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9月,向南林以集团士兵第二名的优异成绩,顺利考入武汉军械士官学校。在不断的学习中,面对电子、激光、红外等前沿学科知识,在课堂上,他分秒必争;课余时间,他闭门自修。就这样,在毕业的时候,他如愿以偿地取得绝大多数科目均在90分以上的优异成绩。由他总结的指挥仪修理“听声初判、观表定位、按图推演、实地解难”等四步排除故障法,曾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推广。除了埋头苦读,他还将自己的注意力放至动手能力的锻炼方面,一旦拥有机会,他就独自钻进实验室中拆拆焊焊。临近毕业之际,他的指挥仪修理技术便能与学校里的行家媲美,一位教授据此预言道:“这个学生在日后必能成大气候。”
离开校园的时候,向南林录下革命导师恩格斯的一段诗进行自勉:“一股汹涌的洪流,呼啸着奔出山谷。松树在它面前轰然倒下,就这样它给自己冲开一条大道……”
跨出校门,向南林一方面直面知识与现实实践的“鸿沟”,一方面对着团队的装备一招一式地进行练习,不论是严寒还是酷暑,他从不稍辍。对于向南林来说,听声音辨故障则是其“拿手绝活儿”。当部队组织训练的时候,他时常在指挥仪的旁边一蹲就是十几个小时,听音、辨情、记参数、摸索机器的运行规律,从而练就了其“一听即准”的功夫。有一次,当随连队保障演习的时候,在开始前的几分钟内,指挥仪猛然发出异常的声音:“不好,线芯有问题!”他手到病除,指挥仪在最短的时间内便恢复了正常。
检验的机会终于如约而至。2004年9月,集团军举行专业大比武,参加比武的均是专业技术士官,正可谓高手云集、群英荟萃。在大比武的过程中,年龄最小、资历最浅的向南林却成为“一匹最黑的马”,一举击败比他早当兵8年、甚至10余年的老兵而轻松夺魁,团队曾为他记三等功一次。在颁奖仪式之后,向南林走在回驻训点的途中,比赛对手单位的一个领导远远看到他,便对周围的人说道:“这个兵,不简单!”
正如那位领导所说的那样,向南林果然并不简单。从此以后,在军区、集团军与师团组织的专业技术比武中,他不仅连续六次以绝对优势赢得了第一,还以团体总分第一名与四个单项第一的骄人成绩而被评为“优秀新装备操作手”、“装备技术士官优秀人才标兵”等。
真实的人物,平凡的事迹,不仅向我们阐释出向南林为守护和平而时刻眺望未来战场、积极履行职能的战斗精神,还为我们书写出一名青年士兵直面信息化的战争挑战,精武建功的铿锵步履。
着名作家柳青曾经感言:“人生的道路是漫长的,但关键处却往往只有那么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对于向南林而言,也是依然如此。
向南林的家乡地处山区,经济十分落后。在当地,读书是唯一一个能够改变其命运的重要途径。对于报考大学,向南林一直拥有着强烈的企盼,因此,他勤奋学习,成绩优秀。然而,当他望到父母为了供应兄弟俩读书而日益操劳的时候,即将高中毕业的向南林却毫不犹豫地将继续读书、考大学的机会留给弟弟。
“大学梦”的破灭,并没有泯灭其心中的希望之火。在一番深思熟虑之后,向南林毅然走出“难于上青天”的蜀道,进而参军入伍。当新训结束的时候,队列、长跑、投弹、射击等实训项目,他几乎是科科优秀。
2001年春天,向南林盼到报考军校的机会,但此年的春天并没有给他带来希望。论学习成绩,向南林排在最前面,然而,当轮到他的时候,却偏偏没有名额。不久后,他又以团军第二名的成绩考入武汉军械士官学校。
在两年的军校生活中,向南林由班长、区队长至模拟连指导员,岗岗值得他人羡慕,与此同时,他的学习成绩尤为显着,原本能够作为留校对象。令他感到出乎意料的是,由于院校精简调整,愿望再次落空,既然不能留校,他就想到返回原部队,却被告知原部队已接到撤编命令。
一位校领导特意找到向南林,并关切地说道:“小向,我帮你联系一下,分回家乡驻军,如何?”在不计其数人们的心目中,它是一个十分不错的选择。然而,向南林却深深地感觉到,如果当兵,就不能恋家。况且,倘若专业不能对口,自己的两年军校则是白读而已。于是,他婉言谢绝了校领导的好意,被分回原驻地的某高炮团。
到达新部队后,向南林本着“一切从头开始”的原则,凭借自己过硬的素质,在团队中脱颖而出。毕业后不久,他的胸前便挂上两枚军功章。2005年4月,士兵提干的指标分至各团,向南林理所应当地排在全团第一。但命运又与他开了一个玩笑。相关政策规定:全日制士官学校毕业的士兵不得提干。第二年,团党委从爱惜人才的角度出发,再次将其作为头号提干人选并向上级进行推荐,也由于同种原因而被“卡”了下来。
