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片刚下完雨不久的山林里,一个穿着破破烂烂看上去好像中年的男子正在撅着屁股吹着地上一堆树叶,他旁边的地上还放着一只毛没太拔干净的老母鸡(这是他下山买符纸回来的路上“顺”来的),老母鸡躺在地上双脚被草绳绑着,用那双绝望的眼睛看着旁边的男子,仿佛知道今天自己难逃厄运了。
男子趴在地上用力对着一堆树叶吹气,呛的他直咳嗽,脸被烟熏的黑一块白一块的。
“咳咳咳,奶奶的,呛死我了”男子抱怨道。
男子说完不吹了坐在地上用手摸着下巴自言自语道“一道符成本三个老钱,老头那么扣门儿,回去如果发现符纸少了一张肯定跟我没完没了”
男子说罢从一个黄色挎包里摸了一会摸出一捆剪裁好没有写字的黄纸数了数。
“三十八张,不管了,为了这只可爱的老母鸡被骂也值了”
他说完便抽出一张已经裁剪好的符纸,又在挎包里拿出老君笔(用陈年桃木和黑狗尾巴尖上白毛做的毛笔),蘸朱砂,奋笔疾书在纸上写了一道咒语,上方写敕令,左右文武,下坠火字。
只见他写好之后用右手两指夹住符纸闭着眼睛嘴里念念有词,忽然一睁眼右手一抬“唰”的一声,符纸直奔树叶堆,然后又说了一个“燃”字,就见那符纸瞬间变声一团火熊熊燃烧了起来。
这火可不是普通的火,普通的火在这刚下完雨还带着水珠的树叶子上是点不着的,要不然他早就用火柴点着了,这符请的是火部正神的罡火,虽然比不上三昧真火但用在这还是富富裕裕的。
他看着燃起的火苗满意的点了点头,就在他愣神的功夫一只纸鹤不知道从什么地方落在了他的肩膀上。
这男子眉头一皱,用手一边拆纸鹤一边说“老头今天怎么了,舍得用传音鹤”
等男子把“信”拆开,上面写着简短的四个字“见字速回”
男子准知出了大事便顾不得地上那只绝望的老母鸡,飞速出了山林向远处一个半山腰的洞穴跑去......
这个穿着破破烂烂的男子正是本书的主角,姓李,名肖,字道明,李肖李道明,年龄三十六岁,一米七八的身高,国字脸,长了一对鹰眼给人一种不好惹的感觉,细眉毛,高鼻梁,多多少少有点八字胡,他是茅山掌门的师弟的徒弟,此人人称“北斗道人”姓李,名木,字北斗,但因为生活作风问题早已被除名,李道明还是北斗道人名义上的私生子(生活作风问题就是指的这件事),那为什么还要加个名义上的?这话还得从三十几年前说起......
三十七年前,六十岁的李道人接到山脚下赵家庄好友赵老汉邀请参加他孙子的婚礼,接到邀请自然非常高兴,喜事当天李老道换上一身新衣服(不是道服,参加这种喜事穿道服不合适),收拾的干干净净的一早就赶到赵家村赵老汉的家里,赵老汉见到李北斗这么给面子也是非常高兴,热情的招待李北斗。
到正点的时候外边敲敲打打的把新娘送进门,两个人拜过天地之后自然就要入洞房了,按理说放在平常发生不了什么事情,可是今天却不一样。
由于山上门规比较严李北斗很少有机会能喝到酒,他又是个酒鬼赶上着种场合可对了他的心思,跟赵老汉推杯换盏喝了个天昏地暗,这下可把李北斗喝的找不着北了,赵老汉也喝多了嘴里含糊不清的让李北斗今天在他家住一晚明天再走,李北斗也就答应了,不答应也不行现在喝的走路都费劲。
两人又喝了一会赵老汉直接趴桌子上呼呼大睡起来,李北斗推了推赵老汉见赵老汉没反应他就歪歪扭扭的向后宅走去,说明一下,李老道之所以这么随便一是他和赵老汉相识大半辈子了已经,再加上他是道士,自带一身正气别人也不会有其他想法。
再说这小两口刚完婚,两个人既兴奋又紧张,新媳妇坐在新房床边头上遮着盖头,两只手不由自主的捏起衣角来。
新郎在外边应酬完拖着疲惫的身体来到新房门口,红彤彤的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他轻轻的把门推开然后回身轻轻把门关上,一回头,看见新娘坐在床边便莫名的心跳加速起来,然后甩甩头尽量让自己醒醒酒,慢慢的走到床边,回手在身后的桌子上拿起挑子,就在他刚要挑盖头的时候就觉得肚子突然疼了起来。
