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沉痛的捂着头,不知如何是好,宋嬷嬷不知何时走到她的身边,伸出手来替她揉着穴位。
“...宋嬷嬷。”太后唤道。
“老奴在。”
“你觉得今天扔璨璨下池的人是谁。”
宋嬷嬷沉吟片刻,回她:“娘娘,自从丹阳郡主进了宫以来,圣上对其他皇子公主,态度淡薄的很,又因为亲自照顾郡主,已经很久未踏足后宫了...”
太后闭着眼睛,“所以你的意思是...谁都有可能。”
宋嬷嬷:“娘娘,虽然谁都有心思,但这后宫的妃子里,懂武的人却是不多的。”
懂武。
太后缓缓睁开了眼睛,她不是元帝的生母,眼睛却是与元帝一般锐利的凤眸,斜长又泛着冷光。
“如此,倒是不难了。”
“...不出明日,定国公府的人应该会收到璨璨受难的消息,你替我去库房选些好东西,去定国公府走一遭吧。”
宋嬷嬷明白她这是要帮着元帝,安抚外家好叫小郡主能安心待在宫里了,于是低着头应了。
太后看着富丽堂皇的大殿门口,只可惜再看不到一女子,模样胜似天仙,巧笑嫣然的从那里向她走来,笑着唤她母后了...
...
下午,有关昭阳殿郡主郑舒窈生命垂危的消息便在宫中传了开来。
“哎你听说了吗,昭阳殿的丹阳郡主今早落入莲花池中,后被太子殿下救起,如今啊,是生是死都不知道呢。”小宫女拿着扫把有一下没一下的扫着院子,和周围一起干活的人开始说起话来。
另一个宫女先是看了看四周,确定没什么人后便也凑了过去,“这么大的消息我怎么会没听到,宫里都传遍了,和我同屋的彩娥,之前就在那池子边,因为没有下去救人,到现在都还在屋里躺着呢。”
拿扫把的小宫女一脸的惊讶:“啊?打了这么重吗?”
“是啊,还是太子殿下亲自下的令呢。”
“那,那以后你说太子殿下和丹阳郡主以后有没有可能...”小宫女脸上突然变得隐晦了起来,小姐妹轻轻推搡了她一把。
“想什么呢?郡主如今才四岁,现在都生死未知了,怎么可能会许给我们太子殿下呢。”
“也是啊,那,”
“你们两在那说什么呢?院子里都打扫干净了?”还未等人说完,一个嬷嬷便肃着脸从屋子内走了出来,两个宫女顿时吓得跪在地上。
“琴嬷嬷...”
出来的正是丽妃娘娘身边的琴嬷嬷。
琴嬷嬷走到她们的身边,用手挑起一人的下巴,看着她苍白的小脸哑着嗓子说道:“谁给你们的胆子敢议论太子的事?是不是不想要命了!”
被挑起下巴小宫女顿时眼泪就流下来了。
“嬷嬷...嬷嬷我们再也不敢了,求您放了我们吧...”身旁的人抖着身子哭腔着说道。
琴嬷嬷嫌恶的甩开了手,看着她们宛若看着两个死人。
“景阳宫不用议主的奴才,来人,把她们送去慎刑司”
两个宫女顿时朝着地上猛磕着头。
“嬷嬷嬷嬷我们错了,求您饶了我们吧,嬷嬷。”
“琴嬷嬷奴婢再也不敢了,奴婢再也不敢了,求您不要送奴婢去慎刑司,求您了。”
慎刑司是什么地方?进去了可就没有活路了,里头的太监嬷嬷们下手又狠又重,如果没有人来要,她们不出三天就会被折磨死。
两个宫女又悔又恨,琴嬷嬷站起身面无表情的看着她们。
“还不动手?”
“以后谁还敢在景阳宫嚼舌根子,她们,就是下场!”
周围的人都惧怕的跪在地上俯身说着“不敢”。
琴嬷嬷转身又进了屋子里,里头丽妃一身火红的红裙,裸露在外的肌肤白腻如雪,她抬着眸子看向琴嬷嬷。
“外头怎么了?”
琴嬷嬷走进她的身边,沉着脸跪了下来。
“娘娘,奴婢无能,郡主后来被太子殿下救了上来。”
丽妃美眸一横,几乎是尖着嗓子说道:“你说什么?!”
琴嬷嬷俯下身子。
“嬷嬷你,失手了?”丽妃的声音含着不可置信。
琴嬷嬷是家里为她特意培养的一个武力高强的嬷嬷,宫里有些见不得人的事情全是看着琴嬷嬷出的手,这一次也是一样。
琴嬷嬷闭着眼,她失算了丹阳郡主的身边也有会武的人,来不及想后她便只能将人当下扔进了池子里,哪曾想太子碰巧经过,将人救起,只要在慢一刻,就慢一刻就可以了...
