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公看着车奄息刚刚从郑国带回来的信,一边看一边骂:“郑国公这个老狐狸!不过无论如何,他总算暗示答应与我结盟,以他们郑国人死心眼的行事作风,只要秦郑同盟能够达成,我们就不用担心郑国会与我秦国为敌了。”
秦国公对身边人说道:“宣单襄、蹇师绩、百里羖。”不半时,三人陆续从殿外进来,原来三人听说车奄息从郑国回来了,都急忙赶到国公府等着秦国公的召见。
秦国公见到三人后说:“郑国公信中说不与我见面,但是同意我派使臣以借粮的名义去颍阳商谈,颍阳商谈结束后他再派使臣到咸阳商谈。诸位大人以为如何?”说罢他便把郑国公的书信交给他们三人传阅。
“禀国公,微臣以为,这样甚好。虽然国公您暂时还不能和郑国公亲自见面,但是只要派心腹赴郑,与国君您亲自过去也就没有区别了。”百里羖说到。
“百里大夫所言甚是,在坐的三位都是寡人的股肱,谁愿意替寡人走这一趟呢?”秦国公说到。
“老臣愿往。”单襄说道。
“国相大人年事已高,此去路途遥远,恐怕大人多有不便吧?还是在下去吧。”蹇师绩说道。
“不,老夫虽然年事已高,但是身体还很强壮。此去颍阳,快则20天,慢则一个月,这点时间对老夫来说还不算困难。论安邦定国,老夫自愧不如二位,秦国正内忧外患,此时离不开二位。而我身为秦国百官之长,理应代表国公参加此次秘盟。另外最重要的是,郑国公的信中并没有提起结盟之事,万一到时候有变故,我也有必定能说服郑国公与我秦国结盟的信心。秦国的国政以后都要劳烦二位,也请二位让老夫在就木之前立这最后一功吧!”
“敢不听国相大人。”蹇师绩和百里羖道。
“只是去郑国之前,老夫还有几句话想和国君私底下谈谈。”
秦国公向蹇、百二人摆摆手,他二人便退下了。
“老大人对他们二人还有什么要隐瞒的么?”
“禀国公,微臣不是要对他们隐瞒,只是微臣今天要说的话怕对着二位大夫的面微臣羞于说出口。”
“老大人有何要嘱咐的么?怎么如此言重?”
国相赶紧跪下说道:“禀国公,微臣此去郑国恐怕要有辱秦国国格了!”
“何处此言啊?”
“还请国君容微臣细说。去年秦岭地震,楚王占卜得辞:“水灭火,皇天后,大凶。”我中夏秦、楚、齐、晋、郑五国分别位于天下西、南、东、北、中五方,对于金、火、木、水、土五德。占卜过后,东南三国立即天降大雨,洪水泛滥,又以楚国为甚,大城甚者都被洪水彻底摧毁了,从这种意义上说已经水灭火了。但是我们都知道现在还流传者另外一个说法,就是火德楚国将要被水德晋国所灭但是即使楚国真的国祚将灭,要被晋国消灭,但是晋国就真的能取代楚国么?恐怕不行。150余年来,晋国以镇北军为中夏戍边的理由,大肆盘剥郑齐两国,这是五国尽人皆知的。晋国仗着与楚国的姻亲关系,郑齐两国是敢怒不敢言。现在秦晋联军已经占领齐国淮北地区,我秦国离齐国千里之遥,但是晋国离齐国不过百里,现在晋国大有独霸淮北地区的野心。晋国气候严寒,土地贫瘠,这是晋国称霸天下最大的障碍,但是一旦晋国独霸了淮北地区,他们也就有了和楚国较量的物资基础。但是,即使这样,晋国还算无法和楚国较量。此次洪灾虽然严重地削弱了楚国,但是楚国的实力还在,不算楚国沿江各郡,仅楚国南方诸郡就有20余万大军,蔡郡现在就有5万驻军在虎视眈眈的盯着齐国和秦晋联军。另外岭南二郡、吴郡、会稽郡、越郡在一起至少还有15万军队。现在楚国全部军队至少还有50万。因为洪水把楚国沿江地区的粮仓都冲没了,但是并不是说楚军就缺少粮饷了。越郡、会稽郡南部并未受灾,而这两地都有大仓,足够支撑楚国50万军队一年的粮饷,一年后,新粮早就接上了。而晋国,即使算上15万镇北军,全国军队也不足40万。