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大话词人
晏殊(991~1055年),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南昌)人,北宋著名词人。晏殊十四岁为真宗赏识赐进士,其后历任要职,官至集贤殿大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晏殊是有名的太平宰相,也是有名的词人。他的词多写闲愁,却一洗五代“花间”脂粉之气,而变得雍容华贵又不失清新雅致,词的题材多为文人诗酒宴会所作,绝大多数内容是感伤时世和男女爱恨的作品,他的词今存130多首。
煮酒论诗词
这是一首惜时伤春的词。充满了惆怅和伤感的基调,同时也饱含着生活的哲理。上片写的是诗人把酒思旧的生活场景。在那暮春时分,西园之中,有繁花亭台,美景如画。诗人坐在望湖台上,手中的酒杯里斟满了新沽来的美酒,夕阳西下的余晖在酒中轻轻漾起。诗人一边喝着酒,一边欣赏着歌女歌唱他新写的词曲。自娱自乐,悠然自得。在美酒荡起的圈圈涟漪中,诗人的思绪回到了去年的这个时节,天气跟现在一样,亭台也依旧,一切都是那么美好。那时自己在做什么呢?或许也在做着同样的事情。不同的是,时间又翻过了一年,于是在这一样的景物中所蕴含的不一样的时间,让他警觉了。他感觉到自己的生命在这时光的轮回中一点一点地被消耗掉。于是他进一步感叹起了“夕阳西下几时回”,这似乎是在惋惜那些逝去的时光,人生苦短,年华不再。与不变的亭台相比,轮回 的四季中,人或许只能成为这永恒和轮回中的过客。下片写的是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叹和哲思。“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这首词中最脍炙人口的名句,对仗工整,又饱含哲理。之所以说“无可奈何”,是因为花的凋落,春的消逝,时光的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惋惜流连也无济于事。而燕子是历史的见证者,它的出现意味着事物在消逝后仍会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没有希望。最后一句“小园香径独徘徊”以兴象作结。诗人只给我们一个场景,至于作者在徘徊的时候想什么,只能由读者去体会。作者以“独徘徊”的场景收束全词,给人无尽的想象空间。
词人故事
晏殊少年时才华横溢,当地州府就向朝廷推荐他。宋真宗听说了晏殊的才名,破格让他在大殿中和千余名进士一起考试。年纪轻轻的晏殊毫不怯场,拿到考卷后气定神闲,提笔疾书,不久就完成了试卷。几天后,晏殊又参加复试,考试的内容包括诗、赋、论等等。晏殊一拿到试卷,发现考题和他之前私下里写过的文章主题一样。诚实的晏殊却觉得自己如果照此答题,就是对考试的亵渎,对其他考生也并不公平,他站起身来,向宋真宗禀明了情况,请求给自己更换考题。宋真宗见晏殊如此诚实,非常高兴,当场嘉奖了晏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