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铁还要自身硬。王俊刚清楚地知道,要想带好兵,做比说更加重要。以往干惯了后勤工作的王俊刚明显地感觉到了自身的差距,因而就开始了顽强的训练。任中队长的前三个月,不管早晚还是节假日,但凡是可以利用的时间,王俊刚几乎都是在训练场上度过的。每次中队进行五公里越野,王俊刚也会有意识地加重运动负荷:一人背三支枪,腿上还绑着沙袋。摔倒功的时候,有些战士怕苦怕痛,王俊刚就会主动充当配手,乐此不彼。在一次训练中,王俊刚的右胳膊脱臼,又肿又胀,疼痛难忍,医生就命令他休息一周,但一想到自己的职责和中队担负的繁重的执勤任务,王俊刚便背着医生,一个人悄悄地来到了训练场。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半年下来,王俊刚从体能到技能,都有着很明显的提高。他的射击、队列、擒敌技术和“四会”成绩全都达到优秀,器械训练由原来只能完成单杠三练习到能完成单双杠的全部规定工作,就连五公里越野也由原来的33分钟提高到了21分钟。慢慢地,在王俊刚的带领之下,中队战士们的军事素质也有了质的飞跃。除了高质量地完成看守所的人物之外,他们还按照上级的要求和蓟县的社会治安特点,严格训练出了一支能坚持打硬仗的全天候防暴小分队,每个队员都有一手绝活。当地政府称赞武警中队是一支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的过硬部队。
为了带好战士,不让领导失望,不让蓟县人民失望,王俊刚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不怕吃苦,最终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这一切也都是他奋斗努力的结果。
在外人看来,王俊刚话语不多,长着一副铁面孔,而了解他的人却说:“王俊刚是个有浓浓人情味的人。”
平日,王俊刚早起晚睡,常常会给战士们盖好被子,把蚊帐弄好,有时甚至还替战士上哨。对此,他总是说:“战士们都不容易,干部不去关心谁去关心。”每次中队下任务,王俊刚都想得很周密,从人员配置到携带的武器装具,他都会认真检查,生怕因自己的一时疏忽而造成一些不应有的伤亡。在奉命执行一次抓捕任务时,由于中队的防弹背心比较少,王俊刚就总是让给战士们穿。几乎每一场战斗,都是他第一个冲进去面对危情,最后一个押着犯罪嫌疑人走出现场。
战士小张的父亲右腿曾被人打成骨折,小张几次想要私自离开部队回家报仇,但都被及时制止,并且还受到了严厉的批评。从此,他的情绪一落千丈,思想包袱也越来越沉重。看到这样的情景,王俊刚就主动发动骨干主动亲近、体贴小张。小张生病时,王俊刚就亲自给他请医送药;情绪不好时,王俊刚就与他谈天说地,谈人生意义,谈理想前途。当王俊刚又了解到小张家境比较困难时,就带头为他捐款,并把钱寄到了小张的家里。为更好地解决小张家庭的问题,王俊刚多次给当地有关单位写信,最终使事情很快得到了解决。慢慢地,小张像换了一个人,工作非常积极,年终还被评为了“先进个人”,受到了嘉奖。
除此之外,王俊刚还把中队战士休假的事情安排得有条不紊。一次,全中队12名战士都按时休足了假。王俊刚说:“休假权、休息权是条令明确规定的,且不说爱不爱兵,带兵人总该带头贯彻条令吧。”中队战士们也都说:“咱中队长爱兵爱在情上,爱在心间。”
农民出身的王俊刚,深知农民的日子过得不容易。于是,到中队任队长后,他向附近的百姓们公布了中队的电话号码。每逢春种秋收,他就组织战士们深入到乡村,帮助农民整地、播种、收割,却从不吃农民一口饭。另外,他还组织战士与县城周围3个村庄和6户贫困农民结成扶贫对子,使他们的生活有了很大改观。
对战士像兄长,对百姓似亲人,而对自己的家人,王俊刚心里却感到特别愧疚,他说:“自古忠孝难两全。”2000年5月,王俊刚的父亲在盖房子拉石料的时候,不幸被车轧成重伤。作为家中惟一的儿子,王俊刚本应全心照顾父亲。然而,当时中队正在执行特殊任务,在这紧要关头,作为队长的王俊刚始终都没向组织开口提此事。他将痛苦和思念深深地埋在了心底,随后,王俊刚给家里寄去了1000元钱,马上又投入到了工作中。不久之后,王俊刚的妻子患了股骨头坏死。听到这突如其来的消息后,王俊刚一下子惊呆了,但又一想:中队正在迎接军事训练考核,自己怎么向组织开口呢?当时,他心情极其痛苦,便给妻子写信进行安慰,抽空寻医问药,无声地表达着对亲人的那份爱,但训练迎考,他一天也没耽误。
对战士,王俊刚就像兄长一样无微不至;对农民,他又像亲人一样,时刻关怀着;而对于亲人,他深感愧疚,却始终无声地表达着心中的那份爱。王俊刚就是这样,普普通通,却做出了不平凡的事。
如今,每提起中队长当陪练的事情,作为中队的训练尖子,姜哲就愧疚地说:“当时真的不知道中队长右臂已经脱臼,不然,我怎么能忍心?”
