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要忍不住插一下他的感情,蔡同学不入主流的感情观,其实蔡爸蔡妈是有点察觉的。蔡妈一心张罗着给他准备相亲,想他回心转意,“回归正途”,蔡同学不领情呀——感情这事情岂是容易朝三暮四的,可惜蔡妈白费心思了。蔡爸对蔡同学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估计认为他年纪小不懂事吧,抑或是作为一个六十多岁上海贵族的老人来讲,见过的世面多了,也不怕蔡同学七搞八弄的。所以,蔡同学还算是无比幸福地选择着自己要走的路。
但是,蔡同学进了大学,就发现太不对劲了。大部分同学、大部分老师表面上煞有介事的,但骨子里都恍恍惚惚的,不知道大学到底是干什么的地方。他说:“我的同学,多半表现的态度是:大学,是人生第一次没有人盯在后面管的地方。我的老师,多半表现的态度是:大学,是老师唯一不用盯在后面管的地方。”
这下好了,大家互相尊重,互不干涉。蔡同学有自个儿的见解、方向,认为大学重要的一项目标应该是养成人格。
前面已经讲过,蔡同学冲动地在校刊上写文章批判当局,结果被记了大过,最后只能勉强毕业。这件事对他的冲击一直持续到大学。在台湾东海大学念外文系时,蔡康永就决心隐姓埋名,不出风头,也不再参加课外活动。所以蔡同学乐呵着,关起大门过起了自己的小日子。不过,没少跟精神大师交流思想。
转眼就快大学毕业了,蔡爸给他下达命令了,读个研究生,捧个硕士学位回家。一般蔡爸不怎么要求他的,但一旦有指示,蔡同学也是言听计从的。这样的家世,当然要念个一流学校的硕士,才好跟别人谈起呀。蔡爸只要硕士那个光环,所以蔡同学在选择专业时,又空前自由了。
别说,他也真够天马行空的,从来都不会辜负我们的期待。蔡同学决定投身到电影事业了。因为他没整过这玩意儿,正好蔡爸让读硕士,那就借此机会学习一下,趟趟电影业的浑水。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位于好莱坞旁边的一所学校,被蔡同学瞄上了。他本身的成绩还可以,蔡爸的朋友胡金铨(中国香港著名电影导演、编剧、制片人、美术师,曾执导《龙门客栈》、《笑傲江湖》等经典影片)的一纸推荐信如虎添翼,成全了他的碧海蓝天。在异国他乡的日子里,他也就更加自由了。从此以后,他也真正开始“当家做主”了。
也正是离家在外的日子,让他晓得了自己在生活上有多么“白痴”。
4.“我是生活大白痴”
蔡同学天资聪明,领悟力极高,全身充满文人气质。但是,面对一连串阿拉伯数字,他可就不行了,只能投降。啥东西跟阿拉伯数字最亲密啊?钞票呗!
家里那么多钱,他还能没见过什么大的世面?面对这些数字堆砌的财富脑子会转不过来?说实话,他确实脑子转不过来耶。
其实,正是因为蔡同学从小生活富裕,过的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所以他才对钱毫无概念。而且蔡爸也从不在他面前提钱的事情。所以,在他的年轻岁月里,钱从来都不是问题的。他对钱非常白痴,没啥概念的。除非是银货两讫的交易,否则他就得晕了。
所以蔡同学第一次去电影公司打工时,被骗了二十几万元新台币,自己都浑然不知。他曾与侯文咏(台湾大学医学博士,目前是专职作家,居住在台北,也是蔡康永的好友)合作网络公司,才做了两年就解散。蔡康永事后回忆起来也是心有余悸的样子:“我们当时觉得公司快完蛋了,既然还有资金剩余,不如赶快收手,把剩下的钱全部还给股东,自此以后,我也不敢投资了。”
作为一个现代人,对银子没有清醒的认识,还真不是一般人。所以他只好把银子交由专业会计处理,索性自个儿也落个轻松。在现代社会生存着,不用为银子操心,也是一种福气吧。可能是傻人有傻福吧,蔡同学30岁那年开始的与家族品位背道而驰的收藏之路,竟然让他意外大赚了一笔。
家境富裕的蔡康永,从未缺少艺术品的熏陶。在他的儿时记忆中,父辈们青睐传统水墨画,往来的达官显要热衷于此,或者彰显品位,或者应酬社交。那些有松又有鹤的,寓意松鹤延年;有马又有猴子的,寓意马上封侯,祝人升官。蔡康永对这一类老套的做法不以为然。对他而言,如果花同样的价钱,在张大千(1899-1983)与巴斯奎特(Jean-Michel Basquiat,1960-1988)之间选择,他会选择后者。因为巴斯奎特迎合了蔡康永叛逆的心。
父亲过世之后,蔡家的书画被束之高阁。直到蔡康永发现并购买了日本艺术家奈良美智的作品,他的收藏欲望终于被反抗欲望激活。他喜爱日本艺术家村上隆,师承日本水墨画门派,却死命抗拒传统。在中国当代艺术家领域,诸如谷文达、刘伟、赵能智、曾梵志、徐冰等艺术家,也都符合蔡康永“文化恶童”的精神——叛逆、恶搞、张狂。看上去,他的收藏乐趣在于购买跟他对味的艺术品。
蔡康永喜好收藏艺术品,在这方面已经花费了十几年的心思了。最近这几年,蔡康永更勇于出手。他曾花费500万元新台币,请朋友在英国画廊买下以色列设计师Ron Arad设计的一张椅子,造型流线、光泽亮丽。刚刚一年过去,该作品已涨至600万元新台币,净赚100万元新台币啊。另外,蔡康永收藏的草间弥生、村上隆、KAWS等人作品,部分5年投资报酬率已涨10倍。真是“无心插柳柳成阴”啊,对钱那么白痴的蔡同学都能大赚一笔,着实让人眼红哈!不过,这是后话了。
我们还是回到蔡康永的大学时光吧。蔡同学初到洛杉矶就遇到坎了。在洛杉矶的第一个晚上,蔡同学冻得个半死,盖了六条牛仔裤度过了漫长的一夜啊。这是怎么一回事,这么惨,
怎么跟流落街头当乞丐似的呢?不是去学拍电影吗?