“三娘,等我一下马上回来!”新郎说完把挑子扔在桌子上夺门而出,跑到远处的茅房去方便。
他哪知道这一切都是有人在背后使阴招被人在他那杯酒里下了药,而且下药的时间和药量非常准确才导致他拉肚子拉的这么是时候。
在房上,一个身穿夜行衣的人身子一跃一点声音也没有的落在院子里,足见此人轻功了得,新郎完全不知道有个人正在跟踪他。
新郎方便完刚提上裤子想出来就看见从草帘子缝里插进一根冒白烟的竹管,之后就倒地不起了。
那人冷笑了一声,直奔新房而去。
新房里新娘子还是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等着新郎回来,她不知道现在的新郎正躺在外边的茅房旁被人迷晕了过去,这时房门被人大力推开,一条身影以闪电一般的速度从外边窜了进来。
“相公?”遮着盖头的新娘微微低着头细声细语的问道。
那人也没回答,站在新娘的对面上下打量了有一分钟之后一个“猛虎扑食”把新娘直接放倒在床上,新娘子这时才知道大事不好,刚要呼救就被一只大手捂住了嘴巴。
“别叫!要不然杀了你!”黑衣男子威胁的说道。
没想到这新娘还是个烈性女子,听到他这么说不但不乖乖听话反而用力的用嘴咬着黑衣男子的手掌,估计是一心求死不想失身吧,古代女子觉得如果这样失身的话可能还不如死了。
这时黑夜男子疼的“哼”了一声。
可能是看见了流血的手掌伴着剧烈的疼痛感的原因,他腾出正在解女子腰带的右手对着女子的头部就是一掌!直接把新娘子打晕了过去。
“敬酒不吃吃罚酒!”男子一边说着一边脱自己的衣服。
这时,一块玉佩从他腰间的腰带上滑落掉到地上,发出了一点轻微的声音......
之后自然就发生不可描述的事情了,就这样新娘在新婚夜晚被不知道姓名的黑衣人夺去了清白......
过了很久很久新娘从昏迷中醒来,发现那黑子男子已经没有了踪影,她看着被扒光的身子愣了一会,那些不堪想象的片段立刻想了起来。
“啊!”她刚要大喊出来,却用手死死的捂住了嘴。
她不想惊动其他人,不想这么见不得人的样子被别人发现,她现在心里只想要死了之。
“我的郎,你在哪里?为什么..为什么你不在”三娘心里埋怨着新郎,泪水控制不住的流着,说着全身蜷缩在床边的角落里不断的颤抖.......
过了好久忽然她光着脚从床上下来直奔梳妆台而去,慌忙的打开抽屉从里边拿出一把剪刀,对着自己的脖子就要下手结束自己的生命!
就在这时只听“砰”的一声,一个喝醉的老头一头栽进房里重重的摔在地上睡着了。
这下可把三娘吓得不轻,原本打算死的她本能的一回头问了一句“谁?!”
李老道像死狗一样在地上一动不动的趴在那呼呼大睡,根本听不到有人在说话。
三娘低头看着喝多的李北斗吓得当时瘫在了地上也顾不得死了,这一夜发生的事情太多了,多的超出了她的承受能力,现在没疯就算是不错的了。
“李道长?李道长!”三娘瘫在地上手里拿着剪刀不断呼唤李老道的名字,可是怎么叫那李老道都没反应。
这下可让三娘为难起来,她本想把李老道拖出去,可是被当时的封建思想束缚着,男女授受不亲这句话让她不敢去触碰老道,之后她又想干脆死了算了,用剪刀在自己的脖子上试了三次都没下去手,不是他不想死了而是现在不能死,现在死只会连累了李老道,因为明天只要有人看见她死了旁边还有个李老道的话,她到一死了之了,可是活着的李老道肯定浑身是嘴也说不清,不但要吃官司还要名声扫地。
别看三娘是一介女流,在这种时候还能头脑冷静下来替别人着想,可见她是一个多么善良的人。
秋天深夜的微风带着一股凉意。
不知过了多久天已经微微亮了,李老道被风这么一吹觉着浑身哆嗦了一下醒了过来。
他用手一边敲着头一边爬了起来说“头这个疼啊,我说赵....”
李老道话还没说完,用眼睛打量着四周觉得不对劲,然后突然看见躺着个女人一边哭一边看着他......