中队有一名叫姜哲的战士,他是从机关调来的。一直以来,令姜哲最头痛的事情就是练习擒敌技术。擒敌训练中有14个动作需要别人陪练,其中,挟颈别肘、抱臂踹肋等动作还需要将陪练人员从训练者头顶、肩部摔到地上。由于姜哲尚未掌握动作要领,因而其他战士都不愿给他当陪练,这让他很是苦恼。一天,在训练时,王俊刚主动走过来给他当陪练,不料,几个“扛摔”过后,王俊刚的右臂被摔脱臼,但他依然咬紧牙关,让姜哲继续练习,并一个劲地说道:“连我都摔不倒,你还能制服罪犯吗?狠一点,再狠一点。”一场训练下来,王俊刚的身上被摔得青一块紫一块,但令人欣喜的是,姜哲在这次训练中找到了感觉,一年之后,就成为了中队的训练尖子。
中队指导员王政说:“3年间,全中队大部分擒敌训练都是中队长当的陪练。有一年,支队评选训练标兵,蓟县中队一下子评上了4名,他们说:‘我们的成绩都是中队长陪练出来的’。”
王俊刚常说:“当陪练就是吃苦头,特别是给没有掌握动作要领的人当陪练,免不了被摔坏。”
擒敌训练中,王俊刚总是不厌其烦地给战士们当陪练,即便是摔伤,他仍然坚持下去,这种崇高的品质让人无不为之敬佩。
在盘山脚下的武警天津总队蓟县中队警用器材室,有一件防弹背心,纽扣的背面是战士魏志义画的一个“心”型图案,魏志义只是想让所有战士们都知道,这背心里凝聚着中队长王俊刚浓浓的爱兵情。
1999年12月,经过蓟县公安部门缜密的勘察,有一伙来自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的赌徒将在12月30日那天,在天津新建的旅游景点太平寨举行一次“新世纪百家乐”大赌局,并持有枪支、刀具等凶器。为将这群不法分子一网打尽,上级领导令中队派出一些战士协助公安机关行动,就这样,武警战士们在太平寨打响了一场正义与邪恶之战。
12月30日这天,战士们将现场包围以后,指挥部决定由王俊刚带领应急小分队的几名战士执行抓捕任务,很快,发现缺了一件防弹衣,于是,王俊刚就毫不犹豫地将穿在自己身上的防弹衣脱给了战士魏志义。魏志义不肯穿,又推给了王俊刚,王俊刚命令道:“我比你有经验,快穿上。”魏志义只好听从命令,迅速穿上了防弹衣。
随后,王俊刚带领12名战士悄悄地向太平寨靠拢。到了赌场,王俊刚一脚踹开了紧闭的、厚厚的大门,大声吼道:“别动。”看到武警突然出现,赌徒们一时慌了手脚,有些人想要趁机逃跑,有些则想要趁机销毁“筹码箱”等一些重要证据。在这混乱的情景下,王俊刚果断地鸣枪示警:“全部趴下,谁也不许动。”这时,有一名离王俊刚比较近的赌徒,刚想反抗,就被王俊刚一枪打倒在地。然后,又有几名亡命徒突然掏出了匕首,向王俊刚刺来,王俊刚毫无畏惧,左挡右击,当场制服了3名赌徒。接着,一直在外的武警战士们从不同的方向冲进了赌场,与赶来的公安干警一起抓获了30多名犯罪嫌疑人,收缴赌资18万余元,另外还扣押了3辆小轿车和一些赌具、凶器。
后经审查,这伙人先后在不同地方,多次聚众豪赌,涉嫌赌资2000多万元,是天津市所破获的建国以来最大的带有黑社会性质的赌博团伙。
后来,提起王俊刚,中队战士们就说:“在数十次围歼、围捕、解救人质的战斗中,王俊刚总是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让给战士。”
在危险面前,王俊刚总是不顾自己安危,时刻想着身边的战友们,他也总是第一个冲出去,与歹徒搏斗,他的这种行为正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一名武警战士的无私精神。
12.三军仪仗队的“首席执行官”李本涛
10年前,英俊而又“鹤立鸡群”的李本涛被前来接兵的仪仗队干部一眼相中,从此之后,他心中的绿色梦如愿以偿。如今,李本涛已经是执行队长,走在仪仗队的最前列,他手持着仪仗指挥刀,一次次和着铿锵有力的步伐,伴随着国家领导人和外国元首走过红地毯。
