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在澳大利亚成为旅游展示点,似乎很容易,只需要你觉得自己营造的这一切,能够吸引到游人,即使只是朋友的沙龙都可以,亮一个指示牌就是。原因或许就在于这样的旅游点不收费,没有商业利益,只是欣赏与娱乐。当然,如果你对主人的一些物件比较欣赏,可以购买,但主人丝毫没有进行推销的意思。
看到挂在路边的指示牌,上面告知这是一个农庄兼艺术馆。于是我们从一大片牧场中的一条小道里穿了进去,竟然发现了一个梦寐以求的人生伊甸园。
首先出现在眼帘的是在参天的大树之中,被绿色植物包裹着的一个小小钟楼,钟楼边一个有着欧洲哥特式尖顶的小房子,这个房子应该就是标志上写的艺术展览馆了。但感觉这样的建筑与像模像样的艺术展览馆相比,太简陋与不入流,就在我们疑惑是不是走错了的时候,迎面走过来了一个老人,他很灿烂地微笑着,并且为我们打开了尖顶屋子。
屋子里摆满了各种以花草虫鱼为内容的水彩画,还有一些用手工制作的蘑菇形状的工艺品。没有任何灯光的渲染,加上不是富丽堂皇的建筑,乍一看,这些画作很是业余。但听见老人很是炫耀地说,这都是他的妻子的杰作。
原来,他妻子是一个画家,兼为本地植物研究所画花草树木的标本,画里的内容都是当地的植物。随后,仔细一看,每一幅都是工笔细描,生动逼真到微小的真实。我的眼睛不由得睁大了,这么多种类的花草树木,需要多少心思与时光啊!
于是,久久地流连在这个简陋的展览室,并且想要购买其中的一幅。老人说,这个是不卖的,只为展览,但他接着说一些画作已经印刷成为明信片了,一会儿到他妻子的工作室去欣赏,或者购买。老人告诉我们只有农庄与花园才是他打理的,但这里整体的格局都是出自妻子的构思。
老人说到妻子的时候,那眼神的柔和,那笑容的纯粹,那语调的自豪,我想,我们不仅仅是在欣赏一个私人的庄园,一个小小的艺术展览,更重要的是,在流连一个农民与一个艺术家的爱情故事。
随老人走向掩映在植物园之中的他妻子的工作室。
植物园的入口处,我竟然看到了苹果、橘子、柠檬和谐地生长在一块儿。苹果红彤彤,橘子绿油油,柠檬黄澄澄,“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这些在我看来怎么样都不能生长在一起的果实,怎么可以一起呈现呢?难道澳大利亚的文化包容到无所不包了吗?
这的确是一个弥漫着居家的温馨和主人的罗曼蒂克的去处,自然的高大的树木,葱郁的灌木,四处伸展的藤蔓,怒放的鲜花,一只绕膝的纯白色小狗,几只火鸡在舒缓地觅食,一些有着美丽的颜色的鱼在漂浮着中国南方睡莲的水池游动;一台宝马车泊在树木丛中,车轮上的尘土显示着主人在马路上的奔驰……
这也是一个略显简陋而杂乱的工作室,陈列着各色明信片和画作,工作台上摆着颜料与画笔。欣赏着这些作品的同时,产生了想见见这个老农的亲密爱人的念头,可一想,一定有事去忙了,否则会出来接见客人的,就留一份想象吧。
于是开始想象: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女人呢,苍老得佝偻了没有,还是依然矍铄?但想一定是满头银丝,带着永远祥和的笑容。画作小憩之时,她会摘下架在鼻梁上的老花眼镜,透过窗户的玻璃,听那潺潺的流水声,凝望着那些漂亮的植物与花卉,怜爱地看老头儿在打理植物;有时候也走出来,来到藤蔓下呈褐色的大理石咖啡台,与老头一起慢慢地品着咖啡,阳光在藤蔓下婆娑,是拿铁,或者是摩卡,早一些时光应该是卡布奇诺吧,咖啡与花草的芳香一起荡漾;再不,走出植物园,看看眼前那一大片的葡萄园,而狗儿会从老人的身边跑过来为她撒欢儿……
而老头儿自始至终都是快乐地微笑着,那胡须,那笑容,让人想起圣诞老人;于是我想,老人一定会为妻子每画出一幅新作而高兴不已,然后兴冲冲地装进画框,然后挂在展览室,然后捧来一杯新酿的,或者是久藏的葡萄酒,一起对饮……
老人并没有丝毫勉强要我们购买这些大大小小的明信片的意思,看来,这里的确毫无商业的意义,就是自我营造,自我满足,一份想要的生活而已。但我在这里买下了一套12张的明信片,我想,这应该不逊色于任何大师的作品。相信在一个惬意的午后茶的时光里,回忆着这一切,拿它送给喜欢艺术、欣赏爱情的朋友,那该是一份怎么样的美妙啊!
