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103900000004

第4章

一九四八年那个晚上,在纽瓦克的亨利·华莱士聚会上,我还见到了伊芙·弗雷姆。她和艾拉一块儿,还有她女儿,竖琴手西尔菲德。我没看出西尔菲德对她母亲的态度,不知道她俩不和。当年我因年纪小而未曾注意到的,后来默里慢慢都跟我说了,关于艾拉婚姻的那些我不曾明白或理解不了的,那两年中艾拉没让我知道的。那两年,我隔几个月就与他见次面,有时候是他来看默里,有时候是我去他的小屋看他,艾拉说那是他的“小木屋”,在新泽西西北部,锌镇一个小村庄。

艾拉退居到锌镇,与其说是为接近自然,不如说是为贴近真实。生活在野外,泥塘中游泳到十一月。酷寒冬日,穿着雪靴踏过树林。有雨的日子,开着他的泽西产汽车,一辆二手的一九三九年产雪佛兰,四处游逛,和当地奶场工人,老锌矿工人闲谈,想让他们明白体制对他们有多压榨。他有一个壁炉,他喜欢在炭火上烘热狗和豆子,还在炉火上热咖啡,以此提醒自己:虽然成了铁林,有了点名和利,但自己仍旧只是个“工人”,普通人,口味普通,有普通的期望,三十年代坐火车流浪,后来只是运气太好而已。谈起锌镇上的这座小木屋,他常说:“让自己不至于生疏了做穷人。以防万一。”

这座木屋可以与西十一街相对抗,给了他一处庇护所,能从西十一街解脱出来,到这里劳作一番,卸掉烦郁,同时也联系着艾拉早年混在陌生人中间求生存的流浪生涯,那时每一天都是艰苦不稳定的,每一天对艾拉都是场战役。他十五岁离家,先在纽瓦克挖了一年沟,后在泽西最西北角干活,打扫各类厂房,有时做农活,看大门,做零工。后来,在他十九岁左右去西部前,有两年半时间,在苏塞克斯锌矿一千二百英尺的地下通道里干活。矿炸开后,矿上还满是烟雾,弥漫着呛人的炸药粉和气体,艾拉拿着锄头铲子和那些墨西哥人一起干活,最底层的工作,废石清除工。

那些年,苏塞克斯的矿区不成系统,和世界各地的锌矿一样,给新泽西锌矿公司带来高利润,却也同时危害了新泽西矿业工人健康。在纽瓦克帕塞伊克大道上把矿石融化制成金属锌,也加工制造成油漆用氧化锌。到艾拉四十年代末买下木屋时,泽西州锌矿业在来自外国的竞争下已经衰退,矿源也将枯竭,但吸引艾拉回到荒僻的苏塞克斯山区的,仍是当年他在矿区的第一次残酷人生经历,八小时在地下,把碎石和矿砂装上矿车,八小时忍着剧烈头痛,咽下红棕色灰尘,在装矿屑的桶里排便……只为挣一小时四十二美分钱。锌镇上的小屋是他这位广播剧演员一种不掩饰的感情态度,表明他与他曾身为一员的卑微普通小人物们团结不分离,用他的话说就是“没有头脑的人力工具,如果真有这玩意儿的话”。换作是别人,成功以后或许会彻底将这些可怕记忆永远抹去。艾拉不是,他倘若没有途径能实实在在感受到卑微的过去,就会觉得自己不真实,丧失太多。

我那时并不知道他来纽瓦克勒海大道不只是来看他哥哥。最后一堂课下课了,我和他去远足,穿过威克瓦西公园,环湖而行,最后到家附近一个叫米尔曼的餐厅,和工人一起吃热狗,餐厅仿科尼岛内森饭店而建。那些放学后的下午,艾拉对我讲起他当兵的岁月,他在伊朗学到些什么,讲起奥戴和奥戴教给他的,讲起他自己做过工厂工人和参加工会工作,讲起他孩童时在矿下铲矿石,他到这儿跟我聊这些,是在避开那个家,那个家从他到的第一天起就不欢迎他,西尔菲德眼里他是多余的人,他也没料到伊芙看不起犹太人,与伊芙愈加不和睦。

默里说她看不起的不是所有犹太人,不包括她在好莱坞、百老汇、广播界遇到的那些社会上层功成名就的犹太人,也基本不包括与她共事的导演、演员、作家和音乐家,这其中不少人常出现在她西十一街家的沙龙中。她看不起的是普通犹太人,她所看到的在商场购物的犹太人、纽约口音的收银员或在曼哈顿开着自家小店的普通人、开出租车的犹太人、在中央公园聊天散步的犹太家庭。她走在街上时让她心烦意乱的是那些热爱她的犹太女士,她们认出她,上前要她签名。她们是她百老汇的老观众,她却瞧不起她们。特别是年纪大的犹太妇女,她路过时总免不了嫌恶地哼一声。“看看那脸!”她说这话时打个颤,“丑恶的面孔!”

“这是种病态,”默里说,“她对犹太人那种掩饰不住的憎恶。她能长期与生活游离并行。不是在生活中,而是与生活保持并行。她给自己的定位是教养极好的淑女,也确实纯正。嗓音柔和,措辞考究,二十年代那时期,很多想当演员的美国女孩都努力培养英式优雅。伊芙·弗雷姆当时刚在好莱坞起步,就有了这种英式文雅,而且固化了,状似层层累叠的蜡,而在核心燃烧的烛心恰恰毫不娴雅。一招一式她再熟悉不过,亲切的微笑,夸张的克敛,一切得体的举止。然而,刷的一下,她会一晃就脱离这看似如此真实的轨道,于是就会有让你头晕目眩的事情发生。”

“这我倒从没察觉,”我说,“对我她总是和蔼又周到,很体贴我,要我放松自在。这并不好办。我是个容易激动兴奋的孩子,她又那么有电影明星派头,她在广播界那时候也是。”

说着我又想起了清真寺剧院那个晚上。我手足无措不知道该跟她说什么,于是她对我说,对着保罗·罗伯逊,她也不知道怎么说话了。只要他在场,她就说不出话来。“你和我一样怕他吗?”她悄声说,仿佛我们两个都是十五岁大,“他是我见过最漂亮的男人。我目不转睛地盯着他瞧,真丢人。”

我明白她说的,因为我就在不停地盯着她看,好像若盯得久了,就能看出点意义来似的。这样看着她,不只是因为她姿态优美,举止高雅,她的美有一种说不清的清雅——游离于神秘华丽和安静娴雅之间,两种气质所占比率不断变换,这种美丽一定是最具迷惑力的——还因为她身上纵使有那许多克制内敛,却仍明显带一种兴奋,一种轻快易变的气质,当时我理解为纯粹是她身为伊芙·弗雷姆的意气洋洋。

“您记得我遇见艾拉那天吗?”我问他,“你们俩正一块儿干活,在勒海大道,卸纱窗。他到您家来做什么?那是一九四八年十月,大选前几周。”

“哦,那天不怎么好。那一天我记得非常清楚。他心情不好,早上到了纽瓦克找我和多丽丝。在沙发上睡了两晚。这是头一回。内森,他那婚姻一开始就不般配。以前他就做过这一类的事,不过是在社会阶层另一端罢了。他们气质兴趣差异多大啊,谁都看得出来。”

“艾拉就看不出来吗?”

