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考虑过这样一个问题,这个世界上什么样的行为才是最伟大的,怎样做才能让自己尽量一帆风顺?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还是让我们好好审视一下“忍”字里面的道理,常言说得好:“忍字心上一把刀。”要想承载这把“刀”的分量,我们必须拿出相当多的耐力,这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坚持,在这个充满竞争和压力的时代,是忍耐成就了世界,只有真正的“忍”者才是如今的真正主宰。
20岁上下的时候,你也许经常会犯这样的错误,看到自己看不惯的事情就会毫不掩饰地表现出来,听到自己不爱听的话,就会想着去反击对方。我们像一个“愤青”一样大肆地宣扬着自己的不满,根本就不会顾及之后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那个时候长者们常常会了然一笑,说我们年轻,还是个什么都不明白的孩子。
现在,我们已经在这个世界上奔波了30年,成了一个成熟的男人,回想过去也许你会对自己曾经的行为感到有些不好意思。因为成长了不少,面对现在的挑战、争端和问题,你也许已经开始试着更加沉着冷静地去寻求解决方案。但有的时候还是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尤其是在感觉自己受到侵犯的时候。所以,作为一个30岁的男人,我们必须学会忍耐,因为只有忍耐才能为我们换来太平,换来转机,为我们赢得更多的赞美和钦佩。
《菜根谭》中说道:“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是进步的账本,待人宽一分是福,是利人利己的根基。”话虽这么说,可要忍让却实在是不易!君不见一个“忍”字,竟是“心”字头上一把刀,把刀搁在心头上,你能不痛?“人有脸,树有皮”,即是说,人们出于自尊的需要,见到不公平的事,尤其是遇到欺负到自己头上的事,要咽下这口气,并以笑脸相迎,实在太难了,我们不妨看一看忍让究竟难在哪里呢?
首先,要忍让就必须能吃亏并甘于吃亏,“吃亏是福”这句俗语人人皆知,但却是常人难以理解,难于认同,更难于做到的。在人的天性之中,大多有自私的成分在其中,而正是这种自私的心理,决定了一般人都不肯吃亏,更难承认吃亏是福的道理。你可以让一个人做到大智若愚,深藏不露,以至宽容为怀,但若让他事事让着别人几分,吃哑巴亏,他很可能断然不会同意。只要稍微留意一下世间芸芸众生,有多少人为了自身的利益,为了不吃亏,少吃亏,或者为了多占别人一点便宜,而演出了一幕幕你争我夺的人间悲剧。“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句俗语真是入木三分地道出了一部分人不愿吃亏的心理。
其次,要忍让就必须抱定不争于市、不争于世的态度,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必须有坚定的意念,必须具有如行云流水般淡泊的胸怀,不会因无关痛痒的小事而斤斤计较,而是处处为别人着想,体谅别人,见利让利,见名让名,与世无争,这可是一个磨炼心性、提高道德修养的艰苦过程,困难确实是不小的。
富兰克林说:“如果你一味辩论、争抢、反对,你或许有时获胜,但胜利是空洞的,因为你不能得到对方的好感。”苏霍姆林斯基说得更绝:“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一个学会了忍让和宽容的人,他的爱心往往多于怨恨,他将变得越来越乐观豁达而不是日趋悲哀消沉,对待别人的不足,他就会用爱心劝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听者因感动而遵从;一个学会了忍让和宽容的人,他必有一种智者的情怀,更有一种仁者的境界,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与人为善,大肚必能容天下难容之事;一个学会了忍让和宽容的人,他必然善于沟通和理解,善于体谅和包容,善于谦让和让步,生活和工作理所当然洒脱自如。
秦朝末年,张良在博浪沙谋杀秦始皇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便逃到下邳隐居。一天,他在镇东石桥上遇到一位白发苍苍、胡须长长、手持拐杖、身穿褐色衣服的老人。老人的鞋子掉到了桥下,便叫张良去帮他捡鞋子。张良觉得很不理解,心想:“你算老几呀?凭什么让我帮你捡鞋子?”张良当时十分生气,甚至想拔出拳头揍对方,但见他年老体衰,而自己却年轻力壮,便克制住自己的怒气,到桥下把鞋子捡了回来。
谁知这位老人不仅不说声谢,反而大咧咧地伸出脚来说:“替我把鞋穿上!”张良心底大怒:嘿,这糟老头子,我好心帮你把鞋捡回来了,你居然还得寸进尺,要让我帮你把鞋穿上,真是过分!
张良正想脱口大骂,但又换了一个角度想了想,反正鞋子都捡起来了,干脆好人做到底。于是默不做声地替老人穿上了鞋。张良的恭敬从命,赢得了这位老人孺子可教的首肯。又经过几次考验,这位老人终于将自己用毕生心血写的《太公兵法》传给了张良。
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古人还言:“宰相肚里能撑船。”因此,我们遇事不要斤斤计较,要忍让、宽容,把心胸放宽些,这不但是人格涵养的问题,也是一种处世哲学。这样,看起来是吃亏,实是利己、积福。雨果有句名言:“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人的胸怀要比天空更宽阔,请首先学会忍让和宽容。我们呼唤忍让和宽容,期望人人可以做到忍让和宽容,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越来越美好,我们的社会才会变得越来越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