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92500000003

第3章 “名嘴”王子 (3)

在那样的家庭里,蔡妈妈是不做菜的,蔡康永也从来没有吃过妈妈做的菜。说到这里,要插一下嘴。在上海,贵族的大小姐是不做菜的,却“说”得一口好菜。蔡妈妈不会做菜,只会“说”菜,因为所有的菜,她都是“听来的”。对于孔子的“述而不作”这一原则,蔡妈妈是严格遵守的。

言归正传,虽然蔡家逐渐没落,但是俗话说得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在台湾的蔡家依旧排场不减。小蔡康永随手抓起的食物不是鲍鱼就是鱼翅,家中天天衣香鬓影,夜夜笙歌。这日子,好像生活在一个不需要钱的世界似的,因而蔡同学一直对钱没什么概念。

蔡康永在自己的《痛快日记》一书中说:“这样的场面,偶尔看一次,当然很有趣,可是如果经常看、看多了,就自然而然,懂得‘无常’是什么了。我就是这样懂得‘无常’的。”

显然,他成长的家庭跟一般孩子的家庭很不一样。这个家庭终究逃脱不掉上海没落贵族的影子。这一点,从蔡妈妈的一日活动就看得出来。蔡妈妈每天睡到中午12点,穿着毛毛边的亮片高跟拖鞋、好莱坞电影里女明星穿的丝质晨袍,在家里晃了一下,起床后不吃东西,就出门弄头发,弄到下午两三点回家,等朋友到家里打麻将。

有一次,蔡康永和王家卫聊天。王家卫说,他对上世纪30年代上海的所知和迷恋,来自于在夜总会工作的父亲。蔡康永回了一句让他差点跌倒的话:“你戏里头的旗袍,好像跟我母亲的还不是一个路数。我母亲的旗袍,领子竖得比张曼玉更高。”可见,蔡小孩的家庭还是蛮“上海”的。

蔡父蔡母几近半百,早已不是二十几岁生子时的那种状态了,对小康永就像对宠物似的,过得去就OK了。有一次,蔡妈妈跟小康永开玩笑,叫他离家出走,可怜的小康永只好一边哭一边回房间收拾行李,搞笑的是因为从小就有专门照顾他的保姆,所以他连抽屉都没有亲自打开过一次。生平第一次亲手打开抽屉,看到一件绣着二条龙的小背心,觉得这个很好看,就拿出来包了包,带着这一件衣服到客厅跟妈妈道别。妈妈还说,好呀好呀,走吧。小康永只好一边哭一边拿着只装了一件衣服的小包包开门要走,还好碰到刚下班回家的蔡爸爸,头正好撞到爸爸的皮带扣,看到回家的爸爸,哭着说要离家出走。结果,宠爱康永到不行的爸爸把妈妈狠狠地骂了一顿。

别的孩子有父母陪着学打球、学游泳啊,他却只有应酬啊、礼物啊等等这些东西,而且他的父母更像是他的爷爷奶奶。蔡康永说,没落家庭的孩子有一种难得的轻松,没有什么光宗耀祖的压力,因为再怎么努力,也比不上从前。

蔡康永曾说,他的童年很苍白,甚至等于没有童年,因为看的都是浮华的东西,孩童应该经历的乐趣他统统缺失。“家人对我的好,是那种客套的好。我沉默,甚至从来不和母亲谈心事,但是从小便懂得投其所好。我只是一个玩具,供他们拿出去炫耀。”2010年8月他接受《申江服务导报》专访时这样说。

小康永家里,客人永远比亲人多,访客可以用川流不息来形容。虽然都面带微笑,却冷淡到极点。而且大自己半百的爸爸总是无法忘却在上海种种的好,所以在一些认知上,不可避免地给小康永泼“冷水”。在家中,吃一条黄鱼,蔡爸爸都会念叨半天,说不及上海的黄鱼好。小康永当然不能体会爸爸的感情,但是在他眼中,那些值得赞赏的美好事物,到了父母眼中却是次等替代品,这种心理巨大的落差可想而知。

有一次,小康永和蔡爸爸被邀请去吃大饭店的自助大餐。小康永陪着爸爸排进队伍,拿了只瓷盘递给爸爸。蔡爸爸却叹了一口气说,“上海人不吃自助餐”。小康永很好奇,就接着问爸爸原因。蔡爸爸一本正经地讲:“端着盘子排队才有得吃,只有乞丐才这么落魄。” “噌”的一下子,小康永背脊一冷,好像看见大雪纷纷无情飘下的场景了。

一个事事惊奇的小孩子,一天到晚总有人来泼冷水,久而久之,不养成冷眼旁观的个性都难。所以,小康永过早地、不合时宜地就领悟到了一种“过眼云烟”的沧桑。难怪熟知他的张小燕要说他外表年轻、灵魂古老了。

蔡康永的好友,主持人汪用和也曾说:“他的冷和距离感,来自他的聪明,而他的聪明在于看透、看清楚了人与事。但他没有因此放弃生活,做事也一定做到最好,以至于他的冷和距离就变成一种美感和优点。”

还好,除却川流不息的访客,喋喋不休的麻将声,世界上还有一种陪伴孩子走过孤寂岁月的发明——玩具。儿时的那只握着一口铁皮锅子煎着铁皮荷包蛋的铁皮小猪,构成了他童年里零星的温暖回忆。他还心血来潮想为那只小猪设计出格公仔来着,他说那铁皮小猪“好像一只神经病小猪,锅子里有煎不完的蛋”。

你猜,他说这句话时,开心吗?如果可以选择,他会选择怎样的童年?