“艾拉?客气点说,一则呢,他是爱上她了。两人相识,他为伊芙倾倒。他第一件事就是跑出去给她买了一顶花哨的复活节游行的那种帽子,她根本不会戴的,她穿戴的都是迪奥。他不知道迪奥是什么,第一次约会后给她买了这么一顶昂贵的怪帽子,让人送到她家。坠入爱河,迷上明星。为她倾倒。她的确是令人目眩。迷惑有术。”

“她又看上他什么呢?一个大个子土汉,到纽约找了个肥皂剧小角色。其实也不难推断。因为短暂学徒期后他就不再是普通乡巴佬,成了《自由勇敢者》里的名角,所以啊。艾拉成了他扮演的那些角色。我不信这套,但普通听众可是把他当角色化身来看待的。他一身英气。笃定。他踏进房间,一切自然发生。他参加了一个宴会。她在。形单影只,四十几岁,离了三次婚。他这张新面孔,新人,大树一般。她需要人,她有名气,她为他降伏。不就是这样吗?每个女人都有自己的诱惑力,伊芙的诱惑就是降服于你。外部看来,这巨人身子瘦长,纯粹,双手硕大,做过工厂的工人,做过码头装卸工,如今是演员。这种人相当吸引人。谁能相信,如此粗犷的也可以是柔软的。铁汉柔情,等等。她难以抵御。一个巨人,对她不就是这样的吗?他历经苦难生活,她看着多奇异。她认为他真正活过,而他呢,听过她的经历后,认为她才真正活过。”

“他们相识时,西尔菲德正和父亲在法国避暑,艾拉对那些事没有直接的体会。他体验的是伊芙身上尽管有些特别却十分强烈的母性。两人相伴度过整个夏季,浪漫的时光。艾拉七岁就没了母亲,对伊芙大量灌注在他身上的那种细致关怀,他是渴望的。他们独自在家,她女儿不在。自从到纽约后,他一直按着无产阶级特色,住在下东区一处破烂的地方。出入便宜的场所,在廉价餐馆吃饭。可是突然间,这两个人就一起与世隔绝地住在了西十一街上,其时正值曼哈顿的夏日,美妙至极,天堂般的日子。屋子里处处是西尔菲德的照片,西尔菲德戴着围嘴小女孩时的照片。他以为伊芙如此挚爱女儿是很好的。伊芙诉说着她在婚姻和与男人交往上的不幸经历,给他讲好莱坞,专制的导演,庸俗的制片人,以及那种极可怖的俗艳,正是颠倒了奥赛罗的世界:‘这奇异,极端的奇异;可悲,令人惊奇的可悲’——他为她经历的重重危险而爱她。艾拉迷恋得入了魔,而且有人需要他了。他块头大,又结实,他闯了进去。哀婉的美丽女子,一身故事。露肩裙下有灵魂的女子。还有谁更能激活他的保护欲?”

“他还带她到纽瓦克来见我们。在我们家喝了点酒,一起去伊丽莎白大道上的餐馆。她举止得体,没有不合情理之处。像是很容易就了解她了。那晚,他第一次带伊芙到我家,一道出去吃晚饭,我自己也没看出有什么不对。公正地说,没看透的不只是艾拉一人。他没有懂得伊芙这个人,是因为,老实说,没有人能当即就明白她这人。没有人能。在交际中,伊芙完全隐匿于那种彬彬有礼之后。别人可能会慢慢来,艾拉却是冒失地直接闯了进去,因为他本性如此。”

“当时我马上意识到的反而是他配不上她。她给我的印象是,对他来说,她太过漂亮讲究,太温文尔雅。我心想,这位电影明星也很有头脑。果然,她从小就孜孜不倦阅读。我书架上的小说没有哪本是她不能熟悉谈起的。那晚听下来,仿佛她人生至高愉悦就是阅读。十九世纪小说的复杂情节她都记得,我教过这些小说也仍记不住情节。”

“她无疑是在展示自己最好的一面。像所有与人首次见面的人一样,跟大家一样,她是在警惕着自己最差的一面。最好的一面确实是在,她是有这一面。真实,质朴,又是在这样的名人身上,愈加打动人。没错,我也看出——我无法不看出——这婚姻绝不是灵魂的结合,两人毫无共通点。但第一次见面那晚,我实在是为自己以为的她在外表以外独有的沉静气质所迷惑了。”

“别忘了还有名气的作用。我和多丽丝是看着她的默片长大的。和她搭档的总是年长的男人,高个头,常常花白头发,而她是女孩子般,女儿那样的,孙女样的,影片里男人总是要吻她,她总是拒绝。在那个年代,这些就能使影院里观众心情激荡了。有一部电影,可能是她的处女作,叫《卖烟女郎》。伊芙演一个夜总会卖烟女孩。我记得,影片结尾处,夜总会老板带她参加一个慈善活动,在一个老古板富孀位于第五大道的宅邸举行。卖烟女郎身着护士制服,在场男士需竞价博得吻她的权利,竞拍所得捐给红十字会。男士出价一个高过一个,每有男士加价,伊芙就捂着嘴,日本艺妓般咯咯笑。出价越来越高,旁观的肥硕的社交界妇女目瞪口呆。留一撇小黑胡的著名银行家卡尔顿·彭宁顿出了一千美元天价,趋前吻下了人人期待的那一吻,这群妇女又疯狂拥上前去看。最后一幕,印在银幕中央的并不是那一吻,而是她们紧身衣下的硕大臀部,别的都被挡住了。”

“那在一九二四年很不一般。伊芙很不一般。灿烂的笑容,无奈时一耸肩,那年代的眼神戏,她孩子时就已完全精通。她能演失败的样子,演发脾气,手支额头哭泣,也会演滑稽的失态。伊芙·弗雷姆开心起来会蹦蹦跳跳跑几步。开心地蹦蹦跳,非常可爱。她演贫寒的卖烟女郎、遇上有钱人的穷洗衣女,或是迷上电车司机的富家女。跨越阶级壁垒的电影。街景镜头下是贫穷移民,粗犷的生命力,镜头切到晚餐,则是美国富裕特权阶层,诸多约束和禁忌。德莱塞风格缩影。这种电影搁在今天没法看。当年若不是因为她,也看不进去。”

“多丽丝,伊芙,我,我们差不多年纪。伊芙十七岁涉足好莱坞,二战前就登上了百老汇舞台。我和多丽丝曾在包厢看过她的戏,她演得真不错。戏本身不怎么样,但她作为舞台剧演员很有魅力,不同于她在默片中的女孩气。舞台上,她能让不那么有头脑的看上去有头脑,使并不严肃庄重的看上去多少庄重些。奇怪了,舞台上她有那样完美的平衡。真实生活中却事事夸张,舞台上她完全适度又圆滑,毫无夸张之处。战后,我们会听她的广播剧,因为洛兰喜欢听。美国广播剧场一些很不像样的剧,她也演出了高雅的意味来。眼下她在我家客厅,浏览我的书架,我和她聊梅雷迪思、狄更斯和萨克雷。她这样背景和趣味的女子,怎么会和我弟弟在一起?”

