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今天父亲、母亲早早的就要去田里干活,李晚榆也跟着一起下了地,由于担心晚榆身体没有完全大好,父亲不让晚榆跟着干活,只让她在旁边随意溜达一下,就急吼吼的赶着晚榆让她回去了。
自家田离山脚不远,计算着妹妹们要到了打猪草、拾柴火的时间了,李晚榆便和母亲知会了一声,自己就偷偷的往山上走去,李晚榆前世总在深山里穿行,是以她对大山有一种莫名的热爱和向往。
李晚榆顺着平日里大家走过的路径,直直往近山边沿走去,还记得上中学的时候,数学老师总会说那么一句话:“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变成了路。”这是前世鲁迅先生的话。看到山脚下这蜿蜒曲折的小路,晚榆脑海里不自觉的就蹦出这么一句话来。
突然一大片芦苇地就这么出现在自己面前,翠绿挺拔,一丛丛,一簇簇,连成了一大片的青绿色,远远望去,竟好似看不到边。一阵风吹过来,唰,唰,唰,好像搅动了一池青绿色的汪洋,这是没有被开发过的盐碱地,记忆里这一大片盐碱地是无主的,村子里的老人说:“盐碱地是被诅咒的土地,这里不长庄稼,只张这些磨人的草。”大家对这个说法讳莫如深,是以这么一大片的芦苇地没人管,只有吃不起饭的人家才会在屋顶破洞的时候,在边沿上砍一些芦苇晒干了,整整齐齐的扎成一捆一捆的,然后均匀的铺在房顶,混合着泥浆土来修补屋顶。因为实在长得太多了,村里人就会赶在下大雨之前,放一把大火把这块地烧的干干净净的,只是芦苇实在是生命力太顽强了,只过不了一两个月就又会长出细细的嫩芽,然后以不及掩耳的速度疯涨着,三天五天又窜出一大片一大片的。村里人也拿他们没有办法。
这么一想李晚榆欣喜若狂,两眼迸发着灼人的金光,这哪里是什么芦苇地呀!这都是宝藏!宝藏呀!宝藏呀!一个声音翻来覆去的就在晚榆的脑海里回荡。宝藏!宝藏!宝藏!其实每当看到这样的芦苇,晚榆总能想到那个年过花甲的老学究教授带领大家做研究、实地观察芦苇的时侯,摇头晃脑的诵背着那首《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这么朴素的芦苇,居然还有一个这么高大上名字蒹葭。李晚榆第一次知道的时候,一张小嘴惊讶的差一点没塞下一颗鸡蛋去。打小就背《蒹葭》,可是晚晚没想到芦苇就是它。芦苇就这么把久居神坛高位的《蒹葭》给生生的拉到了不起眼的水平线。
芦苇是多年生、根状茎十分发达的草本、禾本科。它的芦叶、芦花、芦茎、芦根、芦笋均可入药。又是一种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生物量高的优良牧草,饲用价值极高。嫩茎、叶为各种家畜所喜食。芦苇杆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可以用来造纸和制做人造纤维。中国从古代就用芦苇编制“苇席”铺炕、或搭建临时建筑。古代各国还有用芦苇的空茎制造的乐器——芦笛,芦苇茎内的薄膜做笛子的笛膜使用。芦苇穗可以作扫帚,花絮可以充填枕头。最最主要的是根部可入药,有利尿、解毒、清凉、镇呕、防脑炎等功能。这些都是李晚榆这个年代人们都不知道的。
李晚榆努力回想着课堂上的知识,对于芦苇的知识也只能翻出这么多了,但是这些知识似乎也足够自己解决眼下的窘境了,她好像找到不得了的发财路子。晚榆兴奋的绕着这一大片芦苇地走着。忘记了时间,她一边兴奋的走着,一边用脚步丈量着,自己心里默默的计算着。在现代一个成年人的一步大概60-80厘米,现在自己走出二百二十步,因为自己还小,就按照一步最低六十厘米来算,就是一百三十二米,掐头去尾,算是一百三十米吧!一百三十米之外居然还有一些零散的,暂时就不算在里面吧。李晚榆又顺着边沿往深处走了走,足足走了又走了一百四十二步才算是走到了尽头,算是一百四十步,一百四十步乘以六十厘米就是八十五米。李晚榆蹲在地上随手抄起一根小树枝,就着一块相对平整的地面就算了起来,一百三十米长乘以八十五米的宽就是一万一千零五十个平方米。四舍五入吧,足足一万一千个平方呀!一万一!李晚榆被自己算的数量吓到了,自己深深的咽了咽口水,按照21世纪的计算,这一大片芦苇地足足有一万一千平方米。一万平方米就是整整十六亩田呀。我的天呀!我要发财了!
李晚榆自己掠过这片在自己眼中是宝的地,又往深山里走了走,看着地上深深浅浅的痕迹,估计是附近的猎户们踩出来的。既然有人来,就说明这个地方的危险性还是不大的。李晚榆大着胆子往前走,突然肚子一阵“咕噜,咕噜”的声音传来,自己摸着自己的肚子,这才想起来,早饭还没吃呢,抬头看看头顶的日头,太阳都升到正中了,快到晌午了吧!想起自己娘亲看不到自己回家吃饭的担忧,又看看前面自己没有探完的山。李晚榆心里一片纠结,自己好像探完险,看看山上还有没有宝贝,李晚榆就是不相信老天爷把自己丢到这个落后的年代,这个落后的村庄,这个穷苦的家庭就为了再次饿死她。
凭着自己超前的一身本事在这个异世还怕自己会活不好吗?李晚榆打定了决心,自己转身就往家里走,再次路过那片芦苇地,李晚榆就使劲的拔了一大堆,抽出几根拧了个类似绳子的东西,顺着就把在土里的芦根也给细细的扒棱出来,用草裹了,打了一捆,背在后背上就疾步往家里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