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注释】
噫吁嚱:蜀地方言,表示惊异的叹词。“蚕丛”二句:蚕丛、鱼凫年代久远,何时开国已不清楚了。蚕丛、鱼凫:传说中蜀国开国的两个国王。茫然:模糊不清的样子。“尔来”二句:开国以来很长时间蜀秦两地不通音信。尔来:从那时以来,自从蚕丛、鱼凫开国以来。四万八千岁:夸张形容时间久远。秦塞:秦地。塞,边界险要地方。古人称秦为“四塞之国”。西当太白有鸟道:秦的西南有太白山阻挡,只有一条飞鸟可以通过的山路。太白:山名,在秦都咸阳西南(今陕西省周至、眉县、太白等县之间)。鸟道:高入云霄的窄险的山路。横绝:横穿;横渡。峨眉:山名,在今四川省峨眉县西南。巅:山顶。“地崩”二句:直到秦惠王时,秦蜀之间才修建了一条钩连群山的栈道。当秦国开发蜀地时,流传有五位大力士开山的神话。据说,秦惠王许嫁五位美女给蜀王,蜀王派五个力士去迎接。回到梓潼时,见一大蛇钻入山洞中。五大力士共拽蛇尾,突然间山崩地裂,五位大力士和美女都被压死,山也分成五岭。天梯:高峻的山路。石栈:在山崖上凿石架木而建成的道路。六龙回日之高标:山的高峻险阻,连羲和都得因此回车。六龙回日:古代神话,羲和驾着六条龙拉的车子每天载着太阳在空中运行,到了这里也只好迂回而过。回门:使日车回转。高标:指秦岭或蜀道上的最高峰,成为这一带的标志。标:立木为表标,它的最高部分叫标。冲波逆折:激浪逆流。回川:迂回的川流。黄鹤:即黄鹄,一种善飞的大鸟。猿猱:一种猿类动物,善攀援。愁攀援:以攀援为愁,难以攀援而上。“青泥”二句的意思是:由秦入蜀,经过青泥岭时,转来转去,都是山峰。青泥:岭名,在今甘肃省徽县以南、陕西省略阳县西北,是从陕、甘入蜀的要道。盘盘:回旋曲折的样子。百步九折:是说在极短的路程内,就要转许多弯。萦:绕。岩峦:山峰。扪参历井仰胁息:山高入天,似乎伸手可以摸到天空的星辰,会紧张得连气也不敢喘。扪:摸。历:经过。参、井:星宿名。参是蜀地的分野,井是秦地的分野。“扪参历井”也可理解为:诗人想象由秦入蜀好似摸到参星、擦过井宿。胁息:屏住呼吸。膺:胸口。坐:因此。巉岩:高峻的山石。号古木:在古树上号叫。“又闻”二句:又听见杜鹃在空山之中、明月之下啼叫,使行人为之忧愁。这二句还有另外一种断句:“又闻子规啼月夜,愁空山”。子规:即杜鹃。相传蜀帝杜宇,号望帝,死后其魂化为杜鹃。凋朱颜:红润的容颜为之憔悴。飞湍瀑流争喧豗:山上的瀑布和山下的急流都发出巨大的声响。湍:急流的水。喧豗:喧闹声。砯崖转石万壑雷:意思是急流在一道道山沟中奔腾冲去,发出雷鸣般的声响。砯:水击岩石发出的声音,这里是冲击的意思。转石:使大石转动、翻滚。万壑雷:千沟万壑间像雷鸣一样。嗟:表示感叹。尔:你,这里是指“远道之人”。胡为乎:为什么。剑阁:又叫剑门关,是大剑山和小剑山之间的一条栈道,在今四川省剑阁县北。峥嵘:高峻的样子。崔嵬:山势高大雄伟的样子。“一夫”二句:如果不是可靠的人把守,他就会据险作乱,危害百姓。此处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一夫荷戟,万夫趑趄,形胜之地,匪亲弗居”,以极力表现剑阁的险要。当关:把住关口。莫开:无人能打开。匪亲:不是亲信。狼与豺:这里比喻作乱者。吮:吸。锦城:锦官城的简称,即成都,古蜀国的都城。三国时,蜀国在此设有锦官(主管织锦的机构)。嗟:叹息。
【译文】
啊!何等高险!去蜀地的道路难走,比上青天还难!蚕丛、鱼凫开国的时代多么遥远,算来已有四万八千年,不跟秦地通人烟。自秦入蜀,只有鸟儿能飞越太白,横渡峨眉山巅。有多少壮士死于修路开山,从此才架起天梯和石栈,使秦蜀相连。