“那晚我真没料想他们会结婚。在餐馆吃龙虾时他的虚荣心大大得到满足,他兴奋得意极了。在纽瓦克犹太人去的最豪华餐馆、陪在戏剧界象征伊芙·弗雷姆身边神情笃定的是从前纽瓦克工厂街上的粗汉。你知道吗,艾拉在那家餐馆打过杂工。退学后打过的零工之一。做了大概一个月。他块头大,端着装得满满的盘子出入厨房门实在不容易。打了第一千只盘子后他被开除了,后来去了苏塞克斯的锌矿。近二十年过去了,他又回到这家餐馆,自己已是广播明星,这一晚,他为哥嫂炫耀。他是生活的主人,为自己的生活得意。”

“餐馆老板泰杰,萨姆·泰杰,认出了伊芙,带了瓶香槟来到我们桌前,艾拉请他一起喝一杯,对他讲起自己一九二九年在这里做过三十天杂工。既然艾拉如今可算功成名就,大家把听他讲不幸遭遇也当作有趣的事,感叹艾拉又回到这里的讽刺意味,欣赏他对旧创伤的戏谑态度。泰杰去他办公室拿来照相机,拍下我们四人吃晚餐的照片,后来,这张照片就和其他曾在餐馆就餐的名流照片一起挂在餐馆门厅内。若不是十六年前艾拉上了黑名单,那照片是没理由不一直挂到餐馆一九六七年动乱后关门的。听说那时他们当晚就取下了照片,仿佛他的一生已注定是败局。”

“还是回溯到他们的幸福时光刚开始的时候吧——他晚上回他租住的房间,但逐渐就不回去了。后来住到她家,两人也不是孩子,她那段时间又没多少事。他们像一对性罪犯般拴牢在床上,独自锁在西十一街的房子里,那样热烈奇妙。甫入中年,为激情冲动沉沦。放手陷入恋情。释放了伊芙,将她解放,使她获得解脱。拯救了她。艾拉给了她一个新剧本,只要她肯要。四十一岁的年纪,她以为一切结束了,却被拯救。‘好,’她对他说,‘多少年了,总是要保持理性,现在不管了。’”

“她对他讲的话从未有人对他讲过。她把他们的恋情称作‘我们那甜蜜至极到心痛的奇事’。她说:‘它直把我溶化了。’她告诉他:‘正和别人说着话,突然我就出了神。’她叫他‘我的王子’。她引诵艾米莉·狄金森的诗句。对着艾拉·林戈尔德。引艾米莉·狄金森。‘与你,共处沙漠/与你,同忍干渴/与你同在罗望子树林里/豹子呼吸——终于!’”

“艾拉觉得这是他一生至爱。对一生至爱,是不由人细想的。找到了就不会放手。他们决定结婚,西尔菲德从法国回来后伊芙跟她说了。妈妈要再婚了,这次是嫁给一个极好的人。西尔菲德应该能接受。西尔菲德,是老剧本里的角色。”

“在艾拉眼里,伊芙·弗雷姆就是整个成功世界。她怎么会不是呢,当然是了。他不是小孩,遭过不少苦,明白怎么武装自己。可是说到百老汇呢?好莱坞?格林尼治村?对于他,这些都是没碰过的。在个人的事情上,艾拉没有多聪明。他是自学了很多东西。他靠自己,还有奥戴,远远地离开了工厂街。但他学到的都是政治那一套。而且也没有深刻的思考。根本就不是‘思考’。伪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词汇,乌托邦式说教,把这一套派发给艾拉这种没受过学校教育、知识基础差的人,拿宏大思想的智慧魅力去灌输给没多少脑力的成年人,教导一个才智有限的人,像艾拉那样愤怒的、容易激动的那类人……愤怒与不会思考之间的联系,这本身就是一项课题了。”

“你前面问我你们相遇那天他怎么会在纽瓦克。艾拉这个人是不太善于解决婚姻问题的。再说那时候还早,他娶这位舞台、银幕、广播明星,搬进她家住,不过几个月时间。我怎么能就告诉他这是个错误呢?他毕竟也不是没有些虚荣心。我弟弟他是自负的。也会膨胀。艾拉天性里有夸张的一面,可谓自命不凡。地位能再提升,对他也是乐事一桩。不消三天,就适应了,让人振奋。霎时,事事皆有可能,运作起来,近在眼前,可不就是艾拉演戏吗?成功上演一场自己人生由自己决定的大戏。醉心于自我陶醉的幻象,以为已从痛苦失意的现实中脱身,以为他的生活并非是徒劳庸碌的,远远不是。不再徘徊人生低谷。再不是被排斥的命中注定是怪物的局外人。一头闯了进去。摆脱默默无闻。自豪于这一转型。多兴奋。天真的幻梦,他实现了!艾拉焕然一新,世故的艾拉。大个子,大人物日子。大家留心了。”

“其实,我后来跟他说了,说他们结婚是个错。结果有六个星期他不跟我讲话,我跑去纽约对他解释说我错了,求他别记恨我,这才和他和好。我要是敢再提,他会一枪把我撂倒。如果彻底闹翻,我们俩都会很难过。艾拉出生后就是我照顾。那年我七岁,推着婴儿车里的他在工厂街上走。母亲死后,父亲再娶,家里来了继母,若不是有我在,艾拉早晚会进管教所。母亲那么好,但她过得也不好。嫁给父亲,并不幸福。”

“您父亲是什么样的人?”我问。

“咱们不说这个吧。”

“艾拉也是这么说。”

“只有这句话。父亲他……我自己年纪大了以后才明白。但为时太晚。我至少比弟弟幸运。母亲在医院挨了难过的几个月后去世,我已经读高中了。后来拿奖学金上了纽瓦克大学。我的生活已经上了轨道。艾拉呢,当年他还是个孩子。执拗,任性。对人对事充满怀疑。”

“你知道在老一区有位鞋匠给他养的金丝雀办了场葬礼的事吗?透过那件事,你就明白艾拉有多执拗强硬,又有多不坚强。那是一九二〇年。我十三岁,艾拉七岁。在离我们家几条街的博伊登街上住着一个鞋匠,鲁索曼诺,埃米戴奥·鲁索曼诺。老人看去很穷困,矮个子,大耳朵,枯瘦的脸,下巴蓄着白胡须,身上那件外套不知穿了多少年,破破烂烂。鲁索曼诺在店里养着一只金丝雀作伴。金丝雀名字叫做吉米,活了很久,后来吃了不该吃的东西,死了。”

