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一个伟大的苏格兰国王罗伯特·布鲁斯,他在被可恶的叛徒驱逐出来后,以蜘蛛为榜样,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回到了他自己的王国。
他为了把他的王国夺回来,打了许多仗,却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于是他开始认为这一切都是白费力气,他曾想放弃,不再奋斗。有天清早他醒来,躺在床上,看见一只蜘蛛在结网。这蜘蛛正要把一根丝从屋子的一头牵到另一头。它试了十二次,十二次它都失败了。十二次丝断,它掉到地上。十二次它又爬起来再试。它不肯放弃,而是坚持下来,第十三次它终于成功了。
国王看到这一切,深深被这只蜘蛛的精神给折服了,他对自己说:“虽然我失败了这么多次,可为什么我不能再坚持努力呢,谁敢说我最后不能成功?”之后他又再次振作了精神,通过努力终于打败了仇敌,重新回到他的国家当上了国王。
人生在世,一定会遇到挫折。面对挫折,不同的人会选择不同的态度去对待,会以不同的方式去处理,也就导致了不同的结果。
从“欲登太行雪满山,将度黄河冰满川”这两句古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不能把挫折放大,这样就没法提高自己的抗挫能力了。经受过大挫折并能从中吸取教训的人,就能从容面对小挫折了;但是从来没有受过挫折的人,稍有不如意就会产生激烈的情绪反应。因而我们要提高自己的抗挫能力。
抗挫能力就是指一个人对待挫折的承受能力。抗挫能力的大小,同人的经历有关,也同人的意识、意志有关。一个能够正确对待挫折、意志比较坚强的人,在不如意面前,情绪波动相对就比较少,抗挫折耐力则相对比较高。
生活好比大海一样,海面不会总是风平浪静,有时会有狂风巨澜,有时还会有逆流旋涡,而我们则如其中的一叶扁舟,不断遇到波浪的冲击。因此,提高自己的“抗挫能力”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青少年学生就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抗挫折能力,为步入社会做好准备。
那么,该如何提高我们的抗挫能力呢?我们要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困难和挫折,尽可能地不被挫折击倒,就是被击倒了也要爬起来。要记住“自古英雄出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这句话。遇到挫折能爬起来我们就能得到经验,如果爬不起来将意味着失败。面对挫折不妨采取一些措施:对自己能承受了的挫折自己承受,承受不了的,可找信得过的朋友、同学帮忙解决,说不定能解决大问题。总之,如果我们想要获得成功,就要千方百计地抗击挫折,让抗挫折能力在战胜挫折中获得。
首先,要想有很强的抗挫能力,最好从小就开始培养,不能仅仅培养温室里的花朵。当人们长大后承受能力和抗挫能力,自然随着经历的丰富也会增强。自从我国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之后,每个家庭对独生子女宠爱过度,使孩子在成长期间完全与吃苦和磨难相隔离,失去了培养吃苦精神和抗挫能力的大好机会。这些孩子,缺乏对社会复杂性和人生艰苦程度的最起码的认识,被称作“小皇帝”。他们进入社会之后,不出现问题才怪。在这一点上,我们要向我们的东邻日本学习。日本的小孩子,在冰天雪地的严冬,并不像中国的孩子一样被严严实实地裹起来,哪儿也不让动,而是衣着单薄,甚至被要求赤脚在雪地里行走。这不是因为他们的家长买不起衣服或家长心狠,不心疼孩子,而是因为他们想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和承受能力。
其次,学校也承担着重要的职责来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现行的教育体制,过多重视孩子们的智力教育而忽视对孩子们综合素质的培养。包括在培养学生的自立精神和抗挫能力方面有非常严重的缺陷,培养出了许多经不起一丁点风吹雨打的孱弱的温室花朵。学校必须有意识地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因地制宜,帮助学生增强抗挫能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与此同时,有意识地提高教师对抗挫能力有关方面的认识也十分关键。只有认识提高了,才有可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学校可以开展相关讲座和课程,树立同学们不怕失败和挫折的信心;开展心理知识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帮助同学们正确处理遭遇挫折之后的心态调整。这样,就可以在提高同学们综合实力的基础上,又能提高同学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能力。
最后,每个人自己在提高自身抗挫能力方面,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从自身找原因,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西方国家的教育很注重自立,而这正是我们教育中非常缺乏的。正因如此,这最终将会导致现代年轻人心理承受能力差和挫折感强烈。当一个刚刚学会走路的小孩突然跌倒,国外的家长会鼓励孩子勇敢地自己站起来,而不会过多理会孩子的哭声。事实上国外的孩子摔倒之后很少哇哇大哭,因为他们非常清楚哭是一点用都没有的。这样的孩子长大了,就很明白一切都要靠自己。再来看看我们国内的家长遇到这个情况的反应,绝大多数会在孩子大哭的同时,冲上前去抱起孩子,在确认没有大碍之后,则在好言相劝的同时,照着找到的替罪羊———或人、或物,未必是真的造成孩子摔倒的原因,打上几下,以安慰孩子。虽然这样可以暂时制止住孩子的哭泣,但却为孩子以后缺少承受能力、善于逃避责任、没有抗挫能力埋下了伏笔。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超越自然的奇迹多是在对逆境的征服中出现的。”巴尔扎克也曾说过:“挫折和不幸,是天才的晋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深渊。”我们可以从中看出一个道理,适度的挫折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人们可以在压力下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实力,从而能创造出来更为夺目的成功。
开普勒是德国著名的天文学家,他在母亲的腹中只呆了七个月就早早来到了人间,从童年开始他便多灾多难。
他一直疾病缠身,天花把他变成了麻子脸,猩红热弄坏了他的眼睛,一只手又半残了。但他凭着顽强、坚定的毅力发愤读书,学习成绩遥遥领先于他的同伴。后来因父亲欠债使他失去了读书的机会,他就边自学边研究天文学。在以后的生活中,他又经历了多病、良师去世、妻子去世等一连串的打击,但他仍未停下天文学研究,终于在59岁时发现了天体运行的三大定律。他在挫折面前没有低头,把一切的困难都化作了前进的动力,终于摘取了科学的桂冠,成为“天空的立法者”。
我们在经历一定的挫折之后,才能提高我们的承压能力和抗挫能力,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到彩虹。这样,我们就能获得事业的成功,并且使自身抵御风浪的能力亦得到提升。
挫折也是财富,它是阅历,它是个人素质再上新台阶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