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83800000006

第6章 分 金融危机西与东 (5)

究竟什么时候是退出的最佳时机?究竟采取什么样的次序“撤退”?这取决于各国的国情。一些资源型国家,比如澳大利亚和挪威,已经采取了加息措施收紧货币政策。这主要是由于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比预期的更加迅速,通货膨胀开始抬头。估计像新西兰、加拿大这样的资源型国家,在未来半年内实行加息政策的可能性更大。随后,一些信贷增长速度太快、已经出现资产价格泡沫和通货膨胀风险的新兴市场国家可能也会选择退出。但是欧美各国“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时刻似乎还没有到来。尽管美国和欧元区已经出现了反弹,但强劲的经济复苏仍然杳无音信。首先,迄今为止,发达国家金融机构的去杠杆化进程尚未结束,很多金融机构仍然存在大量的亏损,一旦出现加息,将会导致金融机构现有资产的质量急剧恶化。其次,高失业率成为困扰各国的首要问题。美联储主席伯南克预计,在2010年年底前,美国失业率将维持在9%以上。如果就业形势没有实质性的改善,各国政府在退出刺激政策时必然顾虑重重。

但是,中国并不应该因此放松警惕。无论欧美国家退出过早还是过晚,都会引发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而中国很可能是台风的登陆点。目前,发达国家采取了前所未有的超低利率政策,大量的流动性蠢蠢欲动、蓄势待发。如果中国加息太早,则大量套利资本会滚滚流入,推高股市和楼市,带来资本市场的价格泡沫。但是,如果我们退出过晚,国内的流动性没有及时收回,国内市场上的过剩资本同样会流入资本市场,国外资本也会闻风而动,流入中国。而且,我们不能想当然地假定西方国家一定能成功地撤退。要警惕西方国家在退出经济刺激政策时出现失败或失控。从过去20多年的经验来看,大部分新兴市场爆发金融危机,都发生在美国的货币政策、汇率政策出现急剧调整的时候。对此,我们要做好充分的预案。

我们能够做的,首先是建立阻挡外部冲击的防火墙。一是可考虑加强资本管制,防止投机资本大进大出。当前还不是畅谈资本账户自由化的时候,而是要未雨绸缪,把篱笆墙上能补的漏洞都补好。加强资本管制,不仅是要加强对资本流入的管制,还要加强对资本流出的管制。这是因为,从国际经验来看,在放松资本流出的初期,往往会有更多的资本流入,因为投资资本考虑到撤退的合法通道已经打开,就会更加肆无忌惮地流入!二是可考虑增加汇率的灵活性,以换取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在国际资本无孔不入的情况下,一国往往会面临汇率稳定和货币政策自主性之间的两难选择。像香港这样的小型开放经济体,可以通过联系汇率制度将港币盯住美元,但其货币政策会不断受到外部冲击的影响。如果中国认为国内的经济稳定要比汇率稳定更加重要,就应该放弃汇率稳定的目标,让汇率波动起来,变成一道缓冲外部冲击的防波堤。

我们不应坐等发达国家退出之后才开始考虑中国的退出策略。中国的国情和发达国家并不一样,我们的退出策略也应和欧美国家不同。中国的经济刺激政策也包括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两个方面,但我们的财政政策最需要担心的问题不是财政赤字,而是财政投资的低效。如果世界经济处于较长时期的低迷,中国要作好准备,继续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但财政支出的投向应适度调整。要退出的是盲目新建、扩建铁路、公路、港口等基础设施,退出的资金应投向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因此,我国财政政策退出的基本策略是结构上的调整。宽松的货币政策面临的主要挑战是资产价格泡沫和通货膨胀预期。在通货膨胀压力并没有正式显现之前,我们的货币政策退出,应赢在提前出牌,精准点控。比如应采取措施遏制楼市的过快上涨,防范信贷扩张中出现的不良贷款,适度降低信贷增长的速度等。

全球经济调整的西方修辞术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各国之间的经济政策协调日益频繁。从8国集团峰会,到20国集团峰会,各种宏论不绝于耳。大致说来,西方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的一揽子政策首先是救市,即在危机最严重的时候,在火线上抢救出了问题的金融机构;到了2008年年底2009年年初,西方国家的政策重点转入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目的是保增长,缓解经济衰退带来的痛苦;如今,在继续采取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同时,西方国家开始热衷谈论全球经济调整。一方面,西方国家认为全球国际收支失衡是导致金融危机的根源,因此,治本之策是纠正这种失衡,美国要减少消费,增加储蓄,东亚国家要增加消费,减少储蓄。另一方面,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全球问题,各国要联合起来,应对气候变化。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也要积极加入西方倡导的减排计划之中。

