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的说法,武当山占据十分之一,自师从道藏阁的当今天子登基之后,天下气运聚武当,道藏阁成天人气象,香火渺渺不绝,一派繁荣昌盛。
这一代阁主邛术,与庆寿寺的黑衣和尚一并成为国师,上一代的阁主还只是掌管道藏阁事务,这一代便掌天下道教教务,官居正一品,庙堂权力比肩王侯,江湖势力又占天下四分之一。
无为观是武当山上一座小道观,人丁稀薄,更谈不上香火,观主是道藏阁的四大长老之一的张守成,原是龙虎山张天师后人,天下道教气象汇聚武当之后,龙虎山差点就断了香火,到了缺米断炊的地步,道藏阁阁主邛术掌管天下道教事务,实不忍龙虎山就此没落,念其一身七境修为,封其为道藏阁长老,在武当后山划出一块地盘,准其自建道观。
张守成人如其名,开拓不足,守成……也不足,道观建好后,起名无为,一日三省吾身,埋头安心修行,不理阁内俗事。
这会儿,这个无为观的观主,四大派之一的道藏阁长老,望着那名神态绝然的少女,脸上露出一副慈祥的笑容。
少女背着身子,神色难看之极。
老道士陪在一旁傻笑,今天是个晴朗暖和的日子,最适合好汉大提当年勇,何况本身已经大醉,“三月啊,为师年轻的时候娱情与山水,小小年纪就精通易经八卦、阴阳占卜,当年我们张家的老祖宗对我也是喜爱有加,身上绝学无不倾囊相授,可为师一心向往江湖行侠仗义的快活生活,哪里能静的下心修行,在江湖上浪荡了不少岁月,虽然做了许多锄强扶弱、除暴安良之事,但对整个天下来说,只是沧海一粟,杯水车薪而已。”
“三月,你转过身子来,别跟师父怄气,让别人看到不好,还以为师父不疼你呢!”
“为师知道,你不喜欢为师喝酒,可是师父就剩下这点爱好了!年轻时单枪匹马闯江湖,遇见几个游侠,一路从南到北,每次生死关头,都来壶烈酒,大喊一声,脑袋掉了碗大个疤,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为师喝的不是酒,是那些年轻的江湖岁月,是为师这些年的寂寞。”
老道士砸吧砸吧嘴,打了个酒嗝,酒气足有三尺远,“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如江湖岁月催,皇图霸业笑谈中,不胜人生一场醉!”
“当年老祖宗拦着我,不让我踏入江湖,哈哈哈,什么是江湖?只要有人,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其实我踏与不踏,都在江湖之中。”
“还有,你别小看为师这点本领,别的不敢说,天罡境内无敌手到不是吹的。”
少女噘了噘嘴,“天罡榜都没你的份,牛皮也不怕吹破!”
老道士哈哈一笑道:“什么狗屁天罡地煞榜,神机老人搞的这套把戏,哄哄世人罢了。”
见少女不信,老道士也不多做解释,走到少女面前,“为师本是龙虎山三十二代传人,现如今委身与道藏阁八年,就是为了等你。”
“为师知道,你来道藏阁,是冲那‘道藏神诀’来的,因为你是天生道藏晶体。”老道士双目犀利。
少女瞪大眼睛,一脸诧异,“你怎么……知道?师兄说过,只有他能……”
老道士哈哈一笑道:“天生道藏晶体、与天赋血脉,神龙佛骨,并称三大先天之体,天赋血脉觉醒时,天象异变,拥有者气冲血斗,神龙佛骨现世之时,拥有者周身血肉透明,青骨展现,只有天生道藏晶体没有任何特征,所以你以为师父也看不出?”
“别忘了,为师是龙虎山传人,自幼精通易经八卦、阴阳占卜之术,还有你知道吗,第一个天生道藏晶体其实正是我那祖上张天师本人。”
“世人皆以为天生道藏晶体最适合修行的是道藏神诀,可以事半功倍,境界一日千里,殊不知道藏神诀本就是我们龙虎山的‘太平洞极经’中的一部分。”
“现在明白了吧,为师为什么豁出老脸把你要过来,是不想老张家这点传承折在我手里。”
少女直视着老道士的眼睛问:“学了你的‘太平洞极经’,我能很快赶过那个叶青琴吗?”
