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说,是因为《流浪者》而对于印度多出了向往的。
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对印度的理解,大致的认为或许就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人口众多,比我们贫穷得多;有种族冲突;因为全民会说英语的原因,软件业比较发达,发展起来不可小看,等等。
但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关心地缘政治的会说印度与我们有边界冲突,我们的关系并不怎么融洽;但对我等这样的人而言,印度曾经对我们的视野与心灵却是震撼一般的意义。
大概是20世纪70年代末期,印度电影《流浪者》开始在我国乡村放映了。这部印度在20世纪50年代以批判的现实主义手法来揭露社会存在的问题的影片,以歌、舞、爱情、人道主义的阐释,深深地吸引了看惯了“祖国山河一片红”以及差不多把七个样板戏都能够表演出来的我们。记得为了多看一场这部长达3个小时的电影,我竟然不顾饿着肚子躲在电影院连看了两场。
其实这部影片在当时的意义不仅仅是让年轻的心打开了封闭的门,看到了爱情的美好、青春的奔放,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小偷的儿子永远是小偷”的荒谬的“血统论”的抨击,为习惯“文革”思维的社会开启了一道思考的命题,让我们这些黑五类的子女看到了一线光亮。
“到处流浪……到处流浪……我没约会也没有人等我前往,到处流浪……孤苦伶仃,露宿街巷,我看这世界像沙漠,我看这世界像沙漠,我和任何人都没来往,都没来往,活在人间举目无亲,任何人都没来往,好比星辰迷茫在那黑暗当中,到处流浪……”
《流浪者》放映之后,在田野上、在山林里、在尘土飞扬的马路上,男生们个个学着主人公拉兹的样子,唱着这首《拉兹之歌》;女生们则唱着《丽达之歌》:你是我的心,你是我心里的歌,快来吧,趁现在黑的夜,还没散,你快来吧,我的爱……
那应该是与如歌似诗一样的爱情境界相关联,我们的心情似乎是从来没有过的轻松与快乐,拉兹自然成为了我们这些处于青春年华的女孩子心目中的白马王子,真希望迎面突然走来个拉兹。
“命运虽如此凄惨,但我并没有一点悲伤,一点也不值得悲伤,我忍受心中痛苦幸福地来歌唱,有谁能禁止我来歌唱,命运啊,我的命运啊我的星辰,请回答我,为什么这样残酷作弄我……”这也是我们憋在心底里的呐喊。自此,我们仿佛觉得,无论你是什么或不是什么都不重要,只要紧紧把握身边的幸福,只要有爱情就够了。
《流浪者》就这样以无论是爱情还是风情,无论是主人公的俊美还是电影所蕴含的热情、勇敢,以及哲理上的意义,深深地感动了我们这一代人,激发了我们的青春热情与爱情的向往,或许那一段由《流浪者》陪伴的日子,成为了我们最值得回味的青春时刻。
后来,在有幸重新进入校园后,知道了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泰戈尔是印度人,泰戈尔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学的见解让我们在印度的热情奔放之外,又多了一份现实的无尘。再后来,在红尘中的爱恨情仇之中纠缠的时候,一个朋友送给了我一本叫《生命、爱与欢笑》的书,书中所阐释的境界让人在人生的斑斓之中增添了无数的纯粹,这书的作者就是当代最有影响力的印度哲学家奥修。
但随着岁月的流徙,时代的变迁,昔日的《流浪者》似乎尘封了,泰戈尔渐行渐远,奥修的纯粹被现实的残酷而遮蔽;我们已经不再轻易地去为某一个人、某一首歌、某一部电影、某一部诗集而震撼;而随着视野的开阔,印度这个隔着喜马拉雅山脉的我们的邻国,远远不及西太平洋的碧波光彩照人。要不是无意之间一次去印度的机会,那曾经的悸动就被遗忘了。
怀揣着当年的悸动,感受着由拉兹与丽达演绎的青春与爱情,在心里重新唱起了“你是我的心,你是我心里的歌,快来吧,趁现在黑的夜,还没散,你快来吧,我的爱……”
临行前端详国家与国家之间,竟觉得20世纪50年代的印度,就有了《流浪者》这样人性化评判现实的影片,民主进程可见一斑;而泰戈尔、奥修这样的巨星在天空之中的光辉,足以灿烂印度从过去到今后的历史;而在利益纷争的今天,印度与我国分别以“大象”与“龙”的形象在当今国际舞台上,扮演着不可小觑的角色。甚至有专家论断,中国和印度的崛起将是21世纪最重要的事件,自此,对于印度,就更多出了一份更深切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