“鲁索曼诺伤心至极,他请了个乐队,租了一辆灵车,两驾马车,金丝雀先是被安置在鞋店的长椅上供人瞻仰,以鲜花,蜡烛,十字架围绕,随后出殡,穿过全区所有街道,走过德尔格西奥的杂货店门前,店外大篮子里搁着蛤蜊,橱窗中有一面美国国旗,走过梅利罗蔬果摊,走过乔达诺面包房,走过马施利诺面包房、阿雷意式酥皮面包房。走过比昂迪肉店、德卢卡马具店、德卡洛修车铺、德诺桑齐奥咖啡店、帕里斯鞋店、诺尔自行车店、塞伦塔诺奶酪店、格兰德台球房、巴索理发店、埃斯波西托理发店和那个擦皮鞋的小摊,小摊配有两张旧痕斑驳的餐椅,客人需踩上高处一个台子才坐得上去。”

“四十年了,如今都没了。一九五三年,城里为建廉租高层住宅,拆掉了整个意大利居民区。一九九四年,国家电视台上大力批驳这些高层住宅楼。到那时,这些楼已有近二十年无人住。无法住人。现在那儿什么都没有了,只剩圣露西教堂。仅存的建筑。教区教堂,却没了教区,没了教区居民。”

“第七街上的尼克德米咖啡馆,第七街上的罗马咖啡馆,第七街上的多利亚银行。二战爆发前这家银行为墨索里尼提供贷款。墨索里尼打下埃塞俄比亚时,牧师将教堂的钟敲了半小时。就在这里,美国纽瓦克的一区。”

“通心粉厂、装饰品厂、纪念碑店、木偶戏院、电影院、滚球房、冰库、打印店、俱乐部会所和餐馆。走过黑帮里奇·博亚尔多常去的胜利咖啡馆。三十年代,博亚尔多出狱后,在第八街和夏街街角建了维托里奥城堡餐馆。娱乐界人士从纽约专程来这里就餐。乔·迪马乔来纽瓦克时就在这儿吃饭。迪马乔和女友的订婚宴就在城堡餐馆举行。博亚尔多在这处城堡餐馆像君王般掌控着一区。里奇·博亚尔多管着一区的意大利人,朗吉·兹维尔曼管三区的犹太人,这两个老大之间争斗不停。”

“走过了很多家酒馆,送葬队伍蜿蜒自东区行至西区,向北走一条街,下条街又往南,一直走到了克里夫顿大道上的市公共浴室,一区内仅次于教堂和大教堂的最奢华的建筑。小时候,母亲常带我们来这个大公共浴室洗澡。父亲也去那儿。淋浴免费,一便士租一条毛巾。”

“金丝雀放在一架小小的白色棺木中,四个抬棺人抬着。聚拢来一大群人,沿出殡路线,约有一万人之多。防火梯和房顶上挤满了人。合家围拢在窗口看。”

“鲁索曼诺坐在棺木后的马车上,埃米戴奥·鲁索曼诺哀泣着,一区其他人笑哈哈。有人笑倒在地上,笑得站不起来。抬棺的人也在笑。这会传染。开灵车的人在笑。为尊重送葬者,路边的人憋着,等鲁索曼诺的马车过去以后才笑出来。对大多数人,特别是孩子,这实在是太滑稽。”

“我们这片儿不大,到处都是孩子:小巷里是孩子,门廊上挤满孩子,孩子们从楼里直拥出来,从克里夫顿大道冲到布罗德街。整日如此,夏天的时候,大半个晚上都能听到孩子互相喊着:‘嗨!嗨!’四下里一望,成群结队都是孩子,成群的孩子,投硬币,玩牌,掷骰子,打台球,吃棒冰,踢球,点篝火,吓唬女孩子。只有手持戒尺的修女才管得住这帮孩子。有成千上万的孩子,都不足十岁。艾拉就是其中之一。几千名好打架的意大利孩子,他们是铺铁轨、铺路和挖下水道的意大利人的孩子,小商贩、工厂工人、捡破烂的、开酒馆的意大利人的孩子。孩子名叫朱塞普、罗德福、拉斐尔、盖塔诺,那个犹太孩子叫艾拉。”

“这些意大利人开心极了。从未见过金丝雀葬礼这种事。以后也没再见过。在那以前当然有过送葬队伍,乐队奏着哀乐,送葬者穿过街道。全年都有节日,为他们自意大利传来的圣者游行,成百上千的群众敬奉他们各自的圣者,盛装出行,举着绣着圣者画像的旗子,手持轮胎撬棒大小的蜡烛。圣诞节时抬出圣露西教堂的基督诞生像,仿那不勒斯一处村庄的圣像,玛丽、约瑟夫和襁褓中的基督旁有一百座意大利小雕像。意大利风笛伴着婴儿基督石膏像并行,基督像后的游行队伍唱着意大利语圣诞歌。沿街有小贩卖圣诞晚餐的鳗鱼。人们为了宗教成群结队地出来,将美元钞票粘满不知什么圣者的石膏像的长袍,抛彩带般自窗口掷出花瓣。甚至打开鸟笼,鸽子疯狂飞过人群上空,自一根电线杆飞向另一根电线杆。在这种日子,鸽子一定是希望还不如一直在笼里,不去看所谓笼外世界呢。”

“圣米歇尔节那天,意大利人把几个小女孩打扮成天使,束在绳上,从街道两侧太平梯荡过人群上空。瘦瘦小小的女孩子,白色长袍,戴着花环和翅膀,出现在空中,哼唱着祷词,人群惊叹着沉寂下来。女孩扮完天使以后,人群疯狂了。就在这种时候,他们放飞鸽子,点燃烟花,总会有人炸飞了几根手指,住进医院。”

“因此,刺激的奇观异景对一区的意大利人来说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搞笑,老家式的胡闹,喧哗,打闹,花样繁多的把戏,并不新鲜。葬礼当然也不稀奇。流感肆虐时,死了那么多人,棺材排到了街上。一九一八年。丧葬店应付不了这么多生意。整日都有送葬队伍从圣露西教堂出发,走过几里路去往圣墓园。有婴儿的小棺材。要等着轮到自己来火葬自己的孩子——要等着让邻居先葬他们的孩子。对于孩子,是无法忘却的恐慌。然而就在流感之后两年,给那只叫吉米的金丝雀办丧事……没有比这更绝的了。”

“那天,所有人都忍不住大笑。只有一个人例外。纽瓦克只有艾拉不把那当作笑话。我跟他说不明白。我试了,他理解不了。为什么呢?也许是因为他傻,也许是因为他不傻。或许他只是先天没有那份狂欢的心态,也许信仰乌托邦的人不具有这种天赋。也可能是因为母亲几个月前刚去世,我们经过了自家的葬礼,那个葬礼,艾拉不想参加。他想去街上踢球。他求我不要让他换下背带裤去墓园。他藏进了壁橱。最后还是和我们一起去了。父亲决意要他去。在墓园,他站在那儿,看我们将她下葬,但是他不肯拉我的手,不让我拥着他。他只是皱眉怒视拉比。不让人碰。不要人安慰。也没哭,一滴泪都没有。太愤怒,无泪可流。”

