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才人,每日当值二至三个时辰,在她当值的时间内,很少说话。但是却让皇上非常满意。皇上口渴了,才人及时地送上香茶。茶凉了,保证会换上热的,而且是正可口那样热,既不烫嘴,也不太凉。当皇上要揩一下脸,不等皇上开口,手巾已送到皇上手中。皇上要读的奏章,整齐地摆在案上,而且分出轻重缓急。急需的、重大的一定摆在上面。当皇上需要批答时,墨已研好,笔也摆在架上,随手可用。所以李世民不但满意,而且离不开了。
一 得见天子
进入京城前,武照将徐士杰叫到身边。徐士杰牵着马,步行于轿侧。
武照道:“士杰哥,你在京城休息几天,玩一玩然后就回去吧。”
徐士杰低声道:“不!我不回去了,就留在京城陪伴你。”
“傻哥哥,”武照悄声道,“你连我的面也见不着,怎样陪伴我?回去吧,回去后找个好姑娘结婚吧。”
“不!”徐士杰道:“我此生不再娶妻。照儿,你不用劝我,我不会离开京城的。”
“你我不能见面,留在京城有何益处?”武照不解地问道。
“我在京城离你近些,我心就踏实了。”徐士杰固执地道。
“既然你不愿意离开京城,如果有机会,我向皇上推荐你当个武官吧。”
“我不想当官,况且当了官还有可能被调出京城的。”
“如果能在宫内当个小官,你也许能愿意吧?”武照试探地问道。
“如果能留在宫内当然好了。那样,也许还有机会看到你。”徐士杰高兴些说。
“试试看吧。也许那个汪太监能帮点忙。”武照道。
“他可能是皇上的亲信,你何不问问他?”徐士杰建议道。
“你们在路上没交谈过?不知道他在宫中的身份地位?”
“我们很少交谈,我讨厌他那男不男女不女的嗓音。”徐士杰轻声笑道。
武照道:“让我来问问,你去叫他过来。说话要客气些,为了我也为了你。”
徐士杰点头答应。走回汪太监身边,恭敬地道:“汪公公,武照请你过去说几句话。”
汪太监听了,立即跳下马,走到武照的乘轿旁,轻声道:“姑娘唤我何事?”声音尖尖的,很难听。
武照想笑却没笑,她掀起轿帘,道:“汪公公,我表哥一路护送,多少有点功劳,公公准备怎样安置他呢?”
汪太监老于世故,一听武照的话就明白了,他笑着道:“我已想好了,等将你送入宫内后,将徐小侠先送到馆驿休息,明后天,咱家去兵部打个招呼,让他们去安置,有了咱家的话,最低也得安置个校尉或参军的。姑娘尽管放心好了。姑娘的至亲,咱家敢不尽心?”
说完又讨好地尖声笑着,看着武照的脸,等待武照满意的赞词。
“汪公公,你大概还不知道,我表哥若愿意当官早就当上了。去年,利州刺史曾多次派人去请我表哥,要我表哥去当什么参军,我表哥没答应,就在公公到利州前一个月,刺史又派人去请,我表哥仍未答应。刺史为什么总请我表哥呢?因为我表叔武功高强,我表哥将我表叔的一身功夫全学到了。公公请想,我表哥在家里不愿当参军,反到京城来当参军?”
汪太监一听明白了,是嫌参军官小哇,他忙赔笑道:“姑娘,兵部只有那么大的权,再大的官得请皇上任命。姑娘,你看这样行不行,请徐小侠先在馆驿休息,过几天,咱家奏明皇上,凭小侠一身武功,大概能得到皇上的欢心,满可以当个将军。”
“汪公公,谢谢你了!最好能请皇上亲眼看看我表哥的武功。”
“这个请姑娘放心,咱家会想办法让皇上看看徐小侠的武功的。”
“谢谢公公!我如有出头之日,不会忘记公公的!”武照先开了一张空头支票。
说话间,武照一行人就进了京城。
入宫后,汪太监命人安置武照休息,他自己去向皇上禀报。
皇上即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要武照进宫是碰巧了。
李唐王朝自以为是老子李耳的后人,所以特崇道教。一个偶然的机会,李世民从一个被接见的道士口中得知武照是个小美人。那道士在利州见过武照一面,他说武照乃天下第一美人,西施、昭君、貂蝉也不如武照。李世民听了这席话,才下诏接武照入宫的。
李世民见到汪太监,头一句话就问道:“武照接来没有?”