李老道脑袋“嗡”的一声差点没吓趴下,知道自己昨天喝多走错屋子了,脸一红扭头就走!
这也不怪他,虽然他道法高超,可是碰到这种事不是道法能解决的了的,现在不走等下被别人看见的话就是你有理也说不清,眼看天都快亮了也没时间问清事情的来龙去脉。
“等日后有机会再回来问清楚吧”李老道想完一纵身跳到院里,又一纵身跳过院墙不知去向。
此刻的三娘心里彻底的没有了负担,面如死灰的正要结束自己的生命,就在这时忽然听见四面八方喊杀生和呼救声哭声混作一团。
原来是马匪洗劫村子,上百的马匪瞬间就把这个不大的赵家庄杀得个七零八落鬼哭狼嚎,马匪不但洗劫杀人还到处放火,这不是单单的抢劫了,而是屠村!
还在发愣的三娘被倒塌的瓦片砸晕了过去,等他再醒来的时候发现全村已经被夷为平地!全村就她一个幸存者,当时三娘就跟疯了一样跑没了踪影....
不是李北斗不管这事,是他完全不知道他走之后立刻就会发生这样的悲剧,当时他跳出院墙之后顺手给自己两条腿上贴了两道“神行符”,以他六十年的道行在全力催动之下瞬息的功夫就跑出百里之多,再加上也不是平坦大路,身后穿过的都是穷山峻岭,就算身有火光也是完全看不见的,事后等他得到消息后立刻来到赵家庄,可是已经于事无补了,因为这事李老道整整卧床不起半年才恢复如初。
一年后的某一天里,李老道正在屋里跟他掌门师兄一边下棋一边谈论着现在饥荒的事情。
原来在他们这个地方今年闹蝗灾,蝗虫所过之处寸草不生,饿死的人不计其数,当时的清政府内部非常混乱根本不管老百姓的死活,连这个地方官都带着家眷老小逃难去了,李老道他们有心帮也是无能为了,连他们自己都快揭不开锅了,前不久还以历练的名义赶走一批徒弟。
就在他们说话之时有个小徒孙急急忙忙的跑进来。
“参见两位师爷”小道士对两人施礼说道。
“什么事这么慌张?”掌门师兄问道。
“外边有为妇人带着孩子在外边求见二师爷”小道士回道。
李北斗一愣,然后说道“哦?在哪?”
“在院子里”小道士回道。
“走,去看看”李老道冲着掌门师兄说完便走进院子,离老远一看还真有个妇人怀里好像还抱着个孩子。
三人走到着妇人面前李老道问小道士“这位就是找我的?”
小道士点头称是。
李老道上下打量着这个衣破蓝衫的妇人,看着眼熟但是一时想不起在哪见过。
这时只见妇人双腿一软跪在地上泪流满面的说“李道长,我知道不应该来找您,但是我实在没办法了,我不是为了我自己,我是为了这个孩子,念在您跟我公公是多年好友的情份上收留这个苦命的孩子吧”
李老道听到这里才认出来她就是赵老汉的孙媳妇姜三娘,赵老汉那天喝酒时曾经跟他提起过姑娘娘家姓姜,姑娘在家排行第三,所以起了个名字叫姜三娘,姜三娘娘家就是赵家庄的人。
“原来是你...你..你还活着?太好了太好了进屋说”
李老道边说边用拂尘把姜三娘扶了起来让到屋里。
到屋里分宾主落座之后,让小道士给姜三娘沏了一杯茶说“三娘,那时...我得知之后赶回去已经来不及了,真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李老道声音颤抖着有点内疚的解释道。
一旁坐着的掌门也说“是啊,发生这样的事情我们也很难过,不过你能活着也是不幸中的万幸了,之后你去哪里了?”
