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08年11月,几大西方主流设备商中最为羸弱的北电终于走到了破产的边缘。这一突然的变故无疑让原本希望抓住中国3G机会的西方设备商大受震动,于是不得不重新在财务上采取更加保守的策略。随后,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深入,就连最有狼性的华为也不得不放下屠刀,它挑起价格战的策略空间已经骤然缩小了。
事情总是这样,否极泰来。在最悲观的时候,往往不乏乐观的因素,只不过这些乐观因素不易被察觉罢了。正当大多数人都对中兴在3G网络设备招标中的收获持悲观态度时,乐观者出场的时机也成熟了。
国内最有实力的证券公司之一中金就属于这样的乐观者。它自始至终都认为中兴仍然可望获得中国电信CDMA招标30%~40%的份额。国外投资银行中也不乏这样的乐观者—即便公司股价在2008年10月上旬经历了让人难以置信的大幅下跌,摩根大通仍然维持了中兴“增持”的评级,DBS唯高达证券分析师Steven Liu也认为“中兴的未来是乐观的”,而德意志银行则是自2008年8月以来首家上调中兴评级的国外大银行(由“沽售”上调至“持有”)。
与此同时,虽然几乎每一次大跌背后都是机构在唱空,但每次都有同样多的机构出来疯狂买进。事后一些阴谋论者甚至认为,中兴股价暴跌的背后,很可能是一些机构投资者为了买到更便宜的筹码而进行的一场蓄意打压。
2008年6~9月,中兴A股股价跌去32%,但基金的热情却丝毫未减:三季报显示,二季报中入驻中兴十大流通股股东中的7只基金不仅无一只退出该股,并且集体选择了增持,51家基金总共重仓持有2.46亿股,较二季度增加了2 300万股。
由于认为公司的价值已经被低估,在董事会中占有大部分席位的公司控股股东深圳市中兴新通讯设备有限公司也采取了行动:2008年10月10日,该公司通过二级市场增持了中兴A股227.28万股,占公司股份总额的0.17%。在10月27日再次遭遇跌停后的两天内,公司17位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又以个人自有资金从二级市场购入57.19万股A股。
种种迹象表明,情况正在不知不觉中开始好转。由于中国电信的招标结果出人意料,人们便重新调整了预期,对于随后开始的中国移动TD-SCDMA招标和中国联通的WCDMA招标作出了更为悲观的预期,这反而对中兴有利—即便结果再糟糕,也会在预料之中。
积极的变化随之开始出现。自从华为在CDMA上大开杀戒后,舆论便开始就这一行为展开激烈讨论,最初完全看热闹的心态被理性所占据,人们开始对这种恶意竞争的消极作用产生担忧,认为它可能会影响到产业链未来的健康,特别是对中国国产的、尚未完全成熟的国际标准TD-SCDMA而言。
很快,政府有关方面一改在CDMA上的沉默态度,公开表示不希望在TD-SCDMA领域出现过于恶劣的竞争局面,但这又必然影响到作为国有企业的招标方中国移动的行为。与此同时,几大设备商也于2008年9月签署了一份《反恶性竞争条例》,希望借此促成行业自律。
急速加深的全球金融危机,则在无意中扮演了中兴另一个救星的角色。2008年9月14日,由于未能筹措到足够的流动资金以弥补在次贷危机中损失的80多亿美元,并无法满足债权人要求更多抵押资产的要求,拥有158年历史的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事发之突然,就连沃伦·巴菲特也惊呼此为一次“经济的珍珠港事件”。
随后,在半个月之内,幸存的三大投资银行美林、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要么选择卖身,要么无奈地接受改制为银行控股公司以接受政府的帮助和有条件地接受更严格的监管,这一举动标志着数十年来一直推动着西方经济繁荣的华尔街模式的破产。恐慌情绪迅速在全球蔓延,并通过急剧的信贷紧缩让严重依赖信贷实施扩张的电信运营商迅速压缩投资支出,这意味着设备商的生意一落千丈。
到2008年11月,几大主流设备商中最为羸弱的北电终于走到了破产的边缘。在此前的第三季度,公司净亏损高达34亿美元,创下了7年来单季度最高亏损纪录。2009年1月14日,北电申请破产。而一段时间以来表现之差仅次于北电的摩托罗拉在中国的业务也开始实施裁员。
这一突然的变故无疑让原本希望抓住中国3G的西方设备商大受震动,于是设备商们不得不重新在财务上采取更加保守的策略,而这必然削弱他们在竞标中的锋芒。由此想来,曾经传出的摩托罗拉参与CDMA价格战的传言应该是真的,只是后来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急剧恶化而选择了放弃。
实际上,越到后来,这场发生在中国的3G世界战争越发成为一场中国企业之间(特别是同处深圳的中兴和华为)的表演,而国外设备商则越来越给人一种任人宰割的印象,摩托罗拉和北电等势弱的国际厂商的既有份额成为中国公司的瓜分对象。
到最后,就连最有狼性的华为也不得不放下屠刀,它挑起价格战的策略空间已经骤然缩小了。2008年10月上旬,华为不得不宣布暂时搁置终端部门的出售计划,并随即启动了公司近年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员工内部配股计划,打算向近8万名加入公司一年以上的员工每人配售近两万股的华为股票,为公司融资近70亿元。业界普遍认为,这个数字与之前在中国电信招标中可能带来的潜在亏损存在某种联系,华为本打算利用出售终端部门的资金来填补这块空隙的。
虽然现在华为仍然拥有大量现金流,但由于公司正处于快速扩张时期,加上金融危机也延缓了部分回款,就使得情况更加恶劣。实际上此前公司的财务状况已经趋于紧张,根据国内一些主流媒体掌握和公布的数据显示,华为在2007年的负债同比增长47.4%,总量增加22.9亿美元;年应收账款同比增长54.5%,高于收入增长,现金流占收入比却下降12.9%。
同时,业界一直传言华为可能并不打算在TD-SCDMA上谋求长期发展。它全力介入TD-SCDMA,其实主要还是看重中国移动未来会向LTE方向演进。在TD-SCDMA上,中国移动可能只是将其作为一个过渡,而将主要精力放在了未来的LTE上,所以凭借华为和中国移动较好的关系以及自身在LTE上的优势,它也可以获得一个不错的份额,然后坐等LTE时代的到来。
当然,也不排除一种可能,那就是像对CDMA一样,华为只是希望借助它来给中兴搅局。但不管怎样,这些都将使它在TD-SCDMA招标中复制CDMA招标时的“杀招”的可能性大为降低。
相对而言,中兴的局势却在朝着更有利的方向发展。在中国电信的招标中,中兴的毛利率被控制在了可以接受的水平,使它更容易从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同时,中兴在TD-SCDMA上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更重要的是,在CDMA上失掉部分份额可能让殷一民受到一定的压力,这会让他作出一切努力使公司在剩下来的招标中采取更积极的行动。
这真是一个转折点。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一改之前的谨小慎微,中兴变得越来越具有进攻性。在最初的计划中,殷一民显然希望在TD-SCDMA上也采取一种市场份额与利润相结合的策略,但现在市场份额显然被提到了首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