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高林就把这砚台拿了过来仔仔细细的看了看,又递了回去。
“你这东西不行啊!”
施思语在一旁看到这一幕有点着急,因为在她眼里这些都是不可多得的宝物!
她不知道高林为什么根本就不放在眼里...
“小兄弟还真是好眼力,你等等!”
那个摊贩似乎是有点尴尬,也有点着急,说出这句话之后转身走向了胡同深处。
“你怎么看出来那些物件都有问题的?”
当那个摊贩离去的时候,施思语连忙开口问道。
“首先那些砚台表面上看确实没什么问题,但是你拿出来卖的砚台上面不会还有湿漉漉的泥土在上面吧?这未免也有些太刻意了!”
高林一说施思语也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色。
“所以啊,很多时候其实根本就用不到那些高深的专业知识,基本常识都够用了!”
高林一摊手表示有些无奈,但是刚才后面的那几块方墨或者砚台的年代都在清末民初,确实有些年头。
高林本来不想在这里继续等,但是施思语却非要看看那个商贩还能拿出什么来,所以高林也只能在这里耐心的等候。
其实他倒也没什么好怕的,因为他毕竟有着自己鉴定的底气,而且就算他鉴定不出来,高林的眼睛也会告诉他一个正确的答案!
“老板..老板..拿点硬货来,碰到了个行家不好对付..”
刚才高林遇到的那个商贩气喘吁吁的跑到了一个房子的前面开口说道,当他说完话之后一个中年男子从屋里走了出来。
“怎么了?”
“老板,我遇到了两个小年轻的,他们看完这批货之后没有一个满意的,大多数都是价钱不满意!”
那个中年男子听到之后微微一笑:“他没有说东西有问题对吧?”
那个小商贩点了点头。
“你呀!让他给唬住了!这种人我见得可太多了,说白了就是没钱!”
“这样,你那这批货过去,然后开价一万,你看看他买不买?”
一边说着,那个老板一边递给了这个商贩几个物件,商贩点着头把这些物件放到了自己的蛇皮袋子里,转身就走了出去。
此时施思语已经对高林不再像之前那么厌恶了,反而是非常的感兴趣!
“我听庞飞说,你之前在古董店工作?还是在张耀林大师的店里?”
高林听到了施思语的问话之后,本来想故弄玄虚一下,但是听到她对于张耀林的称呼有些忍俊不禁。
“对,我确实是在老张手下干了一年,所以对这些东西都比较清楚...”
两个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天,聊了一会那个商贩回来了。
“两位久等了,这次带回来了几样宝贝你们再过过眼!”
一边说着一边把他新拿来的那些宝贝放在了两人的面前。
高林一眼打量过去,发现其实也并没有什么非常引人注目的物件,因为这些物件都是一些小玩物。
第一件器物是一个玉制的小挂件,高林大概看了看,如果这件器物年份没问题的话,大概是在宋代左右的,因为那个时候的朝臣的朝服都会有一个大大的护腰,而在那护腰上就会有这么一个挂件..
但是高林过手的时候,现不说这物件有没有散发出光芒,但是从品相上来说,这玉制品都开裂了那么多,高林撇了撇嘴,就看下一件东西了。
第二件器物是一个白铜的观音象,高林远远的看上去好像和当初刘景成收走的那一尊佛像工艺差不多,这一次高林的眼中倒是闪烁出了点点的光芒,只不过光芒非常微弱,高林推断应该是在民国年间。
估计是那个时候的工匠仿照清代工艺制作的,这尊观音虽然看上去和刘景成的那个差不多,但是真的论年头的话,差的可太远了!
最后这一块依旧是一个方墨,但是高林在接手过这块方墨的时候,却稍微的颤抖了一下。
这完全是因为高林在接触到这块方墨的时候,他的视野之中完完全全被滔天的金光所覆盖了!
高林上一次看到这样的金光,还是看到那珐琅彩的胎底时看到的!
他心头微微颤抖,但是表面上却还是强装镇定。
“这次的东西还凑合,不知道你打算怎么开价?”
高林在等到施思语也看完了之后,开口说道。
“那还得看您看上哪一件宝贝了!”
那商贩听到了高林的话之后,脸上的神色有些古怪,看来他刚才确实是被唬住了,此时在他看来高林也不过就是一个带着女朋友来猎奇的年轻人而已。
“你看你那个玉坠都碎了,那个观音我也不喜欢,要不你给我介绍介绍这个乌漆嘛黑的东西?”
高林装作自己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开口说道,而施思语听到了高林的话之后明显有些着急,他这样一说不等于把自己给卖了?
“这是我收来的一块方墨,年头得在清末了!具体也没什么可介绍的,如果你感兴趣的话,一口价十万你拿走!”
那个商贩感觉到自己的感情白白浪费了,也没有刚才的那股劲头了,悻悻的开口说道。
高林听到了这话之后,微微一乐,从他接触古董到今天,他说的谎话也越来越轻车熟路,他之所以装成这样就是他也很清楚这个商贩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手里的东西是什么价值。
“唔,老板,我看这物件心里也喜欢,想买回去送给老爷子讨他欢喜,要不你给个实价?”
高林试探性的开口,那商贩听他这一次的试探就知道这笔买卖应该成了!
“那不知道小兄弟你打算出多少?”
高林的眼睛眨了眨,伸出了自己的两根手指头!
“两万?要不五万吧!两万我不好交代。”
“两百...”
他又使出了他最擅长的装傻充愣的技巧,让对方觉得自己就是个啥也不懂的小白。
那个商贩被高林气的眼睛一翻差点过去。
最后高林和商贩经过了激烈的讨论,高林用了两万把这块方墨收入了自己的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