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道婆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纺织技术专家。她是上海县华泾镇人。
黄道婆出身贫苦,生活贫寒,衣不遮体,食不果腹。自幼就被卖给人家当童养媳。在婆家也是吃不饱,穿不暖,挨打受气。
有一天,从松江乌泥泾附近的码头上跑来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她风尘仆仆,一副惊恐的神情。好像怕被别人发现,她一头扎进了一条木篷船里。
沈家大爹一大早刚刚起来,正在厨房准备早餐,突然,发现一个诚惶诚恐、战战兢兢的小姑娘。沈大爹吓了一大跳,愣了半天神儿,才想起来问:
“你从哪里来?是谁家的孩子?怎么天还没亮就到别人家船上来啦?快回家吧,人们还都在睡觉哪!你们家里人会找你的!”
小女孩儿非常惊慌,咕咚一下跪在地上,说:“不!大爹,您救救我,救救我吧!”
沈大爹仔细一问,才知道,原来这个小姑娘叫阿妹,是乌泥泾一个黄姓人家的童养媳。她白天下地干活,晚上织布。当时,还没有轧花机,小姑娘要把棉花的棉籽一粒一粒地剥出来,手指常常被刺破。从早忙到晚,却经常吃不上饭。这次跑出来,就是因为她没有纺出50个锦穗,没有完成规定的任务,被公婆和丈夫狠狠地打了一顿。她浑身青紫疼痛,肚子又饿得难受,实在忍受不了,为了活命,她跑了出来。
小姑娘跪着不肯起来,求沈大爹:
“大爹,让我跟你们走吧,我什么都会做,会做饭,会洗衣服,还会纺线织布,只要给我一口饭吃就行!”
沈大爹看着可怜兮兮的小姑娘,心都软了,他想:“咳,带她走吧,少挨几天打,让她逃个活命也好啊。”天亮了,木篷船起航了,黄阿妹紧张的心情才放松下来。可是沈大爹并不是船主。这是一条商船,沈大爹只是一个厨师。第二天,船主发现了黄阿妹。看在沈大爹的面子上,再加上黄阿妹非常勤快,不停地干活,船主没有赶她走。
木篷船在海上航行了40多天,最后到达了广东海南岛一个叫崖州的地方。船主把货物卖出去,又装上粮食、蔬菜和南方的土特产。一切准备停当,商船就要返航了。黄阿妹听说要返航的消息,急得连饭都吃不下,她不想回乌泥泾,但是在崖州又没有什么可落脚的地方。黄阿妹心事重重的样子,沈大爹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后来,沈大爹决定把黄阿妹托付给一个可靠的黎族人家。他对黄阿妹说:
“小阿妹,我想来想去,决定把你托付给这里一个可靠的黎族阿婆家,这家人很好。你尽管放心,但是你一定要勤快,努力干活才行。”
黄阿妹说:“太好了,沈大爹,谢谢你了。”
黄阿妹同意后,沈大爹就把她送到了一户黎族婆婆的家里。
沈大爹走后,黄阿妹就和黎家婆婆学起了纺线织布。可是她发现,这里的纺织方法和家乡的大不一样:棉籽不是用手剥,而是用铁杖碾,纺车是用脚踏的,一次可以纺出三根线。黄阿妹在家乡学的一切都不能用了,只好从头学起。她白天学,晚上练,非常刻苦,一心要把这里的纺织技术尽快地学到手。
在家乡乌泥泾,织布机只能织白布,没有什么花样。而这里,织布机既能套色,又能提花,技术是很复杂的。黎家婆婆是个纺纱织布的能手,人又善良,待人和气。黄阿妹庆幸遇上了这样一个心地善良、又有技术的老师。她对黎家阿婆也非常好,就像待自己的亲娘一般。她们二人感情深厚,亲如一家。黄阿妹从来也没有想过要回乌泥泾,好像这海南就是她的家乡一样。
日月如梭,一晃37年过去了。黄阿妹来的时候是个只有13岁的小姑娘,转眼间,却已经是个50岁的老婆婆了。她吃苦耐劳,心地善良,热情助人,无论谁有困难,她都慷慨解囊。因此人缘好、口碑也好,当地人都喜欢她,人们都称她为“黄道婆”。
黄道婆年纪大了,她有一个心愿,就是回到自己的家乡,把海南崖州先进的纺织技术和方法带回去,让乌泥泾人也能用上这种技术。一天,有一条乌泥泾的船只正要返航,黄道婆和他们磋商以后,便告别相处了37年的亲如家人的崖州乡亲,踏上了归途。
不久,黄道婆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尽管这里已经没有什么自己的亲人,但还是感觉很亲切。
在家乡,黄道婆请人仿照海南崖州的纺织工具,制造了轧花车、弹棉花的推弓,又改进了纺车和织布机。她开办学校,对当地乡亲进行培训。很快,乌泥泾就有了优质美观的套色提花布。乌泥泾的人把各种优质的套色花布销到大江南北。这一带的纺织业从此繁荣起来。
黄道婆是我国元代著名的女纺织技术改革家,为改革纺织技术、推广当时先进的纺织技术作出了卓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