走出来时,要经过一扇挂有猫头鹰的雕塑的门,这源于希腊传说中智慧女神雅典娜的爱鸟猫头鹰,由此,这是一扇智慧之门。老人微笑着对身边的年轻人说,需要在这里完成一个礼仪,那就是拱手、鞠躬,才能推门而出,一个多么富于寓意的仪式啊!
走出智慧之门,就是老人的葡萄园了。在初冬的阳光下,葡萄藤蔓闪耀着金色的光辉,如同18世纪俄罗斯的油画《麦田》。老人的眼神里满是满足与自豪。我的眼眶在那一刻湿润了,寻寻觅觅这么多年,磕磕绊绊走了这么多的路,原来,只为找到这么一幅画面。
久久地望着这一切,突然想起了叶芝的那首著名的诗:
当你老了,头白了,睡意昏沉,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 慢慢读,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 回想它们昔日浓重的阴影;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后 记
与我的读者一起无疆
《像音乐一样无疆》这个书名,是出版社编辑对我说需要给书命名时,一瞬间出现的。
或许,是因为此散文集前半部分都是关于音乐的文章;或许,本人就是天马行空的心灵自由主义者;更或许,骨子里就是一朴素的音乐爱好者,但冠之以“音乐”,却觉得音乐较之乐曲显得更加庙堂、更加艺术,而心怀揣揣。
我的职业是编辑,之前是一名语文教师,一名冠以省级作家头衔的业余文学爱好者。
很喜欢编辑这个职业,但我所编的只是一本医疗行业的杂志,叫《当代护士》。在医疗行业里,护士又属于行业里不太引起管理者重视的专业。因为是行业杂志,所以,注定我不可能成为一个“名编”。但农民要把地种好才有饱饭吃,我也没有理由不把自身的这份工作做好,否则就愧对供我衣食的读者。但还是要感谢出版部门领导的慧眼,授予了我一个“十佳编辑”的奖项—这是我最看重的一个奖项。
说起来,做编辑有些偶然。1991年,第一次出版了自己的散文集。拿到样书时,像捧着自己新生的婴儿那样充满着无限的感激与爱。可是,阅读时,越读心就越发紧缩,到最后,心底抽搐的痛苦使我泪流满面。当时,我真的无法再有勇气读完这本自己的书。一本18万字的书,竟然出现了60多处错误,有的地方竟是一句一句地漏掉。我简直不相信一个国家级的出版社竟然如此草菅一个作者的作品。气愤之余,给《新闻出版报》写了一篇叫《出书梦》的文章。后来被《新闻出版报》刊登了,并加了“编者按”。从这时起,我就萌生了要当一个编辑的愿望,我甚至对写作同人说,草菅文章跟草菅生命差不多。因为,古人说,文章天下事,可治国,可安邦。
我编的这本《当代护士》,虽说不起眼,但它在国内拥有接近300万的直接读者。在这300万护士大军中,我负责新闻纪实板块。两年一度的由国际红十字会颁发给中国护士的“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全国总工会每年“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的护理人员,5·12国际护士节时全国各地评比出来的护理工作者就成了我的“南丁格尔领奖台”和“天使风采” 栏目的内容。我还策划了一些栏目,如“在今天,我们怎么做护理?”“中国护理怎么啦?”等,这些栏目使我在医疗行业的护理大军之中,具有了一点点的知名度。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真正了解护士的价值。一般而言,走进医院更多的人是找医生,一所医院是否出名、有影响,主要看的是有多少有名望的医生和有哪些高、新、尖的设备和特色专科。