“奴才不辱圣旨,已将武照接来。”汪太监跪在地上答道。
“现在哪里?”李世民急急地问,他甚至都顾不得让汪太监起来回话。
汪太监只好跪着答道:“奴才将她安置在后宫休息。”
“快去叫她即来见朕!”
“遵旨!”汪太监这才站起来,小跑着向后宫奔去。
武照还没洗去路上的尘土,就被汪太监领来见李世民。
武照见到皇上,立即跪下叩头,道:“民女武照,叩见皇上,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世民急于细睹武照芳容,即道:“武照,站起来回话。”
武照站起来了,却仍低着头。
“抬起头来!”李世民命令道。
武照抬起头。
李世民一看,真个是美!虽然风尘仆仆,但仍容光照人,美丽无比,美颜压倒后宫数千嫔妃。
李世民问道:“你可是已故都督武士彟之女武照?”
“回陛下,奴婢是武照。”
“今年多大了?”
“回陛下,奴婢14岁。”
李世民心中暗喜,真个是嫩草,是一株将放之花苞。他为了多看一会儿,又问道:“家中还有何人?”
“回陛下,奴婢家中一母杨氏,一妹名欢儿。”
“读过书吗?”
“读了五年多书。”
“下去吧。”
李世民当夜即令召武照侍寝。
武照香汤沐浴后,更是美艳出众。当她被领进皇上的寝殿,李世民在灯光下看武照,更是如出水芙蓉,心中欢喜自不必说。
第二天,皇上下诏,封武照为才人。
李世民爱武照之美貌、年轻,令连夜侍寝。
汪太监一看,拍马的机会来了。一天,李世民退朝后,他向皇上禀道:“奴才启禀皇上,此次奴才接武才人进京,唯恐路上出麻烦,由武才人一表兄徐士杰帮忙护送。”
“这徐士杰是何职武官?”
“徐士杰乃一庶民,但有一身好武功,所以路上非常顺利,皇上是否可赐徐士杰一职,以奖其护送之功,况又是才人至亲。”
“明天领来见朕,朕要亲自看看。”
“奴才遵命。”
第二天,汪太监领徐士杰见皇上。
皇上见徐士杰一表人才,于是让他展示武功。
徐士杰施展了轻功,一跃上房,瓦片不响不动,落地无声。接着施展刀功,且命太监向他身上泼水,待收功后,身上无一滴水。最后施展暗器,令太监于五十步外悬一丝线,下坠一珠。他从囊中取出一弹丸,大如指肚,一下抛去,线断珠落。
看到这儿,皇上心中已经有数,当即赐职爵为左监门卫中郎将,暂充内护卫副统领。
二 强龙戏凤
一个偶发事件,改变了武才人的命运。
李世民在涉猎宫中藏书时,偶读到一秘籍,秘籍云:“唐三世后,则女主武王代有天下。”李世民一惊。他百思不解。于是秘召李淳风询问。
李淳风博览群书,精通天文历算,阴阳五行之术,他的师父就是那位名震天下,说武照定为人主的袁天罡。袁天罡去世后,“天下第一相士”的荣誉称号被李淳风继承。
李世民知其有预知之能,故召问之。
李淳风听了皇上的叙述,当即奏道:“臣据象推算,其兆已成,然其人已生,在陛下宫内,以后不逾三十年,当有天下。诛杀唐氏子孙殆尽。”
李世民道:“如此说来,朕将搜检宫内,凡疑似者尽杀之。”
李淳风道:“启陛下,天之所命,必无禳避之理。王者不死,多杀恐枉及无辜。且据上象所示,今已成复在宫内,已是陛下眷属。更三十年又当衰老,老则仁慈,虽受经易姓,其于陛下子孙或不甚损。今若杀之,当复生少壮,严毒杀之立仇,若如此,即杀戮陛下子孙必无遗类点。望陛下深思之。”
“据此看来,只能听其自然?”