“可是,金丝雀死了,葬礼上的人都笑个不停,惟艾拉除外。艾拉对吉米的认识只是在去学校的路上经过鞋匠的店,隔窗看看吉米的笼子。他应该从没进过店,然而,除了鲁索曼诺,在场的只有他一人落泪。”

“我也笑起来,因为确实是滑稽,内森,十分滑稽。艾拉发作了。我第一次看到艾拉那样。他挥舞拳头,对我大吼。当年他个头也不小了,我压不住他,突然间他挥拳击向边上几个正笑得不行的孩子。我俯身要拽他起来,不能让他被这帮孩子打死,他一拳头挥到我鼻子上,打断了我鼻梁,七岁大的他。我流血了,鼻梁肯定是断了。艾拉逃走了。”

“第二天我们才找到他。他睡在克里夫顿大道酿酒厂后院。这不是头一回了。睡在后院,装卸台下面。父亲早上在那儿找到了他,拽着他后衣领,一路拖到学校,拖进艾拉的班级教室,大家已经开始上课。孩子们看到艾拉一身昨晚穿着睡觉的脏衣服,被爸爸丢进教室,就呜呜地叫起来,那以后好几个月,这就成了艾拉的绰号。呜呜·林戈尔德。金丝雀葬礼上哭鼻子的犹太小孩。”

“幸好艾拉比同龄孩子块头大,又结实,会踢球。要不是因为视力不好,艾拉能当体育明星的。他在家那片儿赢得的尊重都来自他的球技。但是打架呢?那时候起他老是打架。那时候起他变得过激。”

“我们很幸运,没在犹太贫民三区长大。艾拉在一区长大,对那些意大利人而言,艾拉不过是个大嘴巴犹太外人。因此,不管他个头多大多壮,有多好斗,博亚尔多决不会把他当作黑手党人选。在三区,在犹太人中间,可能就会不一样。艾拉在三区不会被孩子群体排斥在外。单是他那大块头,他就极可能被朗吉·兹维尔曼盯上。就我所知,朗吉大艾拉十岁,青春期和艾拉很像:火爆脾气,大个子,看着就惹不起。他也休了学,打架不要命,气场强大,有头脑。贩运私酒,搞赌博业,开自动售货机,码头上,工会运动,建筑业,朗吉最终做大了。即便是在他风头最劲的时候,和外号‘巴格西’的西格尔、兰斯基、昵称‘幸运’的卢西亚诺合作,他最亲近的还是和他一起在街头长大的朋友,和他一样的三区犹太孩子,一碰就炸。尼金·拉特金,他的专用杀手。萨姆·卡茨,他的保镖。乔治·戈尔茨坦,会计。比利·蒂普利兹,负责人脉。多克·斯泰切,他的计算器。阿贝·卢,朗吉的表弟,为朗吉管着零售人员工会。还有迈耶·埃伦斯坦,也是三区贫民区街头的孩子,他当纽瓦克市长的时候,整座城等于是为朗吉管的。”

“艾拉完全可能会成为朗吉的亲信,为他效忠。他已够老练,可以被他们招募去。很自然:这些孩子就是为犯罪而养成的。顺理成章。干那些非法行当,正需要用他们的暴力去恫吓,去占得上风。艾拉会由纽瓦克港做起,卸下快艇上加拿大贩来的威士忌,装上朗吉的卡车。他会和朗吉一样,拥有西奥兰治百万豪邸,最终被一根绳子吊死。”

“是很无常吧?你最终成为什么人,又是如何终了。仅仅因为地理位置上一点点差异,与朗吉成为一伙的机会就没有发生在艾拉身上。凭借棒打朗吉对手,勒索朗吉客户,在朗吉的赌场监管赌桌开创成功事业的机会。在基弗维尔特别委员会前作证两小时后回家自缢身亡的机会。艾拉遇上比他更强悍聪明、对他产生巨大影响的人时,他已经在部队了。因此,使他转化的这个人,就不是纽瓦克的流氓,而是个共产党人,钢厂工人。艾拉的朗吉·兹维尔曼就是约翰尼·奥戴。”

“他头回来我家住那次,我为什么没跟他说让他终止婚姻脱身出来呢?因为那婚姻,那女人,那座美丽的房子,那些书籍、唱片、墙上的画,她那种生活里,往来的是功成名就的人,优雅,风趣,教养良好,这都是他从未有过的。别提什么他自己也是名人。这次他有了家。以前他从没有过,他三十五了。三十五岁,不再住在单人间,不再在小餐馆吃饭,不再和女服务员、酒吧女,以及比她们还不如的,有些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的女人睡觉。”

“艾拉退伍后,刚搬去卡柳梅特城和奥戴住时,和一个十九岁的脱衣舞女有过一段。女孩名叫唐娜·琼斯。是艾拉在洗衣店认识的。起先以为她是当地高中生。她也没去纠正他。她身材娇小,吵吵闹闹的,打扮花哨,硬实。起码表面粗硬。沉迷声色。手总放在阴部。”

“唐娜来自密歇根一处名叫本顿港的湖边度假小镇。在本顿港,夏天,唐娜在临湖一家旅馆做活。十六岁,整理房间,怀了芝加哥来的某个房客的孩子。具体是哪一位的她不知道。足月生下孩子,交给别人收养,不光彩地离开家乡,最后在卡柳梅特城一处下等酒吧做了脱衣舞女。”

“每逢周日,艾拉不出外为工会扮演阿贝·林肯时,他常借奥戴的车带唐娜去本顿港看望她母亲。她母亲在一家糖果厂做工,糖果卖给本顿港大街上的度假者。度假糖果。软糖很有名,用船运往整个西部地区。艾拉和开糖厂那人聊上了。看他们如何生产糖果,不多久,他就写信给我说要和唐娜结婚,用他余下的退伍津贴入股糖果生意。再加上他在返乡兵船上赌双骰赢的几千块钱,这些都可以投入糖果生意。那年圣诞,他给洛兰寄了个软糖礼盒。十六种口味:巧克力椰子、花生酱、开心果、薄荷巧克力条和石板街……全是新鲜的,多奶油,密歇根本顿港糖果厂直送。你说,住在密歇根,逢年过节寄软糖礼盒给老伯母,这跟身为狂热赤色分子决意推翻美国制度差了十万八千里吧?盒子上的广告语‘湖畔风味小吃’,不是‘全世界工人联合起来’,而是‘湖畔风味小吃’。艾拉若是和唐娜结了婚,他这辈子就活在这句话上了。”

