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政府为了促进贸易而允许预付款和解除合同,犹太商人看准时机,利用外汇预付和解除合同这一手段,轻而易举地赚走了日本政府的几千亿日元,让日本尝够了犹太商人所带来的苦头。
1968年前后,因为日本经济正在高速发展,而且出现大量的外贸顺差,日元在西方金融市场上日益坚挺而美元则日显疲软。美元与日元的比值出现重大变化的契机越来越近了。日本的外汇储备即美元储备越来越多,就是重要迹象之一。
1970年8月,日本的外汇储备才35亿美元,这是日本全体国民战后25年中辛勤工作的积蓄。
可是,从该年10月份起,外汇储备开始成亿成亿地向上爬升。先是每月2亿,继之12月份出现4亿美元的盈余,1971年3月出现6亿盈余,5月结余12亿,8月甚至结余46亿。单8月份一个月的外汇积累就比战后25年的积累还多!
于是,在一年的时间里,日本的外汇储备由35亿猛增到129亿,最后达到150亿美元。
对此,虽然有些人也感到有些出乎意外,但是日本政界、新闻界,还有商界中的大多数人,陶醉于良好的自我感觉中,光往好的方面想:“这是日本人勤劳节俭的象征,积攒下这么多的外汇,全是因为日本人的勤奋工作。”
然而,犹太商人却在不停地调集一切资金,抓紧时机向日本大量抛售美元。他们知道,日元的升值是迟早的事情,只要日本的外汇储备超出100亿美元的大关,这个时刻便会来临。美元对日元汇率如此大幅度地变化,绝对是一个发大财的机会。因此,有些犹太商人甚至向银行贷款来向日本抛售美元,他们预测,即使支付银行10%的利率,仍然大有钱可赚。
反应迟钝的日本政府对于犹太商人的动作却视之如无物,一直弄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国会只知道辩论这些流入日本的外汇会不会对日本经济造成危害,有些议员还似乎理直气壮地说道:“外国人搞投资,绝对赚不了钱,即使赚了钱,也要纳税。”他们不知道,虽然犹太商人对交税素来认真,但身在海外,他们也“没有办法”向日本政府纳税。
不过,也不能说日本政治家的如意算盘完全地打错了。想在外汇市场上搞买空卖空式的投机是不可能的,因为日本有严格的外汇管理制度。但是,他们没有想到,从他们眼里看上去如此严密的外汇管理制度,从犹太人那边看过来,却有一个大漏洞,这就是当时的《外汇预付制度》。
在战后特别需要外汇时期,日本政府颁布了《外汇预付制度》。根据此项条例,对于已签订出口合同的厂商,政府提前付给外汇,以资鼓励;同时,该条例中还有一条规定,即解除合同是被允许的。
通过综合利用外汇预付和解除合同这一手段,犹太商人就堂而皇之地将美元卖进了实行封锁的日本外汇市场。他们采取的办法是:犹太商人先与日本出口商签订贸易合同,充分利用外汇预付款的规定,将美元折算成日元,付给日本商人。这时,犹太商人还谈不上赚钱。然后等待时机,等到日元升值的时候,再通过解除合同的方式,让日本商人再把日元折算成美元,还给他们。这一进一出两次折算,利用了日元升值的差价,便可以稳赚大钱。
直到外汇储备达到129亿美元时,日本政府才如梦方醒,意识到有可能中了这种诡计。到8月31日才宣布停止“外汇预付”,不过,还留了一个尾巴,允许每天成交1万美元。此时,犹太商人手中的流动资金差不多利用殆尽了。
最后,当外汇储备达到150亿美元时,日本政府不得不宣布日元升值,由360日元兑换1美元,提高到308日元兑换1美元。
这意味着,犹太人向日本每卖出买进1美元,就可以毫不费力地赚取52日元,赢利率大大超过10%,几乎达17%。犹太商人事先的估计没有丝毫偏差。
事后据粗略估计,日本政府的损失高达4500亿日元,平均每个国民要承担差不多5000日元。其总值和日本烟草专卖公司一年的销售额相差无几。其中大部分是给犹太商人赚去的。
犹太商人巧用了日本政府颁布的允许预付款和解除合同的规则,把自己赚钱建立在日本的损失之上。
犹太商人的成功阐明生意人在做生意过程中,既要遵循生意场上的规则,但又不能让“规则”这些条条框框规定死。生意要越做越活,而不是一成不变地任凭单一的模式从头走到尾,那样最终导致的结果,只会是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