1989年,身高1.88米的李本涛从山东曹县入伍,凭借自己的刻苦努力,在新兵时就迅速脱颖而出成为优秀班长,并考入了石家庄陆军学院。毕业后便被以“中国第一兵”着称的仪仗队大队长程志强选中,作为执行队长培养。为了不负人民厚望,为了向世界充分展示中国军人的神圣风采,李本涛下尽了苦功夫。
为了练就一身过硬的军事本领,他在身上绑沙袋,在腿上别木棍,训练间隙依然在操场上练习动作;
做仪仗队队长首先要练习喊口令。作为场上指挥,喊口令的任务也很重要,令发好了,听准了,动作就更协调一致。为了发出准确、响亮的口令,他在实行了“三戒”——戒烟、戒酒、戒茶的同时,天天喊口令、练嗓子。即使到了晚上睡觉的时候也在想着练口令的事,这时,为了不影响别人,他就把自己捂着被子喊。如今,认识李本涛的人都知道,“李队长喊口令,几里地外都能听到。”听守李本涛喊口令的人都知道,有“铁嗓子”之称的他,喊出的口令不仅嗓音洪亮、雄厚,而且,其长短极为巧妙地搭配了战士的心理。
做仪仗队长,动作优美关键之极。为了追求“人与刀与口令的和谐”,他给自己制定了硬性指标——每天完成军刀系列动作上百次:“拔刀、立刀、持刀、撇刀、刀入鞘”。手掌磨破了,胳膊肌肉也红肿起来,手背和虎口留下无数伤疤,但一颗执着的心却没有一丝的后悔。在所有的练习中,难度最大的是练习刀入鞘动作。今天人们每当看到李本涛的绝活——不看刀鞘口,眼视正前方,便能将指挥刀潇洒自如地插入刀鞘,都会情不自禁地叫好。其实,你可曾知道,他为此付出了多大的努力与艰辛?起初,他很难准确感觉刀与鞘的位置,右手紧握的军刀,迅速插下去的结果往往是刺偏,手不知被军刀扎过多少回。最严重的一次是军刀从手背的皮下穿过,直到现在,这里还有很大的一块疤痕。一刀见血的伤痛令李本涛心有余悸,但他在血水和汗水中没有放弃,终于,血与泪的代价换回了刀与鞘神奇的结合,国内外的同行对他的绝活叹服不已。
功夫不负有心人。李本涛终于以良好的军人形象,洒脱、庄重的仪仗动作和一流的指挥口令,接过了仪仗指挥刀,成为仪仗队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执行队长,一次次接受外宾的检阅。有一次,加蓬国家总统来访,看到仪仗队的精彩表演,听到李本涛掷地有声的口令,径直走下检阅台,握着李本涛的手连声称赞道:“太好了,太好了!中国仪仗兵绝对一流。”
江泽民主席说:“国威军威看仪仗”。每一个独立的国家都有自己的仪仗队,仪仗象征着本国的尊严和对他国的友谊、亲善。156双军靴有力地敲击着大地,156把钢枪显示着金毅和威严,在中国建国50周年国庆大阅兵仪式上,中国的三军仪仗队高举八一军旗走向中心受阅区的时候,所有的观众无一不为之惊叹。
特殊的任务决定了仗仪队的特殊的训练方式,作为仗伏队的“首席执行官”、仗仪队的执行长,李本涛的责任是重大的、任务是艰巨的。每天,无论是烈日炎炎温度高达40摄氏度,还是冰天雪地气温低于20摄氏度,在训练场上,你都可见李本涛带领着三军仪仗队的队员们在毅然而然地做着每天重复无数遍的军姿,正步,齐步,扛枪……
李本涛和仪仗队员的衣服都塌湿了,脖子都挺直了,腰都僵硬了……但是,他们就是凭着这种无坚不摧的坚强意志坚持着,拼搏着……李本涛,作为中国三军仪仗队的指挥的他说了这样一句话:“战士们确实很累,但是我们每个动作都代表着中国的形象,民族的尊严,代表着中国的国威军威。”停顿了一下,他接着说道:“记得小时候父亲教育我说:‘一个没有组织没有纪律的团体,它是不会在任何领域取得任何成绩的。’看到中国三军仪仗队威武的雄姿,再想想他们平日艰苦的训练我与来越觉得父亲的这句话是对的。”