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决定由林强分管组织战略、培训与发展,李顺手上只剩下人事部门的日常行政事务,负责招聘、薪酬、员工关系--孰轻孰重不掂自明。
李顺虽然有些许不开心,但是也非常想的开,他迟早要退休的人,能做一天是一天,林强迟早要完全接过他手上的工作彻底取代他李顺。
林强给人的感觉既不是好人也不是坏人,他身上背着斯坦福和哈佛的双料博士学位,IQ果然特别高,不少人对他充满期待,胡勇这些总监们更是小心翼翼地观察着他的一举一动。
李璐一方面乒乒乓乓就招来了组织战略经理和培训经理,一副准备做事的架势;另一方面也算善待老实站好自己地头的李顺,基本没有欺负老人的现象发生。
王宁平时看到张顾手下的几个经理,总是不疏不近地打个招呼,这使得想往他那里靠拢的翁东真颇费踌躇拿不准主意,朱云兰更加沉默,郑亚楠则很迷惘,都不知道该往哪里站好。
一日,郑亚楠和朱云兰关起门来叽咕了半日,朱云兰到自己的办公室后还沉浸在兴奋中,来回踱着步。董大寿暗自观察王宁的气色,感到他没有前一阵那么疲劳。王宁马上说:“大寿,谢谢你一直以来对我工作的支持。”
董大寿想,自己该说谢谢王宁对自己的培养,但是他说不出来这样的话。
余开平接完电话,也不想散步了,他马上转身回酒店。一进房间,就摔掉大衣和围巾,只穿这袜子踩在地毯上,走到窗前信手拉开后厚重的窗帘往外看,天空中还在飘舞着大雪,真正的鹅毛大雪。
余开平打开拷在“小黑”里的MP3,童安格年轻时金属一样的男声,像鹅毛雪片一样覆盖向他的身体:何不让这场梦,没有醒来的时候,只剩你和我,直到永远.....他把泡好的茶放在面前的茶几上,自己在地毯上来回走着,有使劲活动着修长的双臂。
过了几天,翁东真发现,余开平的风格和胡勇完全不同,比如胡勇走到哪里都喜欢和各层级的员工握手交谈,而他余开平手指修长,举止优雅而郁郁寡欢,经常一个人关在房间里。
不要以为这样的老板就不是好老板,这得看他所处的组织有着什么样的特点。胡勇有三个好处,第一是授权--他认为,既然郑亚楠是他的副手,他就要信任并支持郑亚楠;第二是敢于拍板--假如你找他,告诉他你需要他做一个决定,他就会尽快给你一个决定,让你有明确的方向去做事;第三个好处是他经常把酷爱繁杂流程的可比得抛在一边,从而让大家在流程上少了许多痛苦。
对于混日子的人来说,有张顾这样的一个总经理是他们的利好。反正大家就是个混,你做的更好,张顾也说你不专业,你做的再烂,他也未必就能看明白你有多烂,而郑亚楠反正只以张顾的判断为准。
韦志光说:“我想在评估中心上打主意,按公司政策,王宁不能一个人说了算的,王宁如果过不了评估中心这一关,他决定也白决定。”
朱云兰沉默了一下说;“我觉得你会失望的。评估中心按公司规定由四位相关部门的总监或者以上级别的成员组成。”
韦志光没接她话茬,认真地劝说道:“万一不顺利,这事儿你得忍着点儿,小不忍则乱大谋,总归是些你看得起的有本事的人。”
朱云兰心中有些高兴也有些感慨,她没多说什么,只笑道:“知道了。你放心,我会处理好的。”
出乎朱云兰和韦志光的意料,王宁当天因为不太舒服没有来参加评估中心,临时指派翁东真代地自己;而翁东真果然自己来参加评估中心。结果翁东真以三比一的优势顺利过关,只有朱云兰投了反对票。
朱云兰事后听韦志光讲了翁东真在评估过程中的回答,心中很怀疑是不是林强事先给翁东真做了辅导,否则以翁东真的水平,不可能对那些问题回答得那么高明流畅。她没敢对韦志光说自己的怀疑,摊上林强这么个经理,朱云兰的心情很不好。
其实,余开平一看组织架构图的草案,就注意到对董大寿的人事安排了。他事先完全没有听李顺提过这样的意向,就知道王宁肯定不会赞同这个提升,只是李顺的意思罢了。
林强本人也以为董大寿不够格,郑珊对这么重要的任命和相关人员工讨论就独断专行,令董事会深为不满,但是既然林强屁都不放一个,他也就不便出来和王宁对着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