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多年前,人们透过柏拉图的预言第一次听说了亚特兰蒂斯这个神秘的名字,此后,无数的探险家不惜远涉重洋,搜寻着这个已经消失的大陆存在过的证明。究竟是什么让亚特兰蒂斯如此充满传奇的魅力?曾经植根于斯的远古文明,真的并非只是古书里一个遥远的传说?亚特兰蒂斯人来自何方?又给后世留下了什么不解之谜呢?
在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克里特拉阿斯》和《提迈奥斯》两本对话录中,记载了这样的话:“在梭伦九千年前左右,海格力斯的砥柱海峡(直布罗陀海峡)对面,有一个很大的岛,从那里你们可以去其他的岛屿,那些岛屿的对面,就是海洋包围着的一整块陆地,这就是‘亚特兰蒂斯’王国。”
从柏拉图的描述中,人们第一次听说了“亚特兰蒂斯”这片神秘的大陆,此后,当古文明只剩下难解的预言,传说就成了永垂不朽的诗篇,有关亚特兰蒂斯的故事也随之变成这个时代最引人入胜的谜题。
亚特兰蒂斯大陆真的存在过吗?柏拉图在提示中说,这片古老的大陆曾经孕育了高度的文明,然而在差不多距今12000年前(距柏拉图所在年代的9000年前),亚特兰蒂斯人正要与雅典展开一场大战,却突然遭遇地震和洪水,整个大陆只一天一夜便完全沉入了海底,亚特兰蒂斯人也带着他们灿烂的文明永远地从地球上消失了。
一些研究柏拉图的学者质疑亚特兰蒂斯的存在,在他们看来,这不过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一来是为了宣扬“理想国”的概念,二来是借希腊人的祖先和强大的亚特兰蒂斯海洋帝国战斗的历史来勉励当时日渐腐败的雅典后裔,希望他们振作。可这些学者们却忘了一件事:从启蒙运动兴起到19世纪,许多人都不再把《圣经》上写的当作事实,同时也将公元前776年第一次古代奥运会之前的古希腊历史统统看作神话,直到1870年海因里希·施里曼在特洛伊出土了一批历史久远的文物,才让他们惊觉古希腊并不是虚无缥缈的传说。所以,既然柏拉图自己多次宣称,关于亚特兰蒂斯的情况是古人们历代口口相传而来,绝非虚构,那么和古希腊文明一样,谁敢否定哪天亚特兰蒂斯文明的遗迹不会突然出现在人们面前呢?
然而,对于这片未知的大陆,即使柏拉图所了解的也不过是一小部分。多年以来,人们一直都只将它看作人类历史传奇的一部分,但在时光流逝中轮廓越发清晰的亚特兰蒂斯文明,却越发让人觉得,或许它未必诞生于浩瀚的海洋,而是降临自遥远的太空。
传说中消失的大陆
传说是人类与逝去的古老历史最好的邂逅,然而要发现它的踪迹却常常比登月还要困难。如今的亚特兰蒂斯俨然成了一个文化的符号,美国的第四架航天飞机、巴哈马闻名世界的旅游度假中心都以此命名;我们也可以在迪斯尼的动画电影和NBC科幻频道的系列剧中欣赏在这个背景下虚构的故事。但时至今日,这片沉睡的大陆却依然没有人真正涉足过。
迄今为止,只有柏拉图在他的启示录里描绘过这个文明古国的全貌:传说创建这个海洋帝国的是海神波塞冬。在一座巨大的岛(或许应该称为大陆)上,波塞冬娶了一位父母双亡的少女,生了五对双胞胎,于是他将岛划分为十个区,分给十个儿子统治,并由长子亚特拉斯担任最高统治者,这个岛国由此得名为“亚特兰蒂斯”王国。
大陆的中央,耸立着一座雄伟的卫城,那里用金、银、黄铜和象牙装饰着一座祭祀波塞冬的神殿,是整个国家最神圣的地方。在王国的海岸,庞大的造船厂建造的军舰随处可见,码头上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显示着亚特兰蒂斯的富强。
十位国王分掌各自的领土,以邦联的形式维持王国的统一,每隔五到六年,便要聚集在波赛冬神殿,协调他们的关系和统治权力,当协议订立,就割断牡牛的喉咙,用牛血在神殿的柱子上写下决议条文,确立它的权威。这些邦联国一度很兴盛,然而随着时间流逝,亚特兰蒂斯人开始腐化,国王变得野心勃勃,最终他们的大军开过直布罗陀海峡,开始侵略战争。但古希腊人的顽强抵抗让亚特兰蒂斯军队无功而返,正当他们准备再次集结时,众神之首宙斯决定惩罚他们的堕落,于是在地震和洪水的席卷下,亚特兰蒂斯一夜之间便只剩一个虚无的名字。
