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九年作家出版社为郭沫若同志印了一本旧诗集———《潮汐集》;一九八一年浙江人民出版社印了一本《郁达夫诗词抄》,所收都是他们的旧体诗词。关于郭老的旧诗,恰如他在一九四八年编印、写于抗战后期的诗词《蜩螗集》时所说,其中诗作事先并没有留稿,而是夫人于立群从报章杂志上替他剪存下来的。
“剪漏了的当然也还有,但再要收集,恐怕已经不容易了。从我的日记里倒还可以查出一部分,特别是关于旧体的诗词,但我现在没有心肠搅这样的事。”时过境迁,现在再来搜集当年的报章杂志就更困难了。至于郁达夫的旧诗,他生前连搜集结集的机缘亦不曾获得。
偶翻陈孝威编纂的线装本诗集《太平洋鼓吹集》(一九四三年十二月桂林拔提书店出版),发现收有郭沫若、郁达夫的诗作,都是他们集外的佚诗。编者陈孝威(一八九三—一九七四)当年是福州武备学堂、保定军官学校第二期的学生,一九三六年在香港创办《天文台》半周刊。太平洋战争时停刊,一九五○年又在香港复刊。太平洋战争前半年,他曾致书美国总统罗斯福,呼吁支持中国抗战。信中还有自己的献诗及杨云史的和诗。稍后,他又广征海内外诗人的和诗。“历七阅月,应征者凡吴稚晖先生以次三百人、诗三百六十三首,都六卷,名曰《太平洋鼓吹集》。”这便是本书的由来。
郭沫若和郁达夫写的都是七言绝句,郁诗写于一九四一年十月,郭诗写于同年十一月,都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前夕。郭老的诗题为《读酬罗诗灯下率成三绝寄孝威》,诗如后:
人称三杰罗斯福,邱吉尔同史大林,
能集众思广众益,武侯遗训耿而今。
希墨允推今桀纣,居然一对大魔王,
英雄崇拜徒然尔,欲得降魔贵自强。
茫茫四野弥黮暗,历历群星丽九天,
映雪终嫌光太远,照书还喜一灯妍。
郭老的诗写得明白而又含蓄,他是既不反对盟国的支持,却又鲜明地把希望寄托在人民自己的力量上。“英雄崇拜徒然尔,欲得降魔贵自强”,有击刺国民党最高当局之意。“映雪终嫌光太远,照书还喜一灯妍”,这里既写出他与上书者的眼光差异,也写出诗人战时的书斋生活,他挑灯就读,不想舍近求远地寻求其他光亮,正是语意双关,别有意境。
郁达夫的诗题为《读陈孝威先生上罗斯福总统书后》,原句是:
太学上书关国运,广陵草檄慑权臣。
儒生未必全无用,纸上谈兵笔有神。
写诗的时候,达夫先生还在新加坡《星洲日报》办副刊,正紧握手中的一支笔,积极宣传抗日工作。稍后他又担任了新加坡文化界战时工作团主席、战时工作干部训练班主任,“儒生未必全无用”,正是他的自我写照。在这里,我们听到了诗人内心的呼唤。
这个诗集里,还收有柳亚子、章士钊、叶恭绰、冼玉清、马一浮、吴虞、卢冀野、林庚白、马衡、谢无量诸人的和诗,当然,也都是平日不易见到的。
一九八四年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