“陛下明鉴,天命不可违。”
正因为秘籍中有“女主武王代有天下”之语中,有一“武”字,李世民此后不再召武照侍寝。
从此,李世民开始讨厌“武”字。当时李君羡已封武连郡公,任武卫将军,小名五娘子。李世民忆及此事,命御史奏称李君羡与妖人勾结图谋不轨,遂下诏斩之。
可是武照不知道这个事情啊!她夜夜盼望太监来下诏侍寝,整整一年过去了。三百六十五天,武照空盼了。
这一年当中,徐士杰与武照曾相见过,但都无机会多交谈。徐士杰虽有一身武功,也不敢贸然去武才人宫中幽会。因为人多,有武功的人也多,他不敢冒险。如果事发,他自己死了是小事,定会毁了武才人。
这一年之中,李世民偶尔召武照侍寝,已无初次那么热情了。
其实,李世民并未忘掉武才人。
武才人的音容笑貌,那苗条的身材,不时萦回在脑际。他知道,自己无法忘掉她。召侍寝,又忌一“武”字,想忘掉又不能。怎么办?
过了几天,李世民终于想出一个两全齐美——他认为是办法,立即下诏,令武才人为皇上随侍。
从这以后,武才人与李世民形影不离。
一日,李世民狩猎于终南山下。
当时,有西域大宛国进贡来一匹大马。这匹马身材高大、身披红毛,全鬃长尾,四蹄雪白,真正是一匹骏马。只是其马尚未驯服,驯马师牵马随行。
世民见其马,道:“朕将乘此马。”
驯马师禀道:“启陛下,此马难驯,今尚未驯服。”
“朕倒要试试看,它又能烈到哪里去?”李世民不服气地道。
众随从大臣皆劝李世民不要乘骑未驯服的烈马。
李世民犟劲上来了,置众臣之言于不顾,牵过马来,自己牵着走了几步,又绕了几个小圈,看不出这马烈在哪里。他自己动手,紧了紧肚带,扯了扯缰绳,然后认蹬,一翻身跃上马背。李世民屁股刚落在鞍子上,其马不奔不跑,却蹦跳起来,前竖蹄、后尥蹶子。竖蹄时,后腿直立,尥蹶子时,后蹄离地有一人高。且是前一下、后一下连续着。这样的烈马,人所未见。尽管李世民骑过不少次马,他是马上打过仗的人,但是,却仍被这马折腾得坐不住马鞍,被一下子扔在地上。
众大臣、随从、亲近侍卫、太监一下子围上去,有的人亲手去扶皇上,有的人口中不住地慰问。李世民被扶起来了。李世民没理睬众人问候,他却用眼去找那匹烈马。他看见了,却是随身侍从武才人在用手拉住马。
李世民赞许地点点头,暗道:“众人只知顾我,却不知要擒住摔我的凶手——马。可见武才人是有心人。顾我,有几个人足可以,为什么全围上来,而置马于不顾?”
武才人牵着马,扭头对皇上道:“皇上,此马摔疼了皇上,可否予以惩治?惩治之后,可能驯服。”
有人小声嘟囔道:“此烈马连驯马师都认为难驯,你又有何高招?”