“谁是叶青琴?”
“那个天赋血脉。”
“哦!当然。”
“有多快?”
“你想有多快,就多快!”老道士哈哈大笑,说不尽的惬意风流!
……
……
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五行木对应肝、筋,火对应心、脉,土对应脾、胃,金对应肺、皮,水对应肾、骨。
温柔的月光洒射在宋哥儿身上,照射在他身前的《维摩真气决》上。
一回到自己院子,他便全身心投入,开始修行。
时间缓慢流失,宋哥儿识念内观体内真气,与常人修行功法不同,原本一条真气在修行《维摩真气决》之后,变成了五道真气成五星排列,生成的五行真气,犹如五道细小的河流,在体内缓缓流动。
五行真气的流动,就像不同符箓上的符线,在身体里不同的转化,相生相克。
这道理既简单又复杂,这种五行真气修行路线既是对身体奥妙的探索,也是对天地灵气的另一种玄妙转变,把天地元气转换为自身真气。
随着元气的不断转化,自身真气不断增加,到达一定程度,就会扩展经脉窍穴,使真气流动加快,量变转为质变,真气的强弱直接决定实力的强弱。
一缕微风吹过,天地元气在宋哥儿的院子上空形成一股微弱的漩涡,他狠狠地吸了一口气,立刻感觉到一股雄浑的元气顺着他的鼻息涌入体内,化为滚滚真气,如同热流般扩散而开,宋哥儿连忙按照《维摩真气决》引导真气进行修炼。
紫金塔一须发皆白老人‘嗖’的一下从塔里窜出,几个闪身逾越百步,到达宋哥儿院子上空。
只见院子西北角早已悬着两道身影,却是院长与那聋哑扫地老者。
“拜见院长!”须发皆白老人恭敬行礼。
院长微微颔首道:“见过这种阵势吗?”
“……实属罕见。”须发皆白老人沉思片刻问道:“院长,这元气漩涡中竟有五个小的漩涡隐匿其中,莫非修炼的与乌师兄一样?”
院长身边的聋哑老者咧嘴笑了一下,点了点头。原来这聋哑老人就是他口中的乌师兄,姓乌,名子虚,虽是聋哑之人,但一身修为高深莫测,且精通唇语,自是明白对方的问话。
院长欣然问道:“乌师兄,你修炼《维摩真气决》,在一境停留了多久?”
乌子虚伸出手掌,然后又翻了一下。
院长点了点头,“十年啊,确实蛮久的,此子比你如何?”
乌子虚指了指天空,又指了指脚下,右手伸出大拇指,左手打大拇指又放在右手大拇指之上。
“你倒会自谦,天地之差,亏你也说得出来,王羡,你来说说。”院长转头问须发皆白的老人道。
王羡想了一下道:“不是乌师兄自谦,此子吸收天地元气实属恐怖异常,速度是常人的数倍,以此下去,五行真气溢满也比常人快数倍,那《维摩真气决》的缺点放在此子身上倒是相得益彰了。”
院长笑问道:“乌师兄,那你说此子多久能破一境?”
乌子虚伸出三个手指。
王羡问道:“三年?”
乌子虚摇了摇头。
王羡震惊道:“三个月?那此子真气修炼之快岂不是冠绝天下了?”
院长摇了摇头道:“还要一段时间去消化,虽然真气溢满,但还需时间去扩展经脉窍穴,不然到时候溢满就会变为溢出,到时候能存十之五六便是好的了。”
王羡脸色苍白,喃喃道:“如此……如此……对书院来说不知福兮祸兮!”
院长苦笑道:“王羡,咱们书院再如何不济,也不至于如此害怕,七彩堂不是有个天赋血脉的雏凤吗?北边据说也有个小怪物,道藏阁不是也有个隐子吗?难道我们书院就不能出个天才吗?”
说完看了眼天空,转身离开。
乌子虚看了王羡一眼,咧嘴笑了笑,摆了摆手,示意其不必担心,也跃身离开。
王羡喃喃自语道:“我的天呐!别人家的是天才,我们书院出的可是个……”说着四处看了一遍,还是不甚放心,自己要亲自守着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