倘若说,曾经的曲折对向南林而言,仅仅只是一种历练的话,那么,这两次接踵而至的挫折却意味着他将与“军官梦”将失之交臂。虽然军官与士官仅仅只有一字之差,但它却是诸多优秀士兵实现其人生价值、展示聪明才智的梦想舞台。如果当初没有选择,就不会拥有如此之痛苦。在挫折面前,向南林的确拥有过彷徨与失落,可每次又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得以振作。
回想起自己的点滴进步,向南林知足地说道:“没有组织的培养,就不会有自己的今天。自己的进步、素质、荣誉,哪一点不是组织上给的!”与此同时,他还这样坦然地说道:“没有这些挫折,就没有今天的我。”
虽然希望一次次地破灭,但新的追求也随之一次次升腾。在团队的各类赛场上,他依然闪现着其矫健的身影;在军地文艺演出的舞台上,他依然展现着其催人奋进的风采;在新装备形成战斗力的攻关中,他依然保持着其精益求精的态度……
欧阳海曾经这样说道:“在生活的激流里,谁不能扬起风帆,谁的生命之船就将搁浅在时代的岸边。”面对艰难困苦,向南林既没有愁眉苦脸,也没有唉声叹气,而是积极、乐观、向上地迎接着一个又一个的挑战。
14.“中国忠诚卫士”尹欣欣
1米68的瘦小身材,一旦张口说话,不免带着几分腼腆,23岁的尹欣欣,使人难以将其与一名优秀的武警特战队员联系在一起。然而,刻苦的品质却铸就了其高强的本领。
2007年3月30日,应武装部队的热烈邀请,俄罗斯内卫部队几位将领来到上海总队九支队特勤中队进行参观访问。在攀登高楼之前,该部队的副司令巴布金将一只别致的俄式秒表赠送于支队长陈伟国上校,并介绍其秒表计时范围为30秒,尤为适合军事考核。
陈伟国一边指着攀登的高楼,一边微笑地说道:“30秒太长了,爬上这样5层高的楼房,我们的战士通常只需7秒!”听到他的话语,随行的外宾们不禁为之一震,巴布金少将更是惊诧地提出现场考核的要求。
作为班长,尹欣欣毫不推却地第一个出场。当俄罗斯将军摁下秒表的那一瞬间,只见他奋起跃身,攀上下水管,“噌噌噌”地几下就蹿上楼顶。紧接着,一个漂亮的反身箭式下滑稳稳落地。这一整套动作完成之后,秒表仅仅落在6.3秒上。巴布金感到异常震惊,一时间,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不停地望着秒表上显示的数字。随后,代表团的成员纷纷要求与其合影。巴布金少将十分激动,立刻拿出一枚代表俄罗斯内卫部队对外军最高敬意的荣誉勋章,亲自挂在他的胸前,并连声称赞道:“真正的军人,值得内卫部队骄傲的中国同行!”
事实上,尹欣欣的“拿手绝活”远远不止攀登这一项,他不仅获得浦东新区运动会男子800米长跑的冠军,还是支队400米障碍赛1分28秒记录的保持者;不仅在6.3秒内便可攀至5层楼顶,还可在武装越野中于17分20秒跑完5公里的路程,95%以上的射击项目均是10环……
而尹欣欣刚刚入伍的时候,个头不足1.65米,体重仅有47公斤。在参加新兵的摸底测试中,8项科目仅有3项合格,与身怀绝技的他相比而言,简直判若两人。对此,他却这样说道:“我之所以变化如此之快,关键就是‘吃苦’。每次训练均比别人多吃一点苦,时间久了,就会有所成效。”比如,在开始进行体能训练的时候,他跑三圈就跑不动了,于是时常为自己加码,后来,20多圈、30多圈也在无形中跑了下来。最终,他一口气跑50圈也不在话下。
为了实现做一名合格军人的理想,尹欣欣以“拼命三郎”的架势刻苦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别人跑5公里,他却跑6公里;别人一组做200个俯卧撑,他却做250个俯卧撑;别人一组拉臂20个,他却拉30个……为了练习攀登,在不足一年的时间内,他共磨破了50多幅手套,爬破了18双鞋子,甚至在每次就寝前,100个俯卧撑,100个仰卧起坐,100个深蹲起立,100个跳绳等已成为他的“必修课”。
对于尹欣欣而言,虽然他仅有一副瘦小的外表,但其保家卫国的本领却早已深藏心底。刻苦不仅炼就了其超强的体能,还赋予其非凡的军事技艺。
尹欣欣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孩子,是部队这个大熔炉将其铸造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人。从农民的儿子、普通士兵,成长为人民的忠诚卫士,尹欣欣的成长之路对当代青年有着一定的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