武才人听到了,她却仍对皇上道:“皇上,驯此马可用三招。第一招,先抽它三百鞭子。如其不服,继用竹抽打三百下,如仍不服,只需一把尖刀或一柄铁锤,尖刀可刺其喉,铁锤可击其头,结果定会服的。”
有些人听了暗笑,笑武才人,仅为一随侍,却在皇上面前大谈狂话。
皇上没有责斥武才人,只是对武才人看了几眼,眼神里更多的是赞许。
三 情属李治
太子承乾被废。
晋王李治被李世民立为新皇太子。
李治是李世民的第九个儿子,贞观二年生,封晋王。自立为太子后,即令随朝观政。有朝事机会与议之。
李治当了太子之后,才第一次看到武才人,他当时就被武才人迷住了。但是,他明白,这个皇上随侍是皇上的侍妾,他只能偷着看,不能在皇上面前表现什么。
武才人初见李治,并没什么好感。长得瘦瘦的,脸色虽白净,却缺少火色,身子单薄,不像皇上那样雄壮、威武。她拿这父子二人相比较,皇上身材魁伟,像是雄武有力,自有一股英姿,令人望而生畏。而太子却像一根竹竿或豆芽菜,猥琐、懦弱,初看似文弱书生,令人望而生怜。
她认为,只有像李世民那样才有皇上的威势,才真正像个皇上。而太子只不过是命好而已,即使以后当了皇上,也不像个皇上。但是,她也明白,这李治长得再不像样,也是未来的皇上,是一点也不能得罪的。
自从李治被立为皇太子,几乎每天都可看到武才人,但是,两人却从未说过一句话。
武才人,每日当值二至三个时辰,在她当值的时间内,很少说话。但是却让皇上非常满意。皇上口渴了,才人及时地送上香茶。茶凉了,保证会换上热的,而且是正可口那样热,既不烫嘴,也不太凉。当皇上要揩一下脸,不等皇上开口,手巾已送到皇上手中。皇上要读的奏章,整齐地摆在案上,而且分出轻重缓急。急需的、重大的一定摆在上面。当皇上需要批答时,墨已研好,笔也摆在架上,随手可用。所以李世民不但满意,而且离不开了。
自从李治随朝观政,武才人从不正眼看皇太子,只是偶尔用眼角溜一下。
李治虽有和武才人说话之意,却无说话之机会,况且在皇上面前,他也装得老老实实的,也从不瞪着眼看武才人,仅是偷窥而已。
在这次陪皇上狩猎的时候,机会终于来了。
皇上去追逐一只小鹿,众随从喊叫着,策马于皇上之两侧或其后。李治看见武才人却策马向一侧的小森林奔去。李治随皇上出猎,仅是跟随而已。他既不带弓,也不带箭。当然,皇上用的弓箭也不自己带着,自有侍卫代为背弓带箭。可是李治根本就没有箭。此次也是一样。
他见武才人策马奔向小树林,他迟疑了一下。这一迟疑,他的马已落在众人之后。他见武才人身披大红缎子斗篷,骑着一匹白马,红衣白马,飞奔而去,煞是好看。他见武才人已接近小树林,人下了马,人马将进入树林,他一拍座下马,向小树林飞奔而去。
李治奔到小树林处,下了马,一眼就看见武才人的马就在林内不远处,却不见武才人。李治也将马牵进树林,将马和武才人的马拴在一处。他刚拴好马,打算找一找武才人在何处,却见红衣一闪,武才人已从林深处走过来。
李治眼睛一亮,因为他看见武才人脸上一改平日不苟言笑的冷漠之容,脸上却挂着令人迷醉的微笑。李治有点看呆了,他想和武才人说话,也不知头一句该如何开头。
武才人先开口了,她道:“太子,您没去射猎?”
平日里,李治拙嘴笨舌,今天却来了机灵,他道:“我看见一只火红的狐狸跑进这树林,所以就追过来了,火红的狐狸不见了,却看见你在这里。”
武才人已明白太子在调侃她,她笑道:“太子,你的弓呢?箭呢?”
“我不用弓箭,只用手捉。”李治说着话走向武才人。
武才人见李治走向她,她一动不动,两眼看着李治,脸上仍挂着笑容。
李治距武才人只有一步距离时,猛地伸出双手,抱住了武才人,说道:“我这不是捉住了吗?”随着话音,他将武才人已搂到胸前。
李治已是渴慕武才人多日。今日有此良机岂肯放过?他将武才人搂得紧紧的。
武才人道:“太子,不可以的,万一被皇上知晓,奴才将死无葬身之地!”她虽如此说,却不推拒。
“不要怕,一切都由我做主,万一被人知晓,我一个人承担责任!”李治说着。
两人就这样许了一生。
李治道:“我们……”
“不要既得陇复望蜀,可一不可再。以后能有机会,当然可以。而机会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可是,我割舍不下你!”李治有些悲伤地道。
“太子,妾已明言,机会可遇而不可求,耐心等待吧!”武才人平静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