还有,一旦晋国贸然动用镇北军,那他晋国就不仅仅是反叛楚国的问题了,那是反叛整个中夏了。到那个时候即使郑国想首鼠两端也不可能。最重要的是,从去年占卜之后,楚王对晋国也不像是以前那样信任了。现在楚国应该已经在防备晋国了。晋国想突然起事,给楚国来个措手不及都不可能。因此晋国想反抗楚国必败无疑。如此说来,卜辞之言是虚妄的。但是凡事上天的示警都不是没有道理的,正好早年我游学大城时,与楚国卜尹结识,成为好友,当时我们都很年轻,他还未继承卜尹之职。后来我回到秦国,他继承父职做了卜尹。秦岭地震后他为楚王占卜,占卜完之后,他把龟甲裂纹画了图脱人带给了我,我一直藏着没有和任何人提起,一是怕万一知道得人多了连累了我这个朋友,二是怕万一卜辞传出去让一个忠义之国受灾。”
“卜尹给你的龟甲显示的卜辞应该是什么?难道不是传出来的“水灭火,皇天后”么?”
“是的,是有这句卜辞,但是还有一句卜辞他没有告诉楚王。”
“他故意漏说的么?他怎么能误导楚王呢?”
“是为了保护忠义。”
“卜辞全文应该是什么?”
“水灭火,火生土,土居中,皇天后。”
“这又做何解呢?莫非暗示郑国将取代楚国么?”
“正是!”
“喔!果然!郑国公这个老滑头,表面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对谁都客客气气,私底下城府颇深。怪不得上次老大人建议我与郑国结盟,并且对郑国现状了解得如此之清,原来老人早有谋略。但是我还是觉得卜辞是不是有问题呢?”
“不会,凭我和卜尹的交情,以及我对他为人的了解,如果不是牵扯到如此重大的变故,他是不值得把龟甲图画送给我的。”
“那你收到他送的这个卜辞后是怎么回复的呢?”
“当时伪卜辞已经流传开了,我看到龟甲图画后大吃一惊,但是也瞬间明白了他的意思。于是我就回信说,卜尹大人的心思我明白,上天眷顾有德之人,我们肯定会顺应天命,我知道怎么做了。微臣的家族在秦国已经超过20代了,世受国恩,传到微臣,更是尊荣备至,臣不敢隐瞒实情!胡狄乱夏时,楚武王强占我巴蜀二国,设为郡县,这150余年来,我们始终活在楚国的阴影之中。我秦国以前与晋国有大河天险,与郑国有大纵山天险,和楚国有大江天堑,但是现在,岭南二封国成为楚国郡县,秦国对楚国来说已经无险可守,一旦秦楚交恶,我秦国恐怕败的比今日齐国还有迅速。但是我身为秦国重臣,为国家社稷计,无时不思收付岭南二国。微臣此次去郑国就是想和郑国达成协议,一旦天下大乱,我秦国奉郑国为天子,郑国要协助我秦国夺回岭南二郡。”
“老相国所说虽然在理,收回岭南二国也是我秦国历代君臣心照不宣的目标,但是在将要到来的天下大乱中我秦国就只能做到这些么?”
“国君,老臣知道您想振兴秦国,逐鹿中夏的决心。如果在150余年以前,我秦国有岭南二国,有那二国不仅我秦国三面有险可依,最重要的巴蜀二国是我秦国最富庶的地方,二国之物产差不多够我整个秦国所用。但是现在,我秦国被压缩在小小的关中平原,失去了大江天堑,也失去了天府之国的粮仓,我秦人虽有一腔热心,但是想和东方四国竞争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老臣想以奉郑国为天子的代价换回岭南二郡。如此以来,我秦国夺回了岭南粮仓和大江天堑,这也是国君您为子孙挣回的基业,这是为秦国未来的强大打基础的啊!可以说,秦国的复兴从现在开始了。”
“好,老大人,就依您所说。老大人此去郑国关系重大,寡人在静候佳音。”
“老臣定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