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遇见一个朋友,多年不见,他刚好来上海出差,在群里喊了一下,我平常是很少看同学群,一般情况下设置的都是静音,说也巧合,那天不经意点开了同学群,又刚好被我看到了他的这个消息,于是约了他吃饭。
多年不见,聊到了工作,聊到了婚姻,聊到了上学,最有共同语言的也就是大学的生活了,虽然我们是在不同的大学生活,虽然离开大学已经6、7年。
食堂
柳怡:我们学校有三个食堂,三个食堂定位不一样,一食堂价格实惠,但味道差了点,其他两个食堂的价格就高出不少,吃一碗面要十来块。
方洛:我们学校呀,不知道食堂有多少个,因为学校内有好多小型的饭馆,可以堂食,应该也算是食堂吧,人很多的,4个大食堂多少都是套餐饭,便宜不好吃,哈哈。
柳怡:说起来小餐馆,我们学校内确实没有,应该是不让办,大三的时候研究生楼下开了一个饼店,什么酱香饼、馅饼的,生意也是非常好,很多学生早上拿着饼,叼着奶去上课。不过后来小南门外兴起了很多饭店,好多是学生和当地人一起合伙开的。
方洛:是吗,我们的西门也有很多,不过大多数都是流动的,饭点的时候摆个摊,路两边摆满了摊位,来吃的人也不少,主要是好吃又便宜,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那个菜馍,好大一个,还有鸡蛋,两块钱一个,味道也不错。
柳怡:那确实便宜,你看看现在,我晚上下班,地铁口有时候也有卖煎饼的,要五六块,加个蛋或加个香肠十块左右了,个头还小,根本不够吃。
方洛:差不多是这样,不过这些年物价确实也涨了不少。
柳怡:也是,不过不知道是当时吃的美味少,还是如今的饭菜当真是不如,我记得当时学校食堂的韩式拌饭、土耳其烤肉那叫一个好吃!
方洛:我对美食没有多少感觉,只不过,我们学校有个小店,辣子鸡真的是不错,那个辣味,渗入骨髓似的,两小块能吃一碗饭。
柳怡:你说辣,我想起来三食堂有个板面,我去,那个辣呀,我们有个湖南的和四川的同学比谁能吃辣,两人都在加汤汁时要了小尖椒,两人就对着吃尖椒,吃了三四个,两人都辣的挨不住,就跑出去买冰水啦,我们围观的笑得要死,哈哈。
方洛:哈哈,这样的对比吃饭的,我们学校也有过,不过不是比吃辣,而是比谁吃的快,后来还有挂着条幅宣战的,成了吃饭的一大乐趣。
柳怡:我们食堂大三的时候安装了大屏幕,吃饭的时候可以看篮球比赛啥的,大家兴致增加了不少,人变多了,吃饭用时也变长了,我猜这不是学校给我们的福利,而是被小南门的饭馆竞争的结果。
方洛,我也感觉到了,我刚入大学基本上都在食堂吃,后来就很少去了,味道不好,但是貌似学校的食堂一直没有改变,也许是有补贴吧,公家的嘛,你懂的。
柳怡:哈哈,不过我感觉你们学校可能也有意给学校内的饭馆留营生的机会,这样店铺才好出租嘛!
方洛:唉!学校也已经商业化了。
柳怡:谁说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