“说服他放弃唐娜的是奥戴,不是我。放弃唐娜,并不是因为一位在卡柳梅特城情色俱乐部扮作‘沙利马小姐,邓肯·海因斯举荐之美味’的十九岁女孩为人妻母有何不妥;不是因为唐娜的父亲、失踪的琼斯先生是名醉汉,对妻儿家暴;也不是因为本顿港琼斯一家是没有知识的工人,服了四年役回来的人不该为这样的人担起家庭责任——这些我委婉跟他说过多次了。可是对于艾拉,凡是注定会成为家庭不幸的,反倒都成了偏向唐娜的理由。劣势人群对他是种吸引。一无所有的人自底层奋斗向上,对他有无法抵御的诱惑。痛饮之下,入口是残渣。人性对于艾拉而言,等同于艰苦不幸。对于艰苦,哪怕是最鄙陋的一面,也与他血脉相牵,坚不可破。直到奥戴出手,才卸去了唐娜·琼斯及十六种软糖口味那无所不在的催人情欲的能力。奥戴斥责他不该将政见个人化,用的不是我那套‘布尔乔亚’道理。奥戴批评艾拉的缺点不留情面。从不致歉。就是能把人扳正。”

“奥戴根据自己战前的婚姻遭遇,给艾拉上了一课,他称之为‘婚姻与世界革命之关系进修课’。‘你跟我跑到卡柳梅特城就是为了这个吗?你要开糖果厂,还是开展一场革命?现在不是闹荒唐的时候!就在眼前了!十年了,我们都明白,现在是争取工作条件生死攸关的时刻!湖县各党派组织都集合起来了。你看着吧,如果我们能守住,如果没有人中途改主意,铁人,一年,最多两年,这些厂子就是我们的了!’”

“于是,过了八个月吧,艾拉对唐娜说都结束了。她吞了些药,试了下自杀。再过了一个月,唐娜已回了俱乐部,又找了男人,她失踪已久的父亲带着唐娜的一位兄弟上了艾拉家,说要为艾拉对他女儿的所作所为教训艾拉一顿。艾拉在门口和他们两个厮打,唐娜父亲掏出一把刀,奥戴一拳挥出去,打碎了这浑蛋的下巴,抓住了刀……这就是艾拉要结婚的第一个家庭。”

“从这种胡闹荒唐中脱身出来通常不易。但是,到了一九四八年,小唐娜的所谓救世主,已成了《自由勇敢者》中的铁林,万事俱备,可以犯下一个大错了。他得知伊芙怀孕后说的那些,你真该听听。有孩子了。有属于他自己的家了。不是跟他哥哥不赞同的脱衣舞娘,而是跟美国广播界深受喜爱的知名女演员。他平生最好的事。这样实在可靠的根基,他从没有过。他简直不敢相信。两年了——又有了孩子!他不再是暂时的、无常的了。”

“她怀孕了?什么时候?”

“他们结婚以后。只怀了十周时间。他就是为了这个才到我这里来住,又认识了你。当时她已经决定要堕胎。”

我们坐在屋外露台上,对着池塘,远眺横亘西方的山脉。我一人住在这儿,房子不大,有一间是我写作就餐的房间,带浴室的工作间,一角凹进去是厨房,石头壁炉与一墙书架成直角,一排五个细格拉窗俯瞰之下是开阔的干草地,一片防护老枫树将我与土路隔开。另一个房间是卧室,大小适中,样子质朴,一张单人床,一张梳妆台,烧木柴的暖炉,房间四角竖着裸露在外的老式木梁,还有些书架,我坐着读书的休闲椅,一张小写字台,拉开西墙玻璃滑门就是露台,晚餐前我和默里坐在那里每人喝了一杯马丁尼。房子我买下来了,装上过冬的设备——这本来是人家避暑的小屋——六十岁后自己住到这里来,大致是远离了人群。那是四年前了。这样素朴的日子,没有了人类生存通常该有的各类活动,并不总合人心意,但我相信我这个选择是危害最小的。不过,我的离群索居并不是我要讲的故事。怎么说都不是故事。我到这儿来是因为不想再有故事。我已有过故事。

我不知道默里是否认出来了,我这房子正是仿造特拉华峡谷泽西州一侧的那间两室木屋,那是艾拉至爱的归隐处,一九四九年和五〇年的夏天,我去那儿和他待了一周,初次体味了美国乡村生活。第一次单独和艾拉住那木屋我就很喜欢,等我看到这处房子,当即想到了他的住处。本来我要找的是较大些、较传统的房子,但还是立刻买了下来。各房间大小与艾拉的大致相同,布局也相仿。随时光逝去,他那里斑驳的松木板墙几近黑色,房梁架起的屋顶很低(对他而言是低得离谱),窗户小,又不多。我的房子虽说光线明亮得多,但与他的一样是建在土路旁,从外观看来,并无那种标示着“隐者在此闲人莫入”的灰暗倾颓、摇摇似倒之感,但也没有穿过干草田的小径通向锁着的前门,房主的心境由此可见一斑。有一条车行土路,转过弯,绕到房子的工作室一侧,有个小棚屋,冬天我把车停在棚屋里。棚屋木结构建得比房子早,已是摇摇欲坠,简直是从艾拉那杂草丛生的八英亩地上直接搬来的。

艾拉木屋观念的影响何以会如此持久?因为人生无论经历多少幸运抑或打击,顽固存留下来的依然是最早那些意象,尤其是独立自主的意象。木屋的理念毕竟也不是艾拉的,它由来已久。是卢梭的。是梭罗的。原始小屋的掩蔽作用。在这里卸除一切回至根本,是你的去处——即使它不是你的来处——去除污秽,免除纷争。来到这里,脱去衣物,全部卸去,穿过的制服,着过的戏装,褪去旧伤怨恨,与世界之姑息之抗争,除去对俗世的操纵,除去俗世对你的粗暴。老去时归园田居,东方哲学多有这样的主题,道家思想,印度教教义,中国思想。“居于林”,人生路上最后一站。想想中国画中的那些山下老人,山下独居老人,自人生烦扰中退隐。曾与人生激烈角逐,如今,平静了,迈入与死亡的角力,终至素朴,终极之事。

***

喝杯马丁尼是默里的主意。主意虽好却不太妙,因为在夏日将尽时分,和我喜爱的人喝上一杯,和默里这样的人聊一聊,令我忆起了有人相伴的快乐。我曾喜爱过不少人,对生活并不淡漠,并没有抽身回避……

不过,我们讲的是艾拉,讲的是艾拉他为何不可能做到。

“他一直想要个男孩,”默里说,“盼着给孩子取他朋友的名字。约翰尼·奥戴·林戈尔德。我和多丽丝有个女儿,名叫洛兰,他每次留在我们这儿在沙发上过夜,洛兰总能让他高兴起来。洛兰喜欢看艾拉睡觉。喜欢站在门廊上看莱缪尔·格列佛睡觉。他喜欢上了这刘海黑黑的小女孩。她也喜欢他。他到家里来的时候,洛兰就要他陪着玩俄罗斯套偶。他送她的生日礼物。你知道的,传统的戴头巾的俄罗斯女人,一模一样的一个套在另一个里面,一直打开到最中间是小核桃般大小的玩偶。他俩给每个玩偶都编上故事,编这些小人族在俄罗斯工作得多么辛劳。然后他就把所有玩偶拢在一只手里,看都看不到。整个消失在阔长的手指间,修长奇特的手指,帕格尼尼的手指一定就是那样的。洛兰最喜欢他这样了:最大的套偶就是她硕大的叔叔。”

