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西临太行山脉,北倚燕山山脉,两山脉在北京的南口这块战略要地会合,形成向东南方向展开的半圆形大山湾,山湾环抱的是北京平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桑干河、洋河等水系在此汇合,历来被称为“山环水抱必有气”的理想的建都之地。可是,当初明朝的皇帝在这里建造都城的时候,却把它建走了形,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1972年和1975年,美国发射了两颗地球资源卫星,从北京上空900多千米的高空进行了拍摄。从高空拍摄的照片来看,最为清晰的是明朝修建的内城城墙的影像。它的位置在现在的德胜门、安定门、朝阳门、崇文门、宣武门、阜成门和西直门一带。尽管绝大多数的城墙、城楼已荡然无存,或被公路所取代,但由于旧城墙原址具有非常坚实的地基和卫星携有多波段扫描器,因此照片上的影像十分清晰。不过比较引人注目的是,四面城墙并没有组成矩形,它的东北、东南、西南角都为整齐的直角,唯有西北角成了抹角。四角缺了一角,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完美的元大都
这个抹角并非元大都时所建,因为元代的北京城和现在的北京城的地理范围并不一致。
元大都由经验丰富的刘秉忠、郭守敬师徒二人汇集风水名家参与规划。由于风水学对都城的选址讲究山和水,北京山势既定,唯一的缺憾就是水流不够。因此二人引地上、地下两条水脉入京城。地表水,引自号称“天下第一泉”的玉泉山泉水。人工引泉渠流经太平桥-甘水桥-周桥,直入通惠河,名“金水河”。元大都地下水脉,也是来自玉泉山泉水。此水甘甜,旱季水位也恒定,后来成为皇宫祭祀“龙泉井神”的圣地。元时大都的北城墙,在现今德胜门和安定门以北2.5千米处,至今遗迹还在。不过,元大都时的城墙是方方正正的,它的西北角并没有什么异常的地方,是呈直角的。
东移的都城
明洪武元年(1368)七月,明军进攻元大都,元顺帝携后妃、太子及部分蒙古大臣仓皇北逃,元朝灭亡了。明代将大都改名北平。明建文四年(1402),燕王朱棣称帝后,选定北平为都城,为的是既要利用此处的地理优势,又要废除元代的剩余王气。当时的风水师便采用将宫殿中轴东移,元大都宫殿原中轴落西的方法,使处于风水上的“白虎”的位置加以克煞前朝残余王气,又凿掉原中轴线上的御道盘龙石,废掉周桥,建设人工景山。这样,主山(景山)-宫穴(紫禁城)-朝案山(永定门外的大台山“燕墩”)的风水格局便形成了。北京风水格局的内局,严格按照星宿布局,堪称“星辰之都”。
中国古代将天空中央分为太微、紫微、天帝三垣。紫微垣为中央之中,是天帝所居处。明朝皇帝将皇宫定名为“紫微宫”(紫禁城之名由此而来)。当时的建筑师把紫禁城中最大的奉天殿(后名太和殿)布置在中央,供皇帝所用。奉天殿、华盖殿(中和殿)、谨身殿(保和殿)象征天阙三垣。三大殿下设三层台阶,象征太微垣下的“三台”星。以上是“前廷”,属阳。以偶阴奇阳的数理,阳区有“前三殿”、“三朝五门”之制,阴区有“六宫六寝”格局。
奇怪的城墙
北京城的形状也比元大都时有了很大的变化。它不仅不是四方形,而且建成了一个“凸”
字形,分为内城和外城。北京的内城城门包括东直门、朝阳门、西直门、阜成门、正阳门、宣武门、崇文门、安定门和德胜门,共九座。出现抹角的地方位于内城西北角的西直门和德胜门之间,安定门离东侧的东直门较近,和它们之间的距离比起来,德胜门离西侧的西直门却很远,在西北角上是没有城门的,从这一点上看,北京城缺的这一角就很明显了。然而,为什么北京的城门是九座而不是十座?而且还出现一个大抹角呢?
明朝前期的北京城,其实也大致呈长方形,南城墙位于原大都南城墙以南一千米处。到了明朝中期,即嘉靖四十三年(1564),为了加强京城的防卫,原计划增筑一周环绕北京的新城墙,但因为财力不济,结果只修了南郊一面的外罗城。至此,北京形成了特有的“凸”字形轮廓。外城为阳,设七个城门,为少阳之数。内城为阴,设九个城门,为老阳之数,内老外少,形成内主外从。按八卦易理,老阳、老阴可形成变卦,而少阳、少阴不变,内用九数为“阴中之阳”。内城南墙属乾阳,城门设三个,取象于天。北门则设二个,属坤阴,取象于地。皇城中央序列中布置五个门,取象于人。天、地、人三才齐备。全城宛如宇宙缩影。城市形、数匹配,形同涵盖天地的八卦巨阵。所以,九座城门是有讲究的,并非少了一座。
哪吒掀起的衣襟
至于四角城墙为什么缺了一角,学术界众说纷纭。传说明朝初年,燕王修建北京城时,命令手下的两个军师刘伯温和姚广孝设计北京城的图样。他们俩在设计的时候,不知何故眼前都出现了八臂哪吒的模样,于是两个人就都各自照着画了。姚广孝画到最后,正好吹来了一阵风,把哪吒的衣襟掀起了一块,他也就随手画了下来。到后来建城的时候,燕王下令说东城按照刘伯温画的图建,西城则照姚广孝画的图建。而姚广孝画的被风吹起的衣襟,正好是城西北角从德胜门到西直门往里斜的那一块,因而至今那里还缺着一角。当然,不少学者指出,这毕竟只是传说而已,不足信。
不爱守规矩的朱元璋
有人认为皇城缺一角这件事和明朝的创建者朱元璋有关。朱元璋自从接受“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统一中国后,深感“非深沟高垒、内储外备不能为安”。于是即令谋臣刘基、姚广孝主持设计城池图样,以颁示天下如式修造。刘、姚二人反复商讨、多次修改,最后按照传统规矩画成了矩形图案上交朝廷。朱元璋看后觉得不妥,他说:“自古筑城虽有一定规矩,但根据我的经验,凡事切莫墨守成规,《礼记》云:‘规矩城设,不可欺以方圆’。我看还是改动一下为好。”说罢,就提笔将矩形图案的一角抹去。随后,由皇帝改动的城池图式诏示天下,使明代所建之城大都遵照此式:四角缺一角。因此,北京城四面城墙也未能组成矩形,它的东北、东南、西南角是整齐的直角,而西北角从德胜门至西直门一线却成了抹角。
为积水潭让路
有的历史学家、考古工作者研究后认为明代将大都城改名北平,为了防范蒙古军队的卷土重来,统治者放弃了元大都城空旷的北部城区,而在旧北城墙以南2.5千米一线,另筑了一道新城墙。墙上设置安定、德胜两座城门。新筑的北城墙西段穿过旧日积水潭最狭窄的地方,然后转向西南,把积水潭的西端隔在城外,这样形成了明代北京城的北界。西北角就成了一个斜角。明初时,积水潭的水要远比现在深得多,面积也大得多。为了城墙的坚固和建筑的需要,城墙依地形而呈抹角是合乎情理的。所以,这种观点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由于古籍、史书上没有这方面的确切记载,专家还不能肯定哪一种是符合事实的。不过,这个“三缺一”的城墙给人们带来许多遐想,让人们更能感受到北京这个古都所蕴涵的深厚的历史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