这些发生在一万年以前的事听起来就像神话传说一样,但柏拉图却坚信亚特兰蒂斯的存在,他还曾为此亲自前往埃及向当时有声望的僧侣们求证,就连他的老师苏格拉底在谈到这个大陆时也说:“好就好在它是事实,这要比虚构的故事强得多。”
于是千百年来,无数人对这个大洋中的文明古国充满了向往,并试图发现它的踪迹。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随后的地理大发现让人们更确信柏拉图所言非虚,并将这片消失的大陆称为“大西洲”。
虽然在柏拉图之后,关于大西洲的书籍层出不穷,但是值得取信的部分并不多。对于那些一心渴望挖掘亚特兰蒂斯古国奥秘的人来说,它的地理位置是一个最大的问题。
1675年,瑞典人鲁布德克认为这个被水淹没的大陆就在他的国家里,却没有指出它的确切位置,当时的另外一些人则相信它在今天巴勒斯坦的位置上;德国人博克指出大西洲应该在南非一带,而法国人德利尔·德萨尔则说它的位置在高加索,尽管这显得非常不靠谱;而一个多世纪后的177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成为巴黎市长的巴伊断言,大西洲在现在的斯匹次卑尔根群岛。
又过了近100年,1855年,即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200多年后,雅克布·克鲁格忽然宣称,所谓的大西洲其实就是北美洲,并且他自信地认为自己已经解决了这个地理问题。不过贝利乌立刻驳斥了这种观点:美洲从来没有被海水淹没,随后他在1874年发表的著作《大西国人》中说,这块大陆的位置应该在目前的北非附近。而到了1926年,博查特更为明确地表示大西洲就在突尼斯的盐湖地带,阿尔贝特·赫尔曼也支持这个说法。另外一些更匪夷所思的位置包括希腊、西班牙、非洲西海岸、大洋洲甚至南太平洋。然而抛出这些观点的人都不是真正的探险家,他们只是在凭着历史书中的记载妄加猜测,但由此也不难看出,人们发现这片大陆的热情从未锐减。
真正对大西洲或者说亚特兰蒂斯国理性的考察在20世纪才渐渐有了眉目。1967年,希腊考古学家史匹利顿·马利那托斯在克里特岛以北120公里处的桑多里尼岛上发现了米诺斯文明的遗迹,而尤为重要的一点是,这座如今仅仅由3个小岛组成的火山岛在很久以前曾经是一个直径达18公里的圆形大岛屿,根据推测,公元前15世纪(柏拉图年代的900年前)的一次火山爆发摧毁了岛上的文明,并使得它的大部分沉入海中。
桑多里尼岛上发生的与柏拉图描述的几乎不谋而合,虽然在某些方面存在着差异,但很多人还是相信桑多里尼岛就是亚特兰蒂斯,至于两者间的出入,他们认为可能是柏拉图或者对他叙述这个故事的人故意把那些数字夸大了10倍,所以900年才变成了9000年。
虽然支持亚特兰蒂斯在克里特岛的人不少,但也有人有自己不同的看法。法国普罗斯旺大学地理学教授科林那·吉亚德就认为,亚特兰蒂斯位于今天的直布罗陀海峡一带。他研究了人类于19000年以前从欧洲向北非移民的历史,发现那时直布罗陀海峡有高于海平面的陆地存在,而亚特兰蒂斯大陆应该就在今日的安达鲁西亚与摩洛哥之间。
除了这两种意见之外,美国探险家罗伯特·萨马斯特在他写的《发现亚特兰蒂斯》一书中提出了亚特兰蒂斯在塞浦路斯岛附近的看法,并表示柏拉图在介绍亚特兰蒂斯时提供了“具体线索”,其中45个都显示它位于塞浦路斯南部海域,而那片区域的海洋图像也几乎和描述的一样。
当然,一些重要的对亚特兰蒂斯位置的假设还包括南极和爱尔兰,但其真实性都值得商榷。不过,这种种假设都无法完全吻合柏拉图对那片大陆的描绘。尽管这位伟大的哲学家在数千年前就宣布亚特兰蒂斯就在“海格力斯的砥柱海峡(直布罗陀海峡)的另一边”,但至今人们所能找到的只有茫茫海洋。然而无数的探险家们仍然在不断地寻找,或许唯一的原因就是他们坚信这片大陆的存在,发现它只是时间问题。
“比米尼大墙”是亚特兰蒂斯遗迹?
