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七月半的前三后四的那些时日,鞭炮在夜幕刚刚升起的时候,就开始响了,并且一直零星地延续着。一些偏僻的小马路上或者是江边上,活跃着一家家的人,他们或在路边的草丛里,或在江边的沙滩上点起了蜡烛,然后就是放鞭炮,然后就是烧冥币,然后就一个个地叩头,然后等着冥币烧完,火光熄灭,就离开了。然后又来了一拨人,重复着适才的一切。
这就是长沙过“鬼节”的仪式。其实称作“亡人节”比较好,我老家的老人就是这么称呼那些过世了的人的。如果过世不到一年的就称作为新亡人,而对于新亡人的祭奠更讲究一些。
感受长沙年年不断的鬼节,使得我越来越喜欢长沙人这份对逝者的注重,尤其是对那些寿终正寝的人的那份后事安排:
一个很大的棚子里摆放死者的灵柩,摆很多的凳子与桌子,许多人在里面聊天,甚至打麻将;会有歌手唱歌,这样的歌手有个称谓,叫是专门唱“灵歌子”的,这已经形成了一种职业。其实这些人唱歌的嗓音与技巧都不错,参加什么歌手海选什么的一点也不掉份,相信有的甚至可以进入到前几十名。
在鞭炮的繁响中,歌手加上来听歌的人,气氛热烈,整个像一场晚会。其实这就是应该庆祝的喜事,只不过这是白喜事。有什么比瓜熟蒂落地走完生命的历程让人值得庆祝的呢?尤其是儿孙满堂、家庭殷实的长者。只可惜,现在提倡火葬,棺木是派不上用场了,否则那些棺木也犹如开的汽车一样,好有一比,比大、比厚实、比做工、比漆色、比图案……
此刻,望着蜡烛、冥币的火光中一家人快乐的样子,想每年以这样的方式来悼念故去的亲人真好!一不需要像清明节那样劳神费力地赶到公墓,或者是大老远到老家去进行祭拜;二是就在自己居住的地方,这里或多或少留下过亡人的气息与足迹。如果说真的有灵魂的话,亡人们会在这样的鞭炮的召唤中,看到烟火中的一家人轻松自在、其乐融融地念叨着他们的样子,会很开心的。生命的尽头不仅仅是一缕轻烟。
去年的鬼节,做了20多年的长沙人的我,第一次遵从长沙人的习惯在路边放了鞭炮,烧了冥币,叩了头,当时是一个老人说这样做一下对我比较好,因为在这之前,我连续三年都受到疾病的侵袭。由此我感觉自己应该做做,不为别的,只为在这之前,对给了我生命的亲人或多或少地少了一份惦念。
转瞬就一年了,这一年我过得很健康,也很踏实。没有人知道明天会遇到什么,但是对生活,对社会,对创造了你的这个世界的一份感恩却是必要的。
今年的我,没有准备鞭炮与香烛冥币,但我把祭奠放在这里,祝所有的已经故去的亲人节日快乐,并且告诉他们,我们会好好地珍惜眼前的一切,让生命带着生命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