因为家庭地位在那儿摆着呢,所以蔡康永上学的地方也马虎不得。

能让蔡同学待的学校,那不是一般的学校——台北市知名私立贵族学校“再兴”,他在那里度过了从幼稚园到高中的14年学生生涯(幼稚园2年,小学、中学各6年);能和蔡小康做同学的,那也绝不是一般的人——身边的同学大多出身名门,有辜家、蒋家后代,有当时台湾地区领导人、医院院长等人的孩子,不是高官就是台湾地区大会代表、“立法委员”,皆是政界要人和上流社会的小孩。名牌跑车和阿玛尼,清一色的名门权贵家长和老师,让蔡同学以为世界全都是由这群人组成的。蔡同学真可谓是“含着金汤匙出生,裹着金棉袄混世”。

小学一年级的蔡同学,连“考试”是干什么用的都搞不清楚的,非常无知。稀里糊涂考了第一名,自个儿却还不知道。不过,他这个第一名却是非常“实惠”。

话说,这天蔡同学跟往常一样回到家里,正好碰上妈妈的麻将盛会。按照妈妈的指示,规规矩矩给每位阿姨伯母打招呼问好,之后他正准备一溜烟跑掉时,妈妈又叫住了他:“考试第几名啊?”看似无心的一问,其实也就是想向那些姨母炫耀一下。蔡同学这时不知道“第一名”为何物,就直接把考试成绩单交给了妈妈。蔡妈妈一看,满脸喜色,惊呼:“第一名啊!”蔡同学的众位姨母,也都齐声欢呼,好像麻将间“清一色”的场景。这时,蔡同学才明白,原来“第一名”的威力可以和“清一色”的威力相媲美。众位姨母也很自觉,纷纷给他发红包。从此,蔡同学对“一”建立起了良好的印象。

九岁那年,蔡康永演出京剧《四郎探母》,饰演杨四郎,获得无数掌声,剧照登上台湾地区《联合报》和《中国时报》头版。当时《联合报》和《中国时报》的王惕吾和余纪中是父母社交的好友,家中的常客,蔡家儿子登台演出,捧场那是必需的。不然,那么多掌声从哪来的?小康永的“应酬”也不是白去的。看来“多个朋友多条路”,这句俗话果然说得不虚。

在这出《四郎探母》的演员表中,你会看到史上最怪异的一幕:演杨四郎的有两位,“候补杨四郎”则有八位,而杨四郎的外国妻子铁镜公主一名,候补铁镜公主也有八名。这不像是一张京剧演员表,更像是自杀特攻队的队员名单,仿佛每五分钟就会阵亡一名,需要马上替补,非常悲壮!其实这张演员表,就是那张交错复杂的社交网,名单上的孩子,父母都不是好惹的!

蔡同学之所以去唱京剧,原因很简单,因为在家里“无架可打”,穿上戏服画个花脸就可以名正言顺打架去了,他当然乐意了。他是谁啊,家中的小王子呀,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了,谁吃了熊心豹子胆敢去招惹他。为了打架,去唱京剧,也算是蔡同学的独创。

其实,他可以唱京剧,是在七岁那年,用“第一名”跟蔡妈妈换过来的。话说,年幼的蔡康永经常会被蔡爸爸带着去看一些表演。那些表演,总是杂七杂八的,有中国人变魔术,也有外国人走钢丝。有一个晚上,去看一个酒店夜总会的表演,台上竟然出现了京剧表演的“孙悟空棒打金钱豹”。小康永被深深吸引了,原来还有一种表演叫京剧,原来在京剧里,可以拿着金光闪闪的棍子降妖除魔哈!这之后,小康永就对京剧“念念不忘”。

终于有一天,“深思熟虑”之后,小康永向蔡妈妈提出演京剧的要求了。蔡妈妈答应了,前提是小康永考试要考第一名,然后就让他“演京剧,打架的”。果然是有计划有预谋的,小康永顺顺利利地拿到了第一名。蔡妈妈也真的去找剧团衣箱师傅借来戏服,为小康永拍了一套“京剧打架写真集”。

小康永估计非常过瘾,因为给他拍了中国野史上最爱打架、最会打架的三个家伙:三国故事的马超、水浒里的拼命三郎石秀、专克匪类的侠客黄天霸。这次只是摆拍,到了小康永九岁的时候才“真枪实干”,在学校里真正开始学了京剧,就有了我们前面提到的《四郎探母》那场表演。