“洛兰来年的生日,艾拉给她买了苏联红军合唱团及乐团演奏的苏联歌曲集。合唱部一百多名男声,乐队还有一百人。低音部隆隆声惊人,动听至极。她和艾拉听得很享受。歌是俄语的。他俩一起听。艾拉扮低音独唱,拟出不明其义的歌词的嘴型,做着‘俄罗斯式’的激烈手势,到合唱部分,洛兰就做合唱队部分歌词的口型。这孩子有当喜剧演员的细胞。”

“有一首歌她特别喜欢。优美,激越,哀伤,圣歌般的民谣,歌名《伐木歌》,旋律简单,背景是俄罗斯三弦琴。唱片内封上印着英文歌词,她背下来了,有好几个月,在家里走到哪儿,唱到哪儿。”

在家乡我听过许多歌曲——

快乐的忧伤的曲子。

有一首深深印在我的记忆里:

大众工人之歌。

这是独唱部分。她最爱唱的是合唱的副歌。因为其中有“嘿——嗬。

嘿,抬起棍子,

嘿——嗬!

一起用力拉,

嘿——嗬!

洛兰一个人在房间的时候,就把空心娃娃排成一队,放上《伐木歌》的唱片,哀伤唱起‘嘿——嗬!嘿——嗬!’,把玩偶在地板上推到这边,又推到那边。”

“等一下,默里,等一等。”我说道,起身从露台回屋,进了卧室,那儿有CD机和留声机。我大部分唱片用盒子装着搁在壁橱,我知道我要找的唱片在哪个盒子里。我取出艾拉一九四八年送我的唱片集,抽出苏联红军合唱团及乐团的那张《伐木歌》唱片,放到唱机上。将唱针落在最后一根曲道前,音量调大,这样透过卧室与露台间那扇敞着的门,默里听得到音乐。接着,我又走出去与他同坐。

我们在黑暗中聆听,不是我聆听他或他聆听我,而是我们俩一起聆听《伐木歌》。正如默里描述的一般,优美,激越,哀伤,圣歌般的民谣。老唱片残旧的表面发出啪啪的声音,连绵往复,像夏日乡间夜晚熟悉的大自然的声音,这首歌曲仿佛穿越久远的历史过往,向我们走来。完全不同于我躺在露台上听收音机里直播周六晚的坦格伍德音乐会。“嘿——嗬!嘿——嗬!”发自遥远的空间和时间,那些迷狂的革命岁月留存于此奇幻,那个人人筹划着,天真、痴狂、不宽恕地渴求变革的年代,却都低估了,人类最崇高的理想恰恰为人类自己所毁,沦为可悲的闹剧。嘿——嗬!嘿——嗬!仿佛在合众之力面前,在人民合力获得新生、灭除不公平面前,人性之狡猾、软弱、愚笨与堕落没有一丝胜率。嘿——嗬。

《伐木歌》放完了,默里不语。本来听他讲话时我自动滤除的那些声音,此时又听见了:青蛙的咕噜声,火车沿家东边长满芦苇的沼泽地边上铁路哐啷哐啷远去,鹪鹩以啭鸣之声相伴。还有潜鸟,抑郁躁狂的潜鸟的哭声与笑声。每隔几分钟远远传来枭的嘶叫,贯穿始终的则是新英格兰西部的蟋蟀合奏的巴尔托克。一只浣熊在附近树林中吱吱叫,时光推移,我甚至感觉听到林间溪流汇入我家池塘处有河狸在啃噬树木。一群鹿一定是为寂静蒙骗,走得离房子太近了,因为突然间,那鹿已觉察出我们,迅疾听到它们相互警告逃遁的声音:呼哧鼻息,四蹄踏击,跳跃着远去了。它们的身体优美地直冲入灌木丛,接着,依稀可辨它们奔跑逃命而去。只听得见默里细沉的呼吸,老人均匀的呼吸声。

他再张口说话时,半小时已过。唱机的唱臂还没回到原位,能听到唱针在标签上沙沙划动。我没进屋去弄好它,怕打断讲故事的人厚重的沉寂。不知要过多久他才会再说话,是不是他就再不讲什么,直接起身要我开车送他回宿舍,是不是他脑中已信马由缰的各种意念,需睡上一晚才能平息。

然而,默里轻轻笑了,终于说道:“听得我难过了。”

“哦?怎么会?”

“想女儿了。”

“她在哪儿呢?”

“洛兰死了。”

“什么时候的事?”

“二十六年前。一九七一年。三十岁死的,留下丈夫和两个孩子。脑膜炎,突然就死了。”

“多丽丝也去世了。”

“多丽丝?当然。”

我去卧室移开唱针,放回原位。“再听点儿别的吗?”我对默里喊道。

他纵声大笑道:“是要看看我能受得住多少吗?内森,你有些高估我了。《伐木歌》这曲子我已经应付不了了。”

“不见得啊,”我说,走回屋外坐下,“你刚才说到——”

“我说到……我说到……对了。说到艾拉被电台解雇后,洛兰很沮丧。她才九岁、十岁吧,一腔怒火。艾拉因为是共产党被开除以后,洛兰就不肯向国旗敬礼了。”

“美国国旗?在哪里呢?”

“在学校,”默里说,“还能在什么地方向国旗敬礼呢?老师要保护她,把她拉到一边说你得向国旗敬礼。这孩子就是不肯。火气很大。真正林戈尔德家族的怒火。她爱叔叔。站在他一边。”

“后来呢?”

“我和她长谈了一次,她又向国旗敬礼了。”

“您都和她谈了些什么?”

“我跟她说我也爱我弟弟。我也觉得那事不公正。我告诉她我和她看法一致,因为人的政治信仰而解雇人是极端错误的。我相信思想自由。绝对的思想自由。但是,我说不应该去找仗来打。那并不重要。为了达到什么目的呢?又会赢得什么呢?我跟她说,不要做无把握甚至无意义的斗争。我告诉她慷慨激昂的言辞存在什么样的问题,这些都是以前我常对我弟弟说的,从他小时候就跟他说,全是为了他好。关键并不在于愤怒,而是为了正确的事由愤怒。我告诉她,要从达尔文进化论的视角来看待这问题。愤怒的意义在于它令人有力。这是它存在的意义。这才是赋予人类愤怒的原因。倘若愤怒反倒让你无力,就要像丢掉烫手的热山芋一样舍弃它。”

五十多年前,默里做我们老师的时候,喜欢渲染事物,上课像演一出戏,用许多小手法让我们保持注意力集中。教书对他是富含激情的职业,他自己也是个令人激动的人物。如今呢,虽说他无论如何还不是个活力耗尽的老人,却不再认为有必要去竭尽全力阐释自己的意思,如今的他几乎是不动声色。语调平和淡然,无意以明显声音、表情或手势来引导或是误导人,即便在唱到“嘿——嗬。嘿——嗬。”时也是如此。