姜三娘看着冒着热气的茶水眼睛发直的说“我也不知道,我当时浑浑噩噩的,我都不知道我是怎么活下来的,直到知道自己肚子越来越大,脑子才清醒过来,发现一直被一位老婆婆照顾着,今年闹饥荒老婆婆饿死了,我是一边讨饭一边找过来的,要不是为了这孩子,我早就不活了”
三娘用颤颤巍巍的声音诉说着过往。
两个老道听到这里鼻子一酸,特别同情她的遭遇,在一旁的小道士也抹起了眼泪。
“原来是这样....你放心吧我们一定会帮忙的,我看你脸色蜡黄应该是长期气血不存营养不足造成的,今天你就住在这吧,一会吃点东西,”李老道和蔼的对姜三娘说道。
然后跟掌门师兄对了下眼神让掌门师兄跟着自己的眼睛看着姜三娘那张蜡黄的脸,掌门师兄顿时就明白了什么意思,微微笑着点了点头。
这时李老道才又对姜三娘说“吃饭完我这还有一粒地龙丹,原本想突破修时为用的,可是现在也没什么用了,就给你了,吃完过三天保证你红光满面”
等李老道说完掌门师兄就在随身的一个挂着的小腰包里取出一个小瓶子,倒了好久才倒出一粒小药丸,只见这里粒药丸不大,晶莹剔透的药丸发出一阵香气。
此丹名为地龙丹,是不可多得的灵丹妙药,这药有“温魂养魄”之功效,历来就是修道之人最想拥有的丹药,而且非常难以凑齐材料,其中最为难凑齐的就是“蓝冰草”和“赤虫草”,蓝冰草只在极热的沙漠之中才能有机会找到,此草在越热的环境本体越冷,通体被蓝色的寒霜包裹发出蓝色的寒气,在极冷的环境本体会变的非常热,到达一定温度会融化成液体,几百年都难得一遇,赤虫草在高原地区才有可能发现,本体非常像“冬虫夏草”只不过此草全身通红,更是可遇不可求的存在。
掌门师兄倒出来检查确认无误以后又把药丸装回了瓶子并递给了姜三娘,姜三娘接过瓶子千恩万谢,之后就跟着小道士去厨房了。
趁姜三娘走的时候,两个老道商量了起来。
“掌门师兄,我把咱手里的唯一一颗地龙丹给她你不会不高兴吧”李老道有点内疚的说道。
“不打紧,都快活不起了,还在乎一粒丹药么?先在主要商量一下下一步怎么办,,前几天以下山历练的名义刚打发走几个徒弟现在又添两张嘴,大的还好说,小的咱养得活吗”掌门皮笑肉不笑的对李老道说道。
掌门师兄言下之意就是有心收养但是真心养不起的意思。
“我也在为难,你说咱连自己都快养不活了,怎么养他人?何况还有个娃娃....如果万一.....那咱就罪过大了”李老道愁着眉头说道。
“那只有明天咱下山看看有没有好心人能收留这个孩子吧,能不能活就看他的造化了”掌门对李老道说道。
他们一点也没说谎,现在正好是马匪横行的年代,周边人烟罕见,偶尔碰见几户人家也是靠着挖野菜过活,根本没能力养活一个孩子。
另一边小道士带着姜三娘来到厨房,让姜三娘在一旁等着自己去走到厨房角落的米缸面前,米缸的高度几乎到小道士胸部的位置,小道士拿着葫芦瓢把身子探进米缸够了好久没也够上一粒米来,最后差点把身子倒栽葱插进米缸才把那点仅有的一点点糟米弄了出来。
“就这点了,以后这日子可怎么过....”小道士边看着瓢里的那一点点糟米一边喃喃自语道。
小道士走到灶台旁,往锅里倒了一大桶水,之后小心翼翼的把那点糟米倒在手心里分成两分,看样子是想留一半,这一半进锅里几乎都看不见有米,小道士又抓了一大把干了不知多久的野菜扔进了锅里,现在锅里才能看见点东西,这一切被姜三娘看在眼里,她一转身便离开了厨房。
姜三娘抱着孩子走到客厅附近刚要转进客厅,正巧听到刚才两个老道的谈话,顿时心里百感交集,在原地愣愣好久好久,突然眼泪如珍珠断线一般滴湿了前胸,然后依依不舍在孩子脸上亲了又亲,之后就把孩子和那个装着丹药的瓶子放在了门口的侧边,又在衣服里拿出了一块玉佩放进了孩子的衣服里,在地上写了几行字便不告而别了。
这时那个小道士发现姜三娘不见了,便四处寻找都没找到就跑回来找他两位师爷报告来了,离老远就发现客厅则门边放这个孩子,于是赶紧一般小跑一边喊“师爷师爷那妇人不见了,孩子给放门口了!”
两人正在聊天,一听都大吃一惊同时出来门口一看,门口侧边真放着个孩子,地上还有几行字,掌门师兄一看字顿时气得五官都扭曲,脖子青筋四起,立刻对着小道士大喊道“这没你的事!做饭去!”
然后迅速用一只手抱起孩子,一只手抓着李老道的衣领拽进了客厅,走到一根柱子旁用力一踢机关,立刻对面的那一道墙露出一个密室的入口,掌门拽着李老道直接进了密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