恩,要不……哼哼!”喇嘛冷笑了两声,一把抓住阿里的头发,使劲摇了几下,又把阿里推倒在地上。
一天太阳快落山的时候,喇嘛让阿里把毡铺在门前的水塘边,说天气太热,晚上在那儿凉快。阿里照喇嘛的意思做了。
到了晚上,喇嘛让阿里睡在身边。阿里早就看出这老贼不怀好意。到了半夜,等喇嘛打起呼噜,阿里就悄悄起来,把喇嘛的马鞍子搬了过来,放在自己睡的地方,用被子盖住,然后,靠着一棵大榆树坐了下来。过了一阵子,喇嘛醒了。只见他翻了个身,脚一蹬就把那副鞍子连被子一起踢下了水塘。阿里见状,拍手大笑道:“喇嘛喇嘛心不好,喇嘛的马鞍水里头漂。”
喇嘛一听,十分生气,嘴上却只好说:“哎哟,我睡混了。”
喇嘛一计失财,又生一计。第二天晚上,他让阿里把毡铺在房顶上,晚上照样让阿里睡在身边。到了半夜,阿里轻轻起来,把厨房里的碟儿碗儿全搬到房上。喇嘛一觉醒来照阿里睡的地方一脚蹬出去,只听“哗哩哗啦”一阵响,阿里的声音却从他身后传来:“喇嘛喇嘛心不好,喇嘛的花碟细碗打碎了。”
喇嘛吓了一大跳,心里直骂“碎贼”,嘴上却说:“我睡糊涂了。”
喇嘛两次没有害死阿里,心里更气了,他想了一个更毒的主意。一天晚上他让阿里睡在一孔装着干柴草的土窑里,他睡在门口。半夜里,喇嘛起身走进去,点火引着了干柴,便跳出门,上了锁。喇嘛心想,滑头的碎贼,这回听你再喊叫。可就在这时,阿里在他身后喊叫起来:“喇嘛喇嘛心不好,喇嘛的马儿火里烧!”喇嘛大吃一惊,回头一看院里拴马桩,果然马不见了。这马可是他的命啊,他不顾一切地冲入熊熊大火,可那马缰绳拴得太结实了,绳子没改开,他却被烧伤了。
他急忙爬出来,痛得在地上打滚,嘴里哭喊着:“阿里救命。”阿里上前扶起他说:“喇嘛快起来,把头伸进蜂蜜里让蜂蜜凉一下就不痛了。”
喇嘛赶忙跑到墙根下,一拳捣开墙上的蜂盖儿,把头塞了进去。这可好,蜜蜂爬了他一头一脸,蜇得他满院乱跑乱喊:“阿里快打!”阿里问用啥打。“榔头打!”喇嘛只想着用榔头打更得劲儿,没想到阿里提起榔头就照喇嘛的头恨恨砸下去。喇嘛惨叫一声,跌倒在地上,脚蹬了几蹬,就没气了。
聪明的阿里为民除了大害,回到了苦苦等他十几天的奶奶身旁,一见面,祖孙俩抱住一起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