这些观点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但是,在观察全球经济协调的时候,我们不能仅仅听其言。如果仅仅听信口头和纸面上的话,我们可能就会被西方的修辞术迷惑。

第一,全球经济遇到的最要害的问题,在各国的经济协调中仍然付诸阙如。就业始终是一国经济政策的最重要目标。从近期的情况来看,世界各国的失业问题日益严峻。美国的失业率已经超过了9.5%的警戒线。预计未来美国的失业率将在9%~11%的区间内居高不下。这是奥巴马上台之后遇到的“9·11”。美国现在遇到的失业问题,是无法仅仅通过刺激经济增长解决的。在金融危机之后,美国的产业结构将发生较大的变化,很多就业机会将一去不返,比如房地产行业的建筑工人,钢铁、汽车行业的产业工人都将面临大规模失业。为本国居民提供就业机会,是各国遇到的最大的挑战。但是,在目前各国出台的经济刺激方案和增长方式转型计划中,对创造就业均无良策。而且,一旦西方国家的失业率上升,可以预料的是,贸易保护主义将迅速抬头。这将对全球经济复苏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尤其是会损害到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怎样避免这样的问题?如果出了这样的问题,该怎么惩罚始作俑者?我们很想知道,但西方国家一直是顾左右而言他。

第二,主要发达国家选择的主导产业可能会存在失误。西方国家之所以关注气候变化,除了对全球气候问题本身的关注之外,另外一个用意是想借助气候变化调整经济结构,通过发展新能源,发展环保产业,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全球经济的真正复苏,需要一场轰轰烈烈的技术革命,因此,各国均在寻找新技术的突破点,并希望能够在未来抢占经济增长的制高点。但是,目前的这种选择是否能成功,仍然不得而知。新能源在GDP中所占规模相当有限,在可以预想的未来,全球经济可能仍然主要依靠化石燃料。新能源的发展将受到国际油价波动的极大影响,只有在油价持续保持高位的情况下,新能源才能稳定发展,但油价的走势不是简单的上升,而是剧烈的波动。油价下跌将对新能源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对新能源的投资也可能严重不足,过去的风险投资基本上是为IT行业量身定做的,对新能源的投资周期长、风险大,国际资本并未作好准备。总之,有可能出现技术突破、扮演主导角色的行业不一定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工程等均有可能会出现较大的技术突破,因此我们在选择新的主导产业时应更加慎重。

第三,要注意“言外之意”,要警惕发达国家的“隐藏计划”。发达国家在国际场合大谈全球经济调整,要求各国之间加强协调,他们也可能会以此为幌子,从各方面限制发展中国家的赶超。很多新的贸易壁垒有可能通过环境、气候变化、食品安全等方式显现,比如以国内立法的形式,对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出口进行限制。发达国家也可能借发展新兴产业的契机,为其科技产品出口寻找市场。

最后,要观其行,而不仅仅是听其言。全球经济调整的确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哪个国家调整得最早,调整得最好,就有可能在未来国际经济格局的竞争中保持长期的优势。但是,短期的保增长目标可能会和长期的增长方式调整出现冲突。因为增长方式的调整可能带来转型的成本和代价,有可能使得经济复苏更加缓慢。只有眼光长远的政府才敢于在经济相对低迷的时候顶住压力,锐意改革。可惜,我们看到的是西方各国在短期内纷纷通过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对所谓的结构调整却是三心二意。如果美国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鼓励美国人增加消费,那么,美国的消费率怎么才能降低呢?发达国家采取的扩张性政策增加了大量的流动性,这些流动性可能会进入石油、初级产品市场,或流入新兴市场,带来新的泡沫,并延缓各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调整。从各种迹象来看,新兴市场面临的风险非常类似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即东亚金融危机的前夜。西方国家的经济刺激是否要以别国经济为垫脚石呢?全球经济调整是否就是要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呢?

