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的告别
学校这次并没有组织拍集体照,而随着最后一节课上生物老师做着最后的叮嘱,大家开始准备离开,虽然后面还有几天教室可以供给学生使用,但是大家都很清楚,这几天是留给大家收拾东西的,而有些人也必须提前离开,比如罗蒙他们,他们的户籍在安徽,必须要回到安徽去参加高考,这些人已经悄悄地离开。同学录,留言本,这些并没有向初中毕业时那样流行,只有少数几个人向最亲近的几个朋友希望留下美好的祝福和回忆(如果当时有微信、手机能够普及,也许同学之间联系会多一些,虽然这样说,当今的社会通讯很发达,空下来的时候不也是只能翻动这数百的联系人不知所措吗?)。
接下来的几天,班级里被书覆盖的桌面开始浮现真容,而座位也逐渐宽敞,当最后一天柳怡来到班级的时候,班级中只有6个人了:杨静、刘炅、刘锦曦、郭琦、汪浩以及柳怡。除了柳怡这些都是班里的翘楚,是班主任心中冲击名牌院校的希望,当然还有已经回家的梅洛、朱青等。
柳怡并不是学霸,成绩也不好,之所以没有这么早离开是因为他租的房子就在附近而高考的考场就在重点高中,自己一直上课的这栋楼。其实,这几天柳怡除了复习一下知识,保持自己的“思维、竞技状态在线”外,他一直在给这个班级作画,他把同学、老师画在了一张A0纸上,老师们站在讲台,同学们坐在各自的座位。这幅画很形象,班主任抬着手比划着,正如他讲课中的姿势,英语刘老师提着一个小包,面容姣好眼神晶莹,物理老师挺着肚子横卧粉笔,生物老师躬着背脊手点远方~~~。同学们也是各自展现自己的神态,王一虎拿着试卷面向大家似乎说着什么,梅洛转着铅笔,刘炅和杨静讨论着试卷,汪浩拿着大茶杯喝水,莫文山左手托着嘴巴睡觉~~~。对于柳怡来说这就是班级的“清明上河图”,他很高兴自己终于完成了,随着郭琦走出教室门,柳怡将绘制好的图放进了书包,站在门口静静望了一眼这个教室,把灯熄了,关上门,他并没有太过留恋,因为他知道还会回来,考完试。
考试前的准备
高考,是每年除了春节外,给与较多关注家庭关注的“节日”,因为他在给一些人带来希望和幸福的同时,也会带来很多忧伤和不幸。这些天孩子是主角,加上就是最佳配角,他们给自己的孩子买一些好的吃食、送他们去考场、陪他们考试,紧张程度一点不亚于考试的孩子。柳怡就曾看见一对穿着很朴素,甚至有些破旧的父母,在饭店给孩子点了五六个菜,隐约听到,孩子的母亲说:咱家穷,平时俺们不能给你吃些好的,最后这些天你吃好些,这里还有牛奶,是你奶奶让带过来的。说着将几盒牛奶拿了出来给孩子,孩子接过牛奶,应声说到:“娘,其实不需要这样的,你们也吃,都吃,我这次考试没有问题的。”说着将一块牛肉夹到母亲面前。而这对父母直到柳怡离去都没有见到他们动筷子。“奶奶身体好了没,能下床了不?”“好多了,但是还不能下床”~~~。柳怡听着这些话,想起来爷爷,也想起了自己的父母,只是他们现在并没有在自己身边,但他并没有失落,因为他理解。
6月5日,已经可以去看考场了,看考场的人很多,很多是父母陪着,学校门外停满了车辆,虽然有四个交警出来疏导,但终究学校门前的路还是行驶缓慢。学校门口除了卖吃食的小贩,最多的就是卖考试所用水笔、2B铅笔、圆规直尺等物件的流动商贩,当然在这儿买这些用品的人很少,因为纸笔早就在已准备妥当,不少还是学校统一发放的。这些考试必备的用具都是通过“正规”的门店购买的,虽然比这些地摊上的贵出许多。中国的假货很多,也许大家都这么认为,也许是大家为了高考可以付出更多金钱以给安慰,其实,柳怡也不明白,他用的这些都是平常就一直在用的,虽然铅笔只剩下1/3,但是又有什么关系,这四门考试用的完吗?过渡的冗余备份和准备只是给自己一个心安罢了。
学校教学楼用警戒带围着,实际上是无法真的看到自己的考场,只是能够晓得在那栋楼而已。警戒带外人头攒动,确并不吵闹,一些人面带笑容,一些人虽然没有愁苦之色却也是面部紧绷。6月的天,已经有些燥热,不过老天还算眷顾考生,这几日天是阴的,据说还有雨。
柳怡在校园里看到了刘锦曦、王一虎,但是他并没有去打招呼,他们也没有给柳怡打招呼,也许是他们没有看到他吧,或者他们根本不认识他。柳怡在这个庞大的班集体中,至今能直接喊出名字的半数就已经不错了,除了每次考试排在前面或者是活跃的班级的人外,又有多少被大家记得呢?多年后,对面不识君却是正常不过。
晚饭简单吃了些,柳怡在超市买了一些巧克力,这是英语刘老师告诉他们的,因为很多人压力太大,考试当天可能根本吃不下饭,带着巧克力,真的感觉无力时可以快速补充一下能量。压力,有人说是动力,有人说是破坏力,但这作为主观的情绪中,它只是一种情感,无所谓好坏,只是不同的人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认知罢了。柳怡晚上和之前一样看书到晚上10点,接了盆热水,泡了脚,拿起定了5点25的闹铃,想了想调整到了6点。睡下,却睡不着,这种感觉很奇妙,也很让人痛苦。柳怡,失眠了,他很少失眠,因为他早已经认为没有什么事情可以让他为之辗转反侧,然而他错了,他确实在高考前失眠了,不知如何入睡,他也就索性不去入睡,柳怡竟开了灯拿起枕边的《红楼梦》看了起来,这本书的前30回他已经看了很多次,部分桥段可以背诵,而这次他打算看后面的章节,当看完第36回时,已经困倦不已,他没有看时间,倒头入睡。再次醒来是被闹钟唤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