同类推荐
  • 曹操

    曹操

    本书对曹操一生中所发生的重大事件与重要战役给出了一个历史学家的解释与剖析,澄清了诸多坊间的误判;清晰地刻画了曹操一生的几大阶段,厘清了三国历史发展的脉络,使读者豁然开朗;展现了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生存的历史时空以及活动于此时空中的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对三国时代割据混战的各种政治势力的此消彼长有精当的分析。
  • 十三太保

    十三太保

    本书所述十三太保的故事,主要是根据史书所载,一部分吸取了古代传说与文学作品的内容,为广大读者介绍了晚唐五代这一特殊时期所涌现出来的特殊军人形象,并且通过对他们的描述,为人们展现出那个风云突变、腥风血雨的特殊时代的历史状况。
  • 长征中的女战士6

    长征中的女战士6

    大约有两千名女战士参加了长征,但是她们在这一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事件中的经历却鲜为人知。讲述了在彻底打败国民党之前红军所进行六千英里的从撤退走向胜利的传奇故事。《长征中的红军女战士》除了讲述女战们的长征经历之外,还着重揭示在二十世纪前半叶贫穷落后的中国的女性的社会地位。
  • 流年碎影,民国女子的爱与忧伤

    流年碎影,民国女子的爱与忧伤

    本书甄选24位知名的民国才女,用细腻的心思和唯美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一段段充满传奇的人生故事中。她们有的是出身豪门的名媛,尊贵、高雅;有的是书香才女,出语惊人、绚烂如花;有的是风月场里的明星,烫着时髦的头发,穿着香艳的旗袍,妆容精致,眼神中流淌着忧伤……她们姿态万千,在那段岁月里演绎了不同的人生传奇。那些泛黄的老故事,经尽岁月沉淀,泛着独特的风韵与芬芳。本书作者搜集了大量资料,梳理湮没在时间长河中的如烟往事,以女性的直觉和独特的视角,走近那些风华绝代的民国女子。这不仅仅是一部怀旧之作,更是品爱之旅。
  • 生命之催化乐章:石油化学家闵恩泽

    生命之催化乐章:石油化学家闵恩泽

    奠基中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以知识报效国家,一生成果难数,开发生物柴油推动绿色化工,凭贡献乐享人生。
热门推荐
  • 两仪奇书

    两仪奇书

    相传千百年前,有一位大将留下了一部名曰:《两仪奇书》的秘术。“两仪”又有“阴阳”之意。传闻得此书着,可以操控万物、预算未来。主人公李小明也想得此奇书。因而叙述了主人公的生活历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绝代倾城废材逆天二小姐

    绝代倾城废材逆天二小姐

    她,华夏国佣兵之王,因好友背叛,强者灵魂穿越到灵樱大陆人见人打的落家二小姐身上,从此她收上古神器,上古神兽,拜美男师傅,解身世,虐渣男渣女……绝代风华之姿,走遍大陆。他,腹黑邪魅的代表,人界的王者,对任何人都爱理不理,但却对一个人撒娇,卖萌,装可怜,只是为了待在她身旁。
  • 按制度管事全集

    按制度管事全集

    本书主要内容有:战略企划管理制度,企业物资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市场营销管理制度等。
  • 无聊生活随笔

    无聊生活随笔

    在蓁无去界东方,有一个古老的大陆,它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做:无去大陆这片土地非常的广阔无垠,这里有高山平原和山地,有广阔的森林和大海,还有许多奇珍异草,更是有些许多的神秘奇异之处。
  • 皇汉

    皇汉

    我们的民族叫“汉”,皇汉!无论曹操、刘备,还是孙权,都只能服从于一个王朝:汉!大汉的旗帜,从主人公穿越的那一刻起,势必永远飘扬下去!杀!为大汉杀出一条血路!杀!为大汉民族杀出一条血路!顺汉者昌,逆汉者亡!皇汉!!
  • 阳光下的人

    阳光下的人

    阳光下的人,有的光鲜亮丽有的却暗黑无边。他说:“你无论在何方我都会找到你的。”她说:“如果爱情只有100步,那99步我来走,你就站在原地等我到了你面前,你再走那一步。”他们在阳光下相拥相守,相知相爱。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青涩小青梅竹马太妖孽

    青涩小青梅竹马太妖孽

    出生时他是她第一个对着笑的人,她两岁他四岁,整天就围着他~,还自己傻乎乎的把初吻都送出去,她五岁他七岁,懵懵懂懂的叫“老公”,她十岁他十二,明白了打倒他身边的小情敌,她十五他十七,处于防备中(不过貌似已经晚了)她十八他二十,“乖,领个证就和我回家~”
  • 爱,终会在

    爱,终会在

    开学第一天,新同学,新老师,欧阳和叶繁的相遇算是意外重重,在迷茫的青春期,两人可算是并肩前行,彼此改观,欧阳终于说出了那句:“叶繁,我喜欢你,我愿意等到你我十八岁,那时的我们就不是早恋,我可以追你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