罗伯特·布什拉是一个出色的飞机驾驶员,因为工作的需要,他经常在巴哈马和百慕大群岛一带飞行,机翼下方就是一望无际的湛蓝色海面。这样的工作环境也让他对海洋充满了兴趣,尤其是神秘的海底,同时他也对考古活动兴致盎然,任何一个可能的古代遗迹都会令他驻足良久。
1967年的一天,布什拉照例驾驶着飞机从百慕大巴哈马群岛的安德罗斯和比米尼岛上空飞过。这条线路他已经飞过许多趟了,但这一次走的路线稍有不同。
天气很好,能见度也不错,布什拉无聊地望向海面,却看见在水面下几米深的地方隐约有一个很大的灰色物体。他好奇地降低飞行高度,慢慢飞到那个物体上方,这才惊讶地发现那是一个几何形状十分完整的矩形物体,而且几乎可以肯定不是岩石或者珊瑚礁。布什拉立刻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人造的建筑物,他随即拍下了这个物体的照片。
不久之后,布什拉将这些照片送到了法籍俄裔学者迪米特里·勒彼科夫手中。勒彼科夫是研究海底摄影的专家,布什拉的照片立刻引起了他的共鸣,因为勒彼科夫自己也曾在飞机上见过那个海面下的矩形物体,此外,他还在附近见到过直线、圆形等各种不同形状的东西。为了弄清楚原委,勒彼科夫带着照片找到了在迈阿密科学博物馆工作的朋友曼森·瓦伦丁,一位曾经的耶鲁大学教授,也是研究航海大发现以前美洲文化的专家。在看过照片后,瓦伦丁几乎没有任何犹豫,便决定组织一支探险队对这些不明物体做一次彻底的考察。
1968年,瓦伦丁和勒彼科夫率领一些探测人员乘坐一架水上飞机来到安德罗斯和比米尼岛海域上空,队员中包括几位著名人士,宇航员埃德加·米切尔和法国潜水员雅克·马约尔,他们同样对照片上的东西充满好奇。巴哈马群岛大礁带的水并不深,所以水面下的东西都清晰可见。他们很快便找到了布什拉照片上的那个物体,当靠近时才发现,那个周围积满泥沙的东西其实是一堵约30厘米厚的墙,但是结合周围的环境来看,又像是一座长30米、宽25米的建筑物地基。为了仔细观察这面墙,勒彼科夫使用了一种为这次探险专门设计的潜水飞机,这是一种精巧的潜水器,并配有一架广角自动摄影机,可以保证工作顺利地进行。
这次在安德罗斯岛海域的考察一直持续了好几个月,探险队发现那堵墙其实是用5米长,50到150厘米厚的石块垒砌而成的,每块石头估计有25吨重;而在墙的附近,他们还发现了一个70米长、10米宽的用同样的石头铺成的广场。探险队成员皮埃尔·卡纳克对此描述说,这些东西就像是由“大块大块齐整的岩石用一种类似水泥般的东西胶合起来似的”。后来,人们便根据发现它的地点,称其为“比米尼大墙”。
考察结束后,勒彼科夫在发表于《另一个世界》杂志第6期上的一篇文章中这样形容了这面大墙:“这道墙的正面十分坚挺,墙上面的石块砌得非常平整,使整个建筑牢固平稳。”勒彼科夫完全相信,这面墙不可能是自然形成的,因为他们发现在石块内侧有一些痕迹,据考证那是工具凿琢留下的。不久后,另一支探测小队重新考察了这个地方,他们又找到了新的证据:其实墙面上层石块是盖在4根柱子上的,这也进一步证明勒彼科夫他们发现的肯定是人造的建筑物,并且难以置信地顶住了千百年来海浪的侵蚀和飓风暴雨的袭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