原来,蔡同学打包带了很多衣服到洛杉矶,这些衣服多到他一个月不用洗衣服还有新衣服穿哈!但是,带了那么多衣服,锅碗瓢盆棉被啥的,一样都没带!敢情是去参加时装秀了,并且还不食人间烟火呢。
蔡爸爸对蔡同学的管束不多,所以打理生活必备品这种事情就交由他自己弄去了。估计蔡同学把UCLA想得太理想国了,以为这是学校的事情,自己就负责整点穿的衣裳就OK了。而且在洛杉矶接他去学校的胡金铨导演,是一个典型的艺术家,也是在生活上不会照顾自己的人,所以也没替他考虑这门子事情。满脑子都是梦想、艺术的人啊,往往就特别不现实,或者能够超越现实呵。美国的大学啊,诸位想想,都研究生了,学校肯定不管这些“私事”。
所以,当天,蔡同学就悲剧了,抱着六条牛仔裤,跟个卖火柴的小女孩似的,漫漫长夜里,恍恍惚惚地等待白日的到来。我敢打赌,他后来看到被子肯定特亲切,那可是救命恩人啊!
初到美国,就遇到了个生活上的“下马威”,这下蔡同学就琢磨明白了,以后自己得懂点“柴米油盐酱醋茶”了。基本的生活都打理不好,那就别提理想、学习什么了。肚皮都照顾不好,哪有心情搞其他东西。而且那么大一个小伙子了,总不能打电话抹鼻子回家求助吧,也该为自己负责起来了。
大家都知道,一天不吃饭,可能没啥可怕的;但一天不喝水,那估计就得蔫了吧唧的。蔡同学在家喝过开水,品过茶水,但是没机会见过开水是怎么烧出来的。在大学里,总算有机会自个儿烧开水,一展身手了。
第一次烧开水,还好身边有同学可以问,蔡同学不至于那么狼狈。结果没问清楚,还是让蔡同学出了一身冷汗啊。
话说那天,蔡同学咨询过同学后,就鼓捣着烧起了开水。终于,几分钟过去了,水开始沸腾了,第一个泡泡成功冒出来了。这时候,蔡同学突然醒悟过来,“同学只说起泡泡水就烧开了,但是没有讲几个泡泡后水才会开呀”。
那怎么办呢?“山人自有妙计”,蔡同学就盯着那壶水,毕恭毕敬地,极其耐心地等着水面都起了泡泡,才狠下心来,把电源拔下来。
这水,真是滚透了!不知道那壶水是不是有话跟蔡同学要讲——“我和你近日无怨,往日无仇,你何必让我这般煎熬。”“万事开头难”,但学会了,那都是自个儿的本领。
自从到美国UCLA念硕士开始,蔡同学才算是真正“当家做主”了,与此同时也在学着独立起来。由于从小“养在深闺”,衣食住行这些生活琐事根本就不用他操心,在家里是还挺美的哈,但是到了美国,麻烦就大了。你们家又不是联合国,走到哪里都有人服侍。即便真是联合国,也存在有人不听话的时候啊。
虽然老闹出一些生活上的糗事,但这个公子哥总在不断地学习。不会怎么了,我学还不成吗,谁也不是一生下来什么都会的!
还好,他这个“生活大白痴”后来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伴侣,有个肩膀可以让他依靠,洗衣、做饭这些生活上的事情,也可以完完全全地交给那个他来搞定。“像诗人依赖着月亮/像海豚依赖海洋/你是天使你是天使/你是我最初和最后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