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指数研究院副院长陈晟的意见重点,则放在了“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上。他说:“从我国国情看,住房空置问题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据调查,当前住房空置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合理空置’,指新建楼盘为应对市场需求而保留的一定的库存储备;二是‘转移支付性空置’,为结婚、上学、养老等将来需求提前购买的房屋,在一段时间内处于无人居住状况;三是‘投资投机性空置’。”当然,只有第三种,才是我等小老百姓最为诟病的地方。至于“合理空置”等等名词,那就只有专家才懂其中含义了。
于是乎,“空置率”潜伏得比余则成还深。与此同时,国家电网也一再辟谣称从未发布过该数据,任志强更与网友展开论战,说坚持“晒黑灯”乃可笑行为,中国住房空置率实际不到4%,空置率高只是假象。
倘若中国住房空置率真的不到4%,又为什么演这么一出子戏呢?难怪有人会联想到“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故事。
真假难辨的房地产空置率
针对这场华丽唯美的联袂演出,中央两大官方媒体新华社及《人民日报》于2010年8月下旬相继撰文质疑“空置率很难统计”,指摘有关部门不作为、刻意隐瞒真相。但隐瞒也就隐瞒了,官方媒体的呼声似乎也不管用。
包括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住宅处处长文林峰、深圳市国土资源局房地产研究室主任王锋在内的多位研究人士均指出,住房空置率是宏观调控决策最重要的依据之一,而空置率统计并非那么艰难,国际上通用手法是综合每户用水用电用煤气等各种房屋使用指标来判定。在中国这一数字迟迟难产的原因或许只有一个:这一数字出炉的杀伤力过大,即使中国城市空置房少于6450万套,但仍远远超过国际上公认的10%的警戒线。
或许真如专家们所说,杀伤力过大,一旦公布,有碍“和谐”。不论怎样,由于官方不肯“澄清事实”,一些民间人士便进行局部性的调查,以还公众一个公道。
新华网曾载文指出:
地处杭州市中心的“深蓝广场”、“枫华府第”等都是前两年竣工的知名高档楼盘,交通便利。但杭州城北供电局的一位电力班长说,电力工人每两个月抄一次电表,这些小区中有约20%的房屋用电量都是零,“应该是没人住”。
海南省人大常委会环境资源工作委员会2010年6月中下旬对海口、三亚、文昌、琼海等8个市县房地产开发建设情况的调查显示,多数小区平时入住率不到20%,高峰时仅为40%—60%。
在上海,一些地段的住宅楼群,阳台是毛坯,空调机位空着,到晚上则是一片黑漆漆……
种种现象说明,一些城市的部分住房空置,是不争的事实。网友甚至“希望通过集体‘晒黑灯’,呼吁对空置房现象给予更多关注,共同探讨对空置房的解决之道”。
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说:“我很奇怪,为什么专业的房屋管理部门和建委系统不去做专业的统计?为什么不是普遍的或分区的抽样调查,而是只在特定的某个楼盘进行调查?”
北京通州某大盘,2010年一年间,售价从6000—7000元/平方米扶摇直上至20000元/平方米。根据北京某知名地产连锁机构通过长期市场交易房源监测,该楼盘建成交房后有50%以上的住房在一年内无人入住。通过同样的方法,他们测算出崇文区多个项目空置率接近30%,顺义东方太阳城、佳和宜园等多个住宅小区空置率超过40%。
该地产机构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绝大部分的新楼盘在交房前就已经全部售出了。但即使到了交房后的第二年,其入住率也往往只有30%—40%,能达到50%入住率的已经是比较不错的比例了。显然,空置房调查并非像有关部门所说那样难以统计,只是需要投入人力物力而已。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住宅处处长文林峰说,以往房地产调控都缺乏准确的统计数据作支撑,决策层对供需关系心中无底,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在国外,一般通过电力公司了解电费缴纳情况就可以统计到。即使中国情况特殊,连人口普查和经济普查那么大的数据量都可以做到,那么理论上空置率的统计有什么理由做不到?
那些伫立在寒风中的新空房子,连同某些官方人士的“真实谎言”,都正成为房地产空中楼阁的墓志铭。
深圳市国土资源局房地产研究室主任王锋长期跟踪深圳市住宅空置率情况,通过与物业公司合作,最后得出深圳空置率已远远高于国际上10%的警戒线的结论;上海易居某专业人士通过大量调研认为,当前中国一线城市和少数二线城市房地产投资投机比重偏高,存在较高的空置率,在20%左右,而三四线城市的空置率则会比较低,但与发达国家一般5%左右的空置率相比,仍属于高泡沫地区。
空置率与房地产投资
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认为中国商品房的空置率约为25%至30%,至少比正常市场情况高出1倍。他将这些空置房视为投机库存,其价值可能占中国GDP的15%。而这一投机有可能在未来两年持续放大。因为现有调控有意在控制供给节奏,这间接形成了开发商的库存。而一旦调控放松,投机行为将卷土重来,导致库存价值翻番,愈演愈烈。
张丽大概不会同意“投机”一说,在她看来,自己不过是投资。所以,在深圳中信·红树湾买了一套近160平方米的房子之后,她又来到龙岸,准备再寻觅一套大宅。“豪宅升值更快更猛,2010年以来我只投大户型豪宅。”近些日子,张丽一直在深圳几个豪宅区奔波看房。
张丽全家来深圳已经十几年了,一直经营外贸公司,家底颇为丰厚。2009年二季度以来,深圳房价快速飙升,张丽拿出大部分资金投入楼市。2009年5月张丽先在南山区买了两套价值400万左右的房子,至今已升值超过30%。
“那两套房子我懒得装修、出租,先空着,等再涨几个月,出手把它卖掉。”张丽算了一笔账,如果用来出租,一套房子月租金不过六七千元,一年才七八万元左右,而一套大宅即便简单装修也需要二十几万元,“转手卖掉更划算”。
以当初首付两成计算,短短半年,张丽的收益已经超过150%。2010年10月,张丽再次出手,在宝安区熙龙湾买了一套海景大宅,总价超过300万元。
像张丽这样专注于豪宅投资的购房者不在少数,李伟就订下了万科第五园一套二手别墅,每平方米售价超过25000元。“区位好、单价高的房子增值能力强”,李伟说他刚刚还在临近香港的福田口岸买了一套每平方米近3万元的精装修房子,不愿意出租,空在那里等待升值。而他2008年初花800万元在星河丹堤买的复式楼,2010年9月转手卖出时已经净赚400万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