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帝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
初,始皇尊宠蒙氏,信任之。蒙恬任外将,蒙毅常居中参谋议,名为忠信,故虽诸将相莫敢与之争。赵高者,生而隐宫,始皇闻其强力,通于狱法,举以为中车府令,使教胡亥决狱,胡亥幸之。赵高有罪,始皇使蒙毅治之;毅当高法应死。始皇以高敏于事,赦之,复其官。赵高既雅得幸于胡亥,又怨蒙氏,乃说胡亥,请诈以始皇命诛扶苏而立胡亥为太子。胡亥然其计。赵高曰:“不与丞相谋,恐事不能成。”乃见丞相斯曰:“上赐长子书及符玺,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与高之口耳。事将何如?”斯曰:“安得亡国之言!此非人臣所当议也!”高曰:“君侯才能、谋虑、功高、无怨、长子信之,此五者皆孰与蒙恬?”斯曰:“不及也。”高曰:“然则长子即位,必用蒙恬为丞相,君侯终不怀通侯之印归乡里明矣!胡亥慈仁笃厚,可以为嗣。愿君审计而定之!”丞相斯以为然,乃相与谋,诈为受始皇诏,立胡亥为太子。……
扶苏发书,泣,入内舍,欲自杀。蒙恬曰:“陛下居外,未立太子;使臣将三十万众守边,公子为监,此天下重任也。今一使者来,即自杀,安知其非诈!复请而后死,未暮也。”使者数趣之。扶苏谓蒙恬曰:“父赐子死,尚安复请!”即自杀。
这就是传说中的政变。
政变的策划者是阉人赵高,胁从者是皇子胡亥和丞相李斯,他们当然也是得益者;政变的受害者首先是皇长子扶苏,然后是大将蒙恬,还有一个受害者就是已经驾崩了的始皇帝。
这是一次典型的政变,释放了许多历史信息,可供我们解读。
一、中国第一帝国创始之初,即遭遇政变,说明了帝国的体制很成问题。秦始皇虽然是一个强人,但不是一个达人,讳言生死,没有在生前很好地考虑和安排自己的后事,用“文革”时的语言讲,他不是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秦始皇将遗命托于赵高一人,当时还有丞相李斯随驾,为什么不托后事于“组织”?这种遗命,知道的人越多,越难以更改。还有一个细节,赵高与蒙毅、蒙恬有隙,蒙氏是扶苏一党,赵是蒙氏的对头,又与胡亥一党,这种两党对立的局势难道他一点不知?或谓,秦始皇本欲传位于胡亥,故意为之,不过,这样做也不靠谱,风险忒大了。也许秦始皇太自信了,认为自己的诏命无人敢违背,随便交代给谁,谁都会认真执行,“矫诏”两个字,难道始皇帝没听说过吗?
二、从秦体制看,皇权和相权分置,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讲“宫中、府中俱为一体”,看来还不是一体。从赵高的话里透出,这样的政变没有丞相的配合是不可能的。这是一次宫中的太监与府中的丞相合谋的废立更改式政变,这种模式一旦确定下来,历史就不会只上演一次。
三、赵高是个极强的心理专家,马上拿出五个项目,“君侯才能、谋虑、功高、无怨、长子信之,此五者皆孰与蒙恬?”让李斯和蒙恬PK,李斯一看PK不过,选择了和赵高合谋。
四、秦始皇托于赵高的遗诏没人听,被截留了,但伪诏却得到了忠实的执行,扶苏奉诏自杀了。扶苏乖乖自杀,我很不理解,以前的经验是“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而安”。这一次却是胡亥在内而继位,扶苏在外而命亡。扶苏有皇长子身份,有手握兵权的蒙恬拥戴,将在外君命都可以有所不受,何况自己是最有条件和资格继承大统的皇长子。更费解的是,扶苏连进一步了解情况的意愿都没有,能解释的理由只能是,在父皇积威之下,“抵抗”两个字压根儿就没有想过。还有一种解释就是像文艺片里被遗弃的女角一样,遭受遗弃,心怀怨怼,索性死给你看。
五、赵高、李斯派一队使者,不仅逼死了扶苏,还让带兵三十万的蒙恬束手就擒,看来,秦政令军令严肃,法纪严明,人人都已养成服从的习惯了。从秦始皇兵马俑的阵仗,我们也似乎能感受到秦始皇说一不二的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