从而无视护理水准的高低,殊不知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是医疗过程的必需,没有这“七分护理”,那“三分治疗”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成了这份杂志的编辑,就不自觉地走进了护士的天地,她们的悲欢离合就成了我随时关注的内容。这真是一块不同凡响的天地,这里面所展现的真、善、美让人常常唏嘘不已。我甚至得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在所有的职业女性中,护士这个群体是最有素质的。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她们具有着最高贵的心理素质。试问,有哪一个人能如此年年月月面对死亡而从容;有哪一个人能每天面对鲜血和污秽而不动容;有哪一个人能在人最无助时对他进行全身心点点滴滴的关注与守候?唯有我们的护士。
我的一个朋友的女儿,以前是家中的公主,有着娇生惯养的女孩的一切缺点。这个女孩被我的朋友送去读了护校,毕业当了一名护士以后,所起的变化令人刮目相看:对家人的呵护,对其他人的爱心与耐心,令左邻右舍的人赞叹有加。为了更好地体验这个女孩的变化,我有一次专门去医院看她工作,我真的为她而感动,简直不相信这就是那个令人头痛的娇娇女孩。
可以这样说,是我的读者让我无法不为她们好好工作。曾经编辑了一篇题为《针情》的文章,文章是写一名获得全省注射穿刺第一名,并出版了静脉注射专著的护士的事迹。在这个护士面对几乎都是处于生命弥留时刻的两个病人:一个是她的哥哥—父亲去世后供她读书、抚养她长大的亲哥哥;一个是刚刚抬进医院大门的急救病人,他们都需要她,或许只有她才能扎进救命的一针,她却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病人。病人得救了,哥哥却喊着她的名字撒手人寰。到现在为止,只要提起这件事,我还禁不住为此而心痛。当时,我把这篇文章的内容介绍给了编辑部的同事,整个编辑部为此陷入了一阵沉默,随后引出了许许多多关于生命、伦理、道义上的话题。为了验证事件的真实性,我还专门打了电话以证实;也不止一次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就这件事问一些护士,护士们的回答竟是那么众口一词:“当然要选择病人。”为此,评价她们“最有素质”的确是实至名归。
当然,我所说的她们最有素质,不仅仅是指她们所具有人道主义的爱心,还有她们对于美的追求,或许可以说,她们就是美的化身。多少年了,人们已经习惯将她们“誉”为白衣天使,看那袅袅婷婷的身段,亲切可人的笑容,轻盈的步履,一举手、一投足都符合礼仪规范的一切;想到在她们温柔的呵护中,病患一天天健康的事实,并且整个群体都是如此一致,那么,还有谁比她们更值得被人称道呢?
当然,我在编辑她们的文字的同时也为她们写作,尤其是写一些卷首语和一些游记,在这本散文集里,就选择了好几篇。
一次,我在一个医院采访之后与她们座谈,一位小护士对我说,冯老师,我最喜欢读你的卷首语了,好感动,好振奋的。当时,我望着这位小护士清亮的眼睛,想,这就是文字的力量,文学的力量,我为自己是一个作家型的编辑而自豪、而骄傲。而一位护士长对我说,你就是冯蓉,冯老师啊,我最喜欢读那一年杂志上连载的你写欧洲的散文了,我都收藏了,有一天我会带着你的感受去旅行的。而那组散文连载距今已经14年了。
我为自己在这样一个天地里,能够用作家的眼光展现她们的心灵,能够充分运用文字的力量来剖析与展现我与她们所面对的大千世界而自豪与骄傲。
江河永流,岁月如歌,我的确想用自己的文字,带着我的读者一起,如同乐曲,不管是经院的,还是民间的;不管是小桥流水,还是大江东去,一起放飞,一起无疆—只要热爱,生活就会如歌、如诉、如诗、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