调整经济结构,是我们既定的目标。我们需要继续坚定地走自己的路,但也要警惕别人占我们的路。

一盘没有下完的棋

伦敦。维多利亚皇家港口以北的EXCEL国际会展中心。这里是20国集团伦敦峰会的会场。参会的领导人齐聚一堂,大家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了一起。来的都是政治家,每个政治家都明白,当下最大的政治莫过于抵抗金融危机、拯救世界经济。

伦敦峰会的宣言言辞恳切,每段话的主语都是“我们”,极言团结合作、共襄盛举之意。然而,20个演员同台亮相,唱的却绝不是同一首歌。政治就是对利益的计算,国与国之间的合作,无非是在讨价还价的谈判之后找到一个均衡点。

美国总统奥巴马曾说,他这次到20国集团峰会上是要听大家说的。这样的表白说明美国也清楚,他们在这次峰会上会处于守势。谁让美国是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呢?奥巴马此行,本来是想号召大家一起实行经济刺激政策,但应者寥寥。反而是在金融监管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问题上,欧洲咄咄逼人,美国步步防守。对美国来说,防守是最好的打法,不被人攻破防线就是胜利。令人佩服的是,从伦敦峰会的公告中,几乎看不出美国在哪个议题上有明显的让步。更有可能的结果是,在之后的具体谈判中,美国还会反守为攻。

欧洲早就对美国耿耿于怀,欧洲国家认为这次金融危机是因为美国金融监管的篱笆墙没有扎牢,才捅出这么大的娄子,还把欧洲也拉下水。早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危机爆发之后,德国就想推动对对冲基金的监管,但美国和英国一直充耳不闻。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德法对加强金融监管的态度越来越强硬。从伦敦峰会的公告来看,可以说德法想要的东西基本上都要到了。欧洲想要的究竟是什么呢?过去欧洲大陆的金融业被英美金融业压得喘不过气来,如今,借加强金融监管的契机,欧洲国家有了在局部战场上收复失地的绝好机会。

比如,德国总理默克尔就严厉谴责美国的信用评级公司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她开出的治病药方是什么呢?建立一家欧洲的信用评级公司!在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问题上,欧洲也是急先锋。表面上看,如果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欧洲可能损失最大,因为欧洲的投票权会相对削弱,但从短期利益来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增资最大的受益者是欧洲国家。当前金融危机中处境最狼狈的当属中东欧国家。如果中东欧国家经济崩溃,多米诺骨牌倒塌之后,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就是唇齿相依的欧洲国家。现在,大家掏钱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这些钱明处是借给中东欧国家,暗地里补贴的却是欧盟。

新兴国家似乎受到了格外的礼遇。比如在晚宴排座次的时候,坐在东道主英国首相布朗左边的是印度尼西亚总统苏西洛,右边是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奥巴马则坐在布朗的斜对面,跟德国总理默克尔和韩国总统李明博坐在一起。20国集团俨然有取代8国集团的阵势。相比20国集团伦敦峰会的风光,2009年7月在意大利的拉奎拉市召开的第35届8国集团峰会就略显冷清了。但实际上,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在这次伦敦峰会上仍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同类推荐
  • 低碳经济带来的新商业机会

    低碳经济带来的新商业机会

    “金融危机”还没结束,“气候危机”开始上演,企业如何“转危机为商机”?“十二五”规划中将绿色低碳发展作为重要的政策导向,企业如何紧抓低碳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历史机遇,抢占未来技术和产业的制高点,在低碳经济中拔得头筹?低碳经济中企业需要达到哪些标准?各领域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本书作为第一本从低碳商业模式角度阐述如何把握低碳经济新商机的专著,聚焦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企业发展,解读低碳商机与国家政策,并通过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育、乐六大领域的典型案例,剖析低碳商业模式的特征、意义,给出可操作的建议与对策,帮助企业完善自身商业模式,实现低碳化,发现新商机、创造新价值!
  • 税收经济学

    税收经济学

    在详细讨论税收的理论之前,必须先讨论两个问题:什么是税收?为什么要征税?第二个问题的讨论,实际也就解释了第一个问题,即什么是税收。对这个问题的解释是一系列税收理论的基础。
  • 中国城市CBD量化研究形态·功能·产业

    中国城市CBD量化研究形态·功能·产业

    本书从CBD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入手,首先在全球视野层面上对世界典型CBD形成的影响因素和空间表现模式进行了研究,归纳总结出特大城市CBD业态空间的形成机理。其次以国内特大城市为基点,采用逐项量化对比研究的方式横向展开:建立CBD适建度指标体系分析各CBD发展的条件;应用墨菲指数方法界定目前各CBD的规模边界;从四个方面定量分析其空间形态和发展模式;建构CBD与商务产业联动发展的波士顿矩阵模型分析其规模构成与城市经济相关影响。
  • 大旅游时代:中国旅游战略大变局