琴嬷嬷闭着眼睛不敢看她的主子。
丽妃胸腔起伏的厉害,她告诫自己不能慌。
“那郡主有没有看到你的脸?”
琴嬷嬷摇头。
“并未看到。”
“郡主现在醒了吗?”这才是最关键的。
琴嬷嬷还是摇头,“丹阳郡主落水,现在生死未卜。”
“生死...未卜。”丽妃喃喃着这四个字,终于有些放心,可是下一秒,她还是直起了身子。
“嬷嬷,这皇宫,你不能在待下去了...”
琴嬷嬷诧异的抬起头看她,她原以为丽妃为了宽心,应该会将她灭口沉井才是。
丽妃朝她一笑:“嬷嬷你这么看着本宫作甚,这些年你为本宫做了这么多事,本宫自然不会对你下手。”
琴嬷嬷沧桑的眼里隐隐可见泪光:“娘娘...”
丽妃道:“今晚,你便拿着本宫的牌子出宫去,走的越远越好。”
琴嬷嬷却是抬起头看她,抹去了泪痕。
“不行,娘娘,奴婢不能走。”
“奴婢现在出宫,太后和皇上一定会怀疑到您身上,奴婢不能走。”
丽妃沉默了,似在思考别的法子,琴嬷嬷深深的看了她一眼,继而又俯下身去。
“...娘娘,往后的日子里,您记着没有皇嗣傍身,再多的荣宠也是空的,您要记得不要轻信旁人,姝贵人经常仿着您的行事,不出一月她便会暴毙而亡,如此,短时间内后宫里倒是无人能和您并肩了;娘娘...老奴家中还有一外孙女,今年才将将六岁,从小父母双亡,只求娘娘能赏她一口饭食,如此,老奴也就死而无憾了...”
琴嬷嬷宛如交代着遗言,令丽妃很是惊讶,“嬷嬷,你这是要做什么...”
琴嬷嬷慢慢的站起了身,“既然郡主如今生死未卜,那不如直接……”
丽妃又是一愣,然后看着琴嬷嬷行礼告退,褐色的身影慢慢的消失在了大殿里,丽妃脸上那愣愣的神情立即化为了冷漠,嘴角挑起了一抹微笑,这倒是省事了不少...
她起身踩着柔软暖和的地毯,素手若有若无的抚着肚子,转身进了殿后,即使琴嬷嬷去了,但有些准备,她还是要做的...
...
翌日,
宫中有关丹阳郡主的伤病流言已经越发的沉重了,定国公府的老太君已经向宫里递了三次牌子了,平日里安守本分的定国公,也向养心殿递了帖子。
可太后与皇上通通未见,只是当天上午,太后身边最得宠的宋嬷嬷亲自带着一车子赏赐去了定国公府。
青松院是定国公府老太君的院子。
芍药是老太君身边的贴身侍女,听了前院传来的消息,她眸子一闪,然后飞快的撩起帘子进了内室。
“老夫人,宫里来人了。”
正中檀木雕福禄寿挂屏前的木雕花罗汉榻上坐着一个老夫人,头发梳的一丝不苟,双鬓如霜,面容富贵却难掩老气了,这就是陪着大元走了三载的老太君,如今高龄八十有七,连元帝都得给两分薄面。
听了芍药的话,老太君停住了手里滚动的佛珠,睁开了略有些混沌的双眸低低应了一声,半晌,才对着芍药说:“将人请进来吧。”
芍药低声应了,随后便走了出去,片刻后,便领着身穿青色宫服,身后跟着四个宫侍的宋嬷嬷进了青松院。
“老夫人,宋嬷嬷到了。”
老太君听见芍药的话,睁眼看向来人,没有什么动作,慢声道:“老身如今身子不利索,动不得什么,便没领着府眷去迎嬷嬷了,还望嬷嬷见谅。”
宋嬷嬷怎么会生气,她走上前去笑得真诚,“老太君安好。”
“如今天寒地冻的,老太君该是好好坐着休息的,笼统也没几步路,奴婢奉太后的旨意看望老太君,是该奴婢走来的。”
老太君面色不变:“如是这样,倒是老身的福气了,嬷嬷坐着休息会儿,芍药,快给嬷嬷看茶。”
宋嬷嬷没有拒绝,直接坐到了老太君的下首。
“老太君,奴婢此次前来,是太后授意,如今天寒地冻的,路不好走,故有什么事宜还是让奴婢出宫来到府上帮您传述即可,您的身子重要。”
老太君转着佛珠,“说到底,还是娘娘与皇上不愿将老身的乖乖还回来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