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风飞扬毕竟飞不远,顺风、借风之力而行,则天涯海角任你闯荡,所谓“智者,当借力而行”。
古人讲:“智者,当借力而行。”意思是说聪明的人或组织,应当借助外力的帮助,以达到自己的目的。懂得借力的人,做起事情来不仅能事半功倍,而且会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近。特别是在古代官场上,懂得借力的人,总能谋得权力,例如慈禧。
慈禧姓叶赫那拉,小名兰儿。她的父亲惠征由八品笔帖式做起,经过历次考核升迁,终于升为四品道员,成为主管一方行政大权的官员。
在惠征的两儿两女中,唯有这个叫兰儿的女儿天生丽质,长相秀美。因此,在咸丰二年咸丰皇帝选秀女的时候,兰儿也以八旗女子的身份参选,并被选中,于次年五月送入宫中。入宫之后,兰儿凭借自己的心机,在短短五年的时间里,就从一个五等小妃的兰贵人升到懿贵妃,其地位仅在皇后之下。
由于咸丰皇帝沉溺于女色,加之原本就体质虚弱,他不到三十岁就一副病态,对于每天堆积如山的政事根本没有精力应付。因此,年仅二十三岁的懿贵妃在皇帝的纵容下开始批阅奏章,对朝廷事务发表自己的见解,为她权力欲的膨胀添薪助燃。
咸丰十一年,咸丰帝在承德热河病死,遗诏写明由户部尚书肃顺、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等八大臣辅佐年仅六岁的皇太子载淳,并改年号为祺祥元年,尊皇后钮祜禄氏为“母后皇太后”,幼帝生母懿贵妃为“圣母皇太后”。同年十月四日,又分别为两宫太后上徽号“慈安皇太后”和“慈禧皇太后”。从此,懿贵妃又被称为“慈禧太后”,因其居住西宫,故又称“西太后”。
咸丰帝之死与幼帝继位,使辅政八大臣与两宫太后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权力争夺。肃顺等人企图以祖制来阻止两宫太后垂帘听政,以维护自己的利益;而两宫太后对肃顺等人的骄横跋扈也早有不满,担心八大臣会乘机夺权。在这种情况下,慈禧太后施展借谋之术,把咸丰之弟——恭亲王奕?作为两宫的联合对象,与奕?联手对付辅政八大臣。
肃顺等人在咸丰帝驾崩后,就根据遗诏发布命令,禁止恭亲王奕?和统兵大帅胜保到热河为咸丰帝吊丧。奕?接令大为不快,但还是忍了下来,同时通过亲信四处打听承德的动向。然后,奕?又上奏折请求前赴热河。肃顺等人想借此机会铲除奕?,便答应了奕?的请求。
奕?于九月五日赶到承德,见了肃顺等人后,又奉两宫懿旨去见两位太后。到了太后住处,慈安、慈禧与他商谈如何对付辅政八大臣,奕?建议道:“现热河已被彼所控,若欲治之,非还北京不可。望太后再忍耐时日,我回京严加部署,定可擒拿他们听太后发落。”
两宫太后听取了奕?的建议。随后,他们又对权力分配问题进行讨价还价,最终达成协议:由慈安、慈禧垂帘听政,同时奕?以议政王的身份任首席军机大臣,兼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六天之后,奕?匆匆赶回北京,暗中进行部署,令胜保率军迎接两宫及幼帝回京。又令地方督抚中的亲信向肃顺等表示效忠,以麻痹肃顺等。
咸丰灵柩启行回京。在慈禧的安排下,辅政大臣被一一分隔开来,互不通气,分别进京。
慈禧一行于二十八日先抵京郊,立即召见恭亲王奕?。次日进京后又召见奕?。在这两次召见中,他们商定了政变的步骤和时间,准备将肃顺等人一网打尽。
十一月二日,慈禧召见奕?等人,细数肃顺等人罪状,并派奕?等人抓捕肃顺等辅臣。
当他们被捕时,肃顺骂载垣、端华二人道:“若早从吾言,何至有今日?”二人无奈道:“事已至此,还有什么可说的呢?”原来,肃顺早就主张杀死慈禧,但二人不同意。结果养虎为患,让慈禧和奕?走了先招,从而使辅政八大臣处处受制,最后落了个任人宰割的下场。
从此以后,慈禧将大权紧紧握在自己手中。
成大事“三十六计”
其实,以慈禧为首的集团只是一群“招兵买马”的人。慈禧一开始就以权力为诱饵向奕?许以重任,算是收买人心。后来,她又与慈安合作,削掉了恭亲王奕?的议政王头衔。她要使奕?明白,生杀予夺之权均操纵在自己手中。
就这样,慈禧太后登上了权力的巅峰,统治中国半个世纪之久。慈禧一生,正是深谙借力谋权之道,从而获得最高权力。事实证明,成大事者,都很善于借力,毕竟孤军奋战,其力微薄,众人拾柴火焰高。正如《诗经》中所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虽然它的本身含义是形容园林建筑巧夺天工的艺术,但这一切无不揭示了同样的道理。
记住,智者,当借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