    大旅游时代:中国旅游战略大变局

    房晓编著的《大旅游时代》以全球视野、全新理念和全景纪实的方式,波澜壮阔地全面展示出国际最前沿的旅游理论探索、本土最鲜活的战略策划实践、世间最传奇的人文体验旅程,不仅成为一部开创中国旅游业新时代的鲜活读本,一部全面系统解码旅游运营的纪实教材,同时也成为一部指引企业捕捉旅游业中所蕴藏的无限机遇的商业指南。打开《大旅游时代》,你将看到一部活生生的大旅游时代背景下的清明上河图,一部几乎囊括东西南北中的旅游城市各自寻求发展之路的历史画卷,一部系统阐述旅游运营的实践与理论的鲜活读本。
  • 经济纵谈2007

    经济纵谈2007

    金融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对经济区的发展至关重要,离开一个功能强大的现代金融体系,经济增长将会受阻。本文分析了当前广西金融运行的现状,实现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支持,探讨了金融如何支持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政策措施。
热门推荐
  • 呆萌之旅

    呆萌之旅

    这是一本呆萌妹子穿越到全职猎人的故事【不过我可能会写得越来越偏于主题,因为我是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如果不喜欢请勿入此坑】
  • 古道茧

    古道茧

    何为天?青天!苍天!黄天!被天断绝的血脉,遭天嫉恨的少年,扑朔迷离的身世,延续万年的阴谋,三块大陆,三班仙神的传说。到底少年的路在何方?
  • 火影之我哥是四代

    火影之我哥是四代

    主角穿越火影成为四代目波风水门的亲弟弟的故事,为了弥补那些年火影中的遗憾……
  • 深度治疗

    深度治疗

    人格分裂的他在死亡边缘线被拉了回来,他能重新回到正常生活吗?
  • 心之想唤之忆

    心之想唤之忆

    梦里一切都是美好的,看得到结局,望得到初见。梦醒一切都是未知的,不知道以后,想不到未来
  • 盛世情侠:天长地久

    盛世情侠:天长地久

    其貌不扬的小女子爱上天下最帅最帅的大帅哥时,她最终能得尝心愿成为帅哥的最爱吗?冷艳绝美的冰山美人屡次被她称之为靠不住的男人不顾性命地救助,她会爱上他吗?超越情理伦常之外的爱情,是否能在世俗中生存?究竟是彼此相爱还是彼此折磨?是幸福还是痛苦?是放手还是紧紧抓牢?誓言真的能天长地久吗?天长地久真的能化作忘情水吗?冷面无情的冰雪堡主,跨越生死再世为人却消失了最最珍贵的记忆,除了仇恨,不曾有爱,他还能找回他的挚爱吗?阳光灿烂的无忧岛主,历经沧海桑田几度风雨却依然难舍旧日爱人,当爱再起,痛定思痛,他还能摆脱阴翳重获新生吗?女儿如花,女儿如梦,女儿如酒,最美莫过梨花带雨中展颜一笑。一切爱恨,一切痴怨,尽在《天长地久》中。
  • 葬剑九天

    葬剑九天

    三个不一样的灵魂,融合之后,在其中一个身体上活过来之后,会发生什么事呢
  • 那些年的青葱岁月

    那些年的青葱岁月

    以真实生活改编,回忆小学,初中的风趣生活。
  • 神祇们好像就在终末之中哟

    神祇们好像就在终末之中哟

    一个人类灭亡的了世界。在未来,地面被人类的产物,咒怨兽给占据。咒怨兽在几百年间,不断进化,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为了对抗咒怨兽,人类开始了「妖精计划」,制造出一系列武器,以人造人为能量载体,对抗着咒怨兽。但不幸的是,部分妖精叛变,成立了「反抗军」,占据了人类最后的地下堡垒。人类灭亡了。随之而来的是取代人类在地下城中生活的人类的变种,矿人,地精,翼灵……人类创造出来的妖精,被当做对抗咒怨兽的可再生能源而使用……但现在,从地下堡垒挖掘出来的,最后的人类个体,与在世界上仍在进行着战斗的妖精们,开始了战斗。而这个人类,貌似掌控着什么哦。
  • 江见

    江见

    这篇文章只是荒地里的一堆杂草,但我尽力还原每一束枯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