现在的他,头颅看上去如此脆弱、细小,其中却蕴含着九十年的过往。那里搁着的,有许多许多。所有逝去的人,他们做过的事,他们做错的事,汇集上所有无法回答的问题,无法确认的事……给了他一项艰巨的任务:公正判断,把这个故事讲出来,没有太多出入。

时光将到尽头时,走得极快。默里距尽头已是不远,他那样讲话,耐心,中肯,有种淡漠,间或停下,凝神啜一口马丁尼,我觉得时光已被他消融,走得既不快,也不慢,他不再活在时光中,而是独活在他自己的体肤之中。他作为一位认真尽责的教师,作为公民和顾家男人,积极努力、外向的生活是一场漫长的战役,为的是修成无欲无情的境界。冉冉老去,不可测知的湮没,万物归为虚无,凡此种种,并不是不耐久的。都是持久的,甚至是对可鄙之物的尽情鄙视。

在默里·林戈尔德这里,找不到所谓人生不尽如人意。他已脱离了这境界。万物逝去后,留存下来的是恬淡克制的忧伤。是冷却。炽热太久,生命曾激烈如斯,然后一点点消逝,继而冷却,终归灰烬。当初教我与书籍周旋的人,他回来了,教我与人的老去过招。

他传授的这技艺不凡,因为,面对衰老,没有什么比拥有过丰实的生命更能让你对之不加理会。

同类推荐
  • 仰角

    仰角

    本书以特殊年代军营男女的一段特殊生活经历为背景,在军队于部制度改革的第一个浪潮中,数十名百里挑一的炮兵精英突然遭遇进退去留的抉择。苦恋与别离,捍卫自尊与选择出路等等问题接踵而来。难忘岁月里的难忘故事,在军营文化的浸润下,洋溢着阳刚之美、智慧之美和人性之美。
  • 树巢

    树巢

    我们知道,一个缺乏理性基石支撑的社会是可怕的,但一个滥用理性的社会同样是可怕的。这部小说中的主人公马老爷试图在马家堡建立一种秩序,这种秩序以他为起点,也以他为终点。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这是一个父权社会。父与权力、土地结成三位一体,这是悬在所有人头上或心中的等腰三角形。它看上去是稳固的。于是,、马老爷作为人,一方面被神化,另一方面他又被不可避免地物化。书中有父子、兄弟之间的二元对话,有小国寡民式的理想社会的描述,有对古希腊神话的戏仿(同时也创造了一种新的神话体系)。
  • 诛秦

    诛秦

    赵高是沙丘之谋的主谋,也是毁灭秦帝国的主要人物。有关赵高的身世,两千年来了解甚少而曲解甚多。作品以尊重史实的严谨态度创作,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揭开了秦朝致命性毁灭的罪魁祸首——赵高,从区区黄口小儿步至大秦政坛背后推手的复仇历程,也复活了李斯和嬴政、吕不韦、蒙毅等枭雄明争暗斗的历史图卷。历史从宏观总结,得到的答案将是千篇一律!而深掘真相背后,千年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改变轨迹。
  • 司马懿吃三国2

    司马懿吃三国2

    司马懿潜伏曹操身边几十年,任由曹操差遣,他装弱、装傻、装病、装瘫,甚至装死来麻痹敌人、对手、上司、兄弟、朋友乃至家人……公元246年,深夜,探子密奏:“回乡养病的司马懿确实新纳了一个宠妾,整日沉溺酒色,他结发老妻得知后大闹一场。老家伙不仅不听,反而大骂她‘长得丑也就罢了,还出来丢人!’这些天,他老婆儿子都绝食相逼呢。”曹爽一脸狐疑:“再探!我就不相信老狐狸会真的罢手归隐。”公元248年十二月初九,司马府内一片沉哀,药味刺鼻。病床上的司马懿脸色蜡黄,嘴角流涎,连一口粥都喝不进去了。一官吏强压住内心的狂喜,急奔进曹爽家:“大将军,大喜了!司马老儿就剩一口气,活不了几天!”
  • 考古密档

    考古密档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美国考古学家乔纳森教授在加拿大北部的冻土层中发现了一具汉代女尸,身体不腐,衣物完整,美艳绝伦,为了弄清这具女尸的真相,他来到了中国,与中国的考古所合作,对新野的血将军庙进行考察。在血将军庙的考察中,考古者们的学识、体魄和神经强度都经受了残酷的考验。体弱者死于莫名袭击,胆怯者发疯而死,匪夷所思的事件接踵而至……惊险恐怖,扑朔迷离,真相到底在哪里?
热门推荐
  • 神兽学渣你飘了

    神兽学渣你飘了

    本来能好好混下去,然天有不测风云,学渣辍学,一路跌跌撞撞,惨不忍睹。有幸遇见金手指,小手轻轻一点。学渣迅速爆红,名利双收。学渣桃花运旺到不凋谢,美女主播,富家千金对他狂追不舍。然而他还是选择了与他相处一年多高中时光的班长,因为班长是他的初恋。就在他跟班长订婚后,班长突遇人祸,死掉了。然后好戏开始了!!!
  • 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

    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蒙古族英雄史诗》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武舵

    武舵

    爽文来袭!手握体系,胸藏大智,有梦想,有行动,有点低调的嚣张,有点内涵的装逼,让对手只能叹息,让美女欲罢不能……
  • 快穿之反派boss真爱我

    快穿之反派boss真爱我

    注意:渣更随变看看吧,简介无能,具体看目录。本书不长久
  • 重启基因

    重启基因

    基因中存在着你想象不到的强大力量。来吧!重启我们被封印的基因!重新开启修炼的大时代,探寻基因之中的秘密!
  • 阿雕拳八

    阿雕拳八

    塔克那监狱,关着一群视武如命的人,他们眼中只有胜利,失败就意味着死亡。他们即是勇者,又是贵族玩物,他们是最低贱的种族,他们有个绰号叫猪罗,他们苟且偷生,身处死亡的水深火热之中,拳八就在这儿生长,故事也从这里开始。
  • 国民女神嫁豪门

    国民女神嫁豪门

    他是一名医生,内敛寡言,典型的医痴,无数患者心中的“送子观音”;她是一名老师,温婉可人,千万粉丝心中的国民女神;可这仅仅是他们在人前的一面。他的家里豺狼虎豹横行,为了利益,亲人之间有数不清的算计和阴谋;她的家里有冷血的渣爸,爱占小便宜的小三和渣妹也能随时来欺负她;女神难以启齿的病症牵引着两个有缘人的相识相知,权医生见到未来的相亲对象变成了自己的小病患,模样还算清纯可人,越接触越发现他的小病患还真是有趣,如果做人生伴侣也还不错。于是权医生为了猎妻加培养感情,自请当了金女神的贴身医生,作为回报,金女神变成了小金助理,男神和女神的爱情火花越擦越烈。(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皇后悠闲生活

    皇后悠闲生活

    穿越啦,遇到皇子啦,什么?一落魄皇子……
  • 穿越回到1998

    穿越回到1998

    一个刚刚大学毕业的年轻人穿越回到自己18岁时,面对以前的种种事情他改去怎么面对。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一生碌碌无为还是富可敌国。他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