这条蜀道,上有太阳的六龙车通不过的高山,下有急流回旋的大川。善高飞的黄鹄飞不过去,善攀援的猿猴面带愁颜。青泥岭的道路多么曲折盘旋,百步之内绕着岩峰九次转弯。似乎可以触摸到天空星辰,连气都不敢喘,为此手抚前胸,不断感叹。请问您到蜀地游览何时回还?那里道路艰险,山石高峻不可攀。只见鸟儿在古树间悲号,雄雌相随穿绕林间。听见泣血子规在鸣啼,月夜下,行人愁于行走在空山。蜀道难行,比上青天还难!让人听了脸色变。
连绵的山峰,离天不满尺,天外还是天。枯老的松树倒挂在绝岩。飞荡的急流瀑布闹闹喧喧,撞击崖壁,冲转巨磐,声音如雷,回荡在无数的山谷间。蜀道这样艰险,让人惊叹,你这远道之客为什么在此出现!剑阁险要而高峻,一人把关口,万人攻不开。假如不是守关隘,就会变成叛乱的狼与豺。夜晚要躲避大蛇,白天要提防猛虎,它们磨着锋利的牙齿,吸吮人血,食人无数。云游成都虽然称得上欢乐,但不如早日踏上回家之路。蜀遭难行,比上青天难!转身西望不禁长声叹。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公元742—756年)初年在长安送友人入蜀时。诗人以送友人为创作契机,演绎了乐府古题“蜀道难”的传统内容,歌咏蜀道的奇险壮美和行旅的艰苦,描绘出令人惊叹的蜀地山川图,表现了诗人非凡的气质和艺术才能。
全诗在结构上主要以由古至今、自秦入蜀的线索来写,可分为三段来读。
第一段自开头至“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诗作开篇即用具有蜀地方言色彩的惊叹词“噫吁嚱”奠定了全诗的情绪基调。接着提纲总述:山路高且危险,所以登蜀道比上青天还难。以下从传说中古蜀国的两位开国国王蚕丛、鱼凫时说起,极言蜀地历史悠远,又以鸟道引出五丁开山的悲壮故事,至此,叙述了蜀道的来历。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至“使人听此凋朱颜”为第二段。上文运用神话传说为蜀道点染上一层神奇的色彩,烘托出艰险奇异的气氛,本段则着力刻画蜀道的艰危难行。突兀而立的高山,挡住了太阳神的运行;山下则是冲波激浪、曲折回旋的河川。山危水也急,更显出道路的险绝。到此诗人还意犹未尽,又借黄鹤、猿猱来烘托:山高得连善飞翔的黄鹤也飞不过去,连敏捷善攀的猿猱也愁于攀援。那么人行其上就更为艰难:山道九曲盘桓,仰首看参、井两宿,似乎可以触摸得到,不由得呼吸紧张、抚胸长叹。几个细节动作的摹写,形象地勾画出人行走在蜀道上的困危之状。至此似乎蜀道的难行已写到尽处,但作者笔锋一转,借“问君”引出旅人愁思,以低沉的笔调描绘了悲鸟的号鸣、子规的哀啼、空寂的深林、清白的月夜,这些景象都会增添行旅之人的悲凉孤独之感,也更让人感到蜀道的高峻难行,从而成功地渲染了作者自己苍凉、愁苦的主观感受。
自“连峰去天不盈尺”至结尾为第三段。在这一段里,诗人特写了蜀道上更为奇险的风光。山峰连绵,高与天接;绝壁上枯松倒挂,如欲坠落;急流飞瀑撞击山岩的声响,如雷鸣般在山谷间回荡。这一组电影快镜头似的描写,形声兼备,产生了令人惊心动魄的艺术效果。风云变幻,险象环生。接着诗中用远道之人为何来此险地,引出地势险要的剑阁关塞。
这条大小剑山间的三十里栈道,因地势险要而易守难攻。据此作乱者及出没的猛兽长蛇更增加了蜀道行程的险恶。写到这里,顺理成章地把诗旨归结为盼望行蜀道者早归。
这首诗笔法神奇莫测,把想象、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进行写景抒情,完全摆脱了真实空间感觉的拘束,自由奔放,写得光怪陆离,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语言上诗文交错,跳脱自如,形成粗犷豪壮的风格。一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三次出现,反复咏叹,给读者留下了深切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