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点睛
太极拳讲究个四两拨千斤,关键在借力上,借力打力,自己不费力,对方自然会被他自己的反作用力而伤,做事也当如此,善假于物,则万物皆可成为助你打破障碍,走向成功的利器。
荀子说过:“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物当然也包括人,假手于人最高明的应用就是借助对手的力量制伏对手,这就是所谓的借力打力。
春秋时期,齐景公手下有三位武将:古冶子、田开疆和公孙捷。他们力大无穷、勇猛过人,号称“齐邦三杰”。
“齐邦三杰”自恃有功,结拜为兄弟,在朝中傲视百官,在朝外欺压百姓,即使对齐国国君景公,他们也傲慢少礼,不讲君臣礼仪。齐景公畏惧他们,也不敢追究他们的过错。
当时的相国晏婴心有忧虑,他曾专门拜访三人,劝导他们说:“你们身为大将,当为人臣的典范,不该恃功自傲啊。各位若行为不检,不行善事,不仅与你们威名有损,也会让主公脸上蒙羞,你们难道不该自省吗?”
“齐邦三杰”不听规劝,仍我行我素。晏婴心痛之下,对家人说:“这三人为非作歹,是国家的祸患,我一定要设法铲除他们。”
晏婴的家人恐惧不已,颤声道:“他们三人都身怀绝技,势大力强,连主公都奈何不了他们,你这是自取祸殃啊。万一事情有所疏漏,你必受其害不说,齐国也要大乱,你一定要谨慎从事。”
这句话让晏婴沉下心来,不再气躁,思虑万全之策。
一日,晏婴和其挚友谈论世事,晏婴随口说:“人心不古,恶人难制,我真怀疑天理一说了。”
他的挚友微微一笑,接道:“大人智慧过人,想不到也有迷茫的时候啊。人皆能制,恶人更不在话下。大人有此感慨,只是不得其法而已了。”
晏婴虚心下问。其挚友回道:“置人于死,莫过于让他所求不得,断其欲念。罪恶之人欲念最盛,只要挑起他们的欲念,而后当头一棒,使其万念皆空,他们必难以承受。这样不费吹灰之力,恶人就难以为恶了。”
晏婴体会此语,深感奇妙,他茅塞顿开,心中已有了除贼之计。
一天,鲁昭公带着相国叔孙若到齐国来访问。晏婴陪同齐景公一起设宴招待鲁国君臣。“齐邦三杰”佩剑立于堂前。酒至半酣,晏子请大家吃一种珍贵的桃子。鲁国君臣都吃了,分到后来,还剩两个。
晏子说:“还剩两个桃子,我建议大臣中谁功劳最大,谁就可以吃这两个桃子。”景公同意了。
公孙捷第一个站出来说:“我当年跟随主公一道上桐山打猎,力诛猛虎,这功劳够得上吃桃子吗?”晏子点头同意。公孙捷吃了一个桃子。
这时,古冶子一跃而出,说:“我当年曾在黄河斩鱼妖,使主公转危为安,够得上吃一个桃子吧。”景公同意了他的说法,又把桃子赐予他。
看到最后一个桃子也归别人所有,田开疆忍不住发起牢骚来:“我曾奉命攻打徐国,俘虏了五百人,逼徐国称臣请命,威震诸侯,为齐国称霸作出了巨大贡献。我的功劳更大!应该受赏!”
晏婴火上浇油地对景公道:“田将军功劳确实在前面两位勇士之上,但可惜桃子已赐完,可否等他日补赐?”
景公也以同样的话安慰田开疆。但田听不进,大叫道:“打虎斩鱼,雕虫小技,我为国血战功勋卓著,反遭冷落,在两国君臣面前受辱,还有何面目立于朝廷!”遂拔剑自刎。公孙捷大惊,也拔剑曰:“我功小受赏,田将军功大而受辱,于情于理不容,我耻也。”说完也自戕。古冶子激动地跳起来说道:“我三人乃结拜兄弟,誓同生死,他两人已去,我不可偷生!”也拔剑自刎。就这样,“齐邦三杰”结束了他们的生命,齐国朝纲得以正常运转。
成大事“三十六计”
晏婴之所以能取得“二桃杀三士”的效果,其原因是他对“三士”的个性修养了如指掌。那就是三个人中没有一个是肯让人的主儿,也就是说“三士”中没有一个是性情平和、遇事不怒的,所以,他在宴会上用两个桃子激怒“三士”,令其自杀。这就是“借力打力”的策略。
“借力打力”是太极拳的重要技法。其高妙之处在于当事人不用主动出击,只是借助反作用力使进攻者受挫。这样既使自己完好无损,还可以打败对手,确实是高招。如果将这种方法巧妙地运用到生活中,若想成大事也就不费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