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职场语言的专业性,我们不妨先看一则流传已久的经典笑话《面试》。
口试主管:你对电脑懂多少?
应征者:懂一点,我戴过电子表,玩过任天堂,房间有一台电视……还有,我看过同学用DOS开机,两次……。
口试主管:下一位!
口试主管:你对电脑懂多少?
应征者:嗯,那要看是哪一种电脑了。一般的超次掌上型矽单晶片时脉输出电脑(电子表)比较简单,我小学时候常常使用他的解译编码作业流程(闹铃功能)。至于多功能虚拟实境模拟器(任天堂)就复杂得多,不过我曾经完整测试过许多静态资料储存单体(只玩卡带破关)。长大后我对于复频道超高频无线多媒体接收仪器(电视)开始产生兴趣,每天晚上都会追踪特定频道的资料(指八点档)。至于传统的数位电脑,我手下的一位工作伙伴(同学)经常在我的监控之下进行主储存矽单体与磁化资料存取器之间的信号交换(指DOS开机)……
口试主管:明天开始上班。你的配车在地下二楼,附车位,这是钥匙……
虽然只是一个笑话,我想大家都能看出职场语言的重要性。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导致企业间竞争的日益激烈,每个职场人更是在其中扮演各自不可忽视的角色。想要不被淘汰,就得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职业素质,而职业化便成了职场人首先需要面对的问题。
作为职场人,我们时刻需要和自己的上司、同事、下属及客户保持沟通,语言总是最直接的方式。职场语言不同于你平时与亲朋好友间无所顾忌的畅谈,它代表一个人的职业化水平和职业素质。能够使用标准得体的职场语言也是区别于其他普通员工的重要标志之一。
我的一位好友朱先生是某咨询公司的高级讲师,曾为许多企业做过培训。前不久,他跟我谈起关于他在培训中体会到的一些东西,颇有见地。
他说他曾经给一家在国内小有名气的民营企业做过管理层的内训。这家企业的老板白手起家,在房地产行业较为火热的那几年靠倒房赚了第一桶金,随后转向投资电子元件生产,经营得小有规模。事业起步阶段,因为资金有限等等原因,聘请员工非常难,所请的都是一些专业素质不太高的人员。现在公司业绩做起来了,整体的管理和人员水平却跟不上,老板也希望通过一些培训给员工提供学习进步的机会,以此来提高员工自身素质。
朱先生应邀给该厂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制定了一套管理培训课程,并亲自出讲,让他头疼的事也就开始了。参加培训的人员都很及时地参与课程,一开始的讲说也非常顺利,让朱先生意外的是,当他说到PDCA的时候,下面有人提问是什么意思。PDCA 在管理界已经风行多年,可以说是比较基础的管理术语,所以起先他以为只是个别现象,便问在座的是否有人能够解释。结果却是真的无人可以做出说明,大家反而显得很新奇地等待他给出答案。
就这样,在接下来几天的课程中,他把每一个专业术语都进行了详细的解释,而这些听众似乎也“胜读了十年书”受益匪浅。由于中途花去了大量的时间为学员解释这些专业用语,原本安排三至四天的课程花了一周才结束。可是一周之类灌输了这么多东西,效果明显是不佳的。
员工的个人行为不仅代表个人,也是企业形象的一个表现点,不够专业的员工会让客户质疑企业的专业水平。企业不能永远停留在小作坊,靠经验办事的阶段,想要生存,想要扩大就必须依靠科学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即使你现在的企业或你所处的职位还用不上这些“大道理”,还不需要一个文绉绉的“高级白领”,可是我们都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我们随时都会与企业之外的其他市场人员发生联系,而且这种联系必然会越来越紧密。在完成工作任务,不犯错之余,我们应该把眼光放得更长远一点,提高自己的职业水平,使自己更市场化和职业化。
目前在国内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型私营企业,员工职业素质偏低,专业知识匮乏已经成为普遍现象。职场语言的专业化代表着一个职场人的职业素质,是其职业专业化水平的体现。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连基本的专业知识都弄不明白,又怎么懂得科学化工作,更不用说使用科学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了。
职场语言的专业化并不同于能说会道,也不同于打官腔。这种语言不是白话俗话,一定要精准简介,而且礼貌得体,这反映出一个员工的专业素养。我们在表达某个意思的时候,既需要通俗易懂,也需要专业。同时,在与他人联络的时候,要能准确快速地理解别人所表达的意思。这就需要平时的积累和锻炼,如果连基本的专业知识都不具备,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
正如上述案例中,咨询公司或者客户在与你沟通的过程中是不会将例如PDCA 之类的词作详细解释的,人家说得过多,还怕惹上不够专业之嫌,这些知识应该是职场人的常识。在工作奋斗之余,我们更应该思考和反省一下自己,随时保持上进、好学的心态,不断接受新的事务、新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并加以在工作中运用。
时代经济在飞速发展,过去吃一辈子“皇粮”的大锅饭时代已经结束了,多数人都难以在一家企业待上一辈子。想要在职场更好地发展下去就得做好职业规划,加强学习,积累专业知识,以使自己在企业内